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疯狂烧钱的噩梦(1 / 1)

“十二年前,当时我还在国外读医学博士……”

郝健筠带着凌峰,一边闲逛厂区,一边回忆过去。

当年他看了一篇统计报告。

国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将近三亿人之多。

它是导致绝大多数老年人死去的顽疾。

因为高血脂、高血糖和高血压,容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长期高血压可使动脉血管壁增厚或变硬,管腔变细,进而影响心脏和脑部供血。

饮食作息不健康不规律,缺乏运动,又导致血液粘稠、激素异常。

而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让血管仿佛成了一条条老旧破烂的管道,经常容易发生阻塞和破裂。

于是乎。

心脑血管疾病,就像是一座城市的供水网络出现了问题。

有的地方堵塞,有的地方又破裂,还有的地方流速又慢。

但供水管道出问题,还能及时更换。

人类的血管,极其复杂众多,怎么换?

当今世界,人类还没有研发出,可以代替血管的材料。

而一旦心肌缺血,就会导致心绞痛,乃至心肌梗死。

脑血管缺血,容易导致的脑部缺血,进而诱发脑中风,甚至脑死亡。

既然有这多患者,危害又如此严重。

那么研发出一款可以有效治疗该病的药物。

岂不是既能造福社会,又能大发横财呢?

十二年前。

郝健筠就在心里,种下了一颗梦。

后来学有所成,进入大型医药公司工作。

攒够经验和本钱后,就毅然回国创业。

当初监管不够严格、漏洞较多。

他一边疯狂的山寨仿制别人的药,一边由医药代表们疯狂塞红包推销。

短短几年,他就积累了丰厚的家底。

然后有了钱后,便开始追寻曾经的梦想。

重金打造了这么一幢科研楼。

然而……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有这么多先进又齐全的仪器设备,以前也曾招募大量的科研人才。

用了足足三年多,花费了上百亿的科研经费……

却依旧没能研发出,可以有效治疗心脑血管病的新药。

研发一款新药,实在是太困难了。

首先。

你需要针对某种疾病,做大量的研究分析。

找到它的致病原理、发病机制、恶化原因等等。

然后。

你要去找大量的化学物质,去一个个的试着治疗它,看谁有效。

历经无数次尝试后,你找到了某些化学物质,对这个疾病似乎有效。

接着便开始做病理性、药理性试验。

假如这时候还有效,你便可以开始找小白鼠做试验了。

在小白鼠身上试验成功后,积累了不少数据,便找志愿者做真人试验。

人和小白鼠不同,需要用多大的剂量、药物浓度要多少等等都需要反复研究。

千辛万苦,真人试验也成功了,便可以进入最后一步。

最后。

你需要进行严格的临床试验,找更多人尝试新药。

看药效到底如何、是否有不良副作用等等。

许多实验室里,表现很不错的新药,结果在临床试验阶段却发现不适合人类。

这样一来。

之前花费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就等同于统统白费。

当然,其实大部分新药研发,在第二步就已经戛然而止了。

你辛辛苦苦,从无数种化学物质中,找到某种化合物,以为能疗效,结果却连小白鼠都治不了。

因此。

科研便是不停的试错。

但很可惜,做实验要成本、人才要工资。

没有足够的财力,根本承担不起,疯狂的烧钱。

也就只有那些大型医药企业。

他们有足够丰厚的利润,可以支撑每年动辄几十上百亿美元的科研投入。

失败成百上千的项目,他们都无所谓,他们承担得起,只要成功一个就好。

一旦研发成功,他们就可以独家垄断销售这款新药。

通过高价销售,赚回巨额科研成本,获得利润继续研发新药。

比如曾因为电影我不是药神,而迅速广为人知的抗癌神药格列卫。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患者平均生存期只有三到五年。

但坚持吃格列卫,患者可以多活十多年。

药效是不错,但以前一盒就要两万四,而且只有120粒,只够吃一个月。

多少家庭能负担得起,一个月两万四的药费开销?

可药企也没办法。

如果卖白菜价,自己之前的科研投入,谁来给?

没有足够的利润,又哪有动力,继续研发新药?

而话归正题。

别人研发成功了新药,便可以垄断销售、迅速赚钱回血。

而像郝健筠这样的中小企业家,他们哪儿有那么多钱,去不停的烧?

别人失败几百个科研项目,依然可以孜孜不倦的投入。

但郝健筠就失败了一个科研项目,公司差点就破产倒闭了。

所以……

简单讲述了三年里的失败过程、惨烈教训后。

郝健筠带着凌峰,逛完了厂区又回到了科研楼。

解锁之后,将凌峰带进了资料室。

“心脑血管疾病,是很多国际大型药企,都无法彻底根治的老龄化慢性疾病!”

“我一大失败原因,就是过分天真自信,以为自己能够创造奇迹。”

“殊不知,那多国际知名药企都搞不定的事情,我又怎么可能做到?”

说话间,郝健筠输入密码打开电脑。

将整个项目从头到尾,所有积累的档案资料、数据样本、实验录像等等,全部以文件夹形式展现出来。

“曾经有个国际知名的医药企业,想花一千万美金,买这些数据回去当失败的参考资料,但我并没有同意!”

“我知道他们是什么意思,拿到这些资料后,就可以避免犯我们一样的错误,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少踩坑!”

“但我特么花了一百多亿,试出来的经验教训,凭什么他们花一千万美金,就想买走?我走过的弯路,他们也必须要走!”

凌峰拍拍郝健筠肩膀。

“你做的没错,真要卖了,跟通敌叛国,又有什么区别呢?”

坐下来后,凌峰随便调阅了一些资料。

隔行如隔山。

凌峰自然是看不懂。

不过谁让哥有系统辅助呢?

悄然唤醒系统,凌峰让它迅速帮忙浏览。

分析一下,到底错在哪儿。

是用于治病的化合物没找对、还是药物成分有问题。

经过系统的一番分析,结论出来了。

听完系统的讲述后,凌峰真是有点哭笑不得。

郝健筠带领众多科研人才,耗费三年多时间,花了一百多亿。

其实诸多努力也并没有白费。

只不过他们已经摸到了成功的大门,却又功败垂成了。

他们的药物就只差一种化合物,便可以达到预期的疗效。

而且这种化合物,就在他们后续还没完成的,合成物添加试验中。

假如他们再坚持做一年,幸运女神就将眷顾。

只可惜,他们还没有到那一步,项目就戛然而止了。

相当于临门一脚的时候,却没踢上最后一脚,与成功就此失之交臂。

“行了,不用看了,花了那么多钱、浪费了那么多时间,结果狗屁不是!”

“让这些资料档案继续被封存吧!等将来我们有钱了,再重启这个项目!”

“我估计该来的员工都来了,咱们还是赶紧去参加员工大会吧!”

郝健筠有些焦急的催问道。

他对烧了他一百多亿的失败项目,已经有种深恶痛绝的恶感。

相比之下,他这会儿更想赶紧接手公司,让经营重新步入正轨。

凌峰按耐住激动的心情。

关上电脑,站起身来,语气平淡的问道:

“既然公司是我的了,进出这座大楼的唯一管理权限,是不是也该给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