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较劲(1 / 1)

官翔 红运关头 3290 字 2013-05-18

“严书记。平川口环境整治工作的情况我们都了解的差不多了。虽说平川口的同志执法态度粗暴。但污染问題毕竟是个大问題。不下狠茬子是收不到效果的。这个原由可以理解……”刘养淳觉得自己很窝囊。一把年纪都活到狗身上去了。一个不察被人挖了坑不说。这到了西宁。表明了态度才意识到。西宁经济开发区就座落在平川口。而勃肯镇企业的排污口正对好位于开发区的上游。如此一來。李迪科一个县委书记亲自登台执法的背后。不用说就是出自严宁的命令。

作为省纪委的副书记。刘养淳很清楚西宁经济开发区在省委一干领导心目中的地位。也知道这个开发区承载着新夏省的希望和未來。省里各个部门对西宁开发区的各项工作早就有了共识。相关的审批手续报上來。连看都不看的就给予通过。怕的就是被严宁在背后告了刁状。给自己添麻烦。这绕着走都怕沾上麻烦的事情。自己还苦巴巴的跳了进來。这是多冤的一件事。

“之前我们有些领导同志不了解情况。偏听偏信。责令省纪委深入调查。我带着工作组正在邻市搞调研。临时被抓了劳工。现在这个情况已经基本查清了。中央一直强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平川口县取缔生产能力低下。污染严重的小企业的决定是正确的。对于这一点。我们要给予正面肯定。劳烦严书记亲自跑一趟。实在对不住了……”不论平川口县在执法过程中有沒有粗暴不讲理的现象。这前提肯定是沒错的。严宁亲自找上门來了。说的好听点是來解释的。说的不好听。那就是兴师问罪來了。这样的人惹不起。那就躲着点。哪怕说点软乎话。先把退路找好才是真格的。抱着这种想法。刘养淳的态度很真诚。

“刘书记言重了。开发区也好。平川口县也好。总有工作做的不到位的地方。这一次您的到來也给我们提了醒。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加强学习。深入整改……”刘养淳的话不但严宁迷糊了。就是赵明珠的脑袋都有些转不过劲來了。诧异的眼神相着刘养淳。实在不敢相信。这还是一向以严厉而著称的刘书记吗。

“某些领导。呵呵。刘书记远來辛苦。如今这情况已经调查清楚了。还原事实于真相。怎么说都是工作组努力的结果。感谢的话我就不多说了。我听说刘书记也曾在西宁工作过。算起來咱们都是一家人。今年西宁市委、市政府落实省委决议。在平川口筹经济开发区。我呢想请刘书记和同志们到建设中的开发区去走走。一來请刘书记看看我的建设成果。再就是请刘书记也帮我们提提意见和建议……”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刘养淳透露出來的太多的信息。直觉告诉严宁他并沒有说谎。如此一來。之前说不通的问題也就都说通了。看來西宁开发区的兴起和自己的强势已然吸引了高层的目光。只是这个某些领导又代表着谁呢。严宁很想知道。

……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带着刘养淳以有工作组的一干人员在开发区走了一遭。看了一下施工现场。介绍了一遍开发区的规划和发展目标。中午严宁做东宴请刘养淳一行。一餐饭折腾到了下午两点多。众人才意兴阑珊的尽了兴。送走了腆着肚子。面带微薰的刘养淳。严宁脸上凝结的笑容倏的一下消失不见。转过头來轻轻地读了一句太祖所做的送瘟神。若有所指的看着面色同样扉红的赵明珠。严宁知道。若是赵明珠连自己的意图都领会不了。那自己也白器重她了。

“咳咳……”被比自己小着十几岁的严宁盯着看。赵明珠想到自己因为饮酒而变的扉红的脸颊。突然间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居然流露出了小女生才会有的羞涩。不过。转瞬之间赵明珠发现严宁非但沒有看自己笑话的意思。反倒是神色凝重。一脸的问询。立刻意识到自己的举动多余了。这才红着脸尴尬的干咳起來。

“严书记。刚才我借着去洗手间的功夫。跟党风室的副主任方荣方大姐聊了几句。刘书记怕是被人挖了坑了。推到你面前來堵枪眼。估计是要试试你的火力……”果然。赵明珠很精明。知道严宁对什么感兴趣。不用交待。就把背地里。刘养淳想解释而不好解释的情况抄了个差不离。眼看着这会儿严宁有刨根问底不算完的架式。赵明珠知道这些话不能再藏着了。再不给严宁拿出个准确的态度來。只怕严宁会发彪了。

赵明珠很精明。很清楚严宁正处在一个上升的势头。从刘养淳一把年纪。居然反过來给严宁低头的态度看。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題。最基本的就是刘养淳自知理亏。不想因为些许小事就被人当了枪使。从而无缘无故的跟严宁结了怨。据方大姐的介绍。勃肯镇的那些小企业主进省上访。恰好拦住了对筹建经济开发区持反对意见的省委副书记。省政法委书记黄庆功的车。黄书记就是对筹建开发区持反对意见。而被向国锋拍桌子怒斥的那位领导。算起來也是凌家在西北少壮派中的干将。

彼时黄书记和主管工业建设的王省长正坐在一个车里准备一同去参加会议。碰上这种基层政府持强凌弱。欺压百姓。导致群情激奋。冒死拦车。街头告状的事。无论是为了急于脱身。还是出于维护党和政府的威严。沒个态度是肯定不行的。于是。黄庆功震怒。王省长忧心。立刻将此项问題批转出來要求彻查。

出了严重的信访问題。恰好又被黄庆功赶上了。跟踪督办一下这完全说的过去。问題是有人并不想让严宁过得太舒坦。这会儿正好可以借着黄庆功的手。搞些事出來。事后就算出了问題。也可以往领导的头上推个干净。这个机会可是难得的。于是明着大张旗鼓。暗地里推波助澜的全都上來了。省委副秘书长高远就是明着里使劲的一个。黄庆功所批转的信访材料。就是经由他的手转到的省政府和省纪委。可以说。刘养淳不明所以的到西宁來。高远所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

等到刘养淳到了西宁。看到涉及的调查牵涉到了经济开发区。李迪科的背后站着的居然是严宁。立刻意识到问題的严重性。一不小心被人拖到了坑里。刘养淳是憋着一肚子火。这股火都发到了赶來迎接的高潜身上。心气不顺的刘养淳根本不听高潜的解释。把高潜骂了个狗血喷头。这一幕落到外人眼里。就成了两个人因意见不统一而发生的激烈争执。

严宁与高远之间几乎沒有什么交集。更谈不上有什么原则性的分歧。所谓的矛盾也不过是严宁借着高家集争地的事情。压着了高远。高潜一头。高潜从自身政治立场。从工作的角度考虑。咽下了这个哑巴亏。但高远跟严宁沒关系。无论从哪边看都沒必要去看严宁的脸色。如今借着上访的情况给严宁添点乱的举动。纯属意气之争。而且。严宁在西宁市的强势崛起。已然成为了西宁第三方势力。这个崛起过程已然冲击到了高家族人在的利益。这是高远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借着这样一件小事。也未偿沒有敲打一下子严宁。警告严宁强龙不压地头蛇。凡事做的不要太过份的意思。

不过。高远老于谋划。自然不会从正面得罪严宁。更不会将把柄交到严宁的手中去。就是想着给严宁添乱。也是从工作的角度入手。如此一來。上面有领导撑着。下面有纪委担着。哪怕严宁明知道是自己在明目张胆。有针对性的针对他。那也是工作的需要。他就是再有意见。再有想法。也拿自己沒着。只要严宁一天不消停下來。这样小手段足以让他疲于应付。

“黄书记、王省长、省委办公厅。还有省纪委。呵呵。都是大领导。大衙门啊。”严宁的火气并不比刘养淳小多少。事情都是可以预见的。若非刘养淳反应快。压制了心中的火气。甚至一把年纪了还能拉下了脸子來。降低了姿态。只怕自己会冲动的把刘养淳踩下去。最终把黄庆功当做在西北的第一个目标。直接去和他去撕破脸的來个刺刀见血。

如此一來。不论能不能掀翻黄庆功。自己都已经输了大势。强势的进驻西北。借着开发区准备成就一番事业。结果非但沒有激进西北激情干事的决心。反倒加剧了凌家在西北政治根基中的大量内耗。这一点。哪怕自己不愿意去面对这个事实。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然在西北干部内耗中消弥掉了大把的精力。已经输了大局。而有些人。或是有些势力却因此坐享了渔人之利。把握住了机遇。此消彼长之下。假以时日。西北贴上谁的标签还说不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