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好春光……(1 / 1)

次日大清早。

姜岐从军都山练完剑下来。

先去东直门供销社将那些见了活鬼的扫把、水壶、肥皂采购齐全。

暂时放在东羊管胡同里。

等快上班的时候再跟其他物资一同带回红星轧钢厂。

娄晓娥如今行动不太方便,中午不会再来东羊管胡同休息。

今天是个难的春日晴天。

久违了的阳光照在四九城上,明亮而温和。

姜岐看着难得一见的蓝天,稍微想了想。

骑着自行车往京郊农村方向飞奔而去。

这些日子,他要么在四九城里打转转,要么直接去西山军都山习武练剑。

还当真没有好好逛过春天的原野。

四九城的春天虽然极其短暂,但总还是有的。

不至于一杆子从冬天“嘎嘣”一声,直接蹦去夏天。

此时的京郊原野已经完全返青。

四处花红柳绿,鸟鸣声声,沟渠里溪水潺潺。

去年下半年播种的冬小麦生的正好,快要到收获的季节。

春风吹过,层层麦浪……

收了冬小麦后,便是玉米,花生,红薯……

这片原野真正休息的时候并不多。

还是要感谢去年下半年那几场透雨啊……

今年京郊原野是希望的,碧绿的,生机勃勃的……

比前几年赤地千里的样子,不知道要好了多少倍……

……………………

红星人民公社。

姜岐的二八大杠在村子里就是一道亮丽风景线。

村口。

稍微长好了些的孩子们,围着二八大杠拍掌嬉闹。

有孩子问姜岐是来做什么的。

也有孩子怯生生的想去摸自行车铃铛的。

其中一个孩子,对村里出来的中年人招手笑道:“支书爷爷,您出来的正好!”

“又有采购员哥哥下乡来了!”

说是支书爷爷,其实年岁并不甚老。

肤色黝黑,五短身材,脸上一道道风吹日晒形成的深深沟壑。

支书问道:“小伙子,你是哪個厂的采购员?”

姜岐连忙递过去一根牡丹,笑道:“支书您好啊!”

“我是红星轧钢厂的采购员,这是我的介绍信。”

支书接过香烟别在耳朵后。

拿着介绍信仔细看了看,满是沟壑的脸上,笑容深了几分。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看上去比皇城根子里的人,要显得老上许多。

支书道:“你们厂原来是黄采购员过来采购,约莫这么高,比你胖些。”

“满和气的一个人,也不刁难。”

采购员下乡收购农产品,农副产品按照品相等级。

只要稍微刁难一下,分到社员手里的钱就要少很多。

支书比划了比划身量高度。

姜岐知道黄采购员就是跟傻柱交好的那位。

笑道:“我是昨天新到采购科的,还没看见黄大哥。”

支书见姜岐骑着二八大杠,而不是小三轮。

问道:“姜采购员今天要采购些什么?东西多不多?”

这个年代所有农产品、农副产品都是都是公社统一安排各生产大队饲养。

社员家中并没有多余的农副产品……

偶尔能藏上一两枚鸡蛋,但是绝对不可能多……

活猪按照每户两头统一饲养,不可私宰。

必须运到肉联厂食品站屠宰场宰杀,七成归国家。

包括猪头、猪骨、猪下水,按当日牌价结算。

剩下三成猪肉归公社生产队分配,可以卖掉给社员分钱。

或者分给各家各户自吃自用。

一头猪可换来成几十块,最多不过一百块……

整个生产队再分分,手头剩不了几个余钱。

如今还算好,自留地里能种些蔬菜。

等到再过些年……

各家各户,按人头算。

每人只准种一株南瓜,二株辣椒,三棵茄子,冬瓜丝瓜苦瓜等总数不超过四蔸……

姜岐将采购单子交给支书。

笑道:“两只鸡,两只鸭子,两条活鱼,四十斤鸡蛋,十斤香油……”

其实这些东西,他昨晚就在抽奖轮盘里抽了出来……

他只是想来郊外走走看看,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总是待在四九城里,距离风浪越来越近……

而身边百姓们却一无所知……

他总觉得心里憋的慌……

支书乐呵呵地道:“有有有,这些东西都还有。”

“我带你去找饲养员跟油作坊。”

一个公社下属的生产大队不少,分散在公社各处。

姜岐推着自行车跟在支书身后,一边走,一边四处看风景。

春光明媚的时节。

远山如黛。

村头的小溪边,有几个人在洗衣裳,一树梨花如雪。

其中一个圆脸少女猛地从溪边抬起头来,眼睛一亮!

挥着手笑道:“小七哥!小七哥!你怎么来了?”

姜岐也笑了。

“京茹妹子,怎么这么巧?”

秦京茹噗嗤一声乐了。

“小七哥,这里是红星公社秦家庄生产队啊!”

“你看看那边三间大草房,就是我家!”

如今的砖瓦窑还不多,一般都是茅草房,用夯土筑墙。

还要再过些年,才会有红砖青砖大瓦房。

支书看见秦京茹,满是沟壑的脸笑成一朵花。

“京茹丫头,快带姜采购员去找你六叔!”

“我老胳膊老腿了,走得累了!”

秦京茹的六叔就是生产员饲养小组组长。

支书又提醒道:“顺便去趟油坊跟鱼塘!”

秦京茹脆声应道:“好嘞!三伯!”

整个秦家庄大多姓秦,算起来拐弯抹角都是亲戚。

这位支书三伯并不是秦京茹的亲三伯。

溪边洗衣服的几个洗衣裳的妇女,嘻嘻哈哈地道:“支书,您该不是昨晚交公粮太狠太狠了吧?”

“就这几步路都走不动?”

村里男人都在田里劳作,妇女开起黄腔来也是一样生猛!

姜岐只当没听见,农村妇女跟红星轧钢厂里的女工一样不好招惹。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许大茂那精虫上脑的家伙,敢拉着村里小寡妇窜进青纱帐……

姜岐还当真不敢……

秦京茹一边带着姜岐往饲养棚方向走,一边笑嘻嘻说话。

“小七哥,我姐还好吗?”

“贾大妈还有没有打她骂她?”

说着,秦京茹跟个大人似的叹了口气。

“满庄子里的女人都羡慕我姐嫁得好……”

“谁知道会摊上那么一个婆婆呢……”

“我姐夫又去世的早……”

“丢下三个孩子,没着没落的……”

姜岐有些诧异地转头看着秦京茹,这位长脑子了啊……

不是今年大过年跟许大茂搂在一起那时,那么没心没肺……

姜岐笑道:“棒梗大了一岁,也会照顾两个妹妹。”

“等到初中毕业,万一考不上高中,也能找工作……”

“秦姐也不算没着没落了……”

其实棒梗比较倒霉……

初中毕业就赶上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年头……

姜岐接着道:“不过京茹妹子,你自己还小孩家家的,就替你姐愁这些?”

秦京茹忽然脸上一红。

没好意思说,她想进城嫁给许大茂,又怕公婆不好相处……

万一落到秦淮茹那境地,就算是城里人,也够凄惶的……

秦京茹跺了跺脚:“小七哥,我不小了!”

“过了生日,算是吃十七岁的饭了!”

姜岐眼神一瞟,这一脚跺得波光荡漾,的确不小了……

好春光啊……

不过……这小姑娘要不要恨嫁的这么明显……

距离饲养棚还有段距离,就能闻到鸡啊鸭啊猪啊那种固有的味道。

秦家庄生产队的饲养棚面积不算太小,除了养些鸡鸭之外,甚至还有几头牛。

只是能养牲口的粮食到底不多……

牛还罢了,那是下田的主要劳力,养得还好。

那些猪个个瘦得跟豺狼似的,眼冒绿光……

难怪一等肉要比三等肉贵那么多……

这样养压根长不了膘嘛……

秦京茹扬着声音,高声叫道:“六叔!六叔!采购员来了!”

“三伯叫您抓鸡抓鸭呢!”

饲养员秦六叔从棚里出来。

往围裙上擦擦手,才跟姜岐相握。

“小伙子面生的很,是哪个厂的?”

姜岐笑道:“红星轧钢厂的,跟秦姐住一个大院里,我们是邻居。”

说着将介绍信跟采购单子都递了锅去。

这年头的农村人朴实。

听说是秦淮茹邻居,秦六叔脸上笑容更深。

看看采购单子笑道:“我这就去抓。”

“等会带你油坊跟鱼塘。”

说着转身进了饲养棚。

姜岐指着远处一座大院子问道:“那是什么地方?”

秦淮茹笑嘻嘻地道:“那里原来是地主家的院子,现在做了红星公社的办公场所。”

“方圆几十里,没有院子比哪里更好了!”

姜岐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支书将他直接往秦家庄带。

他这是顺道回办公室嘛!

不过地主家的院子,原来留下的东西一定还有……

下回再问问秦京茹……

在秦家庄走了一转,姜岐将采购好物资都绑在自行车后座上。

油坊,鱼塘,饲养员都在单子上,歪歪扭扭写下自己名字。

多亏那些年办的轰轰烈烈扫盲班啊……

不然农村人很少能写下自己名字的……

秦京茹悄悄一拉姜岐的袖子。

“小七哥,我家悄悄攒了几个鸡蛋……”

“等下回你来采购鸡蛋的时候,把我家的收上去好不好?”

“别让人知道……”

姜岐笑了笑,低声道:“没问题!”

这是穷困社员难得的几个能偷偷换到现金的机会……

姜岐当然不会拒绝。

……………………

从秦家庄出来。

姜岐先去东羊管胡同取出扫把等物。

见自行车放不下,在胡同口叫了辆三轮。

这叫三轮的车,也是能报销的……

姜岐带着鸡鸭鱼蛋并扫帚水壶等物资回到红星轧钢厂。

先送去工人食堂附近的小库房。

此时红星轧钢厂的下班广播还没响起。

傻柱正在食堂里忙得热火朝天。

食堂主管姓蒋,在傻柱结婚那会去南锣鼓巷喝过喜酒。

自然认得姜岐。

亲热笑道:“小七啊,其实这些东西,你明早再入库也是一样。”

“这活鸡活鸭子也不会死,鱼嘛,用桶水养着就好。”

姜岐笑道:“蒋主管,这不是下班时间还早么。”

“今日事,今日毕不是!”

蒋主管看着扫帚水壶肥皂那些莫名其妙的东西。

悄悄拉了姜岐一把。

“老尤那混蛋故意的?”

“这些劳动工具与日常消耗品不用你采购……”

姜岐笑了笑:“没事,也就是多走一趟供销社的事。”

怎么可能没事,姜岐都在本子上一笔一笔,记得真真的呢!

小打小闹有什么用。

姜岐准备凑齐了给尤科长放个大招。

蒋主管看着姜岐神情欲言又止。

毕竟交浅不言深……

正好傻柱从库房门外探进来个头,问道:“小七,等会咱们一起回院里去不?”

“我要骑你的自行车!”

他也有日子没摸过姜岐的自行车了。

原本他刚准备买自行车的时候,去年8月,商业部猛得将自行车调了调价……

姜岐笑道:“好!没问题!”

傻柱才要说什么,忽然看见库房里那些扫帚水壶肥皂,脸色登时沉了下来!

“姥姥!”

“尤长青那混账王八蛋!”

“这都折腾你采购了些啥?!”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