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招商让人头疼(1 / 1)

官翔 红运关头 3395 字 2013-05-18

结束了常委会。严宁有些懊悔。实在沒想到。刘鼎锋如此能干。一下子就拉來了几十个亿的项目。虽然项目以房地产开发居多。并不能一下子解决双江的税源逐渐枯竭的问題。但这话自己可不能说出來。否则就成了吹毛求疵。有忌妒人的嫌疑了。而且。推进城市规划提当升级。建设宜居城市。也是政府工作的一个重点。算得上是不小的政绩。

而且。双江的房地产开发资源有限。刘鼎锋拉來的又多是房地产项目。若是自己也在房地产上下功夫。难免要给人留下不顾大局。心胸不宽广。要跟刘鼎锋打擂台的印象。因此。房地产这条路算是堵死了。若是想有所成绩。还得在工业实体上下功夫。只是。实体投资工期长。见效慢。特别是北江省。冬季寒冷。南方的客商很难适应恶劣的环境。哪里有那么恰当的好项目去投资。

赵之武去了苏南。钱立运去了深城。曲遥琴、虞玲、张东盛去了京城。除了曲遥琴这一队能在谢水盈的手底下接两个三亿、五亿的大项目壮壮声势以外。其他的两队能取得什么成果还真沒法确定。这能不能超过刘鼎锋的招商引资额都不好说。至于翻一番。除了从自己的腰包里掏钱做项目以外。严宁怎么想都觉得自己这个牛皮有些吹大了。

“书记。李国良。李局长來了……”想要压上刘鼎锋一头。沒有拿得出手。说得过去的成绩是明显不行的。可这成绩从哪來。严宁有些直犯愁。正在冥思苦想。毫无应对办法的时候。王一飞跑了进來。居然是李国良來市里了。

“让他进來吧。另外。一飞。你找一下古锋和曲家林。看看中午有沒有时间。找个地方一起坐坐……”抛开小原姐的关系不说。就凭李国良在榆林工作的踏实劲。严宁也不能跟人家摆领导的架子。特别是在榆林抗洪的工作中。李国良这个半吊子水利专家发挥出來的作用可是巨大的。他那股子执着劲。至今仍让严宁感动不已。

“书记。有段日子沒看到您了。今天到市里來开会。就跑过來了。前段日子你小原姐张罗着要去京城看看严叔严婶。我怕她去了给叔婶添乱。硬给压了下來。到现在还跟我不愿意呢……”李国良当上了水利局长好几年了。在榆林也算是上得台面的人物了。但身上的那股子书生执拗劲并沒有什么大的变化。说起话來仍是直來直去。难得地说上两句拉近乎的客套话。半边脸都觉得火辣辣的。

“呵呵。想去就去吧。孩子大了。能撒手了。小原姐又不上班。天天在家呆着也是烦得上。到京城去走走。散散心也是好的……”李国良做人不忘本。说明了他的人品过硬。这也是严宁对他一直抱有好印象的主要原因。

“工作怎么样。还顺心吧。我听说你把水利局都要变成水泥厂了……”很明显。李国良在与领导交际上仍然沒有什么大的变化。而且。他现在的工作跟严宁又沒有什么直属关系。招呼了几句客套话。就坐在沙发上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拘束的混身上下透着不自在。

严宁也知道。除了工作。李国良不太擅长交际。自己若是也不说话。这场子可就有些冷了。李国良在这也就呆不下去了。那样。就显得自己生分了。正好。严宁想起前段日子听钱立运提起李国良在工作中的趣事。这会拿出來当成一个笑话來缓和气氛。最好不过。

“工作挺好的。水泥的事就是局里有了节余。挂在帐上说不准哪天就吃喝沒了。买成水泥给贫困村修修灌渠。打打水井。老百姓还能多打点粮食……”李国良的心里一热。给贫困村送水泥的事情。严宁都知道了。说明严宁繁忙的工作之余。还在关注着自己。沒有什么比这更让人高兴的事了。

严宁在榆林工作时。开展了县直部门帮扶贫困村的结对子活动。一抓几年。效果很不错。而李国良在担任水利局长期间。严格履行水利工程施工招标制度。对水利工程严格把关。基本上杜绝了偷工减料和上下其手的现象。省下來的资金大部分都让他用在了帮扶解困上。

年前。钱立运听取各战线扶贫工作汇报。榆林十几个乡镇。每个乡镇在报告中都提到了水利局支援了多少多少吨水泥。直让钱立运诧异不已。冷不防的问出一句。李国良开水泥厂了怎么的。怎么都找他去要水泥。钱立运的一句玩笑话。使得众多的干部清醒过來。不知不觉中大家都受了李国良的恩惠。对他无私的人品俱是钦佩不已。

“姐夫。水利工作很重要。项目工程多。资金流量大。大把大把的钱从你手中撒出去。一定要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但是。也不能太过认真了。水利工程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链条。你若是太认真。太克板。就容易矫枉过正。下面的人被你堵住了路。沒了进项。你也就变成全民公敌了。泼脏水。小报告什么的。明枪暗箭一起來了。你这官也就当到头了。所以。在学会做人的同时。更要学会做官。只有坐稳了这个位子。才能更好地替老百姓做事。否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对于李国良的人品。严宁沒有什么怀疑的。但在华夏几千年的传统中。既使官清如水。难逃吏滑如油。这一清如洗的人做不了官。严宁还真怕李国良在水利局的工作中把自己堵在死胡同里。那样的话。李国良也就辜负了严宁将他提拔起來的初衷。

“是是。您说的对。在为人处事这方面。我连初莹那个小丫头都比不了。不过。也多亏了这个小丫头。给我提了不少意见。都是金玉良言。就像您说的。既使咱们不吃公家这块肉。也不能断了下面人喝汤的权利。以前不当官。也不知道官场里面居然有这么多的弯弯绕。还好我醒悟的还不晚。辜负了您的良苦用心。我可就真沒脸见您了……”

这体制中的规矩说白了就是蒙着一层窗户纸。不了解的人观之不明。看之不透。不过还好。李国良并不是什么愚昧的人。也沒有像严宁想像般的不开窍。接触的时间长了。一点即透。这让严宁多少感到些欣慰。

“你能这么想那是最好了。难得糊涂也好。至清无鱼也好。说到底都是在指明一个意思。咱们总得向前看不是……”在体制内。只有遵守规则的人。才能站的更高。走的更远。很明显。一向执拗的李国良已经逐渐地摸着了门道。这算得上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书记。您这话我一定记在心里。不过。我今天來找您。还有点工作上的事。想向您汇报一下。也想请您帮我指指路……”虽然当了市委领导。但严宁还是从前的严宁。仍然顾念着以往彼此的感情。这让李国良犹犹豫豫地拘束感消弥一空。趁着气氛缓和了不少。立刻抓住机会。提起了此次前來的目的。

“呵呵。姐夫。有事就说吗。怎么还学会跟我打埋伏了。是想从市里要项目。还是想申请点水利资金。有立项计划吗……”自打主管农业的副市长郭长志投到了严宁身边。农业系统的资金调拔基本都被严宁拿着税费改革的借口拢在了手里。彻底将李知起这个农业书记架空了。

而严宁掌握了涉及资金的直接后果就是边宁和榆林这两个县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在农业生产。水利工程、畜牧业发展等方面。不说巧立名目。也差不多是报上來项目就批下去。两地的农业生产发展势头迅猛。可是沾了严宁很大的光。

不过。不管是立项也好。申请资金也好。基本上都是从计委上报。财政拔款。部门执行。像李国良这样以水利局长的身份。直接绕过了主管部门。來向严宁走后门的。整个双江也就他这一份。虽说乱了规矩。但李国良和严宁多着一层关系。任谁也挑不出礼來。毕竟华夏的国情就是一个人情社会。特别是北江。更注重这些所谓的关系。

“不是。不是要项目和请资金。是招商引资的事情。这不市里下了招商引资工作的文件吗。县里都闹腾开锅了。每个单位都有目标任务。您在榆林时打的底子好。跟省厅的关系走的也近。想要拉來几个项目。化点款项。应付一下沒问題。可是这回对招商工作的奖励说的挺清楚。钱书记也说了。只要能引來大项目。县里要给予重奖。这个。你小原姐天天盼着我进步……”严宁带着几分埋怨。若有所指的说李国良打埋伏。可是吓了李国良一跳。这是个实在人。以为严宁误会他藏着掖着。急忙解释了起來。不过。他的心里明显不拖底。说着说着。又把小原姐提了出來。

“招商……”哪壶不开提哪壶。好不好的李国良居然提起了招商。自己的招商问題还沒解决呢。他又跑來添乱。严宁觉得自己的头又疼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