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团拜会(1 / 1)

后院二大爷刘海中家,二大妈和刘家两个儿子正在吃饺子。

刘海中老神在在的听着收音机,还一副摇头晃脑受益匪浅的样子。

“爹,吃饺子了,你干嘛呢?”

刘海中哼了一声,一边听着收音机,一边开始吹嘘自己当年怎么怎么样,要不是怎么怎么样,现在就怎么怎么样。

说白了还是吃了没文化的亏,高小,呵,初小。

总之也就是认字的程度,可能认的还不多。

或许这也是刘海中的执念吧,要不是文化程度不够,他可能真早就当官了。

要不然也不至于闲着没事就要拿出来说一说。

人的执念是真的可怕,越没有什么,越不顾一切的去争去抢。

看后来的剧情就知道了,虽然靠上了李怀德,不过连写点东西都不行,也就是个干脏活的。

好在李老爹是個无欲无求的性子,这会喝了点酒,正给李长顺上课呢。

“在厂里给我老实一点,现在风气不大对,别以为你有个当科长的老子就无法无天了。”

李长顺让李老爹敲打的莫名其妙,自己也没干什么事啊?

李老爹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手表票,扔到李长顺面前,“回头把这票私下处理了,别让人知道。”

李长顺反应过来了,合着是因为买手表的事。

不得不说李老爹还是有一些政治嗅觉的,之前李老爹一直说要低调李长顺没反驳过。

根本原因就是李长顺真的知道要发生什么,李老爹虽然知道的东西不多,但是显然从侧面了解了一些信息。

至于这张手表票,不用想,八成是李怀德那弄出来的。

李怀德没少在厂里开小灶,不过李老爹可不是常去的人,勉强算是个边缘人。

今天大过年的,李老爹能去李长顺本来还没多想什么,看到这张手表票基本也猜到李老爹今天去的目的了。

“又琢磨什么呢?”

李长顺回过神来,“没有,没有,想着啥时候能娶媳妇呢?”

李老爹不疑有他,脸上也带上了几分笑容,对于关家慧李老爹还是比较满意的。

公安局局长的女儿,放以前算是官家小姐了,李家出的最大的官也就是,额,貌似还有皇帝。

这一支在李老爹当官之前,最大的官就是爷爷的村长了。

跟李长顺不一样,李老爹对关家有一些更深的理解。

能住进军属大院,家里顶梁柱肯定不是关局长。

关母也见过,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的闺女。

更深层次的关系李老爹没去打探,但是也能猜个七七八八。

有自己这个爹在厂里保卫科一把手,亲家还是警界的人,甚至可能有军方背景。

李长顺只要不太跳,应该是没什么事的。

可惜李老爹毕竟眼界有限,以前就是个大头兵,现在也不过是一个厂里的干部,根本想象不到未来是个什么光景。

……

终于天光放亮,新的一年来到了!

李长顺从被窝里爬了出来,今天不用上班,本来可以睡个好觉的,奈何环境根本不允许啊!

院里院外已经响了不止一次的鞭炮声了,李长顺的棉被挺厚,相对的隔音效果也不错,但是这隔音效果,跟保暖效果真挂钩啊!

蒙着被头上都出汗了,这怎么睡啊?

而且,学文学武已经在屋里跑了不止一圈了,迷迷糊糊的也听清两兄弟在干嘛了。

学武趁着学文睡着把学文口袋里的小鞭给偷了一半。

“我数过了,我就拿了一半,多一个我还留给你了呢!”

“那都是我的,你的昨天就让你放光了,我的留着今天放的,你还给我!”

“二哥,咱俩可是一奶同胞啊,你的就是我的,我的也是你的,这小鞭也应该一人一半。”

……

两兄弟实在的太闹腾了,无奈,起床吧!

眯着眼睛的李长顺一脸的低气压,从里屋出来,围着桌子转圈的两兄弟都看到李长顺了。

看到李长顺的表情,学武赶紧闭嘴,学文也立马收声。

李长顺明显是被吵醒了,至于谁吵的,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兄弟俩现在恨不得挖了地缝钻进去。

看兄弟俩都是一副胆战心惊的样子,李长顺也不好发火了,李长顺跟原主可不一样,让自己弟弟妹妹怕自己没什么了不起的。

长出了一口气,“该干嘛干嘛去。”

两兄弟如蒙大赦,一溜烟都跑了。

简单洗漱了一下,吃着昨晚剩下的菜,好吃是好吃了,但是真没什么胃口。

肚子里的酒好像还没消化好呢。

昨天想到未来的日子,心里也是有些不舒服,酒喝的多了一点,上头!

吃过饭李老爹拎着个小袋子,“走吧,院里人出来差不多了,我现在怎么说都是一大爷,去太晚了不好。”

李长顺眨了眨眼,差点忘了今天还有团拜会的事了。

其实这团拜会也不是四合院首创了。

这年月虽然不至于挨饿,但是也富裕不到哪里去。

也是因为大家条件都不怎么好,一家一家拜年麻烦不说,还要准备压岁钱,尤其是孩子少的家庭,入不敷出不说还得陪着笑脸。

团拜会这样就挺好,整个院也能热闹热闹,也省了压岁钱。

李家人出来的算是比较晚的了,大部分住户已经都出来了,三三两两的站在一块聊天。

手里也没闲着,也就是瓜子花生,三大爷搬了个桌子出来,上面放了不少的瓜子花生。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李老爹坐在正中央,手里的袋子直接对着桌子倒了出来,赫然也是瓜子花生。

看到李老爹出来,三大爷小声跟李老爹交流了几句,看了看在场的人,招呼闫解放过来,“解放,还有几家没出来的,你去叫一声,人齐了咱们就开始了。”

三大爷指了几家,闫解放点了点头,就往前院跑去了。

没一会又过来了几个人,聋老太太也从后院出来了,小姑扶着聋老太太。

傻柱把诗诗放到地上,也赶紧过去扶着了,“太太,我刚才还想着去接你一下呢,快来这边坐。”

李长顺刚才就看见傻柱抱着诗诗乐呵的不行了,哪有去后院的意思,不过看聋老太太的表情像是没发现似的。

“哎呦,我大孙真是乖啊!”

傻柱虽然让出了自己带来的凳子,不过跟贾东旭挤到一起,还算是C位。

之后又来了几个人,刘海中看了看在场的所有人,咳嗽两声清清嗓子,开口说道,“我们四合院的第一次团拜会算是正式开始了啊?我先抛砖引玉说两句!”

“那个,我们几个大爷呢,是这么合计的,今天是大年初一,要是像往常一样拜年,有些人家条件不好,压岁钱给少了觉得没面子,给多了呢,又觉得有些那个……是吧?”

“所以我们三个呢,觉得这不是个事,所以啊!才有了这个团拜会,也是让大家在一起开心开心,热闹一下。”

在场的不少人都认同的点了头,觉得刘海中说的还是有道理的。

就是不知道这一小段话刘海中准备了多长时间。

接下来明显看出刘海中没什么话了,“那个,就是……这样,现在呢,团拜会正式开始!”

刚要坐下,看到李老爹和闫富贵都看着他呢,又站起身来,“那个,让我们德高望重的李科长先讲两句。”

李老爹没有站起来,老神在在的坐在凳子上,“老刘说的有些道理,这样的活动我也觉得不错,在这里我作为咱们院的一大爷,祝大家新年快乐!健康幸福平安喜乐。”

围观的众人纷纷鼓掌,气氛倒是不错。

刘海中看李老爹没站起来说话,想到刚才自己站着讲话还有点腿抖,也坐在凳子上说道,“那个,我给大家来点文的吧!”

“这个,新年里新气象,新春里迎春雪。”

“下联啊,这个,讲形势讲政策,讲究辞旧迎新。”

二大爷说的手舞足蹈的,至少看着是比较喜庆。

四合院里众人倒是纷纷叫好,“二大爷!文!”

李长顺注意到三大爷瞪了瞪眼睛,又笑着摇了摇头,也猜出这就不是刘海中原创的。

不知道是出自三大爷之手,还是广播报纸之类的东西上得来的。

不过都无所谓了,至少现在拿出来还算应景。

看二大爷说的大家一致叫好,三大爷也正了正身子,“嗯,二大爷这段说的确实不错,确实挺文的,虽然我算是咱们大院的文化人了,但我更多还是想送上最诚挚的祝福!”

“希望我们邻里间互帮互助,携手同行,创造更多的美好回忆。也祝愿大院里的每一户家庭幸福,年轻的事业有成,年长的身体健康,孩子们吃得饱玩得好。总之就是一切都好!”

三大爷没整什么文的,但是更实在,不管老的少的都照顾到了。

四合院众人也是十分的给面子,鼓掌声,叫好声络绎不绝。

三个大爷都说完了,算是到了团拜会的重头戏了,一串的小孩开始磕头拜年。

三个大爷倒是都给红包了,虽然不多,但架不住孩子多啊,前前后后十几个孩子,明显看到三大爷一脸的肉疼。

闫解成、闫解放也一脸苦瓜相,也是,按三大爷的性子,今天赔了的压岁钱,肯定得省回来。

至于怎么省,呵呵,肯定是从闫家省出来啊,估计短时间闫家是吃不到肉了。

其他大部分人也都掏钱了,不过也有些人没掏的,倒是也没人说什么,要么还没孩子,要么孩子都大了。

家里有孩子的就是象征性给个一分两分的也得掏啊,不然你不掏钱,自己孩子还去领,那不是让人看不起么!

面子有时候比钱重要。

李长顺算是四合院最富的了,不过年纪太小了,拜年也没拜到李长顺这。

院里最高兴的就是这一群孩子了,少说都拿了一块多钱。

当然了,主要是三个大爷贡献的,李老爹和刘海中一人给两毛,闫富贵一人给一毛。

这就占了差不多一半了。

棒梗拿着钱塞到口袋里,就要往院外跑,秦淮茹一把就给棒梗拎回来了。

别看贾家三个孩子都拿到压岁钱了,贾东旭也没少往外给,可不能让棒梗拿出去都花了,给留个一毛两毛就不错了,剩下的攒起来留着结婚用!

秦淮茹说话声音很小,不过小孩们也不傻,看了看自己家长,撒腿就跑。

很快院里除了几个小的跑不了的都没影了。

李长顺看的哈哈大笑,院里的人也知道这些孩子为啥跑,都露出了笑容。

不过那些孩子跑了的家庭,脸上笑容的真假就不一定了!

长水去年还不会花钱呢,好吃的都是姐姐给的,结果小雪也跟着学文学武跑了,长水凑到钱二妮跟前,“娘,姐姐干嘛去啊?怎么不带莪玩。”

小手里还攥着一把毛票,钱二妮蹲下把长水抱了起来,“姐姐去给你买好吃的了,一会就回来了,天有点冷了,跟娘回屋里等好不好?”

长水高兴的点了点头,让钱二妮抱屋里去了。

小手里捏着的钱九成九是保不住了,李老爹今天也没少往外掏钱。

要不是孩子太多,抓不过来,学文学武和小雪也够呛能跑了。

四合院的团拜会算是结束了,不过院里人也没回屋里,在院里三三两两的聊着天,主要回家也没什么干的,还不如趁着人多聊天热闹些呢。

一串孩子一窝蜂跑了,目的地也都是相同的,不过敢把钱都花了的毕竟还是少数。

有的买了一小包糖块,有的买了鞭炮,还有的买了些喜庆的小玩具。

学文学武是把钱花的一分没剩。什么鞭炮、糖块,红纱灯,贺卡纸,杂七杂八的东西一堆,都快拿不下了。

这个年代一块钱的购买力还是十分坚挺的!

小雪是一分没花。

不是小雪不敢花,是她想要的东西都要票,钱也不够,供销社小雪都待熟了,刷脸也能拿到想要的东西,不过娘不让。

鞭炮手里还有不少,至于糖?

硬糖块小雪吃不惯,奶糖没票买不到。

这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至于其他的东西,只要跟大哥说,什么都会有,没必要冒着被娘打屁股的风险花钱买。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