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现在你们手头的金币已经消耗殆尽,并且还欠了外面很多?”
亚德到来之后,扎兹阿将原来的财务部和商务部合并,任命亚德担任财政总长,原来的两位部长分别担任财政副长。
亚德的办公室被安排在帕里提克四楼最大的屋子。而他坐进办公室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原来主持工作的两人邀请过来。在几句天气和饮食的闲话之后,他即开口询问财务方面的情况。
“没办法,收入有限,用钱的地方太多。”洛卡一面汇报,一面掂量着面前这位同行的份量。“前方军队对物资的需求简直是无底洞。而就算在城里,从海外购买的各种原料、机器的资金也是一笔大数目。内政部还有坚持不肯拖延工资支出…”他看了一眼身边的老弗里摩尔。“我们已经竭尽全力了。”
“要不是按您之前的建议印出来的那批纸币,我们根本就撑不到现在。”弗里摩尔。穆补充到。“本来城市里贮备了不少黄金,但都在战斗中损失了;如果我们有时间,那从贵族们那里缴获到的奢侈品本来可以卖个好价钱。但之前形势危急的时候,我们被迫把它们三分之一的价格出售。还好,经过艰苦的谈判,我们拿到了同样金额的贷款。现在,较为稳定的收入主要是从商人们那里征收到的税款。这笔钱…”老人顿了顿,“比从前帝国收到的税款要高一倍。但要同时满足大军的供给和西伊尔先生的建设计划,那就连十分之一都达不到…”
“货币呢?”
“我正要说起呢,大人。这是个好主意,直到现在我都觉得不可思议。从前也有些国王和亲王干过类似的事情,但没一个成功。我甚至敢肯定,以后那些人也做不成。但不知道为什么,在我们这里纸币的发行很顺利。”
“因为他知道分寸,知道克制贪婪。更因为他了解人性的本质和社会的构成,货币在他眼里只是一种物资流通的载体和工具。”亚德耸了耸肩。“因此,尽管对经济不怎么懂,也依旧能干的不错。”
“别说把那些奢侈品以三分之一的价格卖掉,就算是更低的价格,只要能换到战争和生产所需的各种物资,他也丝毫不会犹豫。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政客和商人的差别就在这里。”
洛卡和弗里摩尔对视一眼,没有搭腔。
“然后,等局面变得需要进行更细致的操作时,他就把这工作推给别人啦。”
亚德说到这里时,揉了揉眼睛。
他看了看面前的二人,随即打了个响指。片刻之后,门打开了,一个侍女托着一壶咖啡和三个杯子走了进来。
“咱们边喝边谈。”亚德在侍女将咖啡放到该放的位置后缀饮了一口。“照你们说的,情况还算可以。现在战场上的形势不错,去向那些商人再借一百万金币吧。抵押的话…让他们去福柯堡挑就是。”
“明白了,我们这就去联系。”洛卡抢先答道。
“扎兹阿正在向整个北方派驻官员。我还没去见西伊尔,不过他肯定是在打各地矿井、伐木场、磨坊的主意。到时候又会需要很多钱。我们就以这一百万金币,还有一个周内能开发出来的资源数目,再印一批纸券。”
“再印?按扎兹阿大人的说法,我们已经印了两亿四千万元面额的纸券。按大人说的,我们已经超发了10%,本来打算在缓解了一时之急后换回金币…”
“换回?开什么玩笑!”
“金币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至于现在的数目,那是这座城市所承担的数目。扎兹阿说要在整个北方将土地分给农民土地,并处死贵族,就利用这种做法,把我们的纸币在整个北方推广开吧。”
他们的初次谈话就这样结束了。之后,又有三名原来的商务部和财务部下属官员来见了自己新的老板,并交纳了这些日子以来的账目。
“好,把这些送到隔壁去吧。”看到账本,亚德这样吩咐着。“你们坐一会儿吧,我们聊聊。”
他们坐了下去。亚德首先问起收入和支出的流程,一位职员便如实的回答了他。
“政务官大人和弗里摩尔大人交流过几次,最后他们安排的结果是对外来商船送来的货物,只要是我们需要的全都立即全款支付。从那以后,港口进出的商船队多了三倍以上,也全凭他们运来的物资,才支撑起了莫伦大人的第二次出征。”
“恩,某些时候牺牲一点利润来换取急需的物资是必要的,你继续说。”
“再有就是在达成了用出售奢侈品的协议和贷款协议之后,”这次是另一个职员回答的。“西伊尔先生消耗了不少资金来生产纱锭和布匹,并且接受我们的纸券来进行交易。因为这,那些商人返航的时候也愿意采购一些,只是我们的工坊在生产这些的时候损耗很大,没什么利润。”
“这个我会和西伊尔谈。”亚德停顿了片刻。“纸券用起来如何?“
“流通的还算顺利,”第三个职员在说话的时候用崇拜的眼光看着亚德,显然是听说过纸券的主意就来自于面前这个人。“外来的商人们只有少数肯接受。但在城里,在政府接受纸券作为商人进货和缴纳税款的工具后,已经几乎见不到金币和银币在流通了。”
“只要物资充足,它确实很方便。税务方面呢?”
“最近商人们赚的不少。”第一个职员看着面前的文件,这样答道。“在城里稳定下来之后,商铺们重新开始火爆起来。因此他们交税也比较痛快。比起帝国时期来,我们这个月从他们那里收取的税额提高了一半。”
“大约有多少?”
“八十四万纸券。”
“那么,你们统计过没有?这些纸券,在市面上流通的大概有多少?存在人们手里的又有多少?”
三名职员面面相觑。最后第二名职员做出了回答。“纸券刚面市的时候,有很多人一收到它就急切的换粮食和布匹回家。但现在,大部分人都只买够自己用的。”
“比较难统计是吗?把港口货物进出的单据给我送过来吧。
亚德没有继续问,而是这样吩咐到。
这三名支援告辞后,亚德开始翻阅起屋子里的文件来。
“干的不错。”在看了关于物资储备和货币发行数值的报告之后,亚德在心中这样评论道。
采用纸券的办法来缓解经济压力的,拉斯卡尔革命政府绝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但在这里,这种做法能获得成功,在帝国,或者南部城邦就不可能成功。
为什么?在南部城邦,商人们明白这种方式的便利和好处,也有着足够的资源和自制力,但他们太过脆弱。
连保护自己的能力都没有的组织,有什么资格来获取这么大的利润?
而有着强大武力和庞大资源的帝国,却又同时还有着贪欲永无止境的贵族集团存在。
那些人,看不到纸券背后是什么在支撑。以他们的智商,只能弄懂印出纸钱就能换回他们喜欢的美酒和首饰。在那里,这种印钱来获得收益的方法一旦出现,就会被那些永远缺钱的贵族疯狂运用。不用多久,这货币就会沦落到废纸的地步。
以出售奢侈品和贷款来大量购买物资,再以物资为基础来发行纸券,用纸券作为工资来将所有能劳动的市民都纳入各种工坊进行劳动,以劳动的成果来支撑军队的消耗,以付给市民们的报酬在促进市场的繁荣,再从这份繁荣中获得税收。
这就是所谓的“比较优势”。
这样的循环一旦形成,城市的潜力---生产能力、积极性、教育能力都能得到极大的提高。等市民们熟悉了配合协作和对机器的使用后,工坊的高效率能让拉斯卡尔一地生产出半个帝国才能生产出的物资来。
把这样的生产能力用于战争,能武装出一支极其可怕的军队。而以这样的生产能力为基准来发行货币,也会达到一个相当可观的、甚至是让人惊叹的数目。
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