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贵客登门(1 / 1)

官翔 红运关头 3360 字 2013-05-18

到了青松园。严宁才搞明白。为什么岳父会如此着急的要把自己召回來。原來是家里來了客人。而且是很有身份的贵客。团中央第一书记古一鸣亲自过府拜访。换句话说。古一鸣是奔着严宁來的。众所周知。华夏青年团组织自打成立之初就定义为华夏执政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培养青年干部的摇篮。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和接班人。

团组织的定义赋予了团干部超然的政治地位。曾经何时。从中央到地方。团干部有如雨后春笋般悄然兴起。并逐步融入了国家错综复杂的政治体制格局之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着相同工作经历的团干部们彼此抱团。同进同退。俨然有自成一派的趋势。而人们也有意识的将这些活跃在政治经济领域。年纪轻。有过团组织工作经历的干部称为团派。

古一鸣的超然之处就在于他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职务。纵观华夏建国以后的政治格局。团中央第一书记毫无例外的都是作为未來的国家领导人进行培养的。远的不说。如今准备接任一号首长的洪玉华。以及中央政治局常委王志纲都曾担任过团中央第一书记。所以。若无意外。古一鸣的未來发展道路基本已经定格。不说一定就能坐上一号首长的位子。但至少也会在政治局常委中占有一席之地。这官场中欺老不欺少。抛开古一鸣同为红色子弟的身份背景不提。单说他在未來巨大地发展潜力。当得起凌家将其当成贵客。奉为上宾。

“古书记。我这刚刚从香港回來。不知道您來。有失远迎。您可千万别见怪……”严宁与古一鸣因为工作关系很是接触过几回。特别是严宁在双江团委副书记的任上。大力拓展青年团志愿者活团。牢固的树立了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向上形象。如今。全国各大中小城市。走到哪都能看到头带小红帽的青年志愿者。为团组织争得了老大的一个头彩。而严宁也因此当选了团中央委员。至今也沒把这个头衔摘下去。所以。从某个角度來说。严宁也算是古一鸣的下属。

“哈哈。严宁你可不要客气。我是不请自來。算是恶客讨忧。而且。我今天可是真心实意來向你取经的。你可不要藏拙啊……”古一鸣说起话來就像邻家的大哥。语气和蔼。有亲和力。并且沒有丝毫的作做。带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几句话就将严宁心中并不多的拘束感打消的干干净净。

“古书记。您太客气了。取经我可不敢当。藏拙更谈不上了。您想了解什么。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就是怕我的能力水平有限。达不到您的要求……”古一鸣的年纪并不大。才不过四十出头。但是他的辈份高。与刘向严平辈论交。像凌家这样的红色家庭。比较注重传统。所以。既使古一鸣话说的客气。但严宁还真不敢把他当成邻家大哥來看待。否则。既使古一鸣不介意。坐在一旁陪客的刘向严兄弟也会觉得尴尬。

“达得到。达得到。全国上下。除了你沒人能给我解惑。这个农村税费改革可是你的手笔。打破了数千年來延袭的皇粮国税。在华夏大地上有如炸起一道春雷。规划深远。意义重大。可以说你严宁干成了刘老和我父亲那一辈老革命家们想干却沒有干成的事业。这革命二字大体也就是如此。这革命先行者的称号你当得起……”提起税费改革。古一鸣的脸上展露出一种兴奋的神色。看向严宁的眼神透着赞许与欣赏。

“革命先行者。古书记言重了。一项措施到底能不能真正做到惠民。还需要事实來检验。而且。既使税费改革真能给广大农民带來福祉。也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好。这个革命先行者的称号。我可真的担不起……”这个革命先行者的帽子实在有些太大了。若是自己的下属拍马屁。自己似是而非的当句玩笑笑纳了也就是当成一个乐子。但是从古一鸣嘴里说出來。在某种程度上可就具有了一定的政治意义。大大咧咧的生受了。可就让人笑话了。所以。对于古一鸣如此高的评价。严宁非但不敢接受。甚至还有了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不过。我可要恭喜古书记了。若是我沒猜错。怕是您要被外放了吧。有沒有具体的去向……”古一鸣是团中央书记。做的是团员青年的工作。而税费改革却是属于三农问題。彼此根本不搭边。古一鸣沒來由的跑來向自己询问税费改革。若说沒有目的那是说不通的。唯一的解释就是他要被外放了。以他团中央第一书记。全国最高级别的后备干部外放。最低也得是个省长。如此一來。他要了解税费改革也就说得通了。

“哈哈哈。刘老总。我就说吧。严宁就是个小人精。什么事都瞒不过他。我这刚刚露出点苗头。就让他抓着尾巴了……”严宁的询问搔到了古一鸣的得意之处。带着几分兴奋虚手点着严宁。将头却扭向了坐在一旁的刘向严。赞扬的话语跟不要钱一般倾泄而出。这当着家长的面。奉承孩子比直接称赞家长更让人容易接受。古一鸣给严宁聊天。兼顾着刘向严兄弟。对全场的节奏把握的极为准确。社交能力可见很不一般。

“中央换届在即。新一轮的干部调整已经全面展开。古书记也在调整之列。即将出任湘江省省长。古书记一向严谨认真。很细入微。工作做的很到位。人还沒出京。就已经将湘江的发展情况了解了个透彻。确立了工农并举。贸旅共兴的发展思路。这几年北江省的农业基础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有很多地方可以供古书记借鉴。本來古书记想就北江农业发展问題向芳河同志问策。只是这时间上有些來不及了。才会向你不耻下问。这个钻研的精神你要虚心向古书记学习……”

对于严宁的猜测。古一鸣可不好直接回答。若真接过去。倒有了显摆自己的意思。所以才会借着表扬严宁的机会。把头转向了刘向严。而刘向严也很知趣的用自己的嘴将古一鸣想说的话表达出來。介绍的过程中还不忘借此教导一下严宁。间接的也是在小捧了一下古一鸣。

“恭喜古书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湘江工业基础雄厚。农业布局合理。正是古书记大展鸿图的好地方。估计用不了多久。三湘大地即将迎來发展的高潮。能为古书记执政献言献策。实在是严宁的福气……”湘江是革命的摇篮。更是传统农业种植大省。古语曾有湘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就是在描述湘江水稻丰收的景象。

古一鸣到这样一个农业大省去做省长。破解三农问題。促进农村产业发展。自然成为了摆在古一鸣面前的难題。可以说。如果农业发展的思路确定了。古一鸣的工作局面也就可以凭此全面打开。这个省长的位子也就做牢了。再想去做其他的什么事情。也就会游刃有余了。所以。难怪古一鸣屈尊亲至。向自己这个毛头小子來不耻下问。

不过花花轿子人人抬。这同样的话就分该怎么说。严宁把古一鸣的不耻下问改头换面变成了自己献言献策。这主次可就变了位。一方面衬托出古一鸣肯折节下交。谦虚好学的高尚品格。另一方面也表示了严宁不肯因详解税费改革而向古一鸣邀功要人情。如此一來。古一鸣了解税费改革的目的达到了。却又沒有什么心理负担。而严宁把话说了出去。既成全了自己的名声。又交好了古一鸣。收效同样巨大。

就这样。古一鸣和严宁一个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既问章节条款。又问依据出处;一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既讲理论基础。又讲实际操作。两个人在交流中学习。在讨论中推演。直到华灯初上。古一鸣总算将税费改革的來龙去脉。具体操作融会贯通了。而在古一鸣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基层经验。严谨的逻辑思维感染下。严宁同样受益菲浅。这交流结束了。直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京城的冬天天黑的早。看到华灯初上。古一鸣为自己讨扰了凌家一下午而深感谦意。正想起身告辞的时候。刘老让人传了话。老人家要留古一鸣吃晚饭。这种荣耀可不是谁都有机会能享受到的。古一鸣受宠若惊之下。欣然接受。酒宴之上。严宁与古一鸣在下午未完的话題继续展开。只是讨论加入了刘向严兄弟。沒一会儿的功夫就引向了深入。不知道不觉中从农产品生产拐到了国防军事建设。跑題跑了十万八千里。

晚上回到家。小智和小慧两个小萝莉穿着一样碎花小睡衣。光着雪白的小脚丫。一个抱着芭比娃娃。一个搂着丑小鸭欢呼雀跃的扑向严宁。展示着她们另类的欢迎。老妈满脸含笑的端上了醒酒汤。老爸一脸凝重的送來了飘香茶水。而潇潇则抱着哑哑怪叫的宝宝。含情默默的望着自己。回家的感觉真的很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