蔑视(1 / 1)

第61章

蔑视

黄守中在后头跟着,听到朱福宁带着焦急的叫唤,立刻上前来。“用最快的速度出宫,拦下安平伯。告诉他,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他要是敢伤了任何流民的一根寒毛,方家将不复存焉。”朱福宁多余的一句废话都没有,只让黄守中立刻赶出宫去,把人拦下,千万千万别发生不可避免的祸事,否则方家危矣。此时,此刻,朱福宁突然意识到,对方或许目标从来不在她呢,而是在方家。“福宁。”方皇后万万没有想到会听到朱福宁威胁人的话,面露诧异。朱福宁正色与方皇后道:“母后,此事关系重大,并非玩笑,请母后不要以为我在说笑。你还不快去。”

“倘若,倘若拦不住了呢?”黄守中人站在那儿,一时半会没有动,他的视线落在朱福宁的身上,同样也想到了最坏的一个可能。

从安平伯府去往酒楼所在的方向,可比他们出宫要近,尤其还不知道方皇后什么时候安排了人做这件事。或许在此时有些事情已经无可挽回。"倘若安平伯已经犯了错,他打了谁就让谁打回来,若是杀了人,杀人者偿命。”朱福宁捏紧了拳头,万分艰难的吐露这样一句话。

方皇后震惊的张大嘴,声音尖锐的唤道:“福宁。’朱福宁凌厉的扫过黄守中,“快去。”

都这个时候了,朱福宁要的是黄守中快。哪怕为了安全起见,朱福宁早让黄守中和李新成分别叮嘱巡防营和京兆府尹手下的衙役,绝不许任何人伤害任何一个流民。架不住去闹事的人成了朱福宁嫡亲的舅舅。万一里头掺和了想闹事的人,试问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无论如何,一定要快。

“公主,宫门快要落锁了。”李新成提醒这一件事。朱福宁的脸色更是一僵,她总觉得自己落在了别人的算计之中。

"快出宫,办好此事,绝对不能出任何差错。”朱福宁朝一旁的黄守中再喝斥,黄守中赶紧跑。

方皇后并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不解的望向朱福宁,朱福宁这会儿只能跟方皇后道:“母后,一切可能就是圈套,有人想利用我对付方家。你放心,我会处理好的,您先回去,我去见父皇。’

这事朱福宁得去找嘉靖,要是不找嘉靖,待事情闹大,有人竟然要置方家于死地,或许还会有其他的后招,这种情况下不找嘉靖帮忙,怎么解决所有的事情?朱福宁真的是,原以为只要她管好了自己,一切都不是问题,结果现在竟然被人扯起后腿。她原本就很担心事情再生别的变故,万万没有想到变故会落在方皇后身上。“福宁。不成,这件事是我的主意,怎么能让你去找你父皇,还是让我去,让我去。”方皇后哪怕不太明白有些事为什么不对,也并不妨碍她阻止朱福宁将事情全都揽下。如果真的有错,那错也是在她身上才对,绝对不能让朱福宁去帮她顶这个罪。朱福宁想了想也对,事情是方皇后安排的,要是方皇后不去向嘉靖说明,未必不会有人将过错归到方皇后的身上,到时候更会引起嘉靖的不满。做错了事总不能连个认错的态度都没有,那就是错上加错了。“母后我们走。”朱福宁暗叹一口气,亏得方皇后跟她提及这些事,否则一但事情闹大,没有人管,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更别说收场了。嘉靖那儿正和黄锦吩咐某些事,

听说朱福宁和方皇后去而复返。

朱福宁一天找他个三五遍都是正常的,独独方皇后也去而复返,事情有些不太对劲,嘉靖让她们母女进来。

方皇后二话没有,进门即跪下认错道:“陛下,妾有罪。"啊,嘉靖明显的一愣,不解于才出门的方皇后为何突然说起自己有错,这是出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

方皇后一五一十的将自己的安排道来,随后伏身在地,并没有为自己辩解的请嘉靖处置。朱福宁也同样跪下道:“父皇,是我的错。"错要认,不兴找借口,也别以为能找到什么借口。嘉靖在上方听完了始末,走了下来将方皇后扶起,又将朱福宁抱在怀里道:“无妨,福宁已经派人去拦下了,拦不下按福宁说的处置,此事不会有什么后患,你们都不必担心。”朱福宁听出了嘉靖浑然不在意的语气,难掩诧异的望向嘉靖。嘉靖伸手捏了朱福宁的小鼻子道:“好了,不过些许小事,不值当你们兴师动众的认错,此事父皇会处理好,你只管回去洗洗睡了吧。如此安抚朱福宁,朱福宁很确定嘉靖并没有任何的不喜,也知道,嘉靖并不认为方皇后有错。

随后,朱福宁和方皇后再一次退去,方皇后暗松一口气,庆幸嘉靖没有追究之意。也让朱福宁别再担心,回去好好的休息,莫要再多想。朱福宁却一直在思考,她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然而一直想不起来到底是哪里不对劲。

直到半夜朱福宁惊醒坐起,她想通了,知道是哪里不对劲了。嘉靖不在意的态度,是对人命的蔑视。亦或者,他其实和方皇后是一样的,也认为那些人竟然敢堵朱福宁的路本就该死的。

这一刻,朱福宁如坠冰窖,那都是一条条人命!明明作为受苦受难的民众,作为大明的皇帝,理当思民之难,解民之困。大明的朝廷没有在第一时间做出妥善的安排,才逼了流民只能自己想方设法找些吃食。在这样的过程中,暗手出动,意图算计朱福宁,甚至还有别的算计,流民为救温饱,为了活下去,顾不上任何后果,唯有堵上朱福宁。这一切算是情有可原。至于那一个出头人一而再,再而三的阻拦朱福宁,未尝不是想把事情闹大。或许,连嘉靖的反应都在对方的预料之中。

嘉靖的反应是什么?

轻视人命。

朱福宁睡不着了,她所不能确定的是,黄守中到底有没有把事情办好?她的那位舅舅有没有闹出事来?

事实上,方皇后难得给安平伯传话,安平伯得知有流民要对朱福宁不利,差点想把朱福宁挟持了,自无二话,让人收拾好了东西准备来找某个不长眼的流民算算账。安平伯是方皇后嫡亲的哥哥,大明朝自来都是外戚不显的,也是因为大明的皇后并非都是出身高贵,因而哪怕方家出了一个皇后,方家也只得了一个伯位。方皇后父亲去世后,子承父爵,也就落到现如今的安平伯头上。方皇后在宫中颇为得宠,想当初朱福宁一个痴傻的公主都能让嘉靖万分疼爱,可见嘉靖对方皇后的态度。

故而安平伯平日在朝堂上虽然没怎么露脸,也明自自家有所倚仗的。想方皇后入宫多年只生了一个朱福宁,祖宗保佑朱福宁痊愈,不仅会说会笑,还相当聪明,甚得嘉靖的喜爱,方家上下对此万分庆幸。结果突然收到方皇后的来信,朱福宁在宫外安置流民,给他们吃的喝的,结果这些流民恶从胆生,还想把朱福宁留下,好争到更多的粮。吃了熊心豹胆了这些人,不给他们些教训,他们怕是以为大明朝上下都怕了流民了吧。于是,安平伯领上十几二十个家仆来了。

好在,这一来碰上的正是京兆府尹的衙役,马上有衙役报到京兆府尹那儿。京兆府尹也是一愣的,随后追问:“安平伯没有说他为何到此?"“说了,要将那胆大妄为,企图对公主不利的刁民拿下。”衙役报了信,也把安平伯的来意道明。

京兆府尹一愣,随之想到朱福宁走之前的再三叮嘱,那就差说了,一但流民们有半点差池,他这个京兆府尹也就当到头了。

是以,哪怕来的是朱福宁的亲舅舅,不成,他要听朱福宁的。“大人,事情闹成这样,这可是公主的亲舅舅,来帮公主讨回公道,我们不好拦吧。”衙役报了信,结果一看京兆府尹出神了,这有些事情该提还是应该提一嘴。“糊涂。什么是公道?公主刚说了不许任何人动流民一根汗毛,现在我们放开不管,你以为最后事情会怪到谁的头上?”京兆府尹没有半点不自在的接过话。不出意外,衙役小声的提醒道:“那可是公主的舅舅,许是公主改了主意。"“不可能。”一道肯定的声音传来,让京兆府尹和衙役都回过头,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震惊。来人是蒋天和。

不错,虽然朱福宁让人两边都有叮嘱,同时也不忘准备第二道防线,蒋天和。有些利害关系,作为商人的蒋天和更了解,也正因如此,蒋天和才会出声肯定的告诉京兆府尹,朱福宁绝对不可能改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