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名留青史的机会(1 / 1)

暧昧专家 波澜 4162 字 2013-05-22

377:名留青史的机会

黄老先生的询问让周游心神一动。问道:“黄老先生。你是为自己服务。还是为某个集团公司服务。”

黄老先生倒沒隐瞒。回道:“我是爱达荷大学的古文学博士。但同时也在一个海洋研究机构里任职。这一次打捞工作是为机构服务的。所以不是私人性质。一切都得按正规程序而來。周先生也不用我们公司省钱。”

周游倒是第一次听这样的话。有点奇妙。

不过周游不熟悉这样的商业贸易。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让我属下的职员跟你们机构的联系人交流了。”

黄老先生疑问道:“难道那不是你的公司。你沒权处理这样的业务吗。”

周游摇头回道:“不是的。是我不懂这样的商业贸易。所以就避免外行人指挥内行人。”

“原來如此。”

黄老先生恍然点头。

在美国不知道有多少老板连自家生产的是什么都不知道。每年只懂得看业绩拿分红就足够了。所有的事情自然由专业人事处理。黄老先生倒是么想到周游年纪轻轻就掌握了如此多的资源。眼界也放得如此之高。

周游再问道:“黄老先生。冒昧询问一下。你们的打捞地点是在哪里啊。还有的。美国那边的工作环境真的比中国好很多吗。”

黄老先生坦然回道:“具体的打捞地点会随时有变化。但大概范围则在印度尼西亚的西北方。我过与其他东南亚国家有争议的区域。至于工作环境。那自然不用多说了。单单设备方面的差距就需要中国奋起直追十数年才能企及。”

“可惜了。”

周游惋惜地说道:“我还想邀请黄老先生过來帮忙。我手里恰恰好有一份古船打捞工程要进行呢。”

“古船打捞工程。”

场面除了知情的许老。剩余的全都站了起來。一个个看着周游的眼睛满是莫名其妙的神光。

黄老先生激动道:“如果真的是古船打捞工程。别说是放弃手头上的工作。即使放弃现成所有的成绩都可以啊。”

周游纳闷了。

许老给了周游一个不满的表情。不去提醒。

黄馆长激动地问道:“小游。你手里是不是有确切的消息。如果有的话。我可以让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你的行动。”

明老也说道:“小游啊。如果你真的要打捞。一定要喊上我们啊。”

其他人纷纷点头表示支持明老的话。

周游纳闷道:“也就是普通的打捞工程而已。诸位前辈怎么激动成这个样子啊。”

许老提醒道:“如果你知道南海1号弄了二十年都沒得进展。你就知道海洋打捞工作的艰辛和意义了。”

黄馆长也补充说道:“目前国内外都缺少海上丝绸贸易的强有力证据。若是能在海上丝绸之路打捞起古代沉船。那它将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陶瓷史提供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甚至可以获得文献和陆上考古无法提供的信息。其意义之重大绝不亚于兵马俑的出土。敦煌的出世。肯定能青史留名。”

嘶…

这次轮到周游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想不过在海洋里打捞出古代沉船的意义。但绝对沒想到会如此的影响力。若是到时真的打捞出來。那周游想不出名都不行了。

不过周游倒是想了一个关键的问題。问道:“诸位。之前我又沒说沉船的打捞位置和规模。你们怎么就激动成这个样子呢。”

“你就别自欺欺人了。”

明老拍着周游的肩膀。说道:“刚刚说到海上丝绸。你就提出这个问題。那不就是说明了你对这个很有印象。还有的。如果是普通规模的打捞。凭借你公司里的人才自然可以应付。何必去劳烦美国黄呢。”

“呃。”

周游瞬间噎得不像话。

他浑然忘了眼前一帮人都是眼光毒辣的老前辈。吃过的盐比他吃过的饭还多。自己只是稍微泄露点迹象而已。就被他们洞察到根本。实在是太夸张了。

周游无奈了。向许老求助。可是许老对周游的草率很是不满。沒有去理会。

无奈的周游只能说道:“打捞工作倒不是很难。难的是资源调配。还有海界的敏感问題。我可不想出资出力。最终便宜了其他人。”

许老也不是意气用事的人。终于开口了:“你可以放心。只要不是在国防海域内进行的打捞。我就可以替你周转一下。”

黄馆长叹息道:“我国的打捞工作很是落后。必须奋起直追才行。但要追赶别人的脚步。那就得更多的实际操作经验。小游的打捞工程恰恰好对上我们的胃口。”

周游沒想到一个小小的打捞工程竟然会引起这么多的问題。当真是头疼。

许老略带点不满地说道:“你以为考古打捞只要有机械就行啊。哪一项不是要经过严密的计算和保护。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别的不说。单单文物出水之后。环境的骤变会引发什么效果都是要考虑的。你只学了粗浅的知识。沒有实际操作的经验。很容易出事情的。”

“喔……”

周游虚心受教。

黄老先生倒是比周游还着急。追问道:“周先生的打捞工程不急的话。老朽完成这一次的任务就耐心等待你的消息。你可一定要通知老朽啊。”

周游点头回道:“是的。我向你保证。”

听了许老的话。周游知道专业人才的重要性。更何况黄老先生这种专注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老前辈。若是平时。那可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大师级人物啊。周游能得到黄老先生的协助。简直就是莫大的运气。

明老等人也來凑热闹:“小游啊。你也别忘了我们。”

周游连连点头。

如果这一幕被那些大拍卖行、古玩楼的同行们看到。肯定会掉下巴。明老这个级别的任务。随便请到一位上门都是天大的面子。现在居然主动送上门。而且还是成堆的。恐怕说出去也沒人相信。

周游觉得自己还是低估了青史留名的威力。开始审视自己手里所拥有的筹码。

许老见时间有限。马上切入下一个话題:“好了。正事结束。也是时候开始之前的话題。”

周游早就看到桌面上的卷轴和雕像。

许老说道:“小游。过來看看吧。这些都是你中意的神佛物品。”

周游带着微笑走将过來。

果然。周游感觉到其中一条卷轴和一只雕像隐藏有微弱的灵力。虽然灵力的藏量很微弱。但聊胜于无。周游自然不会拒绝。

“果然看上了。”

明老看到周游的神态。当即笑了起來。

黄老先生说道:“我之前听说周先生喜欢神佛用品。所以就特地带了几件过來交流一下。”

“有心了。”

周游连忙说道:“黄老先生。请别再那样称呼小子了。这会让小子无地自容的。”

黄老先生点了点头。

许老展开一幅卷轴。说道:“之前我们提及到你。就顺势对研究比较少的神佛用品做了研究。所以才有了眼前的局面。你跟前的这些东西都是大家收藏的。可作交流之用。你可要好好表现了。”

许老对周游真的沒话说。他知道周游喜欢神佛类的古董。所以特地弄了这个小型交流会來满足周游。

周游将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不过周游也沒分心。开始点评起第一件作品:“这是一张晚清的观音图。”

“何以见得。”

明老倒是好奇了。他之前研究了十数分钟才有明确的判断。可是周游仅仅看了一眼就有结论。实在是神奇。

周游沒有怯场。镇定地分析道:“首先它保存得很完好。只有几个不起眼的地方有小磨损而已。相信保存它的人是专业人士。不过再好的专业人士。在沒有经过修复、装裱的前提下想要保存两、三百年而不缺损。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家都点了点头。

绝大部分的古代书籍、画卷保存到现在。多少都有缺损。严重的都要经过专家的修复方才可以重见光明。而要在沒有修复和装裱前提下要保存得如此完好的。那就只有年代近一个解释而已。

明老却问道:“那我为什么不是民国。甚至是最近几年的呢。”

“这正是我要说的第二点。”

周游指着观音图下边的熏迹。说道:“很显然。这幅观音图是用來供奉的。这些迹象不是刻意熏出來的。而且闻起來无味。那就要不是近代的防品;而且从其深刻程度也可以看出它接受供奉的历史不短。若是民国时期的东西。恐怕会比这个浅上不少。”

顿了一下。周游再提出有力的证据:“最后一点。这里的落款字体是清朝官场流行的馆阁体。而不是民国的字体。”

“不错。”

大家认同了周游的分析。

黄老先生则更直接。当众夸奖道:“之前总是听说小游的慧眼。现在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啊。许老收了个好徒弟啊。”

连续两个感慨。充分表达了黄老先生的震惊之情。

黄馆长倒是慷慨。说道:“小游。今天承了你的情。这幅话就送给你吧。”

“这怎么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