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李天放又抖起来了(1 / 1)

官翔 红运关头 3393 字 2013-05-18

“嗯。似乎真的有些不寻常……”人员动议名单修改的面目全非。王一飞不说。严宁并沒有注意到。刘鼎锋提议的人选很多。而被王双阳留下來准备上会讨论的人选。大都集中在了建设和经贸系统。分属建设、规划、劳动、经贸等几大部门。虽说都是以副职居多。但集合起來的力量一样仍然不容小觑。若是联合起來。足以架空所在部门的领导。形成一股不小的势力。

按理说刘鼎锋是市长。在人事动议上属于从属地位。既使心再急。想法再多。也不会在人事安置上去挑战王双阳的权威。可他这次拉出的调整人员名单。密密麻麻的足有两大篇。哪怕你招商引资取得的成绩再大。如此乱伸手可是坏了规矩。这可不符合刘鼎锋谦和谨慎的作风。

再说王双阳。不知道是有意为之。还是忽略了情况。对刘鼎锋提议的人选否定了大部分。唯独留下了建设和经贸系统不动。这两块一个是城市发展的主基调。一个是经济发展的主战线。虽说限定了条条框框。但若是整合起來。同样可以给刘鼎锋这个市长发挥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助力。如此一來。对刘鼎锋其他方面进行的压制就变得可有可无起來。根本不足以影响刘鼎锋工作开展的大局。

“一飞。你有什么看法……”刘鼎锋整出这么一份名单來。人员多。范围广。很有大干一场的架式。而王双阳摆明了要压制刘鼎锋。但动在动议名单上又留出了余地。这本身是一个矛盾的事情。他们两个到底在搞什么明堂。是互相试探。还是在互相妥协。自己搅在其中。往农业系统里掺沙子。是不是有画蛇添足的意思。一连串的问題闪现在严宁的脑袋上。严宁觉得自己陷入了一个怪圈之中。

“书记。刘市长刚刚來到双江。想要一下子把经济搞上去不现实。循序渐进。徐而图之。逐步的推进才是稳妥之道。从这次刘市长招商回來的项目看。抓住了建设项目和工业增长就足够他站稳脚跟了。只要有了成绩。这话语权也就加大了。其他的慢慢來。一年推上去几个。时间一长。一个圈子也就形成了……”王一飞是旁观者清。从自身的角度去理解市委人员调整的分布。却是一语中地。不论王双阳想如何压制刘鼎锋。总得给他这个市长一定的自主权。总得让其把正常的工作开展下去。而刘鼎锋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有恃无恐的借着招商引资去说事。

“你还别说。有长进。听着像那么回事……”刘鼎锋就是一个攻于心计的人。自然知道王双阳不可能在人事安排上给予他全力的支持。拿出这份密密麻麻的名单出來。就是他放出來的一个烟幕弹。或许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把建设和经贸两个系统划到名下。很不幸。王双阳并沒有发现其中的猫腻。七改八改。最终还是考虑到了刘鼎锋招商來的成果。对这两个系统放了手。如此却是遂了刘鼎锋的心意。

“好了。一飞。就按这份名单抄录一遍吧……”拿笔将准备放到农业战线掺沙子的人名划了下去。严宁将名单又扔给了王一飞。王双阳和刘鼎锋在斗法。自己看热闹就好。犯不上去瞎掺和。多那么两个职位。起不了什么大作用。反倒容易引起王双阳的反感和刘鼎锋的警觉。

就像老马同志所说的。干好自己的工作比什么都强。眼下自己在双江的摊子铺的有些大。想要面面俱到。明显是不现实的事情。不如集中一点。把税费改革抓出來。把棱边江新城建设起來。这个成绩足以让自己浑身上下沾满光环。去计较那些蝇头小利。只能说是舍本逐末了。

“严书记在屋呢吗。”半掩的门根本隔不住粗犷的声音。严宁寻声抬起头。办公室的门已然被拉了开來。李天放那张肥硕的大脸挤了进來。后面还跟着无精打采的建设局长朱国勇。李天放未语先笑。嘎嘎的声音听得严宁直感到惨得慌。

“哎哟。李市长。稀客稀客。快请进……”李天放未语先笑。嘎嘎的声音渗的严宁心里直发慌。也不知道这货跑到自己的地头來要搞什么明堂。不是一路人。不进一家门。严宁和李天放不但沒什么深交情。相反积怨还挺深。特别是几次被严宁整的灰头土脸。又是摆酒。又是低头的。让李天放平时见了严宁都躲着走。严宁搞不明白李天放莫明其妙的跑到自己办公室來干什么。不过上门就是客。不管他有什么目的。起码的礼貌严宁还是得做到的。

“哎呀。严书记。我是无事不登门。工作上遇到了些难題。特意來求你指点迷津……”曾经的李天放是国企的经理。跑销售出身。一向喜欢以商人自居。或许也正是商人当的时间长了。被地方的行政管理者压的抬不起头。才让他生出了想要转行的念头。也是机缘巧和。赶上了刘鼎锋招兵买马。借着妹妹的余威。他这个做了大半辈子企业的管理者。终于跨进了市政府。别说。肥硕的大脸上戴上一幅无框眼镜。配上深蓝色的西装。说起话來咬文嚼字的。还真有几分政府领导的架子。

“李市长客气了。什么求不求的。都是为了工作。遇到了难題。大家一起研究就是了……”扫了一眼坐在一旁一言不发的建设局长朱国勇。严宁的心里大体有了一个方向。

刘鼎锋在政府工作分工上。架空了常务副市长林志向的职权。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城市建设。这是一个烧钱的工作。自然要交到自己人手中。而在双江刘鼎锋除了李天放以外。暂时还真沒有哪个副市长能说是他的人。这建设口的工作自然也就落到了李天放的头上。这会儿李天放带着朱国勇找上门來。所谓的难題不用说就是城市建设方面的。

“严书记就是痛快。那我就不客气了。这不前段日子市里开展招商引资吗。明珠市蓝天集团有意在双江搞一下房地产开发。初步敲定在沿江路以东方向。那边都是老棚户区。一年四季污水横流。破败的不成样子。这总投资四个亿开发项目一出台说不得要旧貌换新颜了。哈哈哈……”李天放对他招來的项目。颇有些沾沾自喜。说着说着就自顾的大笑起來。在双江这种三线城市。一下子上马四个亿的开发项目。算得上是大手笔了。至少之前双江沒有这么大的项目。李天放估计是自觉开创了双江城市建设投资规模的先河。也难怪他笑的这么豪放。

“沿江路开到头。跟隆兴镇沙兰岗村连在了一起。有那么百多亩地。临近江边。正好能建个别墅区。这客商有要求。咱们得支持不是。毕竟是來给咱们投资。开放建设來的。可是一看规划。这百多亩地属于沙兰岗村的土地。政府征用开发什么的村民倒是沒意见。不过在价格上。按七十年买断的话。却比以往高出了近两成。足有一千多万。村民说税费改革免的税就是村民的收入。如果征地的话。这收入也就沒了。不能白白的丢了……”

看着严宁歪着脑袋。笑咪咪的沒有丝毫配合的意思。李天放觉得有些索然无趣。有些尴尬的收住了笑声。把话題又转了回來。结果说着说着。好好的一个商业房地产开发。三转两转居然绕到了税费改革。严宁的脸上刹那间变得严肃起來。

“严书记。你说若按村民的这个说法。按他土地上的收益进行补偿。有这道理沒有。难道他要种的是摇钱树。我还得赔他金元宝不成……”事情说了个大概。李天放的嘴角带着几分叽笑。把他口中所谓的难題推到了严宁的身上。大有向严宁要说法的意思。

“李市长。在双江开展农业税费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其中不止是税费减免。还有相配套的耕种补贴。农技推广。这个试点工作虽然由我主持。但有省委省政府的文件做指导。并不都是我想怎么说就怎么算。再有税费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但村民怎么去理解税费改革。似乎并不在试点工作的考虑范围。你这个难題。我可解答不了……”严宁听明白了。李天放这哪是來研究什么工作。纯粹是替这个蓝天集团的开发项目來向自己兴师问罪來了。嘿嘿。几天不见。这货记吃不记打。不但长能耐了。连胆量也大了。居然又抖起來了。

“不过。要我说。村民的理解也沒什么错误。少交了税赋。间接上就等于增收。土地的收益多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自然也就高了。种地的人多了。这价格自然要上涨。也说得过去。当然了。这是我个人对税费改革相关条款的理解。沒有其他的什么含义……”你李天放打的好算盘。居然想给我下套。让我去把这块责任承担下來。想的倒美。你想要答案。好。那我就给你答案。整个税费改革都是我整出來的。条条框框都在我的脑袋里。谁來我都能给支应过去。看你能有什么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