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16赛季COC分站(1 / 1)

GP赛事一周一个, 但对于运动员来说,间隔就不是这么快了。

COC在11月18日举行,离SC这一站有三周,丛澜自加拿大回来之后又过了两周半, 才会到正式比赛的日子。

收到了队内给的分站赛奖金和补贴, 丛澜熟练切换页面,把一半的钱都用来购买免费午餐。

褚晓彤去找了碎冰, 抬头问丛澜塑料袋在哪儿, 桶子旁边没有挂着的了。

——为了方便大家使用,提手这里会系上塑料袋,里面装着一叠, 省得要用的时候找不到。

丛澜:“不知道啊, 我去包里翻两个出来。”

两人找了个座位,熟练地用塑料袋包冰,然后贴到关节处。

丛澜:“斯——”

褚晓彤打了个哆嗦:“好冰。”

丛澜:“还疼吗?”

褚晓彤:“疼死了, 今天摔好惨, 屁股疼腰疼肩膀疼,脚踝还崴了一下,旧伤也犯了。我感觉我这个身板啊,快要废了。”

丛澜:“那不行,咱们得坚持到后年二月。”

褚晓彤:“嗯!坚持到后年!”

褚晓彤今年的两个选站都挨着丛澜的,SC过后就是俄罗斯的RC, 她拿了第二,周妍宁是第六。

对于褚晓彤的超长待机,大家都很震惊, 因为她的年纪真的很大了, 与她差不多同期的大鹅家V、E两人, 这两个赛季都不怎么活跃在国际赛场了。

前不久E仙还发推特说没有教练组收她,想暂时退役。

曾经能够跟丛澜齐名的两位天才,索契之后的这两年技术迅速下滑,据说3A已经没有了,今年九月份大鹅的几个国内赛站点,Victoria都不太能杀出来了。

褚晓彤:“她们好像二次发育了。”

发育过后身材并不占优势,两人几乎已经断了花滑的路。

丛澜:“莉莉娅还在啊,她上个赛季的成绩很好。”

褚晓彤:“但也就是大奖赛两站了,后面的世锦赛欧锦赛都要看她们的全俄。话说回来,俄罗斯的人才真多啊,一茬一茬地冒。”

丛澜:“我们也马上就可以了!”

褚晓彤:“对了,张总又搞事了你知道吗?”

丛澜还真不清楚:“我最近忙着写作业,没注意,他怎么了?”

褚晓彤神神秘秘的:“他在首体,搞了一堆高科技。”

丛澜:“???”

·

张简方不是规则制定者,他深深地感觉自己能做的很有限。

其实这两年来他也试图将一些品牌介绍到了ISU,想看能不能学JSF(日冰协)拿钱砸一个稍稍的公平出来。

砸是砸了,就是收效甚微。

张简方也知道,这种行为引发的结果不一定是好的,毕竟人不要脸天下无敌(bushi),毕竟钱买不来公平。

“你看他们日本的运动员遇上欧美选手,不被抓的地方不还是被抓了吗?”张简方道。

有些人确实在Lz或F错刃的时候不被抓,或者只抓一个,又或者存周不被抓等等。但遇到了欧美选手以后,就被抓得特别狠。

张简方:“所以说啊,没用。”

你送钱过去,人家笑眯眯地接了,转眼又掏刀子,你无可奈何。

祁寻春摸了摸手底下的摄像头:“所以这就是你的方法?”

张简方叹气:“我能怎么办呢?我除了给国际滑联添添堵,我还能怎么办呢?”

祁寻春:“……张总你讲讲道理,你这就不是添堵了,你是明摆着想嘲讽他们。”

张简方:“嘿嘿!”

有人运着大箱子进来,扬声问要放在哪里。

张简方:“这一批到三楼!三楼机房!”

对方:“好!”

张简方挑了个高高的位置,叉腰站着:“嗯嗯,这可是我花了大价钱,打下的江山啊!”

祁寻春:“……”

那你好棒棒哦!

但这个姿势真的好蠢,祁寻春无奈扶额。

·

SC的丛澜打分一事,张简方搞掉了两个北美系裁判。

但这没有什么用,因为有更多的派系裁判,这边下去俩,那边就补上了。

于谨觉得还行,是有用的:“起码我们占了一个位置。”

堂溪可以执法国际赛了,目前GP和四大洲是可以的,世锦赛还差点,冬奥会也不行。

不过可以努努力,说不准京张周期能让她上去。

丛澜站在低温仓里,控制自己不要发抖。

于谨:“冷吗?”

丛澜:“你有本事进来感受感受。”

于谨:“可贵了,要知足。速滑那边排着队想来呢,可惜今天都是咱们花滑的,嘿嘿!”

花滑速滑在一起,早先训练场地都是一块冰,后来分开了也是挨着的两个场馆,外面的跑道操场也是共用的,相比其他的冰雪项目,这两个是挨得最近的。

张简方跟速滑项目的人也比较熟,花协独立出来了以后,原先的冰协其实也就成了滑协为主。

只不过在外人看来,大家都是冰协,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速滑那边现在乌烟瘴气的,因为教练组一直在变换,这个争权那个夺利,搞得运动员们也一头雾水。

褚晓彤男朋友单项也在变动,五百换一千又回五百然后又扔去一千五,鄢珈跃都快疯了。

长中短距离的专项训练完全不一样,他这么换来换去,最后浪费时间不说,连肌肉都会毁了。

每到这个时候,鄢珈跃就很羡慕褚晓彤,因为花滑这里有个靠谱张简方,褚晓彤还是个不用转项的单人选手,没人敢逼她去滑双人或者冰舞。

张简方本来打算联合速滑买器械,对方表示这有点为难,再一看得慢慢申请,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下来,张简方憋了三天,忍不住了,找姜意掏钱自己买了。

低温仓现在的名字,叫做花滑部所属私产。

也不是不能等,但自家有钱,花滑赛事现在不仅不赔钱,还有不少的盈余,不花留着等生崽吗?——by张简方原话

他是觉得,对运动员好的东西,既然有条件了那咱们就都弄来,早一天说不定就可以让丛澜她们延长一天的运动寿命,让褚晓彤的情况缓和一些,撑到平昌。

丛澜没待两分钟就出来了,这东西也不能多待,不然容易冻伤。

说是零下一百摄氏度,丛澜体感温度其实在零上四五摄氏度的样子,冷归冷,寒颤归寒颤,进去出来后,舒服是真的舒服。

“感受到了昂贵的科技力量。”她还笑。

于谨一个大棉袄就给丛澜裹上了,因为提前用热水袋在里面暖了暖,丛澜虽然是过了一会儿才感受到温度,不过不必用自己的体温去暖衣服,她还是很满意的。

“你知道张总在前面的体育馆搞了什么吗?”在康复师这里的时候,丛澜无聊时跟于谨没话找话。

“知道啊,”于谨边跟康复师看丛澜的数据状态,边抽空搭茬,“就搞了点黑科技。”

一些对ISU不是很有利的,黑科技。

·

国内赛,又是在北京,郁红叶有时间的话还是要来现场的。

她跟丛凛在媒体前出现的次数不算多,虽然有喜欢丛澜的人会去探听丛澜的家庭,但其实还好,没有很多人认识郁红叶她们,也没有人会去深挖。

所以跟丛凛来看比赛,一路上并没有谁认出来她是丛澜的妈妈。

有少数几个知道的,也是离得远远的,没有来打扰她们。

爷爷奶奶他们也到了,门票再紧俏,他们真的想来也不会没有机会的。

因为还有兔子特色的赠票啊!不用丛澜,张简方这边都留了票给运动员家属。

“咦,为什么场周有这么多摄像头啊?”

“哎,你发现没有这场的摄像机位置好多啊!”

“一二三四……四十多台了,哇,真的是国际赛的排面,国内赛比不了比不了。”

郁红叶知道这边有送拍肩礼的习惯,所以特意准备了不少东西。

江乐心见到自己后面坐着的居然是出镜过的丛澜妈妈,捂着嘴倒吸冷气。

郁红叶见状笑了笑:“你认识我呀?”

江乐心点点头:“嗯嗯嗯!妈妈好!”

丛凛在旁边笑:“多了个女儿!”

江乐心别扭地想着,其实我是丛澜的妈粉兼事业粉。哎呀但是我也不能在人家正牌妈妈面前,说我把丛澜当女儿看吧?跟挑衅踢馆似的。

郁红叶拍拍丛凛,指使他:“那个浅咖色的小包,对,给我。”

丛凛麻溜地在自己背着的黑色大包里翻找一番,递给了郁红叶。

江乐心顺利收到了来自丛澜家人的本场COC第一份自制周边。

一个麻布抽绳袋子,巴掌大小,里面不知道装着什么东西。

江乐心:“啊,怎么觉得算是官周了……”

郁红叶一愣,笑了起来:“随便做的。”

江乐心连忙将自己带的东西分了郁红叶一份,小铁盒里是两块饼干,丛澜这个赛季的俩节目造型。

郁红叶给江乐心点赞。

江乐心不好意思地笑笑,等扭过头小心翼翼打开抽绳袋子里,她整个人都愣住了。

里面是丛澜考斯滕边角料做的小考斯滕抽绳袋。

迷你版本,上面还有渐变花纹和细小水钻,江乐心保守估计做一个得花五六个小时。

因为染色和贴钻真的很费时费力。

江乐心压抑着自己的声音:“啊啊啊啊啊!”

这个位置买得好值啊!!!

稍后两日,江乐心看完了整场COC比赛,发现她买的这场分站赛,可能是她迄今为止见过的最值的花滑比赛。

不是说这个赛事最公平,而是说,它最透明。

·

“其实张总压根就没办法保证,我们地盘上的大奖赛,是最公平的。”丛澜说道。

沐修竹一呆:“为什么啊?”

丛澜:“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

张简方为什么追求赛事公平?因为没有。

他在花滑会议上诉说自己的裁判位五年计划时,有很多人觉得没意思,反正丛澜这么强,梯队建设也不错,搞这么多做什么?

还有人觉得张简方何必得罪SC的那么多人,ISU里的势力盘根错节的,丛澜又没吃大亏,她大比分第一拿了金牌不就完事儿了吗?以后要是北美系裁判都联合起来,给自家四个项目的选手都穿小鞋,那怎么办?

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不只是冰协内部成员,还有很多的冰迷也是如此。

他们总觉得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让也没什么大不了,还觉得丛澜赛后的个人采访太过咄咄逼人。

该你的也有了,谁在乎分数啊?第一不就是你的吗?

张简方:“……”

张简方觉得自己面对的是群傻子。

SC那群裁判从T裁到J裁,从裁判长到助理,他们针对的是丛澜吗?

脑子里的水倒一倒好嘛,他们针对的是所有不与ISU迎合当舔狗的人!

丛澜是直接受害者,是靶子,是ISU意图立威的工具。

承办ISU的赛事确实可以得到一些利益,向上申请资金、填充自己履历、展示与国际接轨等等,但受到的掣肘也很多。

冰面还是得ISU的技术专家来验收才行,之前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兔子家的世锦赛,那群专家组来回一趟麻烦得很。

裁判是指派的,张简方能从中转圜,已经费了老鼻子力气了。

可以邀请,也得受ISU管辖,张简方每次办比赛都要掉一把头发,总是担心自己秃了怎么办。

他就是要个公平,可惜没有。

再努力也没办法得到,因为裁判组成员就是号称悠久历史的花滑强国所构成的,他们的关系理都理不清,对手能联合,合作者可以背叛,在需要的时候他们能摒弃前嫌,也能背刺对方。

玩得就是个策略。

张简方找来COC的裁判组,不说全是对种花家态度好的,起码,各个项目的成员没有臭名昭著的,一半左右的人是会认真打分的。

就是那种,可能会有偏好国籍,但至少认真看了比赛节目,从而给出分数。

这是第一重保障。

至于第二重,则是新换的摄像机和遍布赛场的摄像头,以及更新后的系统软件。

2016年11月18日下午,花样滑冰中国杯大奖赛分站赛正式开始。

三点半,冰舞第一组上场。

花滑解说的半壁江山孙娅然的声音在直播中出现。

她笑语盈盈:“我相信大家都注意到了,这场赛事的冰面周围挡板外圈有多台摄像机与单独安装的小摄像机,这是我们花滑冰协升级以后的设备。”

搭档捧哏似的接茬:“哦?那这些设备有什么用呢?”

孙娅然:“以前我们只单纯地回放和慢放选手们的技术动作,而且都是一些单角度的镜头。但这一次,有赖于新设备和新系统,我们可以看到更清晰的技术动作解析。”

搭档继续捧哏:“什么叫做更清晰呢?解析又是什么意思?”

孙娅然:“就是说,赛后的实时技术回放里,我们将会看到每个选手在比赛过程里的一部分技术动作的数据。比如冰舞组合的用刃、旋转托举的难度,单人选手的跳跃高远度,双人组合的……”

在提到“跳跃高远度”的时候,孙娅然加重了声音。

看直播的人们:

【???还有这玩意儿】

【鹰眼吗?】

【不是鹰眼,那东西太贵了搞不起,应该就是一些赛场数据收集总结】

【不难,就是花滑太穷了没人搞而已】

【诸君,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前方有杀气】

【谢谢你,冰协,虽然单人还没开始比,但是我已经爽了】

【蓝莓果然是冰协亲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