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场 盛会空前(2)(1 / 1)

第九场 盛会空前(2)

盛会日渐临近。最引人关注的热点不是商贸投资项目。也不是组委会精心筹划的各种旅游活动。在街头巷尾热议最多的只有一样。那就是赵本山、毛阿敏等演艺明星在旅游文化节开幕当晚的演出。

通过铺天盖地的宣传海报和各种媒体的传播。众明星表演的小品、相声及演唱曲目早已深入人心。虽说大多是些老节目。里面的台词、歌词与曲调都耳熟能详。但众人翘盼的热度依然跟进入5月后的天气一样快速升温。大家期待着一睹以往只能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的这些大腕们的真容。至于演的啥节目倒在其次了。对于那些粉丝、歌迷们來说。能有机会跑上台给自己崇拜的偶像献上一束鲜花。來个热烈拥抱。或是当个配合表演的群众演员共唱几句歌。都是引人钦羡和值得陶醉一辈子的事。

新世纪广场是旅游文化节的主会场。广场入口处的九牛雕塑已是不知所终。取而代之的是黑色花岗石基座上的八匹跟真马一般大的骏马塑像。远远望去。八骏扬鬃奋蹄、气势不凡。近观时。却感觉少了徐悲鸿画的奔马那飘逸灵动的神采。程海平很快悟出了缘由:塑像的外壳是由不锈钢材质铸造的。无法表现画作中细微之处的精神。

主席台位于广场正前方。文艺演出的舞台就搭建在主席台上。四周拉起了警戒线。入口处有公安武警维持秩序。观众需凭票入场。入场券根据座位的远近及方位不同。分作甲乙丙三等。票价从300元至1800元不等。大多数甲等票、乙等票都被机关单位和一些企业预订了。售票窗口发售的只有少量入场券。而且丙等票居多。每张票的市场价格一般要比原价高出200元以上。位置最好的甲等票被炒到了每张3000元。还不一定能买到。程海平所在的贵宾席座位是免费的。也是无价的。即便空着。普通观众也不能擅自入座。

开幕式上。众明星的表演差强人意。但远不如电视上那么光彩照人和轻松自如。两位在国内很有名的歌唱演员唱到高音时飙出了明显的破音。不知是因为旅程劳顿受了风寒的缘故。还是由于这里的音响设施有问題影响了他们的现场发挥。偶像派歌星林依伦演唱的是成名曲《爱情鸟》。边舞边唱看上去累得够呛。唱到“呼呼呼让我觉得心在跳……呼呼呼如今变得静悄悄”时。“呼呼呼”听起來像是拉风箱的声音。叫人真替这只跳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大鸟”捏一把汗。

整场演出。程海平印象最深的是开场第一个节目。大幕拉开。男女主持人说完一段饱含激情的开场白后。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李见春身着黑衣斗篷登场亮相。倾情演唱庆川方言歌曲《变脸》:

在天府之国呦。我们庆川噻。有一种绝活既神奇又好看。活脱脱一副面孔。热辣辣一丝震颤。那就是舞台上的川剧。川剧中的变脸。

变变变变变变变看看看。急如风快如电快如电。看看看看看看看变变变。好潇洒好浪漫。说时不迟那时不慢。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任随你远看近看。前看后看。紧看慢看。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横看竖看。硬是好耍又新鲜。脑壳一转。面孔说变就变;眼睛一眨。不过瞬息之间。名扬四海。赞叹川剧变脸。绝妙精彩。根底它全在庆川。

……接连变换那叫神气活现。红黄白蓝简直变化多端。反复锤炼技巧不断发展。根深久远老辈子代代相传。变出个赤橙黄绿青紫蓝。变出个英雄豪杰齐争先。变出个巴蜀儿女同心干。变出个中华民族气象万千。艳阳天万紫千红百花园。变变变。

《变脸》的歌词和曲调融进了特色鲜明的川剧元素。李见春以庆川方言演唱。热情奔放、幽默诙谐。展现出浓郁的“麻辣烫”川味。

演唱过程中。观众叫好声四起。程海平也是为之一振。坐在旁边的高胜寒道:“程秘书长。台上配合表演的男演员跟女演员。都是我们县上心连心艺术团的哩。”

程海平点头:“嗯。不错。很好哇。”这一点他已经从母亲那里听说了。他还得知。洪阿发也在其中。程海平瞪大眼睛。想辨认出表演变脸、吐火、藏刀等川剧绝活的10名男演员中哪个是他。然而。他们脸上都遮盖着浓墨重彩的层层脸谱。瞬息多变。实在难以分辨。直到最后他们列成一排。刷地全部变回了本色真脸。程海平方才认出。最右边那位精神抖擞、英姿勃勃的就是阿发。

在各项本土文化活动中。程海平最赞赏的是开幕式后进行的36台高桩台会大巡游。

台会是一种精美的空间造型艺术。一个台会就是一出戏剧场景。把戏剧故事里的一个特写镜头搬到彩台上。成为一组充满动感的雕塑群像。台会不要求演员歌唱或念白。主要通过台上形象去感染和打动观众。同时伴以喧天的锣鼓和激越喜庆的唢呐乐曲。其内容和形式带有浓浓的乡土气息。过去的清源台会是用木床、木板、竹子和纸张扎制成戏剧场景并加以彩绘。将装扮成剧中人物的少年儿童固定于台上。他们比较灵巧。体重也轻。但每个台会一般也只能有一两个人。最多不超过3人。都是由8名壮汉抬着徐徐游街展示。另外各有一组人与他们轮换着抬。它们分别相当于一个八抬大轿。所以也叫“抬会”。

现在的台会不再使用人力來抬。改在汽车的敞篷车厢里搭建。并在车头前用美术字体醒目地标明了这个台会的名称。设计师们采用彩绘、雕刻等艺术手段进行外部的整体装饰。巧妙地遮掩住了汽车的原形。台会造型和用于固定的材料广泛采用了钢铁支架及动力机械。加上现代灯光电动技术和伴奏音乐的运用。台会上的戏剧场景显得更加的美轮美奂。引人入胜。其人物造型可以多达五六人。也不再仅限于由少年儿童來装扮戏剧人物了。

《火焰山》上。孙悟空扛着一把两米多长的大芭蕉扇腾空飞跑。脚下是熊熊燃烧的“大火”。而铁扇公主双剑在手。现出一副气急败坏地追赶的模样。再看那孙猴子不停地挤眉弄眼。妙趣横生。惹人捧腹。

《船舟借伞》里。许仙伫立在一条枣红色的小船上。船下是绿色绸布做成的“水波”。他手拿一把张开的油纸伞。仅有立锥之地的伞尖上竟站着不胜娇羞的白娘子。只见她脚穿绣花鞋。一只脚独立于伞顶。另一只脚向后高翘着。让人领会到无限的风流妩媚。

《千里送京娘》中。赵匡胤站了个弓马步。右手挥鞭。左手伸直翘起大拇指。那娇媚的京娘竟金鸡独立在赵匡胤的大拇指尖上。脉脉含情地看着目不斜视的赵匡胤。京娘的柔情似水。正衬托出了赵匡胤的阳刚和豪迈。

《水漫金山》处。白素贞站立在青儿的宝剑上。手执双剑与法海横眉相对。刀枪相见。虽然在背景画面上只有被水淹了半截的庙门和一只纸船。但你会由此想到那茫茫的江水、汹涌的波涛。以及刀光剑影、风云雷电……

《凰仪亭》外。吕布双手执戟。切齿怒视董卓。貂婵则巧妙地站在吕布的方天画戟上回眸一笑。微妙地透露出心中的隐秘。

《秋江》边。陈妙常亭亭玉立于艄翁双手举着的一只木桨上。虽然身下仅有一条纸船。但那盈盈秋水、淡淡春山都浮现在观众的联想中。令人神思飞越。

紧随其后的还有《荷花仙女》、《嫦娥奔月》、《八仙过海》、《文成公主》、《盗仙草》、《招财进宝》、《老子说道》、《龙凤呈祥》、《敦煌飞天》、《劈山救母》、《七品芝麻官》、《幸福洒满人间》等台会。只见荷花仙女踏云起舞、嫦娥姑娘长袖飘飘、铁拐李等八仙悠然地遨游在万顷碧波之中……台会所到之处。大人小孩们争相观赏。洒下一路的欢声笑语。

为期15天的旅游文化节圆满落幕。晚上。在荷花江上举办了放河灯活动和焰火晚会。这也是最后一场压轴大戏。

程海平想陪着家人、朋友观看晚会。就沒有按照组委会的安排去贵宾观景台就座。郑江、倩倩他们特地在滨江茶楼预订好了座位。大家借此重聚。宁帆一家只有谢娅和宁卓睿参加。他连明星们的演出也沒看。出席完开幕式就上北京参加中央党校培训去了。

从下午开始。人们便扶老携幼。纷纷赶往荷花江大桥附近的各处观景点。小商小贩们更是不愿错过这个难得的商机。早早地推着车、挑着担來到选好的地带。摆开摊子扯开嗓子卖起了各种小吃零食和小玩意。

景点周边临江高楼上的住户占据了地利之便。当然用不着出门就可大饱眼福。各家各户提前吃过了晚饭。和亲朋好友们一起到阳台或顶楼上喝茶、抽烟、嗑瓜子。一边天南地北地吹牛闲聊。一边俯视着滨江两岸万头攒动的热闹景象。

夜幕渐渐降临。但见一盏盏红纸红烛扎制的花瓣形、灯笼形、小船形的河灯从荷花江上游缓缓飘來。星河灿灿。恍若梦境 。

程涛第一次看见放河灯。好奇地问:“奶奶。江边有那么多电灯了。为啥还放河灯呀。蜡烛燃完了河灯就会熄的呀。”

宛红梅正凝神望着窗外。听到他问话转过头來。讲解说:“放河灯也叫放荷灯。用來表达对逝去的亲人的思念。表达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祝愿……”

程涛似懂非懂地点着头。忽然。他惊呼起來:“奶奶。你咋个哭啦。”

众人一看。宛红梅果然神情悲伤。泪水从她的眼眶里涌了出來。

陶岚连忙给她递上纸巾。程海平不安地问:“妈。您这是咋啦。”

“沒啥。沒啥。”宛红梅揩拭着眼角和脸上的泪水。触景生情。夜色灯影中的荷花江让她想起了30多年前那段伤心的往事。丈夫横尸江岸的悲惨一幕又浮现在眼前。清晰得像是昨天刚刚发生一样。岁月悠悠。思念绵绵。她在心底默念和呼唤着:“艺峰。亲爱的艺峰。要是你现在还活着。和我们一起欢度良宵。那该有多好哇。”

“砰。砰砰。砰砰砰。”随着一连串震天动地的爆响。荷花江上空竞相绽放出一团团、一束束千姿百态的礼花。花团锦簇。溢彩流光。

焰火汇演开始了。

2009.6.28。2011.5.1 一稿

2013.01.12 改毕于泊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