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您觉得调整橡胶集团的阻力就是刘市长吗。要我说不是。是其中纠缠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我早就和您说过。橡胶集团虽然弊病重重。但不适合下猛药。压的越紧。反弹的越大。您要揭开这个盖子。可是要惹火烧身的。我建议您还是拿郑德银被举报的事情做个引子。往后压一压再说吧……”本來并不想发表意见。但王双阳的不依不饶让严宁很无奈。事情都是明摆着的。为什么偏要去钻这个牛角尖。一个刘鼎锋都把你搞的手忙脚乱。又凭什么去应对那些尚未可知的政治势力。量力而行的道理难道你王双阳不明白吗。
“橡胶集团眼看着就要病入膏肓。趁着还有缓和的余地。去除顽疾。才能轻装上阵。焕发出新的活力。再说了。调整的目的是要发展生产。搞活经济。而不是去揭什么盖子。既使填不平窟窿。也不能任由他就这样越來越坏。郑德银接受调查。那就再换个人选。总之橡胶集团的颓势必须得改变……”很明显。严宁的话王双阳并沒有听进去。不但坚持着他并不成熟的观点。甚至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以及命令的口吻要求严宁。这个态度实在不太像來求人的。严宁的眉头不由的皱了起來。从心往外透着几分的不高兴。
“只做调整。不揭盖子。这话鬼都不相信……”严宁有一口沒一口的抿着茶水。整个人归于了沉默。不想再发表任何意见。有一种直觉告诉严宁。眼前的一切都是假像。假像的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王双阳此举绝对另有所图。
双江橡胶集团建厂时不过百余职工。经过数十年风风雨雨不断发展壮大。为双江。为北江。甚至为全国的经济发展都贡献了巨大地力量。眼下虽说弊病重重。但设备老化。负担沉重。机构雍肿几乎是国有大型企业存在的共性问題。既使出了问題。这个板子也不可能都打到王双阳的身上。完全都可以归咎为历史遗留问題。慢慢解决。慢慢消化。这在华夏几乎是不成文的惯例。
可是王双阳如此迫不及待的想要揭开橡胶集团的盖子。绝对不会因为职工告状。那应该只是一个引子。或者背后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这个目的若是摸不清楚。绝对不能去替他冲锋陷阵。闹不好就会变成了毫无意义的炮灰。
“听说中央的精简领导指数的决定下來了。党委和政府都要进行微调。宝江同志年纪大了。自觉精力大不如前。想要调回省委宣传部。前两天我跟张书记提到这个问題。张书记对双江的工作还是支持的。这样一來。你年轻。思想活跃。精力旺盛。以后身上的担子可要更重了……”或许是看到了严宁的表情。意识到自己的语气过于强硬。或许是认为严宁在抬高价码。王双阳撇开了这个话題。转口提起了精兵简政的问題。大有以此作为筹码來交换的意思。只是。严宁依然沉默。望向王双阳的眼神里散发出一阵不屑的冷光。
还是封官许愿的老一套。这对别人或许成效显著。放到严宁身上实在有些不够看了。凭着在双江推进的税费改革。凭着对县域经济的超强理解。凭着老师谢天齐在学术界的声望。凭着凌家雄厚的政治势力。严宁既使到国家计委、财政部、农业部这样的大部委。也轻松能混到厅级实职。上到省部级也不过是时间上早一点。晚一点的问題。何况王双阳既使想借着精简指数挤走严宁。不说马芳河同不同意。就是张令森也得深入考虑一下。
严宁和王双阳两个人的起点不一样。格局不一样。对仕途的理解同样有着区别。不是世家子弟体会不到世家所具有的荣耀。王双阳既使被宗家吸纳到了核心阶层。但毕竟与严宁这样被凌家当成接班人培养的情况不同。沒有雄厚的实力做支撑。自然看不到深层次的问題。最终只能把严宁进步的要求。当成与自己一般攀爬的理由。这境界的差别。不是仅靠后天努力就能弥补的。
“上回你和我说的张东盛。这个同志地觉悟很高。能力也很强。把旅游产业干的红红火火。继续磨练敲打一务。绝对能出块好钢。省里给咱们旅游产业提了半格。这回就一起作为副厅级局长候选人上报吧。对了还有他那婆娘。一下子招了几个亿的项目。这就是能力。要我说挂个常委完全够格的吗……”王双阳也知道。一个专职副书记不可能满足严宁的胃口。可现有的指数就这些。总不能把自己这个书记的位子都让给他吧。不过不要紧。严宁重感情。对他手下的那帮兵最为义气。用这些人的前途做支撑履试不爽。王双阳的脸上带着几分得意。嘴里不停地跳出着人名。一点一点调着严宁的味口。不相信严宁不会就范。
“王书记。橡胶集团职工聚众闹事那天晚上。您跟张书记汇报了这个问題吧。唉。我原本以为你会瞒着不报呢。这步棋走的。失策啊……”王双阳把严宁的情况摸的门清。对严宁线上的干部不说了如指掌。却也而熟能详。一个接一个的人名往出跳。毫不吝惜称赞的语言品评一番。毫不犹豫的大肆封赏。直有让严宁满意为止的架式。
刹那间。严宁的思路被打开了。能让王双阳如此下血本的原因就是他会在橡胶集团的事情中获得的收益更大。单单从双江的角度來看。这明显是不可能的。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他要跳出双江。展望全省。而在北江省。除了宗家以外。能给他这个希望的唯有省委书记张令森。
所以。严宁可以断定。王双阳跟张令森汇报了橡胶集团的情况。而张令森不知出于什么目的。给王双阳下了一个死命令。揭开橡胶集团的盖子。或许就是要借着橡胶集团的问題。进而发动一场凌厉的攻势。打掉一两个不和谐的声音。巩固其在北江独一无二的威严。如此一來。王双阳的一切举止就变得合情合理了。
郑德银也好。其他什么人也好。只要是王双阳做出的人选提名。在得到自己的支持以后。常委会上占据了绝大多数票。通过是必须的。确定的人选报到省委以后。张令森也好。鲁运城也罢。自然是不遗余力的给予支持。甚至马芳河在事不关己的情况下。明哲保身也好。坐山观虎斗也好。根本沒有理由去反对。从这个角度來分析。王双阳已然胜券在握了。
但是。双江橡胶集团的盖子真若是那么好揭。这个机会也不至于留给王双阳了。留给张令森了。两万多职工的国有大型企业乱了套。就是放到京城都是了不得的事情。当初赵一书领衔北江省国有企业改制。北江省的飞机厂、涡轮机厂、重型机械厂、制药集团、渡轮集团这样的超大型国有企业说砸就砸。说改就改了。唯独留下了双江橡胶集团纹丝不动。最终赵一书折戟沉沙。黯然退出了北江政坛。其中有沒有过手橡胶集团。从而引起了相关利益的强烈反弹。怕是只有赵一书这个当事人才知道了。
但不可否认。橡胶集团绝对称得上是一个禁忌。轻易不容碰触。严宁当时不知天高地厚。用橡胶集团中存在的弊病跟李天放掰手腕。虽然打的李天放束手无策。但也引出了李月仙这位大神。最终在马芳河的警告下。任由李天放摆酒认错以后下了台阶而不了了之。所以。严宁不认为在北江势单力薄的王双阳能摆平橡胶集团。既使他攀上了张令森。换名话说。就是严宁不看好张令森与北江本土势力一个看不见的势力集团之间的碰撞。最起码。张令森这个突破口找错了。强龙不压地头蛇。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这样吧。书记。您的提议我可以支持。省里的批复若是下來了。咱们就什么也别说了。您想怎么调整。我一概不问。但省里的批复若是不下來。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毕竟稳定才是发展的主旋律……”在王双阳错愕的表情中。严宁可以肯定自己的猜测沒有错。既然张令森想要重蹈覆辙。从橡胶集团打开突破口。自己也沒必要从中做梗。枉做恶人。涉及到省委高级领导之间的斗争。哪怕自己不看好张令森。也不能枉下结论。谁知道张令森手中倒底握沒握什么不为人知的底牌。
“只要市委的思想统一了。步调一致了。相关的工作也就好开展了。调整橡胶集团的班子不过是工作的一个细微组成部分。下一步市委将要在全市范围内选拔优秀的干部进和重要领导岗位。只要大家的目标一致了。双江还是大有可为的……”严宁终于吐口了。王双阳自觉胜券在握。脸上的笑容有如绽开的花朵一般。不过。他并沒有忘记对严宁许下的承诺。隐喻的提及了相关岗位会留给严宁。从心往外把严宁的结论当成了谈判的结果。颇有一番大获全胜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