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假世子
一个挥手,自有人将他们全都拿下。
一个个藩王被人拖下去,如何处置,自然是嘉靖说了算。如此,朱福宁翻身上马道:“藩王造反,我出京平乱,京城诸事交给诸位了。”
在朱福宁的身后跟着好些个人,听着朱福宁的话,都纷纷朝朱福宁作一揖。嘉靖三十七年,诸王叛,公主福宁兵出,以收诸王田地王庄,重分土地。各府查抄出来的财物,大部分运回京都,小部分分发于民,福宁公主甚得天下民心。
朱福宁这一回呢,忙于平定朱氏藩王之乱,一直又是三年,待诸王既平,这时候,朱家的子孙真是只剩裕王和朱福宁。而大明,迎来了嘉靖四十年。在这些日子里,嘉靖收拾不少人。侯简那里查出来的涉几纵火,掠清风道长,以及散播谣言之人,都无声无息的让嘉靖收拾了,其中一人正是徐阶。
开年,大雪覆盖,单北京的情况都不好,各地冻死不少人,在这个时候,蒙古部族又开始闹腾。
是的,天气一冷,而且冷得太不寻常,蒙古的牛羊,都冻死无数。这种情况下,正常的贸易已经无法满足蒙古需求,他们便将注意力转移到大明身上,很是以为或许可以借大明的东风,度过难关。北边又传来接二连三的战事,这些仗打得十分不容易,甚至闹出来的事情越发不太平。
随着戚继光败了一场,先是有人暗指戚继光通蒙,接着好些个将军都被参,不是不敬皇帝,就是对皇家不满。
听听他们告状的内容,都是冲嘉靖来的。
看来,如今他们也算是寻到道道,知道想让嘉靖出手收拾人,到底该用什么样的方法。
事实证明有些事确实还不错。但,一个个的武将基本上都是朱福宁提拔上来的,全都是新人。
这样一来,等同于是动了朱福宁在北边布下的棋子。当然,关于朱福宁也并非没有事。
毕竟,朱福宁越发嚣张,她这手里的权势越来越大,还握的都是兵权,甚至隐隐都有脱离兵部和内阁掌控的节奏,他们不相信了,嘉靖当真一点都不在意,不认为这样的情况需要改变?
大明接二连三的传来消息,朱福宁作为一个明显被人针对的人,丝毫不慌,反而悠哉的问起自家的裕王兄最近都怎么样。对啊,朱福宁在外面奔波收拾各种谋反的事,裕王如何?何公公道:“裕王府上有一位小世子了。”听到这儿,朱福宁很是以为这算是一个好消息,可是观何公公的表情,这不像是一个好消息?
想到裕王的蠢样,朱福宁试探一问:“裕王那儿还有什么别的事?”“那小世子似不是裕王的。“何公公不能把这个事告诉朱福宁,一旦回到北京,他们都知道的事,朱福宁反而不知道,那不等于让人小看朱福宁。朱福宁惊得张大嘴,满脸写着不可思议,难以相信这样的事情还能遇见。何公公对上朱福宁震惊的脸,别说,他同样不好受,实在想不明白,这种事情裕王是怎么做出来的。
“这些年皇上尤其关心心裕王的子嗣,不仅是皇上,朝中重臣都帕….…“怕什么就不用说出来,懂的都会懂,便是生怕裕王生不出孩子来。朱福宁在外头把敢造反的朱家人杀了一个干净,要是裕王生不出孩子,那怎么办?
嘉靖,嘉靖,倒不是没有人想催嘉靖,可早些年嘉靖都不肯生,现在就更不会了。
所以压力全都给到裕王,裕王府里的女人确实不少,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愣是没有一个怀上的。
朱福宁听着何公公的话,冷笑道:“就裕王那样的身板,他有用?”何公公不敢吱声,朱福宁敢随便骂裕王,借他三个胆子他都不敢。而今的情况也证明,裕王真不行。
“裕王胆大包天,眼看一直无嗣,太医们都看了,好些药用下去,没有一个有好消息,裕王突然生出一个主意,假孕,让王妃假孕。王妃自然是不肯的,可裕王在府里还是能做主的,因而不管不顾的对外宣称裕王妃怀孕,十月怀胎,该生的时候,他从外头抱回来一个孩子。自称是裕王妃所出。“后来眼看大事要定下,裕王妃唯恐混淆皇室血脉,冲到宫门前揭发裕王所行之事,皇上才知道这回事。”
何公公将情况与朱福宁道来。
谁也没有想到裕王竞然会做出这样的事,全都傻眼了。可是再傻眼也没办法,这事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裕王妃到底有没有生过孩子,一验便知。
“我这位皇兄实在是蠢极了。嫂嫂不肯,他不能找一个肯的女人?但凡只要是没有生孩子那个承认孩子是她生的,这都比嫂嫂亲自到宫门前喊上一句她没有生过孩子的好。"朱福宁感慨无比,对裕王的蠢又有了新的认识,不得不服气。要是大明真在这样的人手里,大明不亡都天理难容。“皇上震怒。"何公公还得把这个情况告诉朱福宁,毕竟他们这就马上回到皇宫,朱福宁身上的事情同样不少,要是有什么人继续给朱福宁上眼药,未必见得嘉靖会一直认为朱福宁无错。
朱福宁勾起一抹笑容道:“知道了。”
何公公立在朱福宁身边,朱福宁不管做下什么样的事,从来都没有避过嘉靖,无论是好的坏的。
哪怕是朱福宁对所有人的算计,包括对裕王的,朱福宁都坦荡的告诉嘉靖,一切都是在嘉靖的默许之下朱福宁才开展的。但是,有时候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讲理,至少在何公公看来,他们的陛下算不得一个讲理的人。
北京,朱福宁还是回来了。
回来归回来,无论有多少事等着朱福宁,朱福宁第一时间都是去给嘉靖请安。
“父皇。“朱福宁立在嘉靖的跟前,几年不见,嘉靖怕是这几年让人气得有点狠,尤其是裕王,看起来很是憔悴。
看见朱福宁的时候,嘉靖招手让朱福宁上前,满脸的欢喜。“父皇怎么瘦了?"朱福宁第一眼便注意到嘉靖的脸瘦了,道袍都有些松了。嘉靖笑笑道:“无妨,父皇没事。”
一句没事,朱福宁道:“父皇定要万寿无疆。”听到这话,嘉靖道:“如今这天底下都是盼着我死的人,万寿无疆,不过是一句空谈,怎么可能万寿无疆。听说你裕王兄的事了?”“听说了。“这么大的事,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朱福宁怎么可能不知道,那不是说笑吗?
朱福宁与嘉靖对视问:“裕王兄的身体到底如何?”这个问题非常关键,要是裕王废了,当如何?“太医还是同样的话,好生静养,一定要静养。"嘉靖阴翳的说出这番话,朱福宁听着颔首道:“只要静养能好,一切都不是问题。”嘉靖的视线落在朱福宁身上,朱福宁察觉他的目光有些不同,问:“父皇有什么事?”
事情是有的,只不过嘉靖明显并不想细说。“你既然回来了,里里外外的事处理得差不多,便在京都好好休息吧。对了,我已经派人押戚继光进京。“嘉靖最后补上的那一句话,听在朱福宁的耳朵里,朱福宁一愣,“通敌叛国?”
嘉靖与朱福宁道:“戚继光近些年的功劳有些太大了。”听着这样的话,朱福宁道:“父皇,我的功劳比他还大。”戚继光是战功,实打实的功劳不假,朱福宁的功是什么?是朱福宁灭了一个一个士绅,是她杀了一个又一个的朱家宗氏,是她将土地平分到百姓手里。朱福宁的功,不仅在军,更在天下。
嘉靖问:“若朕要杀戚继光呢?”
朱福宁几乎没有任何犹豫道:“如此,不若父皇直接杀了我。”垂下眼眸,朱福宁双膝跪下,全然是等候嘉靖处置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