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114章
“大人,看来接生馆的东家们皆是有智者啊。"楚鸾镜翻阅书目的手一顿,淡笑道。
莫媚亦笑着颔首道:“同我一道去见一见罢,商人多精明,你们眸子放亮些,日后若被忽悠着干出些丧良心的事,我定严惩不贷!”说罢,她虽只是淡淡扫过众人的脸,眸子里的寒光却让她们浑身战栗。不敢同其对视,皆垂首道:“属下不敢!”顺带敲打了众女官一番后,莫姆转身领着她们往宫门去。最后头的小女史,拐了拐身旁的女史道:“原来笑着也能这般威严!”身旁的宫女自明白她是何意,宫中也不乏笑面虎的主事,但莫大人同她们皆不同。
她的笑是真的,眼中的严厉更直接真切,她将自己的底线摆得明明白白,一旦触犯就算她笑得再温和,也会按规定严惩,绝不姑息。“莫君!”
方行至玄武门,将士们便齐声恭敬地喊道。他们本就把莫媚当神女,上回同她一道查封接生馆再次巩固了这念头,对她更敬仰了。迷信的将士甚至不拜神佛,只日日在心中虔诚祷告,求莫媚佑产子平安。
同他们含笑打招呼后,她方出宫门便被东家们团团围住。“大家别急,挨个儿说!”
卢晓妆挡在莫媚身前高喊,崔兰亭、王清歌、楚鸾镜亦上前,将冲动的东家们隔开。
待城门的将士们虎视眈眈地望过来,欲上前支援时,东家们瞬时冷静下来,立于最前头、身着间色襦裙的美妇朗声道:“莫大人,我是太和堂的东家,这定品校验是个何规章我们一概不知,烦请您指点一番。”
她话音刚落,身旁满月脸、簪宝钿的东家便接话道:“你这要求颇高,莫大人,我是满月阁东家,也不劳您点明,只需给我们讲讲具体的定品标准即可!”
见两人双簧唱得起劲,莫媚只轻描淡写颔首表赞成后,威仪棣棣地道:“明日申时将颁布文书,阐述具体校验标准,宣读的女史还会逐条为尔等解答,望悉知。”
翌日,当瞧见宣读女史展开比画卷还长的文书时,众接生馆东家皆觉眼前一黑。双手掰开眼皮,强忍着绝望,仔细看的同时尖着耳听。第一条便是接生馆的规模,明确指出每个品阶至少需要的占地面积、产床数量、布局规范等。
单这一条,就让几家欢喜几家愁。
地盘不够的忙着扩租,产床缺少的急着添置,布局不合理的忙着挪位。而发现自家接生馆均符合要求的也不少,喜滋滋地继续往下看。紧接着又有一批东家变了脸色。
第二条竞是接生馆的安全规范,主要针对火情防范和污水排放。古言:“建业千日功,火烧当日穷。“我国历朝历代对火政都极为重视,大唐就建有″武侯铺″。
“武侯铺"分布在各个城市和坊市,受左右金吾下属的左右翊府领导,在全城形成了一个治安消防网络系统,里头还备了储水大皮袋、溅筒喷水器①等灭人工具。
而接生馆中多是行动不便的产妇和襁褓中的婴儿,如何避免发生火灾,若不幸发生后如何平安撤离,就显得更为重要!文书言,三日后,武侯铺将派专人进行检查和指导,未通过的接生馆须及时整改,在定品校验前一日会复核,若仍未通过,也将失去本次定品资格。检查内容是莫媚同左右翊府商议后,与武侯铺联合制定的。除了检查屋舍本身的防火效果外,接生馆还需提供大火发生时,紧急疏散大肚儿妇人和迅速灭火的预案。
污水排放方面,早在隋文帝时期,长安城就在设计天才宇文凯的改造下,将主要街道的两侧都设计了宽两米以上的排水沟,朱雀大街两侧的甚至可达三米以上。
只是唐初建,无明文法规严惩,长安城的居民们仍我行我素,随意排放污水,因而莫娴着重提出了此条,毕竞血污等能传播传染病的污水,杀伤力极大!听着女史的解释,一东家期期艾艾道:“莫大人日后如何知我们未将污水排入水沟?”
扫过东家们各异的面色,见仍有抱侥幸心思之人,女史遗憾道:“每日将有监察人员不定时巡查,一旦发现违规者,将立即停业整改。”听闻又要歇业,想着莫大人雷厉风行、果决狠辣的模样,众人心头皆戚戚然。
第三条则是人员资质,就是稳娘们接生的专业技术。本次将会在校验当日同步对接生馆的众稳娘评级,每一品级的接生馆,对所需高、中、低阶稳娘的人数,均有明确的标注。此后,稳娘的定阶均由嗣昌局举行,每季一次,通过后稳娘们将拥有嗣昌局统一颁布的品阶文书,可用于大唐所有接生馆。莫媚此举是为提高大唐稳娘的接产水平,自不是为了给毓麟居搞垄断,因而还让女史们印发了她联合莫母、毓麟居众高阶稳娘一道整理的助产技术书籍。虽然接生馆多少都有在毓麟居进修过的稳娘,但莫媚还是承诺从明日起,将会依照接生馆上报名单的顺序,派出毓麟居高阶稳娘进行现场指导。因而这条女史们方解读完,就被接生馆的东家们热情打断,七嘴八舌地寻问他们接生馆排第几。
“大伙儿稍安勿躁,之后我等会将次序贴于高墙,尔等可自行查看!”女史高呼后,眼瞧着快控制不住众人,忙飞速宣读了最后一条。最后一条主要是文书工作,众接生馆需在嗣昌局颁布的接生馆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出更严苛的本接生馆规章制度。还要言明日后的发展规划和对本接生馆稳娘的培训计划,如预计几年内将接生馆升品,为了升品将做出哪些努力,接生馆的稳娘如何培养升阶等。条条目目下来,如给接生馆东家们泼了头冷水,他们终是止住了窃窃私语,皆沉思起来。
此时他们更真切地体会到,莫大人是实实在在为妇孺们做长远打算,若他们只想赚快钱谋暴利,此道恐不适合他们。“大人,这般是否会打击商贾们开设接生馆的热情?”立在高楼上的卢晓妆,蹙眉看着楼下听完文书神态各异的东家们,担忧地问向身旁的莫媚。
见大人淡笑不语,另一侧的崔兰亭轻声回道:“商人多逐利,只要有利可图,自趋之若鹜。”
崔兰亭身后的王清歌亦颔首道:“现长安已定,百姓们安居乐业,日后有孕者只会愈来愈多,这就是大人说的……朝阳产业,他们定不会轻易放弃的!“何况我们不曾多收税钱,只是让他们多花些心思,当一门长久的营生来做,他们自有赚头!"楚鸾镜接过话头道。听罢,见莫娴颔首,卢晓妆也放心下来,在脑海中构想出今后长安城中接生馆的场景,不由绽开甜甜的笑。
虽说颁布解读文书的女史们,皆是莫娴亲自培训的,但怕她们涉世未深被人拿捏,她还是领着崔兰亭等人一路暗中相护。待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时,才往宫门归去,竟见长孙无忌从里头出来。卢晓妆等人,跟着莫大人的时间也不短了,自识得这神姿高彻如瑶林玉树的男子,纷纷偷笑着先行一步,将驻足的莫调剩在原地。“阿忌,是来瞧观音婢的?"莫娴疑惑道,但若是探望观音婢怎会留到这般晚,若不是,那李世民已出征,他又如何能入宫。长孙无忌凤眸一扫,拉着莫娴行至角落道:“秦王已回宫。”“这般快就胜了!"莫媚低呼道,心中震撼不已。不愧是天策上将,柏壁之战可是被后世评为一-李世民让李渊失去对唐军主导权的一战,他竞只花了不到一旬?!
惊讶地望向长孙无忌,却见他眼中有冷光闪过,他嗤笑一声道:“还未行至太原,半道上就被召回来了。”
“怎会这般?"她骤然皱起眉问道,脑海中拼命回忆历史上的柏壁之战,却怎也记不起此战的详情。
“齐王李元吉在并州。"长孙无忌想着方才同李世民的对话,颇觉好笑。多半是裴寂同李渊进了谗言,挑起他对李世民的警惕,但竞让他转而将宝压在了只顾于并州游猎的李元吉身上。
据他留在太原的探子传回的消息,对于攻入太原的刘武周,李元吉已近无抵抗之力。
承乾殿,后殿。
李世民一手抱着李承乾,一手摇着拨浪鼓,瞧着是在逗弄小儿,朦胧的双眸却透出他早已神游九霄。
方洗漱完的观音婢,绕过屏风就瞧见这一幕,上前摸着李世民日渐锋利的面庞道:
“别想了,皇命难违。”
“可是,他是我阿耶。”
李世民将小团子放回婴儿床上,将头埋进观音婢的怀里,少见有些脆弱和迷茫。
观音婢紧紧地抱着他,轻抚着他的发心疼不已。她的夫君在外是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在内是自信英朗的艳阳,如今却若断了臂的烈鹰,只能在巢中虚弱地舔舐着他痛入骨髓的伤口。“我们是至亲父子!”
没听到她的回答,李世民又念叨了遍,满含委屈和无助。鼻尖骤然冲上酸涩,观音婢红了眼眶,将脸抵在他的发上,小两口相互依偎取暖,半响方听她回道:
“可你们也是……至疏君臣。”
觉怀中的身子猛然僵住,观音婢微微直起身,摸着李世民铁骨铮铮的背脊道:
“世民,你的阿耶也是太子和齐王的阿耶,你无甚特殊。更何况,比起当一个好阿耶,他应更想当一个帝位不受威胁的安稳皇帝。”“我不是威胁!"李世民骤然抬首,眼中猩红一片。观音婢颤抖着手摸上他的眼帘,心痛欲焚,却仍一字一句残忍道:“你是。而且在他眼中,你是最大的威胁。”
妻子的当头棒喝,戳破了李世民仅存的妄想。是啊,他早便知父慈子孝、共享天伦是他的妄想。
早在他阿耶登上皇位的那天,望向他忽明忽暗的眼神中,他便敏锐地察觉到了改变,或许这个改变在他一路攻入长安、势如破竹间就已埋下。他一直装作不曾察觉,渐渐地似将彼此都骗了过去。直至今日跪在大殿上,如条丧家之犬般问阿耶为何让他回来时,他方惊觉,原来深陷虚境的只有他,他陪着他演,就是为了养废他的翅膀,将他困死在无形的笼中。
他怔怔地望着妻子,瞧见她担忧心痛的神情,努力扬起嘴角想露出个安慰的笑。
只是唇稍弯,蒙尘的双眸中骤然落下两行清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