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严宁来了(1 / 1)

官翔 红运关头 3334 字 2013-05-18

这叫什么事。县委软弱。政府强硬。县委不掌总。政府全负责。这到底是县委领导政府。还是政府指导县委。党领导一切。党指挥一切的民主集中原则怎么到了边宁就彻底变了样了呢。这不成了小二管大王。本末倒置了吗。看來葛成发沒有说谎。柴英武也沒有隐藏。边宁的水真的很混。

“每一次向市委报送全会材料时。我们都会附上一份政府工作报告。前面是官话套话。后面是工作举措。时间一长。市委办的工作人员也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就不再追着问着了。有问題直接翻政府工作报告……”看到严宁脸上虽然有些萧索。但并沒有想像中的盛怒。柴英武的心安了不少。用一句习以为常结束了对报告的解释。整个人也变得轻松了不少。

“嗯。你先去忙吧。有事我再叫你……”通过柴英武的表述。严宁敏锐的捕捉到边宁的政治走向。与之前自己的了解得到了互相印证。一切的矛头都指向了张亚军这个县长。张亚军这个县长看似低调内敛。实则嚣张拔扈。甚至有骑在县委头上作威做福的想法。彼此之间的矛盾怕是很难被调和了。看來要想打破这种僵局。还得要斗上一斗了。

“严书记。沒打拢你工作吧。我來给你汇报下情况……”说曹操。曹操就到。正想着张亚军呢。他就上门來了。将身子倚在门口。等着严宁的谦让。声音很轻。带着一股子阴柔。

“县长來了。快请进……”心里怎么想。却不能表示出來。该有的礼貌必须得做到。看到张亚军已然进了房间。严宁几乎沒怎么犹豫就站起身迎了上來。客气的伸出了手。跟张亚军握在了一起。

严宁和张亚军彼此很熟悉。都是双江所属的县长。时常在一起开会座谈。汇报工作。一起出席的饭局也不少。不过。张亚军低调内敛。一般不愿意太过出头。而严宁则是低调谦和。加上年纪又小。也很少往县市长那个圈子里凑。所以。两个人熟归熟。私下里却是沒有什么交集。所谓的了解也都停留在肤浅的直观印象上。沒有任何内质。

“这几年。边宁立足农业。依托口岸。各项事业发展很快。县长辛苦了……”亲自取出茶杯给张亚军沏了一杯茶。严宁从大班桌后绕了出來。陪着张亚军坐在了沙发上。既然彼此是对等的关系。若是再端坐在位。很容易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俯视意味。不管怎么说。自己刚刚到來。还不是和张亚军发生冲突的时候。更不能撕破脸皮。直接摆开车马斗个你死我活。否则传扬出去所有的责任都要自己去承担。那自己岂不是和葛成发一样。成了背黑锅的替罪羊了。

“严书记客气了。沒什么辛苦的。都是本职工作。这几年边宁是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和榆林比起來还差的多了。特别是在发展后劲上。沒什么大的潜力。这一次市委把你这个京城大学的经济高材生派來主持工作。我可轻松多了……”张亚军表现很谦虚。对于严宁的场面上的赞扬都不肯接受。还特意奉承了严宁几句。只是。这番奉承的话落在严宁的耳朵里。怎么听怎么刺耳。怎么感觉自己到边宁來是给张亚军当副手的。不过。严宁心里有个谱。现在不是挑毛病的时候。犯不上因为点小事撕破脸。以后有得是机会让他摆正自己的位置。让他分清到底谁是主。谁是次。

张亚军的汇报很公式化。主要是介绍边宁的情况。具体的工作举措说的不多。或许他认为这属于政府方面的工作。沒必要和严宁做以交待。仅仅是一略而过。严宁也懒得去追问。以后自然会有所了解的。沒必要这功夫抛根问底的。好像要揭张亚军老底似的。

整整一上午。都是在这种类似于闲聊的汇报中渡过。基本上都是张亚军在说。严宁在听。而张亚军似乎也在刻意地要做出一个恣态。表现出与严宁相谈甚欢的局面。在会面的时间上尽量地往后延。从边宁谈到榆林。从榆林转到双江。又从双江展望了全国。内容五花八门。极为广泛。直到临近中午十二点。张亚军才渐渐地收起了性子。结束了天南海北的所谓的汇报。匆匆离去。

若说边宁的干部混乱无序。不懂规矩。打死严宁都不会相信。在与张亚军结束了面对面的交流之后的两天。严宁的办公室猛然间热闹了起來。自张亚军开始。边宁的党政干部按照排序。从党群书记、常务书记。农业书记、纪委书记到常务县长。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常委县长。从政府各个副县长到各部委办局一把手。有如彩排好了一般。秩序井然的候在严宁的门外等着汇报工作。

而且。各级干部汇报的时间拿捏的极为准确。严宁在心底大致盘算了一下。县委几个副书记汇报的时间一个小时。常委汇报四十分钟。副县长汇报二十分钟。各部门领导汇报的时间只有十分钟。汇报的内容也仿佛事先商量好了一般。都是一些公式化的。沒什么新意。严宁自然也就沒什么收获。

不过。倒也不是一点收获沒有。最起码通过一连几天的汇报。严宁从上到下把边宁的主要领导干部认识了遍。对一些干部也做了一系列的心理分析。情况比自己预想的要好。边宁的干部也不是铁板一块。至少在县委班子里。常委班子里。甚至在政府班子里。总有那么几个中间派。并不都是张亚军的铁杆拥护着。既然不是。那就有希望争取过來。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分而化之。进而去主导常委会的方向。

“严书记。你可來着了。昨天我到双江开会。从陈政委那顺來两只飞龙。还有一大块野猪肉。这不。下午的时候。我就让食堂闷上了。王部长从家里拿了两瓶好酒。这老小子存货最多。却扣的要命。若不是你來。想从他手里要两瓶酒可难了。咱还是借了你的光呢……”坐在县武装部的办公室里。县委常委。武装部政委耿大彪扯着嗓门显摆着。严宁在榆林根本不屑一顾的飞龙鸟和野猪肉。在他这里却成了宝贝。严宁在心里不停地揣测。耿大彪嘴里说的飞龙鸟和野猪肉。闹不好就是陈铁生从榆林搜刮來的。沒想到转了一圈。又摆到了自己的餐桌上。

严宁虽然是只身到边宁赴任。但也不是毫无助力。作为全国最大的那个兵头的孙女婿。军方势力可是严宁的倚仗。以前时常跟着凌震在一起厮混。对双江军分区乃至各县区的军管干部极为熟悉。相处的也极为融洽。这不。一到边宁上任。县委常委。武装部政委耿大彪立刻站了过來。简直就是无条件、无原则的表示了对严宁的支持。

另外。耿大彪看似粗鲁不堪。实则心细如发。虽然军政不相属。但在边宁呆的时间久了。对边宁混乱的政局多少要了解一些。在为严宁势单力薄而心急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帮着严宁协调关系。今天的这场饭局就是耿大彪借着吃野猪肉的名头。替严宁约了边宁县委副书记李春华。两个人是中学同志。关系还不错。中学毕业后。一个上了大学。一个进了部队。二十年过去了。殊途同归。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又在边宁有了交集。眼下。严宁初來乍到需要帮手。耿大彪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老同学李春华。想着把他拉进严宁的阵营。帮严宁壮壮声势。

李春华是朝族人。在副书记中排名最末。主管常务和政法。为人处事特立独行。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回家。除了必要的。推不了的工作接待外。很少参加各种形式的宴请和私人活动。这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作风。既使在边宁中间派里也算是一个另类。

不过。另类是另类了些。但李春华不争不抢。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对边宁的各种争执也好。走向也好。从來不关心。也从來不过问。常委会上基本上都是在投赞成或者弃权票。无论是谁当政。都不会为难一个一心做事。却从不惹事的副手。所以说。另类的作风保住了李春华的地位。这也是他多年能在边宁县委中屹立不倒的主要原因。

本來。对于将李春华拉到严宁的身边來。耿大彪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打算。根本沒有任何的把握。可是。李春华在接到电话以后。只是稍稍犹豫了一下。就直接应了下來。这让耿大彪喜出望外。

不过转瞬间耿大彪便反应了过來。感情老同学不是糊涂。而是难得糊涂。不是不想争权。而是沒那份实力。不是不想夺利。而是沒那资本。既使这种日子不是他所希望的。或许他也在一直在寻找着机会。期望能够雄起一把。但不得不承认。沒有了位子也是就沒有了希望。沒有了位子。也就沒有了机会。但现在不同了。因为严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