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完美(1 / 1)

传承之亡族 咖啡不热 3168 字 2013-10-22

一千多间独立室,就养尸的数量来看,不多,也就和贡山尸洞差不了多少,但是,别忘了这是独立室,里面的等级林聪看过,是按三级尸洞布置的,这种级别的独立室只有大本营才有,贡山尸洞也只是二级而已。

《亡族》一书中将养尸洞划分为四个等级。

零级,一级,二级和三级。

零级洞府,只具有尸体转生,不具有养尸作用,尸体(以人类为例)在里面进化到不死期需5-10年,进化到异形期15-30年,进化到再生期至少要100年以上。

一级洞府,内设有一种循环机制,叫生气循环,通过控制生物质的量,不断改变生气和水气的比例,以保证僵尸期的死亡生物在生机维持和修复的同时也能加速身体对水气的吸收,对不死期以上效果不大。尸体在里面进化到不死期2-3年,进化到异形期15-20年,进化到再生期50年以上。

二级洞府,内设有生气循环和活力循环两种机制,活力循环是在洞府内依据风向制造一种具有一定方向性的空气流动循环,主要是针对不死期死亡生物的身体协调,促进自身功能和神经的进化,对于并不是很敏感的僵尸期效果不是很大。尸体在里面进化到不死期1-2年,进化到异形期5-8年,进化到再生期30年以上。

三级洞府,除了前两种机制外,还在独立室中设置了一种专门训练神经系统的机制,到了异形期,身体机能及大小功能都差不多显化完整,此时,拖累进化的已不再是外界条件,而是自身大脑和神经,一个没有多少智慧又行为难以自己的生物,是很难快速成长起来的,所以亡族才设置了这种专门训练思维判断的机制。

它是由无数气孔组成,分布在房间的各个角度,连接着外部广场,房间中会始终以生物质占主要比例,正常情况下不会有什么,可一旦死亡生物进入其中,便会立刻引起水气和生气锐减,造成小空间的气压失衡,外界水气会瞬间涌入,并在生物质的帮助下持续下去。

一次只会有一个气孔打开,由下方的水池控制,一分钟会从不同角度交换三次。

这便是它作用的核心所在,以此无限循环会变换,会对那些没多少自主意识的死亡生物起到一定的快速选择和判断作用,长期下来就会增强其感知和判断能力,从而加速大脑成熟进度。

在这种独立室中,尸体在里面进化到不死期只需1年,进化到异形期3-5年,进化到再生期5-10年,最少只需4年。

而这一共有一千多个三级独立室,若单论进化效率都已经超过大本营了,可想三代族长在此下了多大功夫,弄这种三级独立室可不是凿个房间那么简单,其机关和运转系统必须结合暗河、石山才能有效,单是它这两样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弄得出的。

虽然此尸洞在广度、高度以及视觉上与其它相比精美的就像一个小型工艺品,完全与宏观震撼联系不到一起,但这设计,先天八卦为基,两河暗流为起,条条龙巷为支,千般石室为身,横看深而邃远,俯瞰乾坤昭然,若论道理,当属第一,给个总结,就是完美。

不过…………它废了。

林聪来到其核心——石山。

石格中的骸骨早已腐化,根本就找不到任何骨珠,空气中也彻底没有了生物质的游动,完全和一般的空气没多大区别。

其实,一开始看到这个洞府的构造时他就在好奇,这个洞的流动系统是怎么运转的,他可不相信就凭那些个螺旋状的巷道就能产生风,如果这个尸洞中没有进出风口的设置,那么是什么造成了空气中的气压差,来让整个洞府处于一个循环状态。

要知道,没气流循环,空气中根本就不可能大量含有生气或生物质,没这两样,死亡生物在这里进化就比外面好不了多少。

怀着这样一丝疑问,林聪走向石山的顶部,站在那上面的一刻,他明白了,这个养尸洞别出心裁的不仅仅是其构造,还有它的整个机动能力,也同样令林聪膛目结舌。

这石山其实就是一个热启动装置。

从上向下,林聪可以看到石山的深处就像被岩浆泡过一般,完全变成了一片焦碳,那下面的温度曾经应该很高。

在整个洞府的中央弄一个热力散发装置,然后再结合八卦的螺旋构造,这个洞府瞬间就会变成一个风力发源站,通过中间极其干燥的石山,这个养尸洞的精妙程度绝对大于任何一个借助外力的洞府。

只是,完成这个设计或许能有很多人做到,但是要想将它彻底激活,林聪相信这个世上没有多少人可以做到。

因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没有永久的热力源,林聪不会傻到认为那石山之下的火是从地底冒出来的,要挖出岩浆来,那得挖多深!所以,他认为那下面的火力源应该是人为制造的。

制造一个火力源很简单,他生前是烧砖的,没少接触那种烧炭的活,但这显然不可能是用炭来供热的,烧炭是会留下炭灰,而且燃烧时也会有大量的黑烟,就算那些烟不会给僵尸的生活造成什么麻烦,但若是在这洞中烧个几百年,我想这洞不但会变成窑子,僵尸也会变成烧窑的大叔。

而且这烟什么的还不敢偷偷排出去,要不然这个世人称赞的“理想之所”估计也早就给熏没了。

如果这个火力源不是碳木提供的,那又什么来提供的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弄一片岩浆过来,让它在下面一直沸腾着,但那可能吗?除非搬个活火山过来,而且那火山灰什么的也不一定就比炭灰好。

再说,要能搬个活火山过来?那还不如烧煤或者直接开挖,谁能保证把它搬过来后它不会发脾气什么的,最重要的一点,也没那么大本事。

但问题是林聪下去之后,看到的的的确确就是一个岩囊,以及熄灭的岩浆,这让林聪有些哑然。

难道亡族的人一直在向里面灌岩浆水,这个想法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可在这里它偏偏就这样做了,虽然它并不是用灌的。

这是一个不可能的奇迹,但是林聪却在某一瞬间想到这个奇迹是如何创造的了,而且还非是第三代族长不能,因为他留下的那张牛皮卷,那个唯一的气晶。

第三代族长曾经练成过晶海,那也就是说他找齐过金木水火土五种精华,他曾言土之精华用去其二,剩之有二,那么其他四种精华是否也并非全部用光?林聪以前不知道,但今天,他想他有答案了。

林聪曾在空闲时间对那箱子装有土的小铁箱仔细研究过,在里面,他从某个角落找到了那两条所谓的土之精华。

很细,就像绣花针一样,大概十公分左右,两条还不一样长,长的有十三公分,短的有十公分,看不透究竟是什么分子结构组成,反正很小,密度也很大,至少林聪感觉精神力在其身上穿透起来很费力,跟铁质差不多,它们也不像拥有生命的东西,不会动,要不然他第一次也不会直接把它们给过滤掉。

根据林聪对土之精华的研究,五种精华应该都具有一定的活性,当然,这种活性不是讲它们具有思维智慧什么的,而是源源不断的创造能力,就像那箱子土,或许放入之初,并非满满一箱。

第三代族长必定是在这里放了一条或者几条火之精华,来维持这里的热力源。

只要有火之精华的存在,这里的岩浆可能就会一直沸腾下去,且不会像真正的火山那样还会释放大量的硫和火山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