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喜宴前的准备,村里风貌(1 / 1)

何雨柱好笑的看着自来熟的嫂子,满脸的热情,还是村子里好啊!

民风淳朴,乡亲热情,少了很多的蝇营狗苟!

这时候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土地,土改后,庄稼都收了两茬了!

虽然不说吃的多好,但不至于饿肚子!

这已经是盛世了,所谓封建王朝的盛世不就是不饿肚子吗?

满清的那个盛世,还是红薯土豆下的虚幻盛世呢!

看看现在,一年的收成只要不胡作非为,来年吃一年问题不大!

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生活积极性自然大大提高,对未来好生活的期待也高了不少!

翻身农奴把歌唱,这句话可一点都没夸张,晚清到解放前,家里有自己土地的农民几乎没了!

都是佃农,就说京城周边,哪个村子还没几個地主了?

这些人仗着有钱有势巧取豪夺,将别人的土地用各种手段据为己有,也就是人民的队伍来了,要不然这些人想拥有自己的土地,简直天方夜谭!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赖以生存的保障,农民没了地,那就是绝了根!

这一点,绝对没危言耸听,城里人靠做工养家糊口,农村人靠土地传宗接代!

当下的环境,城里人多物资少,供给矛盾更突出一点,但村里没有这个矛盾,他们自给自足,生活压力比城里也低一点!

这也是当初何雨柱劝秦淮如将户口迁到城里时,秦淮如犹豫的原因!

不论村子地的多寡、贫肥,按人头分地是必须的,这样一来,这些地都是自家的,还不得伺候好了?

华夏人在耕种方面的经验无人能及,伺候好了,收成自然就上来了,家里终于有了余粮!

这里的余粮说的是第二年的口粮,不是说家里的粮食堆满了!

这样一来,每年收成扣除部分农业税,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吃的问题基本解决了!

加上自己挖野菜养猪、养鸡换点钱,生活不说多好吧,至少比很多成立人都要过的好是真的!

城乡之间的这种情况,一直到公私合营后才慢慢开始转变,所以此时此刻的农村环境还是很好的!

“哎,小师傅,我说你发什么愣啊!”

说话的大嫂看何雨柱发呆,马上不愿意了,我这么一说,你就发呆,这是啥意思?

“哈哈,嫂子,被您这么一说,我是该考虑娶媳妇的事情了,哈哈!”

“咯咯。。。这就对了,十八了,不晚了!

需要个啥模样、性格的?说不定我们村里面就有呢?我给你介绍就是!”

“哈哈,谢谢您了,不过暂时先不说,娶媳妇可是人生大事,我得开始琢磨,不能这么快!”

何雨柱摸了摸额头的汗,他也就那么一说,没想到这位嫂子还就当真了!

“咯咯。。。那倒是!”

“小兰,就你还给人当媒呢?看把小师傅吓到了吧?咯咯。。。”

“我怎么就不能当媒了?我也是媒人介绍的,我看也就那样嘛,挺简单的!”

“哈哈。。。”

另一个嫂子哈哈大笑,她听说过小兰的故事,当时媒婆给小兰介绍了一门婚事,对方是个傻子,这可把小兰气坏了!

“小兰,你不是最讨厌媒婆的吗?怎么现在要给小师傅当媒婆了?咯咯!”

“嫂子,您这是笑话我呢,我当年那点事儿,您就不要说了!

要不是我机灵,悄悄去打听情况,我就被那恶毒的媒婆给害苦了!

我直接将那媒婆骂的抬不起头,至今都不敢入这一行!”

小兰说道这里好似干了大善事一样的洋洋得意!

“那是,要不是你大姨,说不定你都成老姑娘了!”

“那又咋滴?我就是不相信媒婆,可我大姨不错啊,现在有吃有穿,我挺知足,否则我天天以泪洗面吧!”

说到这里,小兰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了,对那个恶毒的媒婆仍然耿耿于怀!

何雨柱总算听明白了,合着这位年轻的时候还被媒婆坑过呢?

这也难怪,现在这年代,村子洞房花烛夜前,没见过面的都大有人在!

看来这位小兰嫂子也是个机灵人,泼辣是肯定的,要不然估计只能哭哭啼啼了,哪敢反抗!

几人边聊边备菜,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倒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何雨柱炸丸子、炖肉等等,准备工作千头万绪,但手下丝毫不见忙乱,两位帮厨洗菜,忙的热火朝天!

请的乡老将所有的事安排的井井有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砌茶台的、搬桌子的、帖对联的等等,各司其职!

何雨柱好久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场面了,后世结婚多半都会在酒店进行,虽然省事儿,也多了很多仪式感!

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现在看来就是热闹,乡里乡亲来帮忙,怎一个热闹了得!

他也能明白大师兄让多准备一桌的用意,娘家人的席面儿,总免不了有些亲戚朋友凑过来打打秋风、捞点油水,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席面儿,油水自然不能少了,有备无患,没毛病!

席面的油来源,当然是鸡冠油,这还是何雨柱帮忙弄的!

冯哥那里提前知会了,要不然上赶着买,还真买不到!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只见何雨柱将鸡冠油切块,放入大锅,倒入一点清水,开始加柴火,随着温度的升高,鸡冠油开始融化!

差不多时间,捞出油渣,将溶出来的猪油弄到准备好的坛子里,这就是席面上用的油了!

至于油渣,肯定是要准备包包子的,席面上的包子原料就是油渣加白菜,那叫一个香!

随着油渣的出锅,小孩们开始围绕在何雨柱周围,那渴望的眼神,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何雨柱哪里不知道这些孩子想要的是什么,装了半盘油渣!

“不要着急,一人一块,排队领取!”

“谢谢您,叔叔!”

“哈哈,真有礼貌!”

孩子们一人一块油渣,满嘴流油,至于大人们,只能羡慕的看着!

他们也知道就那么多,还要包包子,自然不会上前抓上一块儿!

一天的忙碌很快就过去了,大师兄也去接新娘子了,何雨柱被请到房子里!

“柱子,辛苦你了,喝茶!”

“得嘞,叔叔,您也别客气,大师兄那就跟我大哥差不多!

您这么客气,我反倒有点不自在,咱们都是自己人,忙活也是应该的!”

“哈哈,柱子说的在理,师徒如父子,师兄弟也是亲兄弟!

我听孙浩说,柱子的手艺在丰泽园也是首屈一指,天赋最强的弟子,以后前途无量啊!”

听孙父这么说,还没离开的村民惊讶的看着何雨柱!

以何雨柱的年龄,他们还以为只是学徒,听孙父说,厨艺还挺厉害的样子,人不可貌相啊!

他们倒是没怀疑孙父的话,因为孙父在村子里从来不说大话,有一是一,这点口碑还是有的!

“孙叔,您客气了,大师兄才厉害呢,是丰泽园一灶,我这才三灶,还有不小差距!”

花花轿子有人抬,听到何雨柱夸儿子,孙父也开心的哈哈大笑!

自从孙浩学厨以来,家里的日子好过太多了,这也是孙父最自豪的地方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

何雨柱早早的起来,给帮忙的村民准备早饭!

其实就是大杂烩,里面放入食材的边角料,放点肉,这么一炖齐活!

经过何雨柱猛如虎的操作,这烩菜的味道还就和他们自己做的不一样,大家早就拿着碗围起来了!

“乡亲们,咱们不要急,小心烫!”

“哈哈,小师傅,您忙您的,我们被你的炖菜勾出馋虫来了,不碍事!”

“哈哈,大家放心,炖菜管够!”

乡亲们也知道,吃的太好可能性不大,但管饱还是可以的,毕竟是喜宴!

虽然各家不饿肚子,缺油水还是肯定的,现在除了一些特定的人,就没有不缺油水的!

何雨柱看着望眼欲穿的乡亲们也有点紧张,真怕人挤人,再把人挤到灶台,烫伤了就麻烦了!

大师兄结婚的日子,出事儿总归不好,不吉利不是!

还好大家只是围着看他炒菜,倒也没有拥挤,否则他还真不知道怎么办了!

众人围观,何雨柱操作的情况下,终于完成了所有步骤,盖上锅盖,咱们的何大厨也松了一口气!

其实炖菜也没不一样的地方,只不过放的猪油和调料吸引人而已!

这年头放的油多一点,村子的巷子里都是油香味儿,实在馋人的紧!

菜好了,乡亲们自己排队,显得井井有条!

何雨柱惊奇的看了一眼,这么规矩,这么有素质的吗?

哪怕后世他去参加总公司培训的时候,那食堂的人也没这么规矩吧?

他还以为打击活儿要一窝蜂的涌上来呢,没想到都挺自觉的!

往后一看,好家伙,这不是乡老来了嘛!

所谓乡老也是村子里岁数最大的人,他们在那里一站,那就是个威慑!

这些乡老也叫族老,说一句话,那是非常的管用!

孙浩这个村子,没有哪一个姓氏占据独特的优势,当然乡老的威慑力还是很强的,这是大家敬人家年龄大,有见识!

岁数大的老人,在古代那就是祥瑞,一些满清的皇帝不就办过千叟宴之类的嘛!

都是些拉拢人心的手段,但反过来说,那些人也是看重了乡老在地方的影响力!

怪不得剧中的聋老太,能在院中横着走,除了易中海和傻柱的加成之外,年龄也占了很大的优势吧!

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但这个传统美德,被一些伪君子真小人给利用了,当做他们道德绑架的利器!

尊老的前提,是这个老人像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值得敬!

这个幼,也值得爱,否则就是扯淡!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