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忙碌(1 / 1)

民国之文豪 决绝 5269 字 2018-10-20

陈老板带着穆琼买了猪排之后,又带着穆琼去了一家杂货铺,那家杂货铺有出售鸡蛋面粉,各种调味料也有出售,陈老板买了一些,同样把穆琼介绍了一下。

最后就是买蔬菜了,到了卖蔬菜的摊子,陈老板同样操作,然后拿了些摊子上最便宜的蔬菜,那是满满的一篮子小青菜。

回去的时候,他们拎着不少东西,尤其是穆琼,他扛了一袋十斤装的面粉,整个人差点被压垮。

“这几家店,是我常去拿货的,钱都是月底结一次,以后店里缺什么了,你就去拿。”陈老板对穆琼道。

“好。”穆琼应了下来。

“等下把东西放到店里,你和我一起去看看那个……桌布。”陈老板又道。

穆琼同样应下了。

他在现代的时候,虽然衣食无忧,宛如生活在象牙塔里,但还是看过很多描写人世百态的小说和纪录片的。

许是他没办法去经历丰富多彩的人生的缘故,他对这些还极为感兴趣。

而这些看多了,他虽未经历过,却也知道世事艰难。

如今他没有父母庇佑,自己虽有本事,但没有展示的机会,自然只能先好好干活养活家里人,再想别的。

穆琼和陈老板回到西餐馆的时候,厨子已经来了,另一个员工却还没到。

穆琼问了几句,才知道那个员工并不是一整天都在这边做的,他早上在一个包子铺帮着做包子卖包子,要中午才来这边。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当然是因为干两份工作赚得更多。

他们刚放下东西,就有客人来了,陈老板上去招呼起来,穆琼也没闲着,努力跟着学。

他从未干过这些活儿,做得挺不熟练的,但也不至于做不来。毕竟当服务员实在没什么技术含量。

陈记西餐馆的炸猪排,是将片好的猪里脊用淀粉之类的东西腌制捶打,再裹上面包糠炸的。

在现代,这样的东西被称为垃圾食品,但这个时代大家肚子里都缺少油水,这就是营养极好的东西了。

每份炸猪排两角钱,成人必须要买一份,孩子则可以买半份……这会儿来的一家三口,一顿饭就花了五毛钱。

炸猪排的香味勾得穆琼无比饥饿。

一直没肉吃只能吃主食,他总觉得肚子里空空的,目光忍不住就往炸猪排上落。

好在,那个打两份工的员工来了,他终于可以从这香味中逃离——陈老板带着他去买桌布了。

“裁缝店的布料贵,我们先去布店看看。”陈老板提议。

穆琼当然没意见。

不过,等到了布店,穆琼就有点傻眼了。

布店里的布料适合做衣服,却都不怎么适合拿来做桌布。

难得有块合适的布料,颜色又不合适。

他看了很久,陈老板都有点不耐烦了:“买个桌布那么麻烦?你快些选一个吧!”

“老板,桌布要耐洗,还要好洗,哪能随便选?”穆琼无奈,在现代,桌布都是用人造纤维做的,可这年头人造纤维的种类非常少,市面上就只有一种不耐洗还容易皱的人造丝,压根不好用。

陈老板听过穆琼的解释,皱眉:“那要怎么办?”

“不如先买个窗帘?”穆琼道。

陈老板的店是装了玻璃窗的,窗户还很大,配个窗帘,也能好看很多。

陈老板同意了,问布店的伙计:“这里有适合做窗帘的布料吗?”

“有!我们进了很多适合做窗帘的布料。”那伙计道,说完,就带着穆琼和陈老板去布店后面的屋子里看。

那屋子很大,旁边堆放了很多布料,屋子中间的木架上,又挂着不少布料,其中就有窗帘。

这时的窗帘多是看着就奢华的,价格昂贵。

陈老板有点舍不得这钱,但咬了咬牙,还是决定花。

至于穆琼,他不怎么满意这些窗帘的颜色。

正看着,穆琼注意到了角落里的一堆布料:“这是什么?”

“你说那个?那是教堂的窗帘,我们给他们做了新窗帘送去装上,把旧的带回来了。”那伙计道。

“这个怎么卖?”穆琼问道。

“这我要问问掌柜的。”伙计道,他们原先没打算卖这个,他自然不知道定价。

掌柜的很快就来了:“这窗帘虽说看着旧了,其实只是沾上了灰尘,洗完就干净了!这用的还是最好的布料……六块大洋你全部拿走!”

“能便宜点吗?”

“我这个价格,已经很实惠了。”

“三块钱,我们全部拿走。”

“那不行!这么便宜,我还不如剪开了做成别的卖!”

“这是教堂用过的窗帘,剪开做成别的卖……你就不怕教堂的人知道了找你的麻烦?”穆琼问。

那老板确实怕,毕竟洋人惹不起……“好了,五块钱你们拿走。”

“三块!”穆琼继续试着还价。

“三块肯定不行!四块!”那老板道。

“就是三块!你不卖我们走了!”陈老板突然道。

“三块肯定不行!”那老板说得斩钉截铁。

陈老板也很干脆,抓起穆琼就走,一点都不留恋。

穆琼有点急了,他并不想走。

那个店主说的没错,这些布的料子都非常好,虽然有些脏了,但洗洗全都能用。

而且它们正好就是穆琼想要的米色布料……不管是用来做窗帘还是用来做桌布,都没问题。

陈老板拉着穆琼来到外面,这时布店的老板叫住了一声:“行了,三块就三块,我卖给你们。”

陈老板闻言,立刻就拉着穆琼往回走:“买了!”

打算到了僻静处就设法说服陈老板把布买下来的穆琼:“……”

他之前是第一次还价,本以为自己表现不错,可实际上……还是陈老板更胜一筹。

上海的教堂很大,教堂的窗帘也很多,这么一大包的布料,足够做西餐馆的窗帘外加桌布。

穆琼和陈老板捡了个便宜,都很高兴,就是这么多的布料,他们一时间都拿不回去,陈老板只能叫了两辆黄包车帮忙拉。

把布料全都装上黄包车,陈老板道:“我们再还还价,兴许他两块也愿意卖……”

穆琼决定学着点,当然,现在最主要的,是要把窗帘和桌布做好。

“陈老板,这些窗帘要洗一洗,然后最好再让人绣点花纹。”

陈老板点了点头:“是要这样,免得被洋人发现我们店用了他们教堂里的窗帘。”

帮人绣花洗窗帘的活儿,朱婉婉和穆昌玉也是能做的。但穆琼并没有帮她们把活揽下来。

这么多活儿,她们两个人做太累了!

好在,陈老板也是有门路的:“现在很多人的日子不好过,接洗衣缝补的活儿的女人很多,我就知道好几个,其中有个还是我朋友的遗孀,我找她帮着做。”

陈老板说的人就在租界附近,他们让黄包车车夫直接把窗帘拉了过去,陈老板说好尺寸要求之后,就把布料放下了。

这么一圈忙活下来,已经过了中午了。

穆琼和陈老板回到西餐馆,餐馆里正热闹着,有五六个客人在吃饭。

当然了,隔壁更热闹,都坐满了。

过了约摸半小时,店里的客人陆陆续续都走了,餐馆冷清下来。

陈老板见状道:“我们吃饭吧。”

店里是早就有章程的。陈老板说完,厨子就在厨房门口的一张小桌上摆开了饭菜。

他们中午吃的,主食是店里的面包,菜是红烧猪肉,还有店里的客人剩下的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