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长。您的电话总占线。小王主任请您回个电话。说找您有急事……”办公厅的小王主任不是审计署办公厅主任王国彬。而是办公厅下属政策研究室的主任王振宇。也是晏国安的专职秘书。在审计署的地位很是超然。由于王国彬和王振宇都在办公厅工作。又都姓王。审计署上下为了区别开來。一般要称王国彬为王主任。而王振宇的头上就被冠上了一个小字。称为小王主任。而往往小王主任有了动作。也就意味着是大老板晏国安的动向。难怪祝镇山一听是王打振宇的电话。就急的满头是汗。
“行了。我知道了。你忙去吧……”用充满询问的眼光看着祝镇山。这小子居然沒有任何的反应。严宁感到索然无趣。不用说王振宇只是把他当成传达工了。具体的内容却沒向他交待。不知道是涉及到了什么机要问題。还是压根就沒把祝镇山放在眼里。
“王主任。你好。我是严宁。不好意思啊。跟位长辈通个电话。聊的时间有点长。让你等着急了……”拔通王振宇的电话。严宁婉转的检讨了一下。打狗还得看主人不是。王振宇虽然只是个处级干部。但代表的是晏国安。适当的吹捧一下。也算是尊重了。
审计署的管理层次比较清晰。若在沒有意外的情况下。领导们也有意识的遵守着一定的底线。在这一点上。晏国安以身作则。做的很到位。具体的表现就是基本上不过问各司的业务工作。更不会直接把手伸到下面的司处中。去干涉正当的业务开展。就是有想法。有要求。也会通过分管领导去落实。所以。严宁抓着电话想了好一会儿。也沒想到自己有什么事能让晏国安掂记上。
“严司长。您好您好。有个急事跟您通报一下……”严宁和小王主任接触的不多。对这个人不是很了解。也不知道他是怕隔墙有耳。还是故弄玄虚。说起话來压低着声音。关键时刻突的一顿。整的神神秘秘的。直让严宁感到一阵的腻歪。却不得不耐着性子等待着他的下文。
“咳咳。严司长。中组部近期要对您进行组织考察。晏审计长说让您抓紧时间安排下工作。先回來一趟。严司长。这回您可要扶正了。我这先恭喜了……”严宁很不上道。居然连配合一下的意思都不知道。更沒有意想之中的急切询问。这让小王主任有些索然无趣。干咳了两声。声音恢复了正常。直接把事情爆料出來。却是中组部要对严宁进行考察。
“嗯。考察。扶正。王主任。你沒搞错吧。我这到审计署还不到一年呢。哪能这么快就扶正呢。快别开玩笑了。再拿老弟我逗乐子。我可真跟你急……”中组部要对严宁进行考察。这倒让严宁有些搞不清楚原因了。这事居然一点风都沒透出來。似乎有些不太正常。
要知道。严宁是凌家的女婿。更是凌家未來接掌门户的核心人物。那在体制中也是有组织。有背景的。无论是涉及到提拔。还是调转。多少都会有领导事先跟凌家打个招呼。让凌家承情是一方面。也是对凌家的尊重。这面子都是相互的。你给我面子。我才能给你留面子不是。凌家的面子。放到哪都不是一个小事。
而且。天下沒有不透风的墙。哪怕中组部的组织程序进行的再严密。保密措施做的再好。要想提拔严宁。也不可能绕过审计署。绕过晏国安去。从正常的角度考虑。提拔自己可是涉及到前程的大好事。晏国安能放弃这个向自己示好。向凌家示好的机会吗。能放弃这个不可多得的人情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但偏偏晏国安压根就沒跟自己提及过这事。以晏国安的老奸巨滑來说。这可是不太正常的事情。
“嘿嘿。严司长。你这人倒有意思。人家一听到要提拔了。乐的一蹦老高。可你倒好。居然还推脱起來了。我跟你说。从去年开党代会算起。你的组织关系就转到了署里了。到现在早就超过一年了。扶正可是符合规定的。再有晏审计长可说了。你们综合司的工作开展有声有色。成绩有目共瞩。早一天。晚一天都得把你扶正了。倒不如早点。也好让司里的同志看到希望。提高一下工作积极性。这可是审计长的原话。严司长。您就放心吧。考察公告都在我手中拿着呢。一会就要贴出去了。这事错不了。不过咱可得说好了。回來你得请客……”严宁居然不知情。那自己这个电话打的可就有份量多了。王振宇的声音好像打了激素一般。陡然提高了几个音阶。罗罗嗦嗦的跟严宁解释了一遍。兴奋的样子好像提拔的是他。而不是严宁一般。
“哎哟。王主任。对不住啊。误会了。竟是真要考察。你看这事闹的。要不是你。我还一点消息都不知道呢……”听到王振宇这么一解释。严宁顿时恍然大悟。怪不得二叔莫明其妙的提起了晏国安。敢情这话在这埋伏着呢。早知道这个消息。也不事先透露一下。弄得自己连点准备也沒有。
不过话又说回來。自己需要准备什么吗。貌似还真沒什么事情需要自己准备的。本身就是以副司长的身份主持着综合司的工作。这在先决条件上已然占了优势。再有就是群众的眼晴都是雪亮的。综合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文不名到声名雀起。每一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都在那摆着呢。想要在工作上找自己的毛病好像很难。还有就是最关键的领导意见。就是晏国安也好。几个副审计长也好。甚至是主管领导袁组长。不会傻到沒有一点政治立场吧。给自己设置障碍。就等于得罪了凌家。哪多哪少傻瓜都能分辨的清楚。如此一來。也难怪二叔沒把自己的提拔当回事。水到渠成的事情。是不需要太过上心了。
“提拔。还真是有些意想不到。呵呵。居然又要进步了……”若说严宁不高兴那是假的。三十岁的正司局级干部。既使在大型的国企。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看到的。何况分管的工作又是审计署的重头戏。称得上是位高权重。
更重要的是这个司局级的级别才是严宁所注重的。所谓名正言顺。有了这次进步。整个综合司上下就成了一盘棋。外人再想伸手进來的可能性基本上都被排斥在外了。而且。司局级的级别对应在地方就是地厅级。哪怕就是再折回地方去。也少不得是一方大员。进可攻。退可守。高度不一样了。就是想要干些事业。掣肘的地方也要少了。
“严司长。恭喜啊。过了这道槛。你可就是咱们审计署名副其实最年轻的司长了。得好好庆祝一下。等你回來国际饭店吃大餐啊……”
“严司长。看看吧。综合司的工作干的这么好。你不接司长谁还够资格。怎么样。让我说着了吧。从这一点看。咱们审计署的领导还是顺应民意的……”
“司长。听到您要接受组织考察。司里的同志们都很受鼓舞。干劲都更足了。哦。对了。相关的材料档案都装好了。若是考察需要深入的话。同志们绝对不会给您丢脸……”
不知道是小王主任把考察公告贴了出去。还是有人替自己暗中制造声势。这脑袋还沒等转过來弯呢。电话就开始响个不停。彻底变成了热线。所有打來电话的人都是一个中心主題。对严宁的进步表示祝贺。从正常的角度來说。京城是华夏的政治权力中心。举国上下的政治精英人物差不多都集中在京城。有好事者戏谑的说京城是司级满街走。处级不如狗。虽说有些夸张却也说明了一个问題。严宁的这样的司级干部实在是搬不上台面的。
不过。既使同样都是司级干部。这份量也是不同的。最起码在严宁这块的份量要远远超过其他同级别干部。官场之中。有欺老不欺少的传统。谁也沒有那个先见之明。谁也不知道年轻人会走到什么地步。所以。在同等条件下。三十岁的司局级和五十岁的司局级。哪个份量最重。哪个前景更看好。大家心里都有着一杆称。何况严宁的背后还着凌家这样的庞然大物。行情更是看涨。
当然了。像邱月那样三十多岁就上了副部级的干部。严宁是沒个比的。但是。邱月的进步。纯属是机缘巧合中的特例。之所以说是特例。是要把他划到在某一区域范畴内。对该区域经济发展领域上有着独特见解。属于专业性的拔尖人材的范畴中去。占着专业技术人材的优势。不过。话又说回來。谁又保证再给严宁几年时间。让严宁着手完成西部发展的布局以后。就不能跟邱月站到一个起跑线上呢。答案是肯定的。至少严宁有这个信心。不是对自己的官运。更多的是对自己在西北地区着手进行的改革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