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县长、局长。还有那个犯了错误的税收征管员轮翻上阵。无一例外。沒有一丝做作地都是给马老汉父子赔礼道歉。有了说法。马老汉的肚子里的火气也就消了。也不再叫嚷着要去市里、省里告状了。再加上和严宁攀上了关系。对于财政局拿出來的五千块所谓的医药费。营养费是分文不收。很是高风亮节的将这份不快揭了过去。
中午的饭局进行的很热烈。酒喝的也很畅快。严宁亲自给马老汉倒了一杯酒。直让老人感动的不知所措。在坐的领导虽然不知道严宁到底用了什么招子。居然三两句话就让这满身荣耀。且最为难缠的老马头如此痛快地收了手。但想來是严宁的手段和方法层出不穷。对付县里的领导行。对付难缠的群众都样也行。这看向严宁的眼神中不知不觉地又多了一层敬畏。
“秘书长。会议通知下去了吗……”安排了人送马老汉父子回家。严宁从车里取了一箱茅台酒给马老汉带回去。还特意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了他。严宁这种善意的举动。直让铮铮铁骨的马老汉感动不已。
严宁的想法很简单。示之以诚。以后就是再有什么事情。马老汉可以和自己直接取得联系。再不至于搞出这么大的阵势來。虽然这话严宁并沒说出口。但从马老汉激动颤抖的手仍然可以看出。马老汉对今天的荒唐举动还是有着几分后怕的。自古民不与官斗。能从严宁这里把事情协调解决了最好。毕竟事情闹大了。对他。对他的儿子。对整个马尾沟村來说都不是什么好事。
“布置下去了。相关的资料也都准备齐全了。您中午喝了不少的酒。下午还要开会。是不是先回去休息一下……”刘远秘书长能力一般。但是人很精细。严宁随口一提。他就立刻将布置情况做了详细地介绍。倒让严宁省了不少的心。
“不用了。回去洗把脸就行了。回头你多了解一下马尾沟的情况。和马老爷子的联系也别断了。沒事勤走动一下。若是农业税改革能够推行下去。就把试点选在三岔口。选在马尾沟。既使要搞就得拿出一手真实的资料。马老爷子是老同志。老革命了。心眼直。不会掺假。试点能够真实反应基层实际情况和群众的真实意图。千万别把好经让歪嘴和尚给念坏了……”
对于刘远的工作。严宁还是很认可的。严宁手下最缺的不是开拓创新型的干部。边宁的发展形势基本上都是定型的。沒有那么多创新的思路去让人想。关键还是抓落实。刘远在这一点上做的就很好。能够不折不扣的把自己意图落实下去。虽说能力差点。得指导着他开展工作。但干部大体都是锻炼出來的。只要给他舞台。尽情地让他去施展。总有独挡一面的时候。
“书记。您放心。我会跟马老爷子保持良好地关系……”刘远的心中窃喜不已。严宁从一个群体上访事件引伸到了农业税改革上。看这意思有可能是要自己去牵头。这绝对是一个增光添彩。捞足政治资本的好活。自己年纪上占着优势。跟领导又跟的得紧。若是再添上些许的成绩。说不得会跳出人大、政协这样二线的部门去养老的命运。若是有生之年能够当上一任县长。那更是烧高香了。
……
“嗬。这天。居然他娘的鼓起大烟炮來了。四月天下大雪。妖道啊……”省委办公厅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沈伯新挑开门帘。窜进了屋子。随身带进了一阵冷气。一边掸着身上的雪花。一边咒骂着见了鬼了的天气。
边宁县委、县政府大胆尝试。以三岔口镇为试点。进行农村税费改革。废除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取消乡统筹的举措在北江大地上激起了千层浪。一时之间众说纷芸。赞叹严宁标新立异。敢于人先的有之。批评严宁抢出风头。不知所谓的有之。翘着脚准备看热闹。兴灾乐祸的更有之。
不过严宁可不管外人怎么看。仍然我行我素。埋头苦干。坚持认准的道就得走下去的观点。在县委常委会通过了进行农业税改革试点。选定三岔口为试点以后。立即带着秘书长刘远來到了马尾沟。萝卜白菜、火炕大铺。严宁和马老汉一家。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边体验农村的生产生活。一边对农村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当严宁在马尾沟住下了的第三天。县委副书记李春华來了。随着李春华一同赶來的是省委办公厅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沈伯新。专程到边宁來搞调研的。调研的題目就是边宁税费改革的举措。
“呵呵。四月份下雪就妖道了。沈主任是天天坐在办公室。下面走的地方少。对咱北江的风俗了解的不够啊。我们榆林虎啸山的双桃林场五月份还下雪呢。六月份山上的雪还沒化呢。绝对是一山有九景。十里不同天的真实写照。那要照你的说法。可就妖道大劲了。哈哈哈……”按理说沈伯新是省委政策研究室的副主任。算得上是省委领导的御用笔杆子。称得上是高级知识分子。这理论水平、文字能力和政治素养绝对沒得说。但偏偏说话很糙。张嘴他娘的。闭嘴奶奶的。不知道的绝对会把他当成乡镇干部來看待。
大体北江的乡镇干部都是这个德性。说话若不带点他娘的、奶奶的一类的形容词修饰一下。都不知道该怎么跟群众打交道了。这也难怪。北江自古就是蛮夷之地。学风不盛。老百姓大都是各地逃荒來的。能吃上饭就知足了。哪还考虑什么文化。什么知识。入乡随俗。乡镇干部接触的都是基层群众。你若是跟老百姓讲之乎者也的那一套。人家能听得懂才怪呢。
估计沈伯新就是平时深入基层的时间太长了。为了更好的和基层群众打交道。必须得去适应群众的生活习惯。这时间一长也就成了习惯。再想改过來可不容易了。不过。严宁倒是挺喜欢跟这个沈主任聊天的。话糙但理不糙。长的文质彬彬的。性格却是直爽大气。毫不做作。最重要的是沈伯新不是來走形式的。搞起调研來很认真。不过三五天的功夫。就将马尾沟的村民家走了个遍。用唠家常的形式。对村民的需求了解的很全面。工工整整的调研笔记写了一大本。这一点连严宁都佩服的紧。
“哎哎。严书记。这你可就错了。我一年倒有一半的时间在下面跑。可不是你说的那种高高在上官僚主义。而且。你说的那是榆林。深山老林的。有点稀罕事是正常的。可边宁不一样啊。这边宁的地势低。属于盆地地形。气候环境比榆林好了很多。无霜期长。最适合种植优质稻米。所以才有塞北江南的美誉。咱这是具体问題具体分析。别看边宁和榆林离的不远。但气候环境差别可是很大。不可同日而语呢……”对榆林也好。边宁也好。沈伯新是张嘴就來。很明显是肚子里真的有水平。只是这口中说着严宁强词夺理。直让严宁有些哭笑不得。沈伯新可沒在榆林当过县长。更沒在边宁做过书记。这会儿居然批判起自己这个东主來了。
“这股寒流來的快。偏偏赶上了有降水。下个雪也是正常。要我说。虽然下了雪。气温降了下來。但也不是什么坏事。水量充沛。更适合水稻的生长。今年我们在三岔口镇接连进行了几项事关农业生产方面的试点。能想到的优惠政策都铺开了。我倒要很期待。这么忙霍。今年这粮食产量到底能有多大提高。农民到底能增收多少……”出成绩。出政绩。给自己攒足资本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严宁心里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既然走到这个位置了。说什么也不能留下遗憾不是。借此一手抓边贸。一手抓农业。两条腿走路。两大产业协调发展的思路。让边宁的老百姓真正地富起來。不说超过榆林。至少也不能相差太多。只有这样。严宁的心才算是踏实下來。
“这大棚育秧可是真正的科学方法。培育出的秧苗苗壮。根系发达。生长期长。比农民土法培育出的秧苗抗病性更强。产量更高。最适合高寒地带的水稻种植。这在国外都是经过事实验证的。省里也是今年刚刚准备搞的试点。不想却被你们边宁争取來了。刚才我到育秧大棚那看了一眼。别说。这大棚扣的倒是扎实。这么大的风。这么大的雪。楞是一点事沒有。我钻到里面看了一眼才发现。大棚的骨架居然都是全钢的。难怪这么结实……”北江的气候寒冷。若是赶上强降雪。不过半宿的时间。再结实的大棚也得压塌了。以前严宁在榆林扣蔬菜大棚沒少遇见这事。这大棚一塌。农民损失了基础投入不说。还耽误了工期。最终影响的可是收成。有了这个教训。严宁特意增加了对修建育秧大棚的补贴。全钢骨架的承重力。自然比一般的材料强上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