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开发区有一大堆子事。注定严宁不能在宽甸久留。所以。严宁在提出了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想法以后。就把宽甸军工企业组重改制的乱事扔给了钱立运。在大方向已经确定了的前提下。以一个产业链条为切入点。能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就看钱立运和宽甸领导集体的能力和智慧了。就看宽甸工人阶级所能迸发出的巨大力量了。对此。严宁爱莫能助。
“严书记。您稍等啊。领导正组织开个小会。用不了多少时间就能结束……”作为杨茂林的贴身秘书。洪奎对严宁的底细了解的可是非常透彻。知道这位太子爷看似谦和。实则骨子里带着刚烈。就是对上杨省长也不肯地轻易低头。扳倒了杨省长看重的李新明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前几天洪奎还曾在省政府大院里看到了李新明。在省志办坐冷板凳不过一年的时间。李新明再沒有了当初做市长的意气风发。斑白的鬓角。颓废的心情。潇索的身影。无不透着英雄迟暮的凄惨景像。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就是眼前这个丰姿不凡。仪表俊朗的严宁严书记。
有人说严宁扳倒李新明纯属是闲着沒事干了。是为了立威。是为了展现他世家子弟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毕竟李新明是贪也好。脏也好。根本沒碍着严宁什么事了。如今这世道。当官哪有几个不贪不搂的。不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最起码在衣食住行上得体现出一个地方大员的形象。打打政策擦边球。弄点灰色收入。为子女亲属谋取一些利益。这在华夏官场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沒有必要那么激进。最终弄的人仰马翻。
甘南省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洪奎却对于这个观点呲之以鼻。就是因为李新明的举动看似和严宁沒有任何关系。才更透出了严宁的非比寻常。如今宽甸在严宁的规划下。在钱立运的主持下。迸发出了巨大的经济活力。无不展露出严宁走一望三的深远目光。可以说。钱立运在宽甸改革的成功。得益于严宁所做的发展规划。更得益于严宁清理了宽甸的毒瘤。
“沒事。沒事。我不急。慢慢等就是了……”再一次走进甘南省政府。严宁的心情再无波澜。以往的徘徊。犹豫。忐忑随着宽甸和西宁的发展崛起早已化为了乌有。打铁还需自身硬。严宁用发展的事实告诉了杨茂林。告诉了西北各省的领导者。自己的思路可行。自己的观点正确。只要有了这个前提。哪怕自己在处理某些问題的手法上稍显毛燥。也是瑕不掩瑜。
也正是有了这份成绩。让杨茂林意识到了他对严宁的成见有些过于执着了。只是。杨茂林是长辈。是领导。有着长辈的威严和领导的庄重。让他拉下脸來主动地向严宁低头。这可是一件令人尴尬的事情。从钱立运邀请杨茂林到宽甸视察而沒有成行。就能看出杨茂林内心中的矛盾。不过。不要紧。领导吗就得充分的给予尊重。你顾及身份。顾及面子。不肯低头不要紧。咱就降低姿态。主动來跟你协商。给你找个台阶下。让你保持着领导威严和面子。这个过节也就揭过去了。对于这一点严宁有着清楚的认识。所以才借着宽甸之行來到了省政府。主动拜会杨茂林。
“严书记。您请喝水。难得有机会跟您碰上一面。我倒真想向您请教一下基层工作的心得。可是您也看到了。我这手头上的乱事太多。这还有个会议纪要得抓紧整理出來……”给严宁泡上了一杯热茶。洪奎指了指案头上厚厚的一撂待处理的公文。脸上带着几分的歉意。一般的地方领导來汇报工作。有秘书和通讯员接待。洪奎这个领导大秘能出头打个招呼就算是给对方老大的一个面子了。
但是。严宁是一般的领导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眼见着严宁在宽甸的改革成绩显著。西宁开发区也即将向甘南扩张。这两项工作有如两根钉子一般紧紧地扎进了西北。可以预见。严宁在西北的根基将随着这两根钉子越來越牢固。在西北的影响力也越來越大。总有一天这份影响力将覆盖整个西北。进而影射朝堂。这形势已经逐渐明朗。若说洪奎沒有想法。不想搭上严宁的快车那是假的。跟怕不能跟随严宁左右。披荆斩棘。开疆僻土。至少也要先把香火情留下來。
“洪主任。你忙你的。不用招呼我……”这一次來明显感到了洪奎身上细微的变化。热情的有些过了份。这倒不是说以往洪奎不热情。只不过那份热情中饱含着几分虚假的客套。而这一次。热情中多了一个叫做诚意的东东。其中包涵着对自己的认同感。这让严宁有了一种不错的感觉。
洪奎是杨茂林的秘书。很多时候他就是杨茂林的代言人。把杨茂林不方便说的话。不方便做的事情表达出來。所以。他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着杨茂林的影子在其中。这会儿能对自己表示出认同來。自然也是來源于杨茂林的影响。而杨茂林能够不计前嫌。对自己表示出接纳的态度來。说明自己这次來着了。解开彼此心中的疙瘩应该不是什么难事了。
“是投桃报李呢。还是刻意示好呢。嗯。管他呢。与老杨之间的问題必须得马上解决……”看着洪奎忙碌的身影。严宁的脑子里突然有了一个想法。这次來给杨茂林台阶下。只是來报个道。做做样子似乎有些不够。左右人都來了。莫不如做戏做全套。把眼前这个洪奎和之前的李新明一勺烩了。这样杨茂林面子里子都有了。对自己下一步在甘南的工作。总得有个态度了吧。
下一步。西宁开发区要向草邑地区和奉节地区扩张。进而在三省交界之地形成一个庞大的经济三角。一个开发区下囊括了三个省的三个城市。这个层次有些太过混乱。开发区的构思是自己提出來的。也是自己着手落实的。再凭借凌家的声望。由自己牵头抓总问題不大。这一点。三省的领导早就有了共识。但是。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哪怕自己的精力再充沛。也有照顾不到的地方。下面必然要有抓手。拉些人來协助自己管理这三块区。
西宁方面的问題不大。甩给赵明珠就行。别看赵明珠是一个女人。但能力沒得说。哪怕协调不过來。再加上一个李迪科。问題就彻底解决了。但草邑和奉节这两块的人选可就需要细细斟琢了。不但要有能力。更要有威望。能压得住地方上一些不开眼的人。这个担心可不是多余的。之前。谭定方和蒋中南可沒少拖后腿。这个前车之鉴还历历在幕呢。严宁可不敢有任何的疏忽大意。
提到了能力和威望。洪奎倒是一个不错的人选。作为杨省长的秘书。身后有杨省长做靠山。气场强大。足以震慑一些捣乱添麻烦的宵小。而且。朝里有人好做官。别看自己顶着凌家接班人的帽子。但在杨茂林面前。洪奎才是他真正的谪系。有困难。有麻烦。杨茂林能眼看着贴身秘书束手无策。这个可能性不大。
另外。抓洪奎做挡箭牌。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他已经三十七八岁了。跟在杨茂林的身边已经有些年头了。这在年纪上做秘书就稍稍有些大了。可放到地方又有些小了。从杨茂林让洪奎兼任着办公厅综合处处长的职务。几年都原地不动看。也是在等着机会把他放下去。只是。这个机会可不好挑。每一个地方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人多职数少。竞争自然也激烈。作为省长站的高度不同。既要考虑大局。平衡各方面的关系。又不想委屈了洪奎。沒了人情。左右为难的事情不只普通人有。领导同样也有。
而在草邑建设开发区。一个新的班子搭建起來。不抢占现有资源。不需要去平衡各方面的关系。杨茂林和洪奎的为难就好解决了。至于洪奎的基层工作经验差一点。也不要紧。不是还有一个李新明吗。本着废物利用的原则。哪怕是一个垃圾也要发挥出他的一份光。一份热。何况这份垃圾还能消灭杨茂林的火气。缓和彼此的关系。
“严书记。会议结束了。您不用通报。直接进去就行……”正想着。杨茂林办公室的大门打开了。三三两两的干部走了出來。洪奎比严宁还急。害怕被不懂规矩的干部抢了先。直接拉开椅子。窜出了套间。挡在了外面几位同样等的火急火燎的干部前面。
“先去过堂了。呵呵。那个洪主任。我今天不走。晚上抽个空咱俩一起坐坐……”杨省长不好唬弄。指不定会怎么为难人呢。不过严宁有了宽甸的成绩做支撑。严宁的信心十足。还微笑着跟尚不知道已经落入自己彀中的洪奎开了个玩笑。在洪奎错愕的表情中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