“胜利之后,我们回到拉斯卡尔。在训练营里又待了四天。”
“刚回来那天,贤者大人和政府在军营里为我们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我面前的东西很好吃,一些立下大功的人坐在中间,据说他们面前的食物更好吃。酒也更好。但我们中队里没一个被选上的。”
“队长的脸色很难看。我从他身边走过几次,看到他盯着场地中间的人,一幅咬牙切齿的样子。不懂这是为什么,”
“不知道为什么,莫伦大人没有来参加宴会。有人说这是司令官大人不慕虚名的表现,也有人说他一回到营地,就立刻在自己的帐篷里看地图。”
“地图这种东西,真的有这么神奇的效果吗?我的队长这几天在到处找这种东西,却始终弄不到。据隔壁中队过去当过兵的查姆说,帝国的那些贵族也有地图,却没半点用处。”
“随后我们休息了一天。然后军法官们又发下来许多武器、盔甲和纸券。那纸券和我们旗子的图案差不多,我的许多战友都很喜欢。据说它在城里和铜板一样,但我们平时也没什么机会出去。”
“接下来的两天里我们进行了几次训练。经过之前那几次急行军,这训练根本就是小孩子的把戏。但几十个被补充到我们中队里的新兵好像很不适应。”
“有人说这次的训练要持续很久。六天之后的晚上,两个气喘吁吁的侦察兵跑进大营,有人当时就在揣测我们可能要出发,结果真的被他言中了。”
“当晚,我们就接到命令,准备第二天出发。不知道这一次在莫伦大人的带领下,我们将取得怎样的胜利?”
迪瓦的这篇日记很简单,但也足以说明当时的一些情况。
在凯旋归来,进行了少许的休整、补给和训练之后,斥候传来一个很糟糕的消息:一支赛多西里家的部队,约有五千人,正从西边沿着帝国大道开来。
得到这消息时,莫伦咒骂了一声。他们的情报系统并不完备,没能探查到这支部队的目的地。
但没有别的端倪可能判断这支部队的动向吗?事后读史料的时候,有许多人都对这表示过怀疑,认为凭革命军政府的官员们出色的把握时机能力,应该能推断出这支部队的真实目的,以及在当前情况下赛多西里家不会轻易介入洛家复仇战的事实。
但当时的情况,对里斯维尔。莫伦来说极其简单。他不是扎兹阿,不需要去考虑敌人之间错综复杂的情况。在他看来,敌人就是敌人。有敌人试图接近自己,那就消灭他们。除此之外,没什么可说的。
敌人的作用,不就是用来消灭的吗?
因此,在得到库克家的部队再次进驻瑙洛的消息后,他立刻取消了原本的训练计划。11月10日清晨,莫伦留下两千名士兵守备城市和看管战俘,带上一万六千名因表彰和奖励而士气高昂、急于立功的士兵们,再次踏上了征程。
在之前的胜利中,他们缴获了很多马匹。第四大队的队长哈利亚斯向莫伦建议,利用这些马匹和俘获的盔甲来打造一支骑兵部队,以对抗敌人的贵族骑士。但莫伦考虑了一番之后,没有采纳这一建议。这些健壮高大的战马被送到拉斯卡尔周围的村落里,作为对征集那里的居民们培育的矮种马以及其它家畜的补偿。
这些牲口不如骑士的战马有速度和冲击力,但却更能吃苦耐劳,也更为莫伦从这些村落里征募来的战士所熟悉。革命军的斥候部队再次被扩大了,已经达到了一千两百人,即一个大队的规模。
“我们和那些贵族不同。那种骑士,全副武装起来太昂贵,效果也不见得有多好。我们没多少马,铠甲坏了,也没办法修理和补充,所以那种事情,就不要想了。而这些马,虽然战斗能力不强,对我们来说却更有价值。”
莫伦决定进一步发挥斥候队的作用。在他的授意下,尹维西将斥候们分为二十个人一组来进行行动。他们的任务得到了扩展,不光是打探情报,还需要负责搜捕并袭击敌人的斥候、信使,及落单的士兵,倘若有可能,便将其及时消灭以保证己方行动的隐秘性。
被选拔出来的斥候,大多数是莫伦从城外招募来的士兵。这些乡下的小伙子和城里的士兵比起来,普遍身手矫健、射术精湛。而尽管少有战场上的缴获,他们依然得到了不少新的装备,包括简单的皮甲和较为轻便的复合弓。
这种弓的威力没有工坊制出的弩弓威力大,但外形精致,轻巧灵便。它的拉力在一百二十斤左右,一个优秀的弓箭手拿上它,便能在两百米远的距离射穿普通的皮甲。它被从南方的商人经由海上运来,大量补充到这支新军里。
队伍的编制没怎么改变。他们依旧是十个大队,每个大队被扩展城了一千四百人。军法官的队伍则扩展到了七百人,这次在行军路上,他们也组成一支队伍,灰衣配上红色的臂章之后,竟然也颇为威武。
他们这次依旧以急行军的速度前进。傍晚时分,他们到达了尼希纳城。
这片丘陵的样子并没有多大改变。夕阳照在路边几颗没有残存的苹果树上,投下长长的影子,已包含了几分寒意的北风轻轻摇曳着树枝。士兵们在已经安放过一次营地的地方再次驻扎下来后,所有的队长们奉命前往他们司令官的营帐,参加会议。
“哨兵传回来了新的情报。”尹维西这次随军出征了,他坐在莫伦的身旁,向队长们宣布着刚刚得到的消息。“最近,一支赛多西里家的部队进入了福柯堡的领地。他们的任务似乎是去南方支援北方军团。但现在他们已到达了瑙洛,而库克家的军队也在那里,指挥官是瑞德。库克,他在上次战败之后,收拢了其他家族的残兵,又募集了一批新兵。人数大约有八千。”
“杀光他们。”哈利亚斯说道。“上次他们趁着夜色逃走了,这一次休想。”
“上次我们没能打败他们。”李维说道。“在其余的敌人都被歼灭,而我们包围他们的时候,也没能打败他们。他们的阵型一直维持的很好,就连撤走的时候也是一样。”
“并且这一次想必他们会谨慎很多。”蒙菲亚斯说道。“连续被突袭击溃之后,即使再笨拙的人也会知道布置好营地。”
“这一次我保准打的他们屁滚尿流!”理查。多西尔反驳到。“小伙子们都迫不及待想要建功立业了。”
“这未必完全是好事。”蒙菲亚斯皱着眉,说着。“他们现在是太过热情了,我怀疑只要一遇到敌人,他们就不会不顾我们的命令,像疯了一样一股脑儿全冲上去。”
“那有什么可埋怨的?难道要像贵族军的农民一样半死不活才好?”多西奥诧异到。
“那当然不好,但是太过积极也一样糟糕。”蒙菲亚斯转向一边。“我宁愿手下依旧是之前那些懵懂无知的,但却能服从命令的士兵。”
“能打赢的士兵就是好士兵。我倒是觉得他们积极性高起来是好事。”李维说。“与此同时要是还能严格尊重军令,那就是完美的士兵了。”
“那需要充裕的时间来进行严格的训练。”哥罗德说。“那些贵族骑士最多也不过是这么积极。而他们的步兵都是一些一遇到逆境马上就会四散奔逃的废物。但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我想大人召集我们不是为了听这些废话。下一步我们该怎么打?”
蒙菲亚斯认为现在补给充足,尽可以耐心等待。他建议在尼希纳城扎营,完善防御,修筑工事,等贵族的军队前来进攻时,便可以逸待劳,痛击敌军。理查。多西尔则认为这是懦夫的行为,应该立刻全军开往瑙洛,出其不意的击败敌人,占据瑙洛。然后直接向福柯堡进军。哈利亚斯和多西奥支持蒙菲亚斯,李维和罗支持理查。多西尔。他们随即吵作一团,声音越来越大。
“好了,你们的意见我都知道了。”莫伦发话后,整个营帐都安静了。“我要好好想一想。不管最后怎么做,你们都要好好休息,养足精神,下去吧。”
队长们离开营帐之后,尹维西坐到莫伦面前。“你打算怎么做?”
“扎兹阿对我说过赛多西里家的军队暂时不会参战。”
“形势总是在变化。你击败的那些贵族是洛家的封臣。如果他们还在,那赛多西里家的人一旦进入梅恩口,就得准备被他们袭击。”
“敌人就是敌人,不过就是早早晚晚的事情。”莫伦走到地图前。“瑙洛是个好地方呵。”
“隔在我们和福柯堡之间的咽喉要塞。四通八达,但却缺乏工事,易攻难守。你上次撤回来是明智的。”
“这一次要是打下来,我就不打算撤离了。”
“现在当然可以。但是你召集队长们过来做什么?对你来说,要决定怎么做一张地图不就够了吗?”看着地图前的莫伦,尹维西忍不住问道。
“给他们一个表现的机会。以后,我说不定需要他们中的某一位或几位单独领军。”
“那他们刚才的表现该如何评价?”
“蒙菲亚斯很谨慎。然而,我们的第一仗却是理查。多西尔打赢的。那一次,他率领的可是没上过一次战场的新兵,虽然可能有对手较为弱小的关系,但他终究是赢了。”
“他是个很出色的军人。“尹维西赞同道。
“不过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以后再说。士兵们怎么样?”
“朱利安做的不错。按你之前的要求,在保证积极性的同时强调纪律性。这几天军法官们加强了对军纪的宣传,处罚了几个违纪的士兵,同时对一些严格遵守纪律的人做了一些奖励和表彰。但军纪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扎根在人们心里的东西。”
“明天早上,全军出发。”莫伦没有回答尹维西,而是用手指在地图上点了一下。“急行军,目标瑙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