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章 飞龙!鲲鹏(1 / 1)

“成功了!”

“首飞成功!太好了!”

“所有测试科目全部达到预期目标,完美!”

“太好了!飞龙号的首飞成功,对我们虚拟仿真实验室有着里程碑似的重大意义啊!”

……

工程师们欢欣鼓舞、仿佛打了一个大胜仗似的喜庆热闹。

而其中最激动的人,不是车辆技术部总监谭晓辉,而是虚拟仿真实验室主任林智盛。

在飞龙号飞行客车首飞之前,林智盛背负了太多太多的压力。

这款大型飞行客车,研发立项时间晚、工作任务重,而研发时间却又不长。

属于典型的时间紧任务重,技术难度还挺高的科研任务。

为了更快更好的完成这一任务,研发团队首次大规模使用虚拟仿真技术。

简单来说,便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出一个非常接近于现实的虚拟环境,就连空气湿度、气候变化也都和现实一样,相当于一个虚拟的世界。

而在这个虚拟环境下,工程师们对车辆进行虚拟设计、虚拟组装、虚拟制造等等,然后将上千辆虚拟制造出来的样车,用于进行各种各样的试验。

凭借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依托超级计算机和大型数据中心的强大算力,很多在现实中需要耗时很久、花费巨大才能做完的试验,通过虚拟仿真几小时就搞定了。

比如以前要验证一辆新车,各方面的性能到底如何。

常规做法自然是开进试车场,在不同的路况下进行驾驶测试。

随着行驶里程的不断增长,而跟踪记录下各种数据,最后再对车进行拆解研究,以便于找出是否有设计缺陷、质量隐患等等。

这种实打实的驾驶测试,自然太过于耗时耗力,而且往往动用很多辆车进行各种测试,都不一定能反应出车辆的真实性能。

就像平时很多路试,都是在晴朗天气下完成的,但有些车主的用车环境,是很寒冷、很潮湿、很闷热的地方呢?

真要想用实车实测的方式,测试出车辆在不同环境、不同地域、不同路况下的真实性能,那必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而这一次要研发的是飞行客车,如果继续沿用以前的研制设计测试路子,那恐怕一两年都不一定能搞出来。

毕竟造出样车之后,要到各种地区,在不同的气候和环境条件下进行测试,必然要花时间等,等刮风下雨、等严寒暴雪、等酷热难耐……

而如今。

芸峰实业集团搞了一个虚拟仿真实验室。

在非常接近于现实的虚拟环境里,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不同的环境条件。

想要刮风下雨?

不管各种风力等级,不管小雨大雨暴雨,不管雷暴还是沙尘暴,统统都可以逼真模拟。

可以做完严寒暴雪测试,紧接着进行烈日暴晒模拟,然后‘扔’进海水里,考验密闭性和耐腐蚀性……

许多以前需要做很多次试验,反复修改优化测试的项目,不做好就要影响其他项目的进度,进而耽搁整个研发周期。

如今虚拟环境里,工程师们不仅可以快速做完一个项目,并且还有人工智能进行辅助优化,自动完成后续工作。

比如更改了车身颜色,人工智能就会迅速完成整车的效果渲染,更改了车身尺寸,人工智能不仅给出全新的各种尺寸参数,连结构受力、安全碰撞等数据也能迅速给出。

总之。

在这个虚拟环境里,很多以前现实生活中,很难同步展开的许多试验,都可以同时开展。

试验科目的数量,不再取决于经费的多少,而是运算力是否足够,而集团提供超级计算机加大型数据中心的超强组合,自然赋予了研发团队足够强大的运算力。

如此一来。

飞龙号飞行客车的研发周期,自然而然就大大缩短了,研发的效率大幅度提升。

也正因如此,今天飞龙号飞行客车哪怕才第一次升空,也非常完美的进行了多达数十项的飞行试验,搁以前的飞云号,是不敢想象的。

而飞龙号的首飞成功,自然而然也相当于验证了虚拟仿真的可行性,证明了集团耗费巨资筹建的虚拟仿真实验室,是极具有科研价值的。

有了这么一个强大的实验室,集团以后不管研发任何产品,都会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更快的研发周期。

所以……

身为实验室主任的林智盛,如何不激动万分?

又如何不热泪盈眶呢?

“好了老林,擦一擦眼泪吧!”

凌峰拍拍林智盛的肩膀,递上面巾纸。

“谢谢凌董!”

林智盛接过纸巾,摘下眼镜后拭去眼泪。

二十多年前,他刚接触计算机的时候,就想到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远超过人类,并且还会随着电子科技水平提高,而算力暴增。

所以当时他就萌生了,用计算机代替人类进行各种科研试验的想法,为此他努力奋斗了二十多年,在虚拟仿真领域成为了国内数一数二的专家。

不过……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林智盛的想法很超前,他的理论研究成果,也远超过了现实技术条件。

在没有加入芸峰实业集团之前,林智盛的许多研究成果和科学理论,根本就无法得到施展的空间。

毕竟要想实现他所想要的虚拟仿真效果,不仅仅需要非常非常强大的计算力,同时还要有极为强大的逻辑运算处理能力。

放眼全世界,有超级计算机的科研机构不少,但有人工智能的,却只有芸峰实业集团。

所以当他加入芸峰实业集团之后,得到了凌峰大力支持,在人工智能这么一个超级黑科技的加持下,他终于做出了他想要的‘虚拟世界’。

飞龙号飞行客车,是第一个在‘虚拟世界’里诞生的科研成果,但显然不是最后一个。

看着缓缓降落的飞行客车,凌峰微微侧目,看向林智盛。

“之前咱们集团负债近万亿,资金并不算充裕,如今资金紧缺问题已经解决了,并且虚拟仿真实验也大获成功,所以……”

“您真要启动大飞机项目了吗?”林智盛迫不及待的问道。

凌峰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

“许多人都称我是科技巨头,但他们却不知道,我每次出差都要坐西方人造的民航客机,心里是多么的别扭。”

“而一想到我们民航业每年都要被西方人轻松赚走上千亿,到头来却依然没有获得尊重,出了事连分析调查的权利都没有,真是窝囊!”

“所以……我想的是,咱们连智能机器人都能造出来,连大巴车都能飞上天,凭什么不能造出比西方人更好的大飞机?”

“不管这条路有多难走,也不管最终那些傲慢的西方人,会不会给我们颁发适航证,大飞机我们必须造,而且一定要造好!”

说到这儿,凌峰深吸了一口气,掷地有声的说道: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我们的大飞机研发项目,就取名叫鲲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