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出走四九城(1 / 1)

又过了半个多月,关家慧先后被三次谈话,确切的说已经不是谈话了。

几乎可以说是审问了。

由此及彼,李长顺之前的信心也彻底崩塌了,关局长因为是身居高位,盯着他的眼睛实在太多了。

李长顺自己屁股也不干净,关局长只不过是安排了关家慧一个,李长顺可不止一個。

万一这股风波及到李长顺,李老爹怕是也保不住李长顺。

而且李长顺代表的不是一个人,钱二妮、小姑,甚至秦淮茹、苏来娣,大牛二楞。

看来真的得离开了。

而且这一阵关家慧的心情一直不是很好,李长顺就算见招拆招也做不到,现在这件事已经有些无解了,李长顺知道关家慧是挡了别人的路了。

从后面抱着关家慧,柔声说道,“慧慧,你觉得上山下乡怎么样?”

关家慧先是愣了一下,好一会才说道,“应该也挺好的吧,为我们的祖国做贡献,深入田间地头,播撒希望之种,以知识浇灌理想之花。”

关家慧说这些的时候,语气没有丝毫起伏,像是一台复读机。

简单的说就是,莫得感情!

“不如我们暂时离开四九城,去下乡吧!”

关家慧彻底愣住了,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看着李长顺,“可是,公公婆婆还有我爹我娘,还有你弟弟妹妹,他们……”

李长顺扶着关家慧的肩膀,神情款款的说道,“慧慧,他们能照顾好自己的,我岳父那边现在已经退下来了,在军属大院不会有什么大事,吃饱穿暖还是能保证的。我爹娘这就更不用担心了,我爹现在已经是革委会副主任,虽然他不怎么管事,但是事也找不到他头上。”

关家慧犹豫了好一会,才说道,“可是我,我怕……”

“慧慧,你相信我么?”

关家慧愣了一下,但是很快反应过来,“我当然相信你啊,你是我男人啊!”

李长顺长叹了一口气,“现在的情况你也看到了,要持续很久很久,如果你想留下就只能放弃一切,待在家里足不出户,你愿意吗?”

关家慧严重蓄满了泪水,好一会才摇了摇头,谁愿意做一只笼中鸟。没人愿意!

“我们一起走吧!我计划去广州下乡,然后找机会去香江。那边虽然很乱,但是没有那么多束缚,我会保护好你的。”

“香江,香江很远的,那我们不是……”

李长顺沉重的点了点头,心里知道一但去了香江,十年之内怕是很难回来了。

但是现在不是跟关家慧说的时候,“有机会的话我们还是能回来的,你知道我们国家现在很需要外汇,如果我们能在那边赚到钱,还是有机会光明正大的回来的。”

“可是就我们两个人,我们能赚到钱么?而且听说那边很乱的,还是殖民地,我怕……”

李长顺当然知道那边很乱,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关家慧不得不走,不然丢工作只是开始,甚至关家慧还可能成为攻击关局长的枪。

虽然不能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别人,但是也不能把希望寄托于他人的仁慈上。

关家慧又不愿意深居简出,做一只笼中鸟,那离开几乎已经是必然了。

“或者我们就真正的乡下,不过那样的话以后可能莪们就只能一直干农活,会很辛苦。”

李长顺把玩着关家慧的小手,柔嫩细滑,关家慧也明白了李长顺的意思。

她根本就不是个能干农活的料,如果去下乡她可能根本吃不了那个苦。

“我,我能跟我爹娘商量一下么?”

李长顺叹了一口气,“你应该知道他们怎么想的?”

关家慧终于哭出声来,“呜呜,可是我不想,呜呜……长顺,要是我们走了就回不来了怎么办啊?”

还没起风的时候关局长就已经预料到了今天,只不过时间太久,关家慧忘记了,或者说不想记起。

但是现在已经没办法逃避了,“我……我还想跟爹娘再见一面。”

李长顺笑着摸了摸关家慧带着泪痕的俏脸,“不急的,我也需要准备些东西。”

俗话说盛世古董,乱世黄金。

现在的情况也适合,李长顺既然决定要去香江,自然要把手里的人民币换成能在香江消费的东西。

黄金就是最适合的了。

至于去哪弄?也好久没见过六爷了。

当天晚上,关家慧睡着之后,李长顺轻手轻脚的拿了衣服从屋里出来,这时候是夏天,一共也就那么两件,倒是没有弄醒关家慧。

黑市早就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黑市了,地方已经换过两次了。

而且六爷他们的日子也不像之前那么好过了。

之前听说被打击了几次,不过六爷倒是还在。

现在黑市里就小猫两三只,略显萧条,跟多年前完全不是一个样子了。

不过这些对李长顺来说无所谓,这些散客的东西李长顺也看不上。

径直找到最里面的六爷,六爷还是那副打扮,听到脚步声抬眼看了一眼,“这不是李,呵呵,柱子么?怎么又缺什么东西了。”

李长顺的马甲在之前六爷举报他的时候就已经曝光了,不过六爷打探了一番李长顺的背景,除了他猜测的那批疑似胡子的人,老爹是保卫科科长,老丈人是公安局局长,这谁惹得起,自然也没什么多余的想法了。

只不过是阴阳了李长顺几句就过去了。

虽然黑市里现在人不多,不过李长顺要的金子可不是小数目,自然是需要避着点人了。

“借一步说话?”

六爷不大情愿的从地上站了起来,随手拍了拍裤子,“走吧!”

跟着六爷到了一处门房,看样子是个破败的没人住的房子,除了放了两把椅子,一张桌子空无一物,窗框都漏风。

六爷点燃了一只蜡烛,两人对着坐下,看着倒是有几分黑帮交易的感觉。

“又想要什么东西?”

李长顺也没卖关子,“四九城混不下去了,想换个地方生活,你这应该有金子吧,大黄鱼小黄鱼都行。”

大黄鱼小黄鱼还是民国时候的叫法,大黄鱼十两,小黄鱼一两,不过这个‘两’跟后世的可不一样,那时候的秤是一市斤十六两,也就是说一条大黄鱼差不多300多克,后世六两多。

这个时候黄金虽然不允许买卖,但是也不妨碍它的价值,一克差不多二十多块。

也就是说一条小黄鱼就差不多600块。当然了,现在这国情,钱就是命,不管是卖还是买根本卖不上这个价。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六爷打量了李长顺两眼,换个地方不难,现在又不是民国,不需要换什么金子。

皱眉说道,“你要出国?”接着反应过来,“去香江?”

这倒是不难猜,十几年前就不少人往外跑,现在的局势想往外跑不难猜。

李长顺直接点了点头,“听说那边挺不错的,我也想去钵兰街闯一闯!”

看李长顺一副愣头青的模样,六爷哭笑不得的说道,“丫的什么都不懂,你知道钵兰街在哪么你!”

李长顺也不多说了,说了六爷也听不懂。

“你就说你这有多少吧?”

六爷嗤笑了一声,“怎么?你还能给我包圆了?先说断后不乱,小黄鱼两百,大黄鱼一千五。”

之所以大黄鱼没那么贵,主要也是因为一般人根本溶不了金,一条小黄鱼就能换一辆自行车,大黄鱼基本没什么用武之地。

但是这些不在李长顺考虑范围之内,金子,永远都是保值的,而且价值只会越来越高。

之前就把自己空间里的钱清点出来了,一共四千多块。可千万别觉得少,这可是六十年代,这些钱的价值绝对超过后世四百万。

李长顺想了想,换了两条大黄鱼,三条小黄鱼。

留下四百多块完全够短时间用的了。

李长顺的钱六爷随意点了一遍,就收起来了。

虽然这些黄金价值很高,但是真没多占地方,李长顺直接用斜挎包就装起来了。

对着六爷拱了拱手,“六爷,咱们山水有相逢,来日再会!”

六爷也笑着跟李长顺拱了拱手,“一路顺风!”

李长顺转身就离开了。

两个汉子看李长顺走了,进了破屋,“六爷,这小子这次没买什么东西?”

六爷白了说话的汉子一眼,“不该问的别问。”

说完就从破屋出去了,汉子看着六爷的背影,嘟囔了一句,“问问还不行,穷都穷死了。”

……

接下来的几天,李长顺带着关家慧回了一趟关家,直接跟关局长和关母说了李长顺的想法。

关母当然是不同意,还劝关家慧放弃派出所的工作,好好在家里待着,还催两人赶紧要个孩子。

李长顺摸了摸鼻子,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一年多关家慧始终没有怀孕,也去医院检查了,两人都健康的很,单纯就是时机未到。

关家慧还想找什么生子秘方,李长顺直接拒绝了,没什么好东西,估计就是时机未到罢了。

或许孩子也怕起风的时候爹娘保不住他吧。

最后还是关局长一锥定音,“要是走的话还是抓紧点,想过去哪里么?”

李长顺看了关局长一眼,“考虑广东吧。”

本来还十分淡定的关局长站了起来,“广东?你想……”

李长顺点了点头,“也考虑过东北,但是那边太苦了,我怕慧慧受不了那个苦。”

关局长脸色变换了几次,长长叹了一口气,“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你家里说过了么?”

李长顺摇了摇头,“还没有,不过我爹肯定会同意的。”

李老爹的事作为亲家,关局长自然也是了解一些的,点了点头,“还是老李比较识时务啊!哎~”

关母紧紧的抓着关家慧的手,看了看关局长又看了看李长顺,“非得走吗?”

李长顺摸了摸鼻子,“娘,那个,其实不光是慧慧的事,我头些年也动了不少关系,我娘我小姑,还有身边几个朋友,都是我找人办的工作。现在形势越来越不好了,说不上哪天我也让人举报了。”

关母紧紧抓着关家慧的手,母女两个很快哭作一团。

关局长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好了,现在不是还没走呢吗!再说又不是回不来了,总会过去的。”

……

隔了两天,李长顺又带着关家慧回了一趟爷爷家。

这些年爷爷家虽然吃的不错,也没什么烦心事,但是爷爷奶奶毕竟年纪大了。

这两年身体也不大好,李长顺没说要去香江的事,只说了可能要下乡。

爷爷倒是没反对,李长顺之前做的事他知道一些,但心里知道他了解的肯定不是全部,李长顺这个时候躲出去确实是好事。

奶奶虽然疼孙子,但也不是不懂这些事,拉着李长顺的手,“长顺,你现在也是大人了,万事都留个心眼,别太相信别人。”

看着奶奶一脸的担心,李长顺也瞬间热泪盈眶,他知道这一别很可能就是永别。

可是如果自己不走,很可能会连累身边的家人,朋友。

李长顺敢赌人性的善,却实在不敢赌人性的恶。

临走的时候,李长顺拿出一根小黄鱼塞到二叔手里,“二叔,爷爷奶奶就交给你了,这个留着应急。”

二叔没那么多想法,也不懂李长顺非走不可的理由,但是他听爷爷的,爷爷同意李长顺的想法他也不会说什么。

没跟李长顺多客气,把小黄鱼收起来了,“放心吧,长顺,我亲爹亲妈,我肯定照顾好。再说还有大哥和小妹呢。”

李长顺抱了抱二叔,“走啦!”

……

从爷爷家回来,李老爹看着李长顺还有点泛红的眼睛,长叹了一口气。

“非走不可?”

李长顺愣了愣,点了点头,李老爹永远都是这么洞察秋毫,看来他已经知道自己想跑了。

把准备去香江的事跟李老爹说了,李老爹沉思了很久才说道,“算了,自己的路自己走,你长大了,不是需要我照顾的孩子了。”

至于李长顺这些年交下的其他朋友,李长顺没有一一告别,实在是不喜欢离别的伤感。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这几天李长顺已经哭了几次了。

再见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