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节 汇聚(1 / 1)

荣耀旅途 溅血飘香 4433 字 2013-10-14

革命军士兵们的生活,最近不算轻松。

在提戈尔关口获得了伏击战的胜利之后,他们以常规行军的速度回到了瑙洛城外的大营里,将那座城堡围了起来。

城里的人,似乎已经打定了坚守不出的主意。即使将福柯堡被攻陷的消息送进了城里,即使革命军的士兵们将被俘的贵族们押到了城下,但城里新任的指挥官却依旧没有表现出半点想要投降的意思。

“既然这样,就等他们都饿死吧。”莫伦这样命令到。

他们没有再进行攻城的行动。其中一部分士兵分散到了各地,另一部分则像刚入伍的时候那样开始训练。

一个事实是,虽然经过了这么多的战斗,取得了这么多的胜利,大部分士兵都换上了更为精良的铠甲,几乎所有的士兵手上都有过了人命…但这支军队里依旧有许多士兵没能熟悉战斗的技巧和要领。

在这些日子的战斗中,他们所做的更多是行军。对于战斗,许多士兵的理解是:听命行事、到处赶路,就能取胜。

这种想法倒不能说是完全错误。但在尹维西看来,战场上的情况实在是千变万化。这样的部队如果被分割而无法得到有效的命令,就会惊慌失措。而某些时候军队也需要分开行动,到那时,这些士兵就完全不合格。

同时,经历过战斗的老兵们明白,依靠行军来获得胜利是因为指挥官的卓越。但某些新兵,就不免得意起来,把敌人看做软弱可欺的鱼腩。

发现了这一点之后,尹维西大为恼怒。

在他看来,目前取得的一切胜利都建立在莫伦卓越指挥的基础上。而那些战斗力还很底+下的士兵,在建立了自信心的同时绝不能自满。对这些新兵来说,这将是是最危险的。

为此,他和莫伦沟通了一番,然后叫停了所有的攻城行动。在城边留下了四个大队,其余的士兵全都开拔到新投降的罗斯塔城,开始了严苛至极的训练。

时间是每天十个小时以上,内容包括队列练习、长矛的戳刺、刀剑的挥舞、负重跑步…许多严厉、苛刻、简单、重复,在士兵们刚入伍时完全没有出现过的训练方式,现在把他们累的半死。

倘若不是之前那些连续不断的胜利积累了军官们的威望,并让士兵们养成了服从的习惯,这样的训练绝对会引起哗变。

同时,尹维西也为这样的训练准备了相应的补给。船队已开始在连接拉斯卡尔和福柯堡的河道上来回往返。其中运载的货物,约有一半是财物,要运回拉斯卡尔;另一半则是运到罗斯塔的军营里。

其中包括了大量的面包,以及多种多样的肉类和菜肴。在尹维西处理这些的时候,莫伦待在城里,为以后的工作做新的准备。

在福柯堡被攻陷的情况下,提戈尔关口的伏击被谣传成北方军团全军覆没。在革命军出没的地方,大部分村镇的帝国官员都闻风而降。

对于这些人,莫伦一律接受,然后交给后方的政府来处理。而那些躲在城堡后面的贵族…除了少部分太过弱小、无力抵抗之外,大部分都龟缩不出。

革命军的政策和作风让他们恐惧,而瑙洛依旧在抵抗的消息也给了他们希望。较大的城堡中,唯一投降的是罗斯塔城。它在首领被俘、士兵全军覆没,并且敌人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做出了唯一能做的选择。

“己方的控制范围内不允许有另外的武装势力存在。”“姑息和妥协固然能获得一时的成功和便利,但从长远来说则是取死之道。”在这样的战略思路下,莫伦下令收缴了罗斯塔城里全部的武器和补给,改编和解散了其中的士兵,但放过了库克家的贵族。

“对那些想投降的人,总该留给他们一条活路。”他将自己采取的做法传回拉斯卡尔之后,扎兹阿在来信中也表达了赞同。“我会尽快安排官员去罗斯塔那里接管政务、恢复生产。即使是罪大恶极,非要惩处不可的恶人,投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他们的罪过。”

以我们的做法,有些人会选择顽抗到底吧。对于扎兹阿将土地分给农民的做法,莫伦不是很赞同。

在他看来,先迫使那些贵族投降,然后再慢慢炮制他们,会是更好的做法。而按现在这样的做法,那些贵族如果投降就会失去一切。即使他们的战斗力不强,要逐个攻克那些城堡也将是很艰辛的、牺牲很大的工作。

之后,革命军司令部里收到了许多信件---大都是来自于各处的地方官员的。信的内容,则大都是支援的请求,各地维持秩序、征收物资和训练新兵都需要一定的武力作为保障。

在得到了扎兹阿的命令后,莫伦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将经过了一定训练的士兵们优先派遣出去。

在一时没有紧迫的作战需求和破敌方式的情况下,将士兵们分散开来也不失为拓展实力的一种好办法。

而有些地区,在情况比较复杂的情况下,甚至有些官员会专门跑到罗斯塔城的市政大厅,莫伦的办公室里来请求援助…就如同下面这位一样。

“我那边也需要驻扎一些士兵。”费德。扎希尔是一个身材中等,表情冷漠的男子,他新近被委任为白翅城旁边的、一个有三千多人居住的、被称为湖景镇的小镇镇长。

他在这里,像同僚们一样提出了这样的申请。但语气却是有气无力的,像是并不指望面前的人答应他的许可一般。

在湖景镇旁边的白翅城里,皮盖尔家的士兵曾被革命军在夜袭中击溃。但在费德的报告里,他们却依旧有五百人以上。

“据说那些贵族手下的士兵,每天都会到周围的村镇耀武扬威。”这位镇长的用词也很模糊。“他们好像穿着亮闪闪的铠甲,骑着高头大马,手里拿着长枪,在镇上四处劫掠,把居民们吓的不敢出门。”

“那真的是白翅城的骑士吗?”没等莫伦答话,在一旁满脸好奇的托德就问了出来。

“我收到的消息是这样的,具体情况还需要了解…”

这么说你还没去。托德差一点把这句话说出口。然而,他还是忍住了,看向一旁的司令官。莫伦点了点头,坐在屋子角落里的一个女文书,立刻手忙脚乱的在桌子上翻了起来。

“湖景镇位于白翅城西侧,那里土地贫瘠,没有什么特殊的出产。”翻了好一阵后,她才磕磕巴巴的念诵了起来。“在瑙洛城外的那次战斗中,我们俘获的白翅城士兵有二百人来自湖景镇。”

十分之一的人是士兵?莫伦顿时明白那是个什么地方了。但…

“按你说的情况,我想一个中队的数目是合适的。”莫伦就像没听出费德语气中的异常一般,像往常一样下达了命令。“这个镇上的战俘在伐木场里的工作应该也结束了。托德,写信回拉斯卡尔,把那些人整编一下,送回湖景。”

“啊,您说的有道理。”费德镇长盯着从前应该是库克家侍女的小姑娘时,意外的听到了司令官这样的答复,就急忙表示赞同。

他走出市政厅,迈下台阶时,一个身材肥硕,眯缝着眼睛,喘着粗气的胖子跑到他身边。“姐夫,怎么样了?”

“给了一个中队,还答应把战俘送回去。”费德耸了耸肩。“开始干活吧。”

“一个中队?”那胖子惊诧起来。“您是怎么做到的?别的镇最多只有两三个小队啊。”

“先回旅店,明天一早去湖景。”费德的眉头紧皱起来。

他们走向不远处的一家酒店。这座酒店简陋而寒酸。它是用杨木搭成,墙角漏风,屋顶漏雨,门口水沟的的臭气和厨房里的酸味混合在一起,散发出让人难以描述的异味。

这里原本是过路的车夫和士兵歇脚的地方,在库克家向革命军投降当天的火灾过后,则成了外来的、不适合住到军营里去的、革命军官员们仅有的歇脚地—还好不需要住太久。

在发霉的卧室里略坐了片刻后,这两人下到旅馆用餐的屋子里。

这里能提供的食物很简单,只有些面包和腊肠,还有些口感很差的麦酒。但好歹比卧室的空气要好些,并且也能找到人说说话。

不一会儿,便有几个和他们抱有同样目的而抵达此地的同事坐了过来。

“那些人真是不识好歹!”说这话的是是费德过去在拉斯卡尔的同僚,一个满脸精明、看起来很年轻的男人。

他叫卡比柯,新近被派到罗斯塔城边的一处小镇担任镇长。相比费德任职的地方,这里无疑要安全的多,但他还是抱怨个不停。

其主要方向,是在镇民们的态度上。卡比柯抵达小镇的时候带去了很多物资,并立刻投入了工作中。随后他就发现,对于革命政府分发土地的做法,这些镇民很欢迎,甚至也愿意提供财物和缴纳税务;但对于参加地方部队进行训练,或者抗击可能到来的帝国军队一事,许多人就支支吾吾,不肯接受。

“那些混账!真该把他们都抓起来!”说到工作中憋屈的部分,卡比柯镇长的语气不由变得极为愤慨。

这一地带的农民,对自己的领主并不是那么仇视。尽管他们也很贫穷,生活也很艰苦。但库克家的人并没有像拉斯卡尔的那些贵族一样肆无忌惮的表现自己的傲慢和贪婪。

这些农民,只要没被逼到实在活不下去的地步,还是不愿意起来反抗。

毕竟,长久以来帝国对他们来说就是理所当然的统治者。神父、贵族、官员,所有人都是这么说的,而在革命军的宣传工作还没有达到足够效果的时候,对他们来说不过是又一群土匪。

这几名官员就这样喝着苦涩的麦酒,很随意的聊着。

在拉斯卡尔的这段时间里,他们已经习惯了新的工作方式。尽管辛苦劳累,但却条理清晰、职责分明、成果显著的工作了。

并且回报也很丰厚,不管是财物方面的报酬,达到目标的成就感,或者是在一个全新的、有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的政府体系中获得晋升的机会。

而现在,执掌一方---即使只是一个小镇,对没有过类似经历的他们来说麻烦也实在是太多。话题没过多久就转移到拉斯卡尔的剧团上了。据说扎兹阿大人打算安排剧团在整个北方进行巡回演出,这几位官员都盘算这剧团什么时候能到自己这里来,并为场地的布置和上演的剧目进行了颇为深入的讨论。

费德随口敷衍着,心思飘到了自己所要管辖的小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