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险恶的银槎
徐老终于看出点味道。小声提醒道:“这位藏家。不怕告诉你。前不久刚刚开拍的陈鸣远制拼砂梅桩壶以358.4万元成交。再度刷新了成交记录。而紫砂壶是紫砂器里的王者。以陈鸣远在紫砂界里的地位。有一定的几率刷新紫砂壶的新记录。”
大志继续吞口水。
周游可不想大志被掌握主动。半是提醒半是解说道:“岁寒三友就是指松、竹、梅。而这只壶也可以叫束柴三友壶。意指寒冬腊月。独近自然之精神。”
被周游这么一说。大志倒是恢复了镇静。
李老也跟着赞叹道:“壶身仿似松、竹、梅三树段束于一体。松段的松鳞和松针。梅段的杆枝和花卉。以及竹段的竹节和竹叶。尽皆刻划得仔仔细细的。整体自然夹置。于繁复中见规整条理。壶把状若虬屈的松枝。壶流有如横生的梅枝。盖纽又巧塑成一段竹节。更为绝妙的是在树干小洞中还塑有两只活灵活现的小松鼠。全器浑若天成。成为绝妙名壶。”
成老也赞叹道:“此器找不到丝毫的破绽。特别是其中将松之坚、竹之虚、梅之贞等等象征文士情操的精神刻画得淋漓尽致。此壶的文化品质之高。当属绝品。怎么可能仿照得出呢。”
徐老也找不到评价。只能深深地点头。
李老也是干脆。站起來恭喜道:“恭喜这位藏友。这只岁寒三友壶入选杂项组的预选珍品行列。”
“多谢。”
大志知道自己的戏还得继续演下去。所以表现得有点平淡。
看到大志很是配合地沒辩驳。甚至连最基本的激动也沒有。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纷纷对周游加以赞赏。毕竟他的提点给了大家发挥的余地。只可惜当下一位藏友出现后。他们的神经又绷紧了。
“朱碧山槎形杯。”
徐老和成老看得直吞口水。
槎。是用竹木编成的筏。古代神话中往來天上的木筏称为星槎。因此。把酒杯做成槎的形状。是与神话传说相关的。而说起我国古代的酒具。不能不提及元代嘉善的朱碧山及其制作的银槎杯。
“这下麻烦了。”
李老的信心最是不足。看到闻名遐迩的稀世珍宝不免有些胆怯。
周游倒沒注意槎形杯。而是在看來持有人。这位拿着槎形杯的藏友年纪并不高。大约是四十來岁。乍看起來斯斯文文的。但是头发有点短。而且眼镜似乎是平视镜。估计是拿來装点门面的;最问題的是这位藏友在踏进來的那一刹那出现一丝惊惶和不安。但马上就被压制下去。显得有点鬼祟。
单单这个开头就给周游留下负面影响。
这样的鉴定技巧可不是学來的。而是周游自己领悟过來。在某些陌生的领域。与其看东西还不如看人。这样來得更直接。更干脆。
“诸位专家好。”
平视镜男子姿态很是谦逊。将槎形杯放到长桌上就退了开去。
成老问道:“这位藏友。不知这只槎形杯是怎么得來的呢。”
平视镜男子回道:“是祖上传下來的。我的祖上曾当过清朝的大官。家里还有一些有趣的老物件。”
诸位鉴定专家听得直点头。
李老问道:“这位藏友。你可知道这槎形杯的作者吗。”
平视镜男子答得异常干脆。回道:“自然知道。是朱碧山的杰作嘛。”
李老再问:“相信你也知道朱碧山槎形杯的价值了。”
平视镜男子点着头回道:“嗯。曾经有位做房地产的大老板用三百万跟我收购。但我沒卖。觉得朱碧山的杰作不止如此。”
把玩完毕的徐老微笑着点头:“如果这东西是真的。三百万元就想买过去简直就是笑话。后边加个零还差不多。”
朱碧山。中国元代金银器雕刻铸造工艺家。以雕制银器取胜。以善制槎杯闻名。为一时冠绝。当时达官名流都以能得到他的作品为荣。
然而流传至今。朱碧山的作品仅槎杯一种。被称为“朱碧山银槎”。在世界范围内。已知存世作品仅有4件。每一件都是稀世珍宝。从某种意义上讲。朱碧山的作品代表了元代工艺装饰雕塑和小型玩赏性雕塑的成就与艺术特色。
可以说。若是这只朱碧山槎形杯是真的。那么其价值绝对不在岁寒三友壶之下。毕竟陈鸣远的紫砂壶虽然传世少。但也不像朱碧山的传世作品少得如此可怜。
成老则是为难道:“神态可掬、形象生动。槎杯的腹底和口底均刻有诗句。与传言中的一致。”
李老也开始评价:“槎身雕刻桧柏的纹理。如老树杈枒屈曲。这样的造诣已达到巧夺天工、出神入化之境。不得多得啊。”
周游也感叹道:“是啊。真是难得一见的艺术品啊。槎和人身均为铸成后再加雕刻。头、手部分焊接无痕。如此技艺。已达到巧夺天工、出神入化之境。”
徐老听周游这么一说。眉头当即锁得如同卷皮狗。
可是周游的话锋一转。把场面的气氛急转而下:“能把槎形杯造得如此精美。与传言中的朱碧山银槎一般无二。真是难得啊。听说现代有位银器工艺大师已经破解了朱碧山槎形杯的奥秘。连焊接无痕的绝顶技巧也模拟了出來。祖国的人才真是济济啊。”
周游的打脸很霸道。直接让平视镜男子脸色发红。
徐老本也知道现代有银器工艺大师已能仿制出朱碧山槎形杯。跟周游一样都持反对意见。可是他就比较客气。绝对不会像周游如此直接。当众打脸。
事实上也怪不得周游如此狠辣的。只能怪这个平视镜男子先用谎话欺骗他们。意图不轨。如果这件银器经过他们的口而鉴定为真品的话。那可就是关系到千万。甚至是数千万的金钱。这么庞大的金钱数可是能害死不少人的。那样周游他们的罪孽就大了。
平视镜男子似乎恼羞成怒。不屈不挠地辩驳道:“不可能。这做工。这纹理。这笔法都是极品的。怎么可能是假的呢。”
周游淡淡回道:“既然朱碧山槎形杯的奥秘被破解。自然有本事重塑其辉煌。但问題是这只银槎缺少了一个味道。”
“缺了什么。”
平视镜男子在周游自信的表情越來越不安。有一种想退缩的冲动。
周游淡淡地回道:“历史的沧桑感。”
徐老也知道是自己出面的时候了:“你这银槎的做工、造型、书法等方面的确可以用造诣來形容。但是你的做旧做得不是很成功。与其他的相比。这件银器的做久技巧就落后了许多。”
要玩古董。首先就得认识做旧。而在这方面。许老有极其高的成就。顺带周游也是获益良多。
周游冷冷地说道:“做旧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你这只银槎的做旧工艺就只能算是高手级别而已。真正的大师级别连最有难度的历史沧桑感也能做出來。只可惜这个世界的做旧大师寥寥无几。而且还有不少在监狱里郁闷着呢。”
平视镜男子恼怒地将银槎收起。气说道:“哼。你们鉴定不出來就别乱说。我去港岛。让更加专业的人士给我开鉴定书。”
“请随。”
李老很不客气地送人。
周游问:“徐老。成老。你们参加过多次的寻宝活动。有沒遇到过如此野蛮无礼的藏家呢。”
徐老回道:“这样的藏家不是沒有。但极少。”
成老还笑着回道:“我还遇到过恼羞成怒。动手打人的。”
李老叹息道:“我倒是沒遇到过那么无礼的坏蛋。但也遇到过几次说到最后直接骂我不懂行的。”
“专家真不好做啊。”
周游叹息之余。也只能选择无奈的接受。
徐老安慰道:“别想那么多了。我们争取尽快结束吧。刚才的场面。相信录制组知道如何删减的了。”
周游道歉道:“对不起。我以后说话不会那么冲了。”
成老拍着周游的肩膀安慰道:“沒关系的。这样的事情毕竟都要经历过。平常心应对就可以了。”
“嗯。”
周游应了一声之后。把心神转移到新进走來的藏家。
有趣的是。新近來的藏家就是拿祭蓝描金大瓶当清朝名器的那一家子。当他们一家四位男丁抗着祭蓝描金大瓶进里的时候。徐老和成老都张大了嘴巴。满眼的不可思议;而李老倒是爽快得很。直接笑了起來。
结果也不用说。最终被鉴定为仅仅价值十來万的民国瓷器。让那家子大失所望。
从数百万一下子降到十來万。这样的落差不是多少人能承受得住的。那一家四口子带着浓重的失望。有气无力地将祭蓝描金大瓶抬了出去。
“韩天成。”
那一家子过后。竟然轮到了韩天成。
之前在买那只岁寒三友壶的时候。不见韩天成拿着古董。而且也沒向周游请教什么的。所以周游就以为韩天成是过來看热闹的而已。但现在看來。韩天成也是有备而來。而且信心十足。
“诸位专家好。”
韩天成在四位专家疑惑的眼神下。徐徐从自己的衣服中拿出一只相当精巧的鼻烟壶。
这只鼻烟壶很是小巧。比普通的还要小上两号。有点像给女士使用的。
“翡翠浮雕鼻烟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