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平湖村范围,路上的人变得多了起来,看到李长顺拉着车回来,几个村里的孩子好奇的跟了过来。
关家慧看到这些孩子也不恼,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糖块,给跟在车后的孩子分了,结果就是跟着的孩子越来越多。
不知道的还以为李长顺拉了一支童子军呢。
“呦,这不是顺仔嘛!这么快就回来了?”
“这是买了多少东西啊?”
“哎呀,顺仔真疼媳妇啊!还用车拉着呢!”
李长顺笑着跟众多妇女打着招呼,“哎呀!这都拿板车拉回来呢?再不回来都拿不回来了?大伙歇着吧,车老板还等着拿车呢,回头聊哈!”
身后一些嘀咕的怪话也传了过来,“果然是娇小姐啊!去趟镇里还得让车拉回来。”
“就是啊,走两步路又累不死人,真是娇滴滴的大小姐呦!”
关家慧听没听到不知道,李长顺是听到了,不过也无所谓了,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知道关家慧是个娇小姐,不会指望关家慧能做什么农妇该做的事。
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
挺好!
拉着关家慧回到家里,关家慧从车上跳了下来,想帮着李长顺拿东西。
李长顺连忙拦了下来,“我来!我来!”
拉车的汉子也是明白人,毕竟后半程他可就跟着走呢,这要是在一边看着,还真有点不好意思拿这钱。
有汉子搭手,两人一趟就把东西都搬到屋里了。
李长顺拿出一块钱递了过去,汉子还有点不好意思,看样子也是個淳朴的人,“没事,说好了一块就是一块,拿着,我这还有一堆东西要收拾呢,就不送你了。”
汉子连忙笑着接过钱,“好好,您忙着,谢谢了!”
回到家就变成关家慧的主场了,平常家里的小事基本都是关家慧干的,李长顺有时候真就跟大爷似的,虽说不至于酱油瓶子倒了都不扶,但基本的家务活也属实不怎么干。
现在关家慧肚子里揣了李家的种,腰杆子也硬了。
指挥着李长顺拿这拿那的,李长顺也是甘之如饴,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两只老母鸡还绑着脚放在地上,李长顺虽然没怎么养过鸡,也知道这东西不能养在窝里,也肯定得弄个鸡窝。
要不然就满院子找鸡蛋去吧!
不过这活自己可弄不明白,摸鸡蛋还算擅长,搭鸡窝就不用想了。
那能怎么办?找外援呗!
买回来的糖抓了一大把包了起来,这些糖本来也不是留着自己吃的,算是喜糖,高兴的事总不能就自己乐呵吧?
拿一些便宜的糖块换来他人的嘱咐,李长顺觉得还蛮值的!
拎着就去了村长家,这种事还是得找村里的妇女,尤其是村长媳妇,院里鸡棚里可是养了七八只鸡,肯定经验丰富。
“牛婶,在家不?”
村长媳妇其实刚才李长顺回来的时候就看到了,这会也好奇李长顺买了什么东西回来呢,竟然用板车拉。
应了一声从屋里出来了,门没关,李长顺看到村长媳妇也直接进了屋,“牛婶,我媳妇怀孕了,请您吃喜糖。”
村长媳妇愣了一下,连忙一脸喜色的说道,“恭喜啦!哎呀,怀了多久了,怎么才发现,我说你媳妇看着弱不禁风的,原来是肚子里揣了崽了,好事,好事啊!”
“牛婶,我们这是头一胎,家里长辈也都没在身边,我寻思得多弄点营养的东西,太油腻的怕她吃了会吐,就想着弄两只鸡,也好天天有鸡蛋吃,可是吧,我不太会弄这些,还得您帮帮忙。”
村长媳妇愣了一下,笑着点了点头,“你是个好样的,知道疼媳妇,这都是小事。回头……”
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哎呀,顺仔,你看我这院子里养了七只鸡,要是你信得过牛婶,就把鸡放我家鸡笼里养得了,到时候鸡蛋我收了给你送过去。”
李长顺听了眼睛一亮,这是好主意啊!
不过仔细一想不对,这相当于自己就买了两只鸡,以后就无穷无尽的吃村长家的鸡蛋了。
两只鸡一共才花了五块钱,能下多少鸡蛋还不知道,别的什么也不管,到时候不出两个月鸡的成本就收回来了,这不是纯占便宜呢嘛~
“别,哪能劳烦您呢,这么干我都不好意思吃这鸡蛋了!”
村长媳妇摆了摆手,“不费什么事,顺带手的事。”
李长顺有点为难,难道蛋王的传奇故事还没开始就胎死腹中了么?
可是村长媳妇的提议真的十分有诱惑力啊!
养鸡说起来容易,摸鸡蛋是一方面,总得盯着。
喂食、清理粪便,都得有人干。
村长媳妇看李长顺为难的神色,笑着说道,“哎呀,顺仔,你们城里来的小年轻哪里懂怎么养鸡,我跟你说这里面学问大着呢!怎么?信不过你牛婶?”
李长顺连忙摆了摆手,“哪能啊?这不是怕给您添麻烦吗?”
“哎呀,麻烦什么啊!就这么定了!我们村里要照顾你们知青这是上面定下来的调子,我作为村长的枕边人,还不得那个什么?就是以身……”
“以身作则!”
“对对对!行了就这么定了!”
看村长媳妇这么坚持,李长顺也不纠结了,就用蛋王的一世声名换关家慧鸡蛋无数!
嗯!就这么干了!
打定主意,李长顺也不再推迟,“好吧,那就麻烦牛婶你了,一会我就把家里的两只鸡送来,您也给看看,要是这两只鸡不行,我就给炖了。”
来这一趟,没搞定鸡棚,倒是搞定了鸡蛋,还是长期供应,也算是得偿所愿了。
回到家跟关家慧说了一声,关家慧听了也知道这是占了人家的便宜了,不过让她养鸡真有点难为她了,尤其是现在还怀孕呢,只好勉为其难的答应了,不过要是以后吃上牛婶给的鸡蛋,肯定还得想点其他的办法作为回报。
不然心里可过不去!
拎着两只鸡回了村长家,附带着拎了两瓶在镇上买的酒,算不上什么好酒,本就是准备着跟几个知青和相熟的年轻人一起喝的。
算不上贵重,送过来正合适。
晚上李长顺亲自下厨,给关家慧炒了个青菜,又蒸了一盘鸡蛋。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少油少盐!
关家慧吃了几口就皱着眉头说道,“长顺,要不还是我做饭吧,你做的太淡了,不好吃!”
李长顺也吃了,确实有点没滋没味的,挠了挠头,“那个,高郎中说要吃清淡一些的,要不然该泛恶心了。”
关家慧笑着给李长顺夹了一筷子蒸鸡蛋,“好了,我没那么娇气,就是有点胃口不好,倒是没有恶心想吐的感觉。”
轻轻揉了揉肚子,“可能它也不想它娘受罪吧?长顺,你说它是男孩还是女孩啊?”
关键性问题!
一定要慎重的回答!
说男孩难免有重男轻女之嫌,很可能会让关家慧担心生了女孩而心情不好。
说女孩又会被怀疑是假话,毕竟传宗接代是这个年代的主旋律。
所有男孩女孩都不行,“我觉得男孩女孩都挺好,是你生的我就喜欢,要是男孩我教他打猎,教他练拳。肯定让他身体倍棒,吃嘛嘛香!”
“要是女孩肯定像你一样委婉可人,到时候我肯定严防死守,绝对不能让像莪这样的坏小子欺负了咱们姑娘。”
关家慧噗呲一乐,“你还知道你是坏小子啊?哼!”
看到关家慧笑了,李长顺也是心里一松,凑近关家慧在小脸上亲了一口,“我只对你一个人坏!”
关家慧脸上满满的都是幸福,我这无处安放的魅力啊!就是这么让人神魂颠倒!
吃过饭,李长顺拎着一包糖又到了村里的八卦角。
还没等公布自己的喜讯,就听到几人正在谈论柳如烟,本想大声打招呼,声音直接收了回来。
连忙往前凑了凑,听第一手的消息。
“我看柳知青不像是那样的人吧?村里大小伙子也不少,就算想男人了也不至于找大眼苏啊!”
“怎么就不能了?虽然大眼苏年纪有点大了,还离婚带俩娃,但是人家长得精神啊!个头也高。”
“呦呦呦,你这么喜欢大眼苏啊?那你怎么不跟他在一起啊!”
“嘶,你个长舌妇,敢瞎说我撕烂你的嘴啊!”
……
大眼苏也算是村里的名人了,李长顺也知道,人如其名,眼睛大,姓苏。
一个热情开朗的中年大叔,木工手艺不错,村里谁家的桌椅板凳坏了他都能给修上。
李长顺家里这张床就是他给做的,手艺不赖,怎么摇都不晃!
不过感情是挺不顺的,媳妇听说是跑去了香江,留下两个孩子,不过他倒是挺乐观的,到哪都是笑模样。
跟村里人聊天说起孩子的时候也是满满的自豪。
也算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吧,大儿子十五岁,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成绩一直特别好,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没有不竖大拇指的。
小儿子十岁,别看年纪小,家里家外一把好手,谁看了都得夸一声懂事。
要说两人真有什么事李长顺是不信的,看两个妇女越说越下道,这会已经说柳如烟想学关家慧给两个孩子当后娘,逃避干活了。
李长顺也知道自己该亮相了,“像我媳妇怎么了?我媳妇可不是逃避干活啊!”
几人这才发现李长顺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身后,“哎呦,顺仔,你什么时候过来的?”
李长顺嘿嘿一笑,“就在您说我媳妇不干活的时候!”
妇女哈哈一笑,“哎呀,我们就是随便聊聊,当不得真的。”
八卦妇女哪哪都一样,李长顺也不是真的要较真,“看我还给你们带糖来了呢,本想着让你们也分分喜气,看来是我想多了,要不我走?”
听了李长顺的话,众多妇女也注意到李长顺拎在手里的油纸包。
看李长顺转身要走,桂花婶子伸手在李长顺肩膀打了一下,“哎呀,我们就是闲着没事说说闲话,你怎么还真生气了啊?什么喜事啊?”
李长顺也就是装一下,根本就没想走,顺势就转过身来,“哎呀,我寻思我媳妇这阵子难受总不好,就带她去镇上看了郎中,结果啊,怀孕了,都一个半月了,我还以为是水土不服呢。”
“哎呦喂,那可真是大喜事啊!顺仔这是要当爹了啊!”
“恭喜了啊!这喜气我们还真得帮你分分!哈哈!”
“我就说人家关知青不是装的吧,刚怀孕身子肯定不舒服。”
“就是的,不过顺仔你也不用担心,我们都是过来人,过两个月就都好了!”
“顺仔,我们村可是你的福地啊,你们结婚两年了吧,一直也没要上,这刚来就怀上了。”
“瞎说,没听顺仔说一个半月了么?他才来村里一个月,这是带着福气来的!”
“啊,对对对!”
听着一圈妇女七嘴八舌的声音,李长顺连插话都插不上,之前说关家慧娇气的也是这些人,现在口风全都变了,谣言啊,都是这么来的!
“行了!桂花婶子,这些糖你给大家分分,也甜甜嘴。以后可轻点编排我媳妇啊!”
桂花婶子接过油纸包,“那能啊,我们可不带瞎传闲话的!”
在场的妇女一共七个,李长顺这包糖足足有八十多颗。
有手绢的拿出手绢把糖包了起来,没手绢的桂花婶子把油纸撕开分了,都把糖收了起来。
“哎,我刚才听你们说柳如烟跟大眼苏好上了,今天我没在村里,是发生什么事了么?”
几个妇女七嘴八舌的讲了起来,李长顺也算是把自己没听到的前言听清楚了。
今天下午雨停了之后,柳如烟和阿娟去捡柴火去了。
河边那有一片小树林,少来少去的也能捡些柴火。
估计是柳如烟没经验,湿了的柴火重多了。
大眼苏帮着背回来的,估计是累的出了汗,柳如烟就拿手帕帮着擦了擦汗。
这是李长顺总结加猜测的版本,可能并不完全是实情,但是总比她们讲的要靠谱多了!
也是大眼苏情况特殊,媳妇跑了带俩娃,本就是村里舆论的焦点,不然都不能有这么些谣言。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