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严宁事多。除非必要很少参加下属的吃请。严宁可不愿意在吃吃喝喝中浪费大好的青春。但下属可不这么想。总看不到领导的面。这心里可就沒底了。不和领导多接触。多汇报。多交流。领导哪能知道你心里想什么。特别是李江海。自打调到双江就沒见过严宁几次。难得今天碰上了王刚这个严宁最为信任的人。自然要动下脑筋。
而对于王刚來说。自身有多大的斤两。自己最清楚。除了在与严宁结识较早的机缘上占了便宜以外。本身无论从能力和水平都不具备什么优势。但李江海的情况就不同了。起点高不说。严宁能够跨区将李江海调到双江。想來也是要对他有所倚重。这上升的势头还是很明显的。而且。大家都在一条战线工作。又是一个圈子里的人。有了困难互相帮衬一下也是应该的。
开口三分面。虽说不是多大的事。但总是人情不是。趁着李江海现在还处于在做冷板凳的队段帮衬一下。今后不说借到李江海什么力。就是图个工作方便。也有必要打理好彼此的关系。何况。不过就是邀请严宁吃个饭。自己就是过个话。行不行还得严宁拿主义。本身可是沒有丁点的损失的。这样的顺水人情。王刚若是不会送。那也就不是为人圆滑的王刚了。
“吃饭。呵呵。好吧。左右今天空了下來。就去打李江海的土豪。这段日子大家都辛苦。借着李江海的酒犒劳一下大家。你让一飞联系下张东盛、古锋、曲家林几个。看看他们有沒有时间。有的话就一起闹闹……”王刚和凌震一个德性。都是只进不出的性子。自打跟着严宁以來。始终就是在跟着严宁混吃混喝。既使现在当了局长。灰色收入日益增长。也很少自掏腰包。这会贱兮兮的跑來说要请客。不用说就是替李江海出头來了。
“好喽。我这就给老李打个电话。今天晚上好好让他放把血……”王刚的大嘴一咧。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笑容。严宁不但同意出席宴请。更要让张东盛、古锋这些严系的骨干力量参加。这不摆明了要把李江海当成自己人引进圈子的迹象吗。这对李江海來说可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机会。这个人情可送大了。别说就是吃他李江海一顿饭。就是再顺点好处。估计李江海也得乐的屁颠屁颠的。
目送着王刚美滋滋的找李江海邀功去了。严宁的眼神中也多了一些的期待。说起來。李江海就是严宁打入双江市局的一根钉子。目的就是要在韩实主导的市局里打开一道缝隙。随时都有可能顶上去接手的后备人选。算算时间。李江海调來双江快一年了。基本的情况差不多也该摸透了。虽说现在他不一定能够动摇韩实在市局的根基。但牵扯一下他的精力。分化市局各方面的力量。想來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暂时來看。李江海的作用也就发挥到这个程度了。韩实在双江市局当了七年的局长。把市局经营的牢不可破。本身又是见风使舵。长袖善舞的人精。不但和王双阳相处甚欢。就是和刘鼎锋也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深厚友谊。据说前段日子。市长刘鼎锋还在私下里和王双阳提议韩实兼任市政府副市长。王双阳虽然沒有表态。却也沒听说有反对的意思。
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包装着执法者华丽外衣的公安局。所发挥出來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国家机器所独具的暴力性。已然超脱了其本身所固有的含义。无论是征地拆迁。还是治安调节。处处都可以看到警察的影子。很明显。王双阳和刘鼎锋都想拉住这个助力。不过按照严宁的估计。韩实很可能早就投到了刘鼎锋一边。毕竟韩实背后的那一位跟李江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又有李天放这个李月仙的哥哥从中牵线搭桥。早就具备良好的基础。一切似乎都顺理成章。
而韩实与王双阳的关系。不过是表面上的默契。敷衍了事罢了。若是韩实真有心投到王双阳一边。早就应该有结果了。也不用拖到现在才表态。王双阳在北江的根基不牢。看似强硬。实则外强中干。眼下在双江占据优势。不过是占了比刘鼎锋早來几年。基础牢靠的便宜罢了。再过几年会是什么样子。可就不好说了。这一点。严宁都能看出來。老奸巨滑的韩实沒理由看不出來。
但是不管怎么说。韩实能在双江两大势力中做到左右逢源。可不仅仅是背后有靠山就行的。更多的还是其本身所具备的内在能力在发挥作用。毕竟这墙头草可不是谁都能当的。这些可都是李江海所欠缺的。所以。严宁对李江海既使有期望。也沒给他过多的压力。放到那里慢慢地发酵。总有能够发挥效用的一天。
……
“书记。这是市纪委转过來的材料。王书记签批的意见是督察室跟踪督办。我觉得这里面应该有些问題。先拿來给您看看。然后再转出去……”午饭过后。严宁在办公室里小睡了一觉。醒來之后直感到神清气爽。这段日子无论是跟着张令森调研。还是关注橡胶集团的动向。都耗费了严宁大量的精力。好不容易熬到张令森返回了冰城。这个苦差才算交了过去。工作才恢复到了正常的轨道。
“我知道了。你忙去吧……”打开黄色牛皮纸的档案袋。十几封信洒落到办公桌上。严宁大致的扫了一眼。每封信的标头上都有一个郑德银的人名用红色粗芯笔标注了起來。严宁不用细看都知道这些信都是检举揭发郑德银的告状信。
“操之过急啊……”细细的烟雾冉冉升起。在午后灿烂的阳光映衬下。散发出诡异的蓝光。然而。更诡异的事情却是严宁面前的这十几封告状信。
郑德银是双江市金融办主任。王双阳做市长时一力提拔起來的干部。年纪不过三十六七。正儿八经的金融学硕士海归。这个学历不说在双江绝无仅有。却也屈指可数。这外來的和尚会念经。华夏人迷信外国的月亮就是圆的思想。硕士海归在双江这个并不发达的城市來说还是具有一定含金量的。至少在双江人看來。严宁博士学位沒拿到。仅仅靠京城大学的硕士学位。和外国的高等学府比起來还是差上一个档次的。
当然了。所谓的学位学历倒不是主要的。郑德银的能力也很不错。在前几年。受王双阳委托着手组建市属商业银行的过程中。表现的可圈可点。这也是郑德银被王双阳看中的主要原因。只是这会郑德银刚刚被王双阳提名为双江橡胶集团董事长的候选人进入组织考核。一下子就出现了这么多的反映问題的告状信。其中所代表的含义就是傻瓜都能看出來。
带着问題提拔。向來都是党内使用干部的大忌。不管郑德银有沒有问題。如此多的告状信一出來。提拔的事情就得压后。至少在事情调查清楚之前是不能上会议定了。这一來一往。时间可就拖了下來。除非王双阳另选稳妥的候选人。争取主动。从快从速的将之强行推上位。否则。调整的计划就只能是一纸空文。所以。严宁说王双阳想一下子将橡胶集团吃下去。一口吃个胖子。实在有些操之过急了。
而刘鼎锋显然也注意到了王双阳操之过急。仓促上场的不足之处。用反映问題。署名告状这种这最简单。却又最有效的手段暂时阻止郑德银被提名。只是能拖上个把月的时间也就足够了。等到刘鼎锋完成布局。理清橡胶集团内部出现的问題。压制橡胶集团干部职工之间的矛盾。并借助以往橡胶集团的利益网络。从省里寻求助力。甚至做通张令森的工作。
那么。调整橡胶集团领导班子。动议吴守正的议題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了。只要吴守正这个李天放的铁杆不被调整。双江橡胶自然还在刘鼎锋的掌控之下。王双阳操之过急的结果就是错失这个调整的良机。再次与橡胶集团失之交臂。这个机会失去了。什么时候能够再找回來。可就不好说了。
本來。王双阳和刘鼎锋角力橡胶集团。这事本來跟严宁沒什么太大的关系。能在适当的时候表表态。给王双阳敲敲边鼓。也就是严宁对他最大的支持了。况且王双阳也不希望严宁过多的参于进去。毕竟让严宁跟着占了大便宜。以他吃独食的性子。可是不舍得的。这点认识严宁还是有的。
但是。让严宁感到诡异的是王双阳把这些告状信签到自己主管下的督察室下。这又是什么意思呢。虽说督察室也有调查违纪案件的权力。但都是从机关效能和作风的角度出发的。跟这种实名检举可是不沾边的。更重要的是。若是自己参与进去。处理不当的话很容易引火烧身。最终的结果就是王双阳不满意。刘鼎锋也心存怨恨。那自己可是里外不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