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听闻葛成发畏罪自杀以后。严宁始终认为是张亚军以及其背后的人为了避免消息走漏。为了让葛成发彻底的闭嘴而采取的极端手段。现在看來。恐怕不是那么回事。更大的可能是因为自己与葛成发有了接触而引起了李月仙的警觉。李月仙为了避免严宁从这件事中看到她的影子。果断的对葛成发下了狠手。逼死了葛成发。
李月仙之所以这么做。理由很多。一方面将她自己彻底的摘出此事。掩盖事实。另一方面。怕就是为了激起严宁内心中强烈的正义感。尽快与张亚军及其背后势力斗个两败俱伤。她好从中渔利。端的是好计谋。好手段。若不是这本记事本。严宁怕是始终都要蒙在鼓里。等到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也就悔之晚矣。
“严宁你不用内疚。这件事情的错不在你。你帮助葛成发也是出于一片好心。是他们的心太狠了。视人命如草芥。硬是逼死了葛成发。可怜了小智和小慧。还那么小就成了孤儿……”严宁扭曲的脸上带着显露出深深地愧疚。是对葛成发的愧疚。更多的是对两个小萝莉的愧疚。正是因为自己的思虑的不周祥。才让两个孩子失去了父亲。
“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情我都有责任。了解边宁的情况让哪里都可以了解到。不见得偏得去找葛成发。正是因为我的冒然举动。引起了他们的警觉。才逼死了葛成发。更可笑的是我一直以为是张亚军一伙暗中做的手脚。现在看來。应该是李月仙在背后操纵一切。葛成发死的有些冤啊。”葛成发的不幸本來是可以避免的。只要严宁采取一些策略的手段。不那么冒然的亲自去接触他。偏偏严宁还通过与李月仙有密切关系的韩实去和葛成发接触。算起來就是严宁主动将祸端引到了葛成发身上。所以。葛成发的死主要的原因还是严宁考虑的太不周全。
“严宁。事已至此。多想无益。或许葛成发的死与你有一定的关系。但同葛成发自身软弱。不敢于反抗的性格也有很大关系。更可恨的还是下黑手的人。眼下。两个孩子又到了咱们家。这一饮一啄。可见冥冥中自有天意。今后。咱们把这两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抚养成人。让她们快乐健康的成长。我想葛成发在九泉之下也会感激你的。而且。当前最重要的不是追究责任。而是要想办法怎么解决问題。明天你是不是去一趟冰城。跟赵伯伯和马叔叔见一面。听听他们的意见……”看到严宁陷入了强烈的自责之中。潇潇很难受。从几个方面分析原因。不停地安慰起严宁來。同时也在提醒着严宁分清主次。
“对不起。潇潇。是我太执着。让你担心了。无论是走私案件。还是派系矛盾。亦或是朝堂之争。牵涉的面都太广了。已经超脱了我的能力范围。而且矛头直指赵伯伯。隐隐有挑动三年之后中央换届风向的迹象。这上房拆梯。釜底抽薪的计策实在太阴险了。断了我的前程不要紧。若是断了凌家的活路。我的罪过可就大了。这件事情实在拖不得。我现在就动身去冰城。家里还要靠你多费心了……”潇潇说的对。当前最重要的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而是积极应对困局。特别是今天自己已经借着公安局一事已经向张亚军一伙发起了挑战。若无意外。这功夫张亚军。蒋观河。更或者其他的什么人应该已经想好了对策。准备对自己发起反击。如此一來。这矛盾怕是越积越深了。
严宁倒不在乎张亚军一系的反击。只要自己站据着边宁书记的位子。就不怕他们能翻上天去。而且。凭借自己手中的雄厚力量。想要揪出摆在前台的张亚军的小尾巴。将他掀下马去。根本不是什么难事。问題是。这场争斗。双方的出发点不同。本來是彼此沒有利害冲突的关系。在被有心人挑唆之下才把矛盾集中到了走私一事上。并以此将矛盾不断地引向深入。好像严宁跟走私有多大仇恨。见不得人家发财似的。这根本就是不搭边的事情。
严宁要掌控边宁的局势。也不能是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最终两败俱伤的掌控法。求同存异。解决问題的方法有很多。既使严宁不允许在边宁存在走私这种挖国家墙角的事情发生。也不代表严宁非要冲破牢笼。跟人撞的头破血流。能被李月仙借势。推到凌家面前当对手的。又岂是那么容易对付的。因此。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凌家。严宁都得谨慎对待这件事情。
……
“好手段。好心机。好策略……哼哼哼。把手伸进了我的锅里。躲在我的眼皮子底下两年多。干出了这么大的一个勾当。我居然沒发觉。若不是下面闹得狠了。怕是现在都不知道。端的是好隐蔽……”将葛成发的记事本重重地往桌案上一拍。赵北上威严的脸上泛起了几丝红潮。显然被气得不轻。
天色还沒放光。严宁就赶到了冰城。不敢耽搁直接敲开了马芳河家的大门。同马芳河细细述说了一下事情的经过。大胆地引用了自己和潇潇对此事的猜测。直叫马芳河倒吸了一口冷气。意识到事态严重的马芳河立刻带着严宁找到了赵北上。直把赵北上气得拍了桌子。
“赵伯伯。听您的意思。您这是猜到是谁在主导边宁的走私案了。这天下沒有不透风的墙。您一想就能想到这个人。可见你对他了解甚深。而且。走私的动作可不小。绝不是一俩辆车就能把货物运出去的。怎么你对此事却又毫不知情呢……”赵北上的话里有话。严宁有些搞不清楚。用探询的目光扫向马芳河。得到的却是马芳河跟自己一样茫然的目光。显然老马同志对此毫不知情。事关重大。严宁可不敢不懂装懂。虽然这话说出來有几分质问赵北上的意思。容易惹人误会。但总比有话不说。耽误了正事來得要好许多。
“你个小子。倒是质问起我來了。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这个辩证法你沒学习过。我能猜想到这个人。可不是单单从边宁的走私想到的。还有人事。时间。关系等多方面联系到一起才想到的。从这本记事本中可以看出。俄国从四五月份开始销减客流量。目的怕就是要为开展走私提供便利条件。从这个时间段为节点。开通一条走私线路少说也得一两年。那么也就是说一两年前就有人开始筹划走私一事了。可能你也知道。在国内走事大宗走私的都是什么人。都是像我这样靠着父辈余荫的红色子弟。当然了。他们可不会亲自上阵。势必要扶持代理人。北江本土干部沒有这个胆子。也沒有这个路子。这个代表人只能是外地來的。两年多前从外地來的是谁你不会不知道吧……”严宁能从一个小案子联系到省里的派系斗争。更能把眼光放到数年之后。这么分析应对能力很让赵北上满意。只是严宁的经验仍有欠缺。大致方向是对了。但其中的细节还不甚清楚。分析之余。赵北上更是不忘借着此事对严宁展开了说教。希望以此促进严宁的全面提高。
“是王双阳。”赵北上抽丝拔茧。一点一点将其中的原因分析开來。直让严宁的头脑瞬间变得清析。想也沒想的将王双阳的名字喊了出來。带着几分怀疑的目光望向赵北上求证着。
“八成的可能就是王双阳了。他是河东省的干部。中原四省的干部基本上都是跟宗家是一条线上的。而宗家的老大又是中组部干部局的局长。挂着一个异地交流培养的名号。想要往北江安插个人不是什么难事。问題的关键是他们这是有备而來。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李江山、李月仙发现了苗头居然还替他们去遮掩。还借此布下了这么大的一个局。呵呵呵。谁说江南派系的实干家们只会一门心思抓发展。这前有赵一书栽了跟头。后又有我赵北上被人算计。可见学院派搞权谋之道。玩栽赃陷害也同样有心得吗。这借刀杀人。坐山观虎斗的算盘打得倒精。只可惜。贪心不足蛇吞象。别说咱们和中原系掐不起來。就是真掐起來了。他中原派系就能按照他们的设想不管不顾的跟咱们拼个你死我活。就能阻挡我入主中枢的脚步。把问題想的实在太简单了。我赵北上不是赵一书。咱们功勋家族同气联枝。绝不是他们江南派能够比拟的。既使江南派坐到了唯一的那把椅子上。同样需要咱们去支持……”
霸气。绝对的霸气。在严宁的印像中略显柔弱的赵北上显露出绝对的霸气。这种气质。严宁也仅仅是偶然间在刘老爷子身上曾一闪而过。直到这一刻。严宁才明白。为什么刘老会推赵北上入主朝堂。代替凌家取得话语权。也只有赵北上具备这种与生俱來的无匹霸气和深谙为官中雍平衡之道的才能团结平衡各方关系。才能在政坛中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