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天擦黑,李长顺终于拉着车到了荔湾镇。
板车停到路边,李长顺拿出汗巾擦了擦汗,这一路上是真难走啊!
车上拉着个病号,又不是货物,肯定不能不管不顾的跑。
要尽量保持平稳,但是这真挺难!路上不少雨水冲刷留下的沟壑水坑,一不小心就滑到一边去了。
路旁可是不少积水沟的,这要是给柳如烟弄沟里去,可不是病上加伤么?
也就是李长顺力量惊人,不然柳如烟这一路上不掉沟里才怪。
好在终于是到了地方了,不过荔湾镇有些奇怪,虽然这两天下雨弄的道路比较泥泞,但是镇子口一个人没有就有些奇怪了。
不仅没人,连脚印都很少,往常来这一片可是热闹的很。
拉车干活的就不说了,闲逛聊天的人都不少。
或许是饭点的缘故?李长顺也没多想,擦了擦汗就继续拉着车往镇子里走。
镇子里更怪,平常熙熙攘攘的街道今天竟然没什么人,这还卖個屁的东西啊!?
只能一会闲下来,到供销社看看了。
在镇子里越走越怪,不是真的一个人没有,而是有人看到李长顺几人都远远躲开了。
看到不少人脸上都蒙着布,要不是大多都是毛巾还以为到了什么匪窝了呢。
终于到了高大夫这,可是高家医馆竟然门窗紧闭,趴着门听了听,里面有动静,敲了几下门,“高大夫在么?来看病的!”
里面没人回应,李长顺又喊了一嗓子。
一道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别敲了,来了!”
先是插销的声音,接着门推开了一道缝,一个带着口罩的脑袋凑了过来,打量了李长顺两眼,“你病了?”
李长顺笑着侧了侧身,“不是我,我们村的知青。”
说着指了指板车上的柳如烟。
来人还是没开门,戴着口罩声音有点闷,“你们这两天来过镇上么?”
李长顺摇了摇头,不明所以的问道,“没来过啊,这不,我们村知青淋雨感冒了,发烧,这才来看看,怎么了这是,出什么事了?”
来人皱了皱眉头,“行了,我知道了。”
说完砰的一下把门关上了。
给李长顺干的一愣一愣的,这什么情况啊!?
没一会门又开了,还是那个年轻人,“这是退烧治伤寒的,五碗水熬成一碗,早晚各一遍,没事赶紧回村里去。这是三天的量,足够了,一共三块五,给三块得了。”
李长顺看年轻人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心里有了一些想法,不过还是不敢确定。
“大夫,您跟我说一下这到底是怎么了?莫不是镇上闹出传染病了?”
年轻人沉重的点了点头,“拿了药赶紧回村里去吧,传染上就不好了。”
李长顺愣愣的点了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三块钱递了过去。
年轻人接过钱也没废话,直接把门关上了。
看年轻大夫的样子,这次这传染病应该挺严重的,这再一回想进镇之后的种种,一切都说的通了。
再结合前几天的暴风雨,肯定是哪里的动物尸体处理的不及时,闹出传染病了。
这个年代的医疗技术也就那样,尤其是这还是个小镇子,风紧扯呼!
李长顺皱着眉头回来了,阿娟和柳如烟刚才都看着呢,虽然没听清年轻大夫的话,不过李长顺的表情也很说明问题了。
看两人焦急的看着自己,李长顺也没隐瞒,“镇上闹传染病了,我们赶紧回去!”
阿娟吓得一哆嗦,喃喃道,“瘟……瘟疫……”
李长顺点了点头,“行了,我们一路上也没碰什么人,应该没事,现在赶紧走!”
把年轻大夫给的药扔给柳如烟,板车掉了个头,沿着来时的路赶紧往回走。
走了几步没听到身后的脚步声,回头一看,发现阿娟根本没跟上来,招呼了一声,“阿娟!”
阿娟如梦初醒,吓得一哆嗦,连忙往前跑了几步跟在车边。
这阿娟怕不是有什么心理阴影吧,怎么吓成这样,不过现在也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拉着车连忙走了,虽然已经很疲惫了,但是比来的时候快多了,这是逃命啊!
很快一行三人一车就出了荔湾镇,一路急行军李长顺也有点累了,这时候天已经彻底黑透了。
李长顺停下板车休息了一下,“呼,可算是出来了,我说这镇上怎么突然这么冷清,合着都躲家里去了。”
阿娟靠着板车坐了下来,双手抱着肩膀,一副十分害怕的模样。
柳如烟掩着嘴咳嗽了两声,“阿娟,你怎么了?没事吧?”
阿娟摇了摇头,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怎么看也不像是没事的样子。
柳如烟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李长顺只是看了两眼,柳如烟可是全程看着阿娟的。
没等两人问什么,阿娟开口说道,“我小的时候我们村里闹了一场瘟疫,具体是怎么来的没人知道,染上的人先是咳嗽,之后就一直发烧,最后甚至咳血,我三叔、我二哥,我四妹都在那次瘟疫死了,呜呜~”
听到阿娟的话,李长顺叹了一口气,她小的时候,那都是十几年前了,那时候医疗条件更差,防疫工作就更不用提了。
不过还是开口说道,“都过去了,放心吧,我们不会有事的,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传染病,不过我们除了医馆的大夫就没跟任何人说过话,传染也传染不到我们身上。”
阿娟哭着摇了摇头,“我们进过镇子的,我四妹就在我三叔家门口站了一会就被感染了,呜呜~”
传染病也分类型的,不知道阿娟家那时候是什么类型的传染病,也不能说阿娟说的一定不对。
“我们毕竟都是大人,抵抗力比小孩还是强很多的,感染的可能性不大,而且我看镇上虽然没什么人,不过并没有什么哀嚎声之类的,估计都是被传染吓的,应该还没什么事。”
“最重要的是我们根本没接触人,被传染的可能性太低了,阿娟,要相信科学!”
不知道是李长顺说的真的有道理,还是‘科学’两个字说到了阿娟的心坎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阿娟止住了哭声,点了点头,“嗯,我们肯定不会有事的。”
听了阿娟的事,柳如烟也感觉有些怕怕的,“长……长顺,要不,莪们赶快走吧,我不想待在这边了,太……太吓人了!”
说话这会功夫虽然不至于让李长顺恢复多少体力,但至少也是缓了一会,感觉状态好了很多。
点了点头,“行,我们走着,回村!”
说完拉着车接着往回走。
路上两人都有点战战兢兢的,李长顺也走的磕磕绊绊的,好不容易到村口已经是半夜了。
李长顺刚准备接着往村里走,阿娟拉住了李长顺的胳膊,“那个,那个……”
没明白阿娟要干什么,李长顺一脸迷茫的看着阿娟。
阿娟好像十分的纠结,想说什么又说不出口。
“你要说什么啊?这么晚了,晚点回去还得睡觉呢。”
阿娟咬了咬牙,终于开口说道,“我想了一路,我们不能就这么回村里,要是我们染上了瘟疫,那村里人就都完了。”
这辈子虽然没见过瘟疫,但是上辈子可是进行过两次抗疫的,尤其是第二次,足足三年啊!实在是太有经验了。
“那我们也不能不吃不喝啊,总要有个地方待着吧?”
阿娟张了两下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李长顺叹了一口气,阿娟说的确实有道理,虽然感染的可能性很低,但也是有可能的,想到牛春来昨天就拉着人去了镇上,到现在也没回来,估计也是怕把传染病带回村里。
斟酌了一番,李长顺开口说道,“好吧,我们把牛村长喊出来,让他给安排个地方,至少让咱们几个能休息。”
阿娟和柳如烟都点了点头。
李长顺站在村口开始喊了起来,“来人啊!着火啦!”
“来人啊,着火啦!”
听到李长顺的喊声,两人都吓了一跳,阿娟还四处看了看,还想找找哪里着火了呢。
李长顺笑了笑,“不这么喊,一时半会不带出来人的。”
这两嗓子效果拔群,不到一分钟,村口的几家都亮起了灯,拎着水桶的,端着盆的,很快就出来了十几个人。
村里人在这方面真的是万众一心,看出来这么多人,李长顺也摸了摸鼻子,好像嗓门有点太大了。
连忙又喊道,“这!看这里!”
本来在四处找着火的地方的村民听到声音看了过来。
李长顺接着说道,“没着火,是我们回来了,现在不好进村,谁去叫一下牛村长,我们有重要的事。”
今晚的月光还算明亮,虽然有些距离,不过几个眼神好的村民也认出来李长顺了,“顺仔,你搞什么啊?大半夜的打扰人睡觉。”
“是那个李知青?这不是瞎胡闹嘛~”
……
村民们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还有几个村民不知道是不是没看清人,还往李长顺这边走了过来,就是没一个人去找村长。
李长顺连忙说道,“别过来,我是李长顺,去叫牛村长出来,有重要的事情说!”
虽然不知道李长顺搞什么鬼,不过李长顺这一阵子跟村里人交集也不少,声音也大多都认得。
很快一个年轻人被派出去叫村长了,其他村民有几个回屋睡觉了,不过其他人还是想知道李长顺到底要干什么。
等了十几分钟,牛村长出来了。
“顺仔,你搞什么啊?这么快就回来了,柳知青没什么事啊?”
看牛村长还往自己这边走,李长顺连忙出声,“牛叔,先别过来,我们刚从镇上回来,镇上应该是闹传染病了,我们也不敢保证我们肯定没事,您给安排个地方让我们三个待几天,没事了再回村里。”
李长顺这话是喊出来的,在场的村民都听的清楚,人群立马向后退了好几米,这整齐度跟军队比也差不了多少了。
就是牛村长见多识广也让李长顺的话惊得倒退三步,不过很快就镇定了下来,想了想说道,“你们住老七家里吧,就是祠堂边上的那院,春来带老七儿子一家去镇上了,既然镇上闹了病,一时间应该不会回来了。”
牛村长说的地方李长顺也知道,就在祠堂不远处,算是村子边缘了。
既然要隔离,那肯定得离其他人远一点,“牛叔,你跟我媳妇说一声,我现在是一点事没有,要不是去过镇上,我就直接回家了,让她别担心!”
牛村长点了点头,“行了,你们从那边绕过去吧,他家里吃的喝的都不缺,你们先用着,等老七儿子回来我跟他们解决。”
李长顺也不说什么了,这时候说别的也没什么用,既然跟村里说了,别人害怕他们是正常的。
从西边绕经过村里的地,总算有条路,不然板车都不好拉。
到了老七儿子家,院门在里面插着。
这时候家里肯定是没人了,叫门也没用,好在院里只有栅栏,才一米多高,根本就不是防人的。
李长顺很简单就翻了进去,拉着车进了院。
这是个不大的院,一共就两间房,房子比较新,应该是老七儿子结婚后建的,门上也没上锁,有牛村长背书,李长顺也没什么忌讳,直接推门进了屋。
有两个房间,看屋里的摆设大屋应该是小两口住的,老七儿媳妇李长顺也对不上号,不过看得出应该是个利索人,家里收拾的很干净。
小屋里有木制、竹制的玩具,还有几间小衣服,应该是孩子住的房间。
“阿娟、如烟,你们两个住大屋吧,我住小屋,先对付着住两天,没什么事就各回各家。”
阿娟点了点头,“长顺,你饿了吧,我看看有什么吃的弄一点。”
阿娟一说李长顺确实感觉饿了,虽然吃过晚饭,但是这一个来回走了四五个小时,肚子早空了,“行,那谢谢你了阿娟!”
阿娟又拿过给柳如烟开的药,“这药怎么煎?”
“五碗水煎成一碗,早晚各一遍。”
阿娟看了看手里的三包药,“是一份药吃一天么?”
当时大夫没说,不过说了是吃三天的,李长顺点了点头,阿娟拎着药就去厨房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