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龙树僧人赠金刚,麒麟真人请祖师(1 / 1)

“过犹不及,萧剑仙如此年轻,何不沉淀一二,以待将来。”

麒麟真人一挥浮尘,打了个稽首。

“武无第二,唯争而已,萧某如何退?”

萧业成为天下第二,有黄龙士的推波助澜,想让他汇聚江湖所剩气数,与王仙芝两败俱伤,让这座江湖由盛而衰。

这是堂皇阳谋。

何况萧业本身并无不甘,他需要这份气数成就己身。

所以,天上的仙人是看不惯了吗?

担心有他这个异数在,几百年内钓不起人间气运。

“阿弥陀佛,武夫之道,至刚易折,不知萧剑仙可愿多三分慈悲。”

“龙树!”

麒麟真人断喝道:“这是北莽之劫,容不得你再算计。”

想为禅宗续命,退一步便是。

北莽三千六百寺庙,那家不是金碧辉煌。

当今女帝要对离阳动兵,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怪只怪和尚敛财无度,合该有此恶果。

可女帝何时说过要灭两禅寺、烂陀寺,无非是沉寂百年罢了,一荣一枯。

龙树和尚若与这白衣剑仙联手。

那便是国之大敌,非死不可。

“和尚不懂家国大事,只求那三分慈悲。”

龙树僧人双手合十,一尊百丈金佛自他身后立起,与麒麟真人的浩荡紫气三千里针锋相对。

厉害了。

这才是陆地神仙该有的气象。

赵黄巢之流只是窃取了这一境界,战力甚至不如轩辕大磐。

“两位这是要先做过一场吗?”

“那我等着。”

萧业神色平静。

实际上,自从北莽女帝推动灭佛,麒麟真人就有意避让龙树僧人,不愿一战。

若非萧业横空出世,打破了北莽的江湖格局,两人绝不会碰面。

龙树僧人不愿北莽寺庙尽数凋零,来求三分慈悲,为佛家争些许余地,保留些寺庙下来。

但皇帝下令,岂能讨价还价,国失威严,还如何服众。

“此事没得商量。”

麒麟真人话音落下,立身所在,多了一稚子、中年、老道。

一气化三清!

道门至高神通。

道德宗有史以来最惊艳者——麒麟真人。

“萧剑仙,老和尚不太会打架,只有挨打的功夫,我将这一身金刚不坏送你如何?”

龙树僧人欲赠大金刚体魄。

武评有言,萧剑仙并非佛门大金刚,而是以武夫不灭之躯媲美大金刚体魄。

如果两者合一,就是前所未有的金刚不灭。

“这贼秃!”

拓跋春隼恨得咬牙切齿,种家兄弟、洪敬岩等人同样被龙树僧人这话惊得不轻。

甚至不愿去想,白衣剑仙得了龙树僧人的金刚至境。

一旦成真,北莽将无人能制衡白衣剑仙。

可仔细想来,却是一记妙手。

龙树僧人本就寿元将近,即便与萧业联手杀了麒麟真人,事后也必然坐化,阻止不了北莽灭佛的国策。

可要是以自己的金刚至境助萧业先一步拥有天人体魄,让北莽境内出现一位‘武帝’。

局势立即变了。

‘武帝’会成为悬在北莽皇室头上的一把刀,而为了挡住这把刀,皇室不但不能继续对佛门动手,还得交好佛门。

龙树僧人坐化后,他的弟子李当心自会顶替他,晋升陆地神仙境。

那时,北莽或许将会有两名国师。

一僧一道。

“龙树,是你佛门欠了太多,光是欢喜泉那座雷鸣寺,就拥有几十万两黄金之富。”

“和尚要那么多钱财作甚。”

麒麟真人讲完道理,语气冷硬起来,道:“若你真为皇室留下一尊大患,或许能为佛门续一段时日,亦或许几十年后,北莽不会再有一座寺庙。”

说白了,北莽的几千座寺庙,就是一块块肥肉,皇帝号召大家一起分肉吃。

大家都有肉吃,自然就都听皇帝。

如今的北莽上下一心,等吃饱喝足,便厉兵秣马,攻伐离阳。

任何阻拦之地都会被覆灭。

佛门拦不住,即便再加一位白衣剑仙,也不会出现奇迹,最多只是给佛门续几年命罢了。

而且,一个人能护住几座寺庙。

“等等。”

“萧剑仙想说什么?”

“我讨厌和尚,穿得越是华丽,住的寺庙越是金碧辉煌,我就越讨厌。”

萧业在另一个世界亲手推动灭寺,从教义上而言,他认可佛道有可取之处。

只是多少寺庙的敛财害人之举,借佛之名进行。

“好个桀骜武夫,说话确实痛快。”

麒麟真人赞叹一声,笑道:“龙树,佛门不得人心已是定局。”

以金刚至境相赠,却换来一句讨厌和尚。

武夫真是可恨又可敬。

一身桀骜气,傲视天下。

“和尚自然不全是好和尚,就和道士分贼道、恶道、妖道一样。”

“敢问萧剑仙,为何不喜和尚?”

龙树僧人诚心求解。

“道家说无为,随心所欲,即我不乐意,就不做,故而无所不为。”

“颇合我意。”

“佛家说放下,世间之苦,皆源于纵情纵欲。”

“可不杀生,仇恨生生世世。”

“不求财,常人困苦一生。”

“可若是人人远离情欲,四大皆空,六根清净,人间就将不存。”

说贪嗔痴是人之三毒。

可世人全然放下,就真的只剩一片白茫茫的净土了。

萧业敬佩那些真正放下人性去求佛性的高僧,慈悲渡人,做苦海一舟。

但那是你个人的选择。

用放下去要求其他人宽恕,可就不对了。

恩怨情仇就是红尘,亦是人间。

和尚放下人间,走便是了。

不走,何谈放下。

“自己为佛,光照众生是为善。”

“然而,大多数和尚只会苛求他人做佛陀,以放下为难自己,以宽恕放纵坏人,为大局忍让退缩。”

“如今刀落在自己头上,却忘了放下、宽恕、大局,你们不是为了佛,是知道轮到你们去死了。”

萧业未见佛,只瞧见一群借佛之名巧取豪夺的秃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若在红尘中,处处惹尘埃。”

北莽容得下一座两禅寺,也容得下烂陀寺的三百苦行僧。

但任何一个皇帝都容不下几千座寺庙,几十万不事劳作却穿绫罗绸缎的和尚。

北莽灭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龙树僧人闭目叹息道:“生死之间有大恐怖,覆巢之下无完卵。”

“难道和尚都该死?”

“你们的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杀身成佛,岂不妙哉。”

萧业想了想又道:“都说万恶淫为首,萧某可以出手庇佑一些真心向佛之人,只要让他们自己去了那烦恼根,证明一下自己的佛心。”

“真是妙啊!”

麒麟真人拍手叫绝。

可惜了。

如果不是立场道争,麒麟真人一定会敬萧业一杯。

远处观望的那些人都不得不承认,白衣剑仙这番话太对胃口了。

既然当了和尚,要那玩意儿干什么。

而且,没了那玩意儿,和尚说自己四大皆空,他们这些个武夫、厮杀汉笑完之后,真的会信。

慕容龙水和拓跋春隼这两位北莽有数的二代更是默契想到,以后等他们掌权,就颁布一条法令,剃度出家的和尚,得先断了子孙根,才能享寺庙香火。

“萧剑仙何必只看到苟且。”

“世人皆有佛性,只是困于俗世枷锁,慈悲救赎总不会是错的。”

龙树僧人作为禅宗魁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佛门之罪,罪在太过富裕。

说句难听的,有如今之祸,咎由自取。

可劫掠往往伴随着杀人放火。

一旦灭佛开始,几十万僧侣能活下几人。

他来此是为了这些人争一线生机。

“此话不假,但武夫可以为善,读书人、道士也可以,即便作恶多端的魔头,也可能有爱护猫猫狗狗的善举。”

“与做不做和尚何干!”

萧业摇头失笑,道:“我并非只看到苟且,而是苟且就在那里,琉璃金瓦、佛像金身挡不住,让世人都看见了。”

难道要他抛开事实不论,去找别人的错。

可笑。

还以为参禅三甲子的龙树僧人有什么不同,果真只有金刚不坏值得称道一二。

“有些人罪不至死。”

“大师,我说了,我可以救一些真心向佛的和尚。”

接着,萧业话锋一转,道:“方才大师问我,可愿多三分慈悲,萧某并非只知无为,还在大义、慈悲各取了一分。”

“萧某立下显圣宫,并非要与禅宗、道门争香火,只是想让从这里走出的人,能低头做事不妄自尊大,抬头看人不轻贱众生,正视自我不随波逐流。”

儒家说拿起,义之所在,身之所往,捧得太高,做得太低。

嘴上生怕沾了利字,下手更怕拿的不够。

萧业鄙夷儒家空谈清高,放不下手段务实求真。

拿起二字,又以虚名遮遮掩掩。

实在是做了婊子又立牌坊。

但比起佛门说放下好歹更有人味儿,又比道家说无为,多了些高尚。

三者皆有可取之处。

萧业凭借自己的理解,来了个融会贯通,推出他的显圣之说。

立言!

麒麟真人如临大敌,这位白衣剑仙比为天下立三分意气的王仙芝更可怕。

“善哉善哉。”

龙树僧人大笑,周身燃起业火。

一座巍峨金身拔地而起,朝萧业走去。

“龙树,灭佛再无余地可言。”

麒麟真人朝天拱手。

“请祖师下界。”

天门洞开,三名仙人依次走出,云雾缭绕,各有各的风采,都是道德宗历史上飞升至云上的真人。

他们迈步走下云端,与麒麟真人的三具分身重合。

刹那间,三道属于陆地神仙的气机升腾而起,搅乱无边风云。

与此同时。

萧业汲取龙树僧人的金刚至境,成就金刚不灭的天人体魄。

他看向麒麟真人,以及那三位下凡的天上仙人。

老和尚走慢些,萧某斩几位仙人与你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