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寻宝场外(下)
与心满意足的老韩、韩天成分别之后。周游继续自己的旅程。
而阿甘也在周游的提点之下。率先拿之前看过的几个精品青铜器试下。看看他们是否有出售的意思。当然的。周游不对阿甘报任何的期望。所以只跟他说目标猎物。以及合理价格和极限价格。就沒提出具体的要求。
而大志也被委派过去帮忙。避免阿甘被人糊弄。
“好多的瓷器。”
周游看到一大群人聚拢在一起。而且他们大多数手里都拿着大小各异的瓷器。有趣的是。周游还看到一家人抗着一只巨型瓷器在那里耀武扬威呢。
即使远距离观摩。周游也知道看得出那件瓷器不是什么老物件。最长也就是百年的历史。不过看他们得意的神态。估计是当成什么国宝了。
周游本不想过去的。但当他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也在人群之中。只得苦笑着走过去。
“小游。快过來。”
王浩看到周游拼命地挥手。
周游带着苦笑。用蛮力强挤进去。來到王浩的跟前。问道:“你不是在工地吗。怎么也有时间过來的。”
王浩反问道:“如此盛会。若是我错过的话。会挨老师的巴掌的。不仅是我。我家娘子和将军都來了。”
“真热闹。”
周游沒有发觉江军的踪迹。应该是跑到别的地方吧。也不计较。问道:“怎么样。有什么发现吗。”
王浩点着头指着巨型瓷器。低声说道:“我觉得是民国的。”
周游问:“从何看出。”
王浩回道:“相信你也知道民国不少瓷器是仿照清朝的著名瓷器。而这只蓝釉凤耳瓶很可能是模仿自祭蓝描金满文字大瓶。”
祭蓝描金满文字大瓶是一次拍卖会的标王。怎么说也是清朝著名的瓷器。民国仿照如此名瓷自然也是情理之中。
只可惜却有矛盾。问道:“祭蓝描金满文字大瓶高不足半米。可这只将近一米。你不觉得突兀吗。”
王浩笑话道:“你以为全部仿照就要以1:1的比例仿照吗。”
周游还真被说得迷糊了。
若是不以1:1仿照。那不是谁都能认出其中的真假吗。
王浩说道:“不是每个人都是郭世五的。民国大部分的制瓷师傅都不如郭世五。而他们想要烧制出1:1清朝名瓷实在想要困难。所以他们动了点心思。而扩大瓷器比例虽然更耗费成本。但显得更加大气。烧制方面也更加容易。”
周游思绪了一下就说道:“说得过去。但有点牵强。”
王浩似乎早就料到周游会有如此一说。继续说道:“还有的。民国有些人觉得新的时代应该更加大气磅礴。所以对瓷器的要求也要大气磅礴。”
“依然牵强。”
周游继续摇头。
王浩气道:“其他的你可以不信。但那江西瓷业公司的标志。你总信得过了吧。”
周游直接给了一巴掌。骂道:“如果有蒋介石官窑的标记。你干嘛不早说出來呢。节省大家的精力嘛。”
江西瓷业公司的前身可是明清御厂窑。有深厚的工艺技术基础。因此烧造的瓷器均有相当高的水准。在民国有‘蒋介石官窑’的称呼。
王浩笑着回道:“我只是想看看你最近的成就罢了。你在诸多老师的指点下越來越强悍。都把我们远远地抛离。我若是不弄点來糊弄你。还真会被你小看。”
汗…
周游突然间说不出话來。
周游随后又纳闷地问道:“既然有江西瓷业公司的标记。为什么他们还争论不休呢。特别是那家子。硬要说什么祭蓝描金大瓶。”
王浩却笑回道:“现在各式各样的标记那么多。谁会去记一个看起來沒什么特色的民国公司呢。如果是直接以最常见的文字出现还好。可问題是这个特大号的祭蓝描金满文字大瓶有点特殊。居然以比较罕见的公司标记來说明。这可就难道了大部分的藏家。”
说到这里。王浩神秘兮兮地问道:“小游。你觉得我跟他们收购这只民国祭蓝描金满文字大瓶。能成功不。”
周游很是坚定地摇头:“除非你愿意耗费超出其本身价格十倍的价钱收购。否则还是让他们被专家打击之后再來收购吧。”
“正合我意。”
王浩明显也是打这个主意。说道:“我见他们如此自信。本想过去说明的。但这样显得过于功利。所以就想等到专家给他们鉴定完毕后再來收购。那时候他们也会便宜许多。”
周游点头道:“这么大的瓷器。而且造型也相当引人瞩目。若是我们能够从中挖掘出一些故事背景來。那么其广告效果远远超越了其价值。”
王浩拍手赞道:“这就是我的本意。”
周游知道王浩有计划。拍着王浩的肩膀说道:“那你继续等待机会吧。我到其他地方看看。现在距离第一轮的筛选就要开始了。我必须把握机会看多点瓷器。”
“好的。加油。”
王浩知道周游的时间紧。马上拜拜。
周游笑着朝边上一堆像是杂项的人群走去。不过还不等周游走进。就看到一位穿着有点朴素的大叔正热情地招呼着江军。还将手里的一只瓷碟递过去。很是客气地请教道:“小兄弟。帮我看看这只瓷碟吧。这可是爷爷留下來的老东西了。你帮忙掌掌眼。”
江军苦笑着回道:“对不起。我以为大叔比我大很多呢。沒想到竟比我还小。看來大叔的爷爷还很健是健壮如牛啊。”
江军这句话。登时把朴素大叔给逼了回去。
朴素大叔红着脸退了下去。
刚才朴素大叔说瓷碟是他的爷爷留下來的。以他的年纪。足够说明了他的爷爷的高龄。变相地衬托出这只瓷碟的历史。只可惜江军实在太狡猾了。竟然以其人之矛攻其人之盾。话中藏话。把人家的谎言给攻破了。
可是朴素大叔刚刚退下去。就有人跟了上來。
这一次是一位相当年轻漂亮的职业女性。身人还穿着职业套装。也不知道是不是上班上一般就匆忙赶來的。只见她将一只看起來像是梅花枝的笔架递了过去。很是虚心地请教道:“江先生。这只笔架是我从乡下的奶奶家拿來的。不知道你能否给个评价呢。”
“很东西。”
江军接过手马上亮了起來。赞叹道:“这是象生陶瓷。以紫砂泥精制而成。将梅干苍劲古朴的味道淋漓尽致地勾勒出來。而穿插的枝桠。点缀的梅花将一种别样的情绪章显出來。如此精妙的笔架。绝对是出自大师的手笔。”
看到这里。江军上下琢磨了一通之后。最终确认道:“是近代紫砂大师的杰作。不可多得。很有收藏价值。”
职业女性弱弱地问道:“那不知值多少呢。”
江军早料到会有如此一问。只能给出保守的价格:“虽然这不是什么年代久远的古董。但也不是现代的东西。所以价值也不会很高或很低。大约能卖到五万元左右的价格。若是遇到喜欢的。卖个七、八万绝对沒问題。”
“才五万啊。”
职业女性失望地呢喃了一句。徐徐退了开去。
“到我了….”
“应该是到我才对。”
“不对。先鉴定我的吧。”
职业女性刚退。又有人补上。其热情程度着实让周游惊讶。不过江军当过五养拍卖行的小经理。其能力自然不用多说。应付这样的场面绰绰有余。周游很是放心地离去。
“咦…”
周游转身之间看到一只很有趣的铜镜。
“难道是唐代的海兽葡萄镜。”
周游走进有一看。心脏越发跳动了。
这只海兽葡萄镜的造工极为精致。纹饰繁缛富丽。细致生动。品相完美。是不可多得的宝贝。周游暗中发动灵力查探。沒有发觉做旧造假的迹象。对这面铜镜的渴望越发强烈了。
铜镜在隋唐时期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经常出现新颖的題材。华美的纹饰。细致的造工。有不少还把反映人民生活和人们对理想的追求、吉祥、快乐的画面应用到镜上。如瑞兽、月宫、仙人、山水等。而在其中。瑞兽镜在隋代和唐初年间比较盛行。
周游思绪了一下就走上前。虚心地请问道:“这位大哥。你这面铜镜很对我的喜好。不知道有沒割让的意思。”
铜镜的拥有者是一位大约三十岁的精明男子。他被周游这么一问。沒有显露出半点的惊讶。淡淡地回道:“可以。三百万。如果你是诚心购买的话就别讲价。”
对方明显是行家。
周游眉头一皱。这价格的确是高了。
他记得同样是唐朝。同一造型的海兽葡萄镜曾经以341.6万元的高价成功拍出。引为一时瞩目。虽然到现在价格可能稍微高上一点。但总的來说还是比较高了。几乎沒什么赚头。
不过周游仔细一想。觉得自己似乎不缺这点钱。而未來的博物馆的确需要大量的精品坐镇。也就无奈地点下头來。无奈地说道:“哎。遇到识货的行家。不过这面海兽葡萄镜真的很对我的胃口。只能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