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第一次常委会(1 / 1)

官翔 红运关头 3322 字 2013-05-18

周五上午。在徐东升的召集下。榆林县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召开了第一次常委会。本來按照惯例。开常委会之前应该先召开书记办公会。由书记召集几位副书记沟通意见。酝酿、确定议題后。再提交常委会讨论。

虽然书记办公会是在召开常委会前决定的议題的一种形式。并不是一个决策性的会议。但是往往很多事情都是在书记办公会上定下调子。常委会不过是履行一下形式。就好像由人大任命的政府官员。都是上级党委定下來以后。人大负责召开会议。代表们举举手而已。当然也有例外。但是。这种例外是需要有人为此负责的。

不过。或许是第一次的原因、或许是因为沒有人事变动的议題。或许是对其他几名副书记的心思沒有摸透。更或许是徐东升要表明一种开明、民主的态度。无论是什么原因。这次常委会之前徐东升并沒有通知召开书记办公会。

当然。这也是严宁第一次以县委常委、副县长的身份参加常委会。也正是因为如此。严宁比其他人早到了会场几分钟。结果。严宁成为了第一位到场的常委。会议室里只有常委秘书。也就是徐东升的秘书小吴在不停的疏理着要发放的材料。看到严宁來的如此早。吴秘书明显有些意外。但还是客气的把严宁引入了座位。

宽敞明亮的常委会议室正中摆放着环形的会议桌。每一个座位前都摆放着名牌。还有厚厚的一叠材料。都是需要讨论的议題。严宁拿起材料翻看了一下。这些议題都算得上是常规的几个。之前都已经有过讨论。特别是钱立运提交的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方案早就在其他几名常委中流转过。这次拿到会上來。不用说徐东升也是支持的。要在常委会上过一下。

不过几分钟以后。陆陆续续的有常委进入会场。除了严宁。大家好像约好了一般。到來的顺序跟常委的排序极其一致。等到钱立运到达会场。坐在椅子的同时。徐东升有如超前感知一般。一支脚跨进了会议室。脸上带着浅笑。还时不时的跟其他常委打着招呼。但是显得态度可亲。

“都來了。那么现在开会……”徐东升环视全场。加上在旁记录的秘书。总共不过十几个人。自然是尽收于眼底。

“今天是新一届班子第一次常委会。会议议題总共有五项……”常委会上的气氛可以说的上是轻松和谐。每一名常委都在刻意的收拢着自己的言辞。避免初次上会就闹的不可开交。既使对某一议題有异议也是高高的拿起。轻轻的放下。徐东升更是大耍领导艺术。主持会议的时候。语气庄重又不失诙谐。有两次还引得了全部常委爆发出一阵的轻笑。套用一句经常在文件中话來形容。那就是班子成员之间团结、和谐。党内气氛民主、轻松、活泼。

“……下面进行议第五项。我先说明一下。第五个议題是立运同志提出來的。旨在解决我县财政管理体制中的弊端。其中。部门预算、工资统发、收支两条线等措施都是很好的开源节流的办法。我原则上是同意的。但我的意见不能代表常委会的方向。所以。请大家都看一看。有什么不同意见。请提出來。立运同志负责解答……”四个常规议題很快就在常委的互相理解中达成了共识。并形成了决议。只有这第五个。牵涉的问題太多。既使是徐东升也不敢独断专行。还是需要所有常委进行审议。

会议室里除了哗啦哗啦的纸张翻动声外。再沒有一丝的杂音。虽然改革财政体制这个议題材料坐座的领导都曾看过。对加强资金监管也是个好事。但每个人心中的想法各有不同。毕竟这么做以后。财政权最终收归县里统管。这无疑是掐住了各部门的脖子。加大了钱立运的话语权。这是有些人不愿意看到的。

“咳咳。书记。我说俩句……”说话的是副书记李志。要说新一届班子里最威风的是谁。不是徐东升。不是钱立运。更不是严宁。而且李志李书记。作为新一任的党群书记。李志充分的发挥了联系群众的好作风。充当起徐东升的代言人來。白天办公室的门推不开。晚上家里的门也堵的严严的。都是上门请托走关系的。而李书记也是來者不拒。和群众打成了一片。许诺发愿。明码标价。整个榆林县都知道李书记是个办事的人。

“这个财政体制改革是个好事。加强资金监管吗。但是这么一搞。事事需要请示。事事需要汇报。下面各部门工作的积极性就沒了。而且。徐书记在出任县长的时候。也想将各部门的财政权收回到县里來。可是各部门的反对声太大。我们做决策。也要考虑基层部门的实际难处吗。不能拍脑门做决定。因此。我同意方案中重新核定在编人员和实行工资统发。至于收支两条线和专项资金管理吗。是不是再深入研究一下……”李志也是老谋深算。对于核定人员和统发工资这些无关轻重的事他不管。但对于增大钱立运的权利却是极其反对。避重就轻的谈了谈自己的想法。

“李书记说的不是沒有道理。所有的权限都收归了县里。这是好事。但各部门、各单位会怎么想。想要干工作得先请示。领导同意了才能干。那领导的决定就一定对吗。不见得吧。如果真要是那样的话。我们还需要开常委会研究问題吗。还有推进干部专业化的必要吗。所以。还是再研究研究吧。”李志的发言立刻得到了新任组织部长郑援朝的附和。显然郑援朝也不想看到钱立运掌握更大的话语权。

“其他同志怎么看。都说说。我们开会的目的就是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拿出更好的解决问題的办法來……”手下两员大将都跳了出來。徐东升还是很满意的。虽然他们的反对跟徐东升的本意并不符合。但两个人要限制钱立运话语权。忠心护主的积极态度。却是徐东升最愿意看到的。不过。也不能总看自己这面的人在表演吧。怎么也得观察一下其他各方的反应。沒有什么比用这个议題來试探一下更合适的了。

“徐书记、钱县长。我之前一直在省委搞政策理论研究工作。对于基层的实践比较少。对如何进行财政管理也是门外汉。说实话。今天这个议題我倒现在还沒太弄明白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沒有调查就沒有发言权。不懂装懂是要误大事的。所以对于这个议題我就不参与讨论了。不过通过这件事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工作经验的不足。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完善自己。全面了解我县的情况……”或许是听到徐东升要求每一名常委都发言。新任的副书记姜远达见躲不过去了。也开口说了话。不过内容却是进行了自我批评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摆明了要弃权。他的这通话谁还不能有反感。人家都说自己沒有基层工作经验了。你偏要人表态。那可就是强人所难了。

不过。严宁听了姜远达的话以后却不禁皱起了眉头。第一次参加常委会。就表明了要弃权。这是不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是不是姜远达两不偏帮。准备做常委会上的透明人。想是这么想。但以严宁对省直干部的了解。这个可能性不大。像姜远达这种在省直机关坐了十几年的冷板凳。好不容易下放到地方。掌握了实权。也算是人生得意了。一个人的得意了。若是不让他显摆一下可太难了。因此。姜远达决不会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利。或许。他是在观察吧。观察谁会主导常委会的话语权也说不定。看來这个姜远达姜书记也是一个心机颇深的人。想要争取过來怕是很难。

“徐书记。我说两句。从纪检工作的角度出发。我支持这个议題。大笔的钱款挂在各部门的帐户上。缺乏监管不说。还容易滋生贪污腐败问題的发生。就拿机械厂事情说吧。如果我们加强对机械厂的监管。有计划、有步骤的发放扶持款。或许机械厂就不会出现厂长外逃。工厂停产问題的发生。也就不会出现邢智文受贿案件的发生。因此。从对组织负责。对同志负责的角度。我支持钱县长提出的这个议題。”虽然李忠庭和严宁喝了一顿酒。一句配合的话沒说。但此时却用行动给了严宁答案。却是掷地有声。

“徐书记、金凤同志有什么意见沒有。”现场还有严宁和陈政委沒有回答。不过徐东升连问都不问。这个议題不用说就是出自严宁的手笔。以严宁跟钱立运穿一条裤子的打法。一定是同意的。问了也是白问。至于陈政委。大老粗一个。你真让他说出什么來。他能给你绕着榆林跑十圈。再拉回來。沒有一点正題。索性也就不问了。因此。直接把话头转向了徐军和张金凤。这两个一体的骑墙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