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周文明还以为严宁要向他推荐干部。给予提拔重用呢。可是越听越不对劲儿。怎么严宁提起这几个人來牙逢里都冒凉气呢。等到严宁把计划逐一说出來以后。周文明算是彻底明白了。这哪是什么锻炼培养干部啊。纯粹是要将这几个人发配出去吗。值不定这几个人怎么冲撞严宁了。整得严宁如此火大。而眼下还不适合调整干部。也亏得严宁想出了这么一个损招。
既然严宁有要求。周文明自然识趣地摆正位置。理顺思路。跟紧严宁的步伐。把榆林最边远。最贫穷。最落后的三个乡镇选了出來。配合着严宁把这几个人发配出去。不过。周文明也留了个心眼。想到这几个人不知因为什么得罪了严宁。犯不上让全县的干部都去陪着受罪。借着搞试点的名头。把这几个人发配出去就行了。至于以后。呵呵。看情况再说吧。等大局稳定了。直接调整就是了。还用得着变着法的折磨人吗。
随着严宁一声令下。榆林县委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党员干部三下三同”试点活动。下基层、下村屯、下农家。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很不幸。刘玉英等几个嚼舌根子的小人都被选到了活动试点中。周文明郑重告诫活动人员和所下派乡镇党委。要转变观念。加强党性修养。严肃考评管理。而随着这几个散发谣言的源头人物被发配。榆林县里编排领导八卦新闻的小道消息嘎然而止。渐渐地沒了生息。这个结果却是严宁愿意看到的。
清除了耳边嗡嗡叫的苍蝇。严宁再不用理会外间的纷纷扰扰。终于可以安下心來踏踏实实为榆林的发展继续谋划了。现在他正在考虑的是该怎么样推进榆林扶余乡莲花泡子蓄水发电项目。经过杨世民的积极运作。国家电网集团的高层对扩充东北地区电网配置。增加电力供应很感兴趣。也顺利的将莲花泡子蓄水发电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排上了日程。此时。准备到榆林参加项目论证的考察组人员名单已经摆到了严宁的桌子上。
按照严宁的估计。若是莲花泡子蓄水发电项目能够获得国家投资。将极大的拉动榆林东南部的经济发展。借着这个数十亿的大项目。榆林的经济将挤入发展的快车道。至少可以让榆林的发展速度加快五年。这样。再配合着招商引资。城市建设。改善民生。创新举措等一系列的强力措施。挖掘榆林的城市潜力。榆林势必会重新回归到北江省经济发展的九小龙之首。因此。推进水电项目的效果自然是显而易见的。
“请立运书记阅示。请相关领导传阅。建议我县立即组建水能开发建设领导小组。配合考察组进行水能开发论证考核及后期项目推进等诸多工作。”虽然有严宁不停地的游说。又有杨世民从中牵线搭桥。但毕竟是总投资超过二十亿的大型水电项目。这个数额在国家电网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决定的。仅仅是立项就研究了小半年。等的严宁心里直发慌。现在项目考察开始了。严宁终于可以大大方方的把水能开发的大旗扯起來。
“建议立运书记将该项目论证一事上报双江市委、市政府。邀请相关领导对等接待……”国家电网外联部传真过來的这份名单挺有意思。一大排项目工程师后面特意标明了技术职称和行政级别。特别是项目考察组的组长安又勋和副组长杨世民的名字后面不但注明了在国家电网的职务。行政级别。还特意注明了这个是理事会常务理事。那个是某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一类的名头。
这样的人员介绍直让严宁哑然失笑。看來这京城的政治色彩就是浓郁。官本位的思想充斥着方方面面。整的一个人员介绍变的不伦不类。不过。人家重视自己的名头。榆林作为接待方更应该注重礼节。看了看安又勋和杨世民的行政级别。居然是正厅局级和副厅局级。如此一來榆林的处班子的构架可就不够看了。根本就是不对等。严宁想了想。还是把问題推到双江去。多少让市里的领导出來一个壮壮脸才行。
翻看着办公桌上关于李国良做出來的关于莲花泡子蓄水发电方面的资料。正在考量着到底该由谁去主持水能开发工作的运转。这个项目牵头人至关重要。既直接关系到水能开发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大局。又关系到榆林政治势力的平衡。容不得半点马虎。本來。水电项目是李国良提出來的。严宁第一感观就是让李国良去牵头。但随即严宁就按下了这个念头。李国良对虽然是水电专业科班出身。但项目到了实质性的论证考察阶段。他的半吊子水平已经起不了什么作用了。
而且。李国良的性子比较木讷。搞技术还能胜任。若是让他玲珑八面的去协调各方。实在是有些不胜任。再有就是他的资历实在太浅。如此大的一个水电项目。工程指挥部名头上的领导机构势必要挂在双江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名下。成绩自然也是领导的。榆林方面只能跟着喝点汤罢了。但既使是喝汤。搞好了也是一个大成绩。像张东盛这种级别的干部。完全可以借此一举跨越科级到副处的鸿沟。试想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又怎么能不引人觊觎。
因此。从哪方面考虑李国良都不是是合适的人选。倒是谷大郎倒还有得看。资历能力都具备了。虽然人贪点。但胜在干炼精悍。玲珑八面。有张东盛看着他。彼此牵制。他想乱伸手。怕是也不容易。而且。谷大郎有一个别人不具备的先天优势。榆林本土派的领军人物徐军可是他的姐夫。严宁可以预见到。水电项目若要顺利推进。势必需要徐军等一干榆林籍干部的全力配合。把这个宝贵的名额让给他。换取他的支持和配合。倒也不失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当然了。严宁也不是真心要推举谷大郎。不过是形势左右罢了。但严宁相信。只要自己稍稍地透出点属意人选的口风。以谷大郎无孔不入的性子。一定是志在必得。势必会去找亲亲的姐夫徐军书记去争取。这也算是给徐军出个小难題。他若是同意了。自然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抢到一个副处级的名额。但拿人的手短。由不得徐军在水电项目上不跟着出力。
同样的道理。若是徐军不同意谷大郎出任这个水能开发建设部门的负责人。那矛盾也就來了。自己推选谷大郎的话已经被人传出去了。谷大郎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用意。偏偏自己的亲姐夫在中间横着。阻拦自己上进的道路。谷大郎自然会对徐军产生强烈地不满。毕竟。水利局长和有着上升空间极大的副处级职数比较起來。还是差着一个重量级的。同时。也可以让榆林本土干部看到。徐军书记在机会面前。连自己的小舅子都不管不顾。何况其他外人呢。难保徐军旗下的干部不会有想法。这样。也一样会达到分化的目的。
不过。按照严宁估计。徐军还是不会放弃这么个机会的。水电项目势必要上马。徐军若不积极配合。跟在后面扯后腿。倒霉的还是他自己。不用严宁去反击他。谷大郎都会磨的他一点脾气都沒有。沒有人比徐军更了解他那个小舅子谷大郎的小肚鸡肠般的性子。因此。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争取。多少还是有便宜可占的。
“郑援朝……”借着谷大郎。就可以摆平徐军。就能安抚住榆林本土势力。剩下的就是蛰伏起來的郑援朝了。虽然几次常委会。郑援朝表现的还算配合。但严宁可不敢断定他在筹划什么。有一点严宁可以肯定。郑援朝绝不会是真的打算退出榆林的权力中心权力是使疯狂的一种欲望。郑援朝曾经掌控到了这份辉煌。哪能轻而易举的弃之如敝履。而且。徐东升、李志在榆林的铁杆支持者中有一大部分在徐东升调任以后。都极为默契的投到了郑援朝的门下。俨然把郑援朝当成了主心骨。这绝不是一股小势力。由不得严宁不认真对待。
“虎咬乌龟。无从下手。还真是不好对付啊……”严宁脸色凝重的喃喃自语。暂时看來。对付蛰伏起來。处处小心谨慎。几乎沒有什么把柄破绽的郑援朝还真沒什么好的办法。但是。习惯于提前谋划。抢先布局的严宁觉得。若不能料敌于先。终究是一处缺陷。总有被反制的时候。这心里怎么都不敢轻易地放下。
“算了。车到山前必有路。还是见招拆招吧……嗯。这个时候怎么林琳会打來电话呢。”想了半天。严宁也沒能找出恰当的办法來。只能自己安慰起自己來。不过严宁自嘲的笑容刚刚展开。放在办公桌上的手机急促的震动起來。光洁的桌面上传出一阵阵吱吱的磨擦声。随眼望去。严宁的心里不由地一顿。却是林琳两个字在天蓝色的背景灯的映衬下忽闪忽闪的。一种不安的情绪迅速在心里荡漾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