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第144章
武德四年,十月。
一举平定了中原的李世民,赫赫战功加身无人能及。李渊深感旧有官阶不配其盖世功勋,遂另发徽号,封其为
一一天策上将
位列王公之上,增邑两万户,赐金车一辆,王公之衮衣和冠冕一套,玉壁一双,黄金六十斤,前后部鼓吹及九部之乐,仪仗四十人①。“古往今来,唯二弟一人矣。”册封大典后,李建成温文儒雅地祝贺道,眼底却写满了忌惮。
李世民装没瞧见他的嫉妒,朗笑着回道:“皆归功于太子和齐王。”此话让李建成再绷不住,拂袖而去。他知其是笑他武学不精,笑三弟丢了太原,怒发冲冠之余只能劝慰自己:
“三弟败落只因年幼,日后定能为大唐开疆拓土;我是太子只需坐守江山,自有武夫为我征扩疆域。”
瞧着面红耳赤远去的太子,李世民心头畅快了些,敷衍完恭贺的大臣后回了承乾殿。
莫媚正同观音婢一道铺着从汾州带回来特产,龙须席,以龙须草编织而成,质地柔软舒适,颇为珍贵。
早得了前朝消息的二人,恭贺之词还未说出口,就见李世民眼底猩红一片。“王爷怎同小时一般,喜悦就哭鼻子?“观音婢一面调侃,一面屏退宫人。莫媚端着笑,送宫人出屋后关紧了门。
屋中再无旁人,李世民方徐徐开口道:“可怜大哥看不穿,不过又是招制衡,对我亦谓招安?”
天策上将是武官中最高的官职,听着威风八面却又低于文官之首的三师②。美其名曰李渊特设,不过是他不愿授予他更高的三师,妄用神圣的名号安执他的法子。
这一招可谓是另辟蹊径,既能哄得他衷心为大唐卖命,缓和他对太子的敌意,使制衡之策起效;又能抚慰崇敬他的将士、百姓,俘获人心。时至今日,莫媚听他这般道,望着挺拔如松的他,双眸红透,额间青筋暴起,方知众人津津乐道的头衔,竞让他这般意难平。深喘几息,他平复半响后道:“至此而止了吗?”“自不会!"观音婢紧握他双手坚定道,“放手去搏,刀山火海我皆陪你闯!往后数年里,李世民明面上醉心文学,开设文学馆,罗致四方文士,每日引荐,分番直宿③。
实则是组建了自己的文官队伍,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等十八人以本官兼任文学馆学士,号称十八学士③。暗中,李世民更是将天策上将这一名号用到淋漓尽致,笼络了军中统帅将领,将大唐兵权彻底收入囊中。
而此时,李渊虽觉用计颇妙,然仍恐李世民识破后心生怒意,遂在不久后的官员考核中,擢另一特设官职一-嗣昌局主事,莫媚,为正四品官员。消息传回洛阳时,方松快了几日的洛阳城妇孺又紧张了起来,有的甚至躲进了尼姑庵,却仍逃不过唐军的搜捕。
然,人力亦有不足之时。
明了自身是葡萄胎,还心存侥幸万般躲藏者,因未被及时搜捕到,或骤然血崩、或窒息而亡、或头疼欲裂撞了墙.…当藏匿的妇人接二连三丧命时,长城产妇对莫碉的恐惧已达至峰值,却再也不敢忤逆她,乖乖喝下了堕胎药。
莫娴自知她们的畏惧,然城中只余三千户人,而葡萄胎若不及时处理定会危急生命,她没有时间采取怀柔政策了。
待用铁血手腕清除了城中葡萄胎后,趁着余威设立嗣昌局分署,大刀阔斧整治城中手脚不干净的稳婆,妇孺院和兰台书院更是十日就拔地而起。城中接生馆渐渐回归营业,自诩拥护嗣昌局,恭维莫媚官至四品,期望能寻一靠山。谁知,这一拉关系的念头很快就破灭了。武德五年,春。
长安城中嗣昌局总署,一年一度的定品校验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因莫媚携崔、楚两女官远赴洛阳,此盛会由驻守京师,擢升至六品的王、卢主持。汾、并两地,因多城嗣昌局分署已建立完备,遂紧随总署推进了定品校验的盛事。
“此事东家知否?“洛阳城一接生馆,掌柜倚在钱柜旁低声同东家嘀咕。东家颔首后,环顾四周:“放心,这把火,定烧不到我们洛阳来!”“为何?"掌柜疑惑道,她可听说莫大人前几月清查城中稳娘(婆)时,对她们的接生技艺很是质疑。
“你瞧这冷冷清清的接生馆,再瞧那空荡荡的大街,还有几户有产母?“东家狠敲了掌柜一脑蹦,声儿又压低了两分,“前些时日是多,怀着鬼胎我们也能赚她们的钱啊!谁知皆被莫大人清理了!”听完,掌柜恍然大悟,而城中同他们一般想法的人比比皆是。然,三日后,众接生馆就接到了嗣昌局驻洛阳城分署发来的告牒:接总署通知,洛阳城中诸般接生馆,皆须参与嗣昌局此岁的定品校验,体谅城中诸馆无校验阅历,特将考核日宽限至上元日,望城中各馆踊跃迎检,未通过者将依惯例查封。
此消息一出,全城接生馆一片哗然。
“上元节离立春也就十来日,也谓之宽限?也称之体谅?”“你竞还有心思算日子,赶紧去信京师,讨讨经验罢!”“只有我在心痛吗?别人看花灯赏百戏,我备战迎检!悲乎哀哉!”无论众人多么手足无措,洛阳城中的定品校验仍如期举行,共选出两家高品、三家中品、五家低品、八家末品。
选定后,莫媚领着分署联合妇孺院,趁着接生馆淡季,对十八家接生馆分别进行了为期三十日的集训,将勉强达标的接生馆水平均提升至合规。而洛阳城中百姓,在经过一载有余的休养生息,几乎家家户户都传来了有孕的好消息。
因李唐委任了能官治理,洛阳城中元气已然恢复半数,百姓们未再缺粮少食,稳娘们还在莫娴的授意下,日日宣传时蔬、肝脏等物的好处。菠菜、绿豆芽、香菜等都富含叶酸,肝脏则富含维生素A,皆是葡萄胎的天然克星。
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城中此批怀孕的娘子,再无一人被诊为葡萄胎,人口增长比之往年更是翻了数倍,妇孺们也终对莫娴逐渐改观。此时,南方也传来了好消息。
李靖和李孝恭率军征讨江南地区的最大的割据势力辅公祐,在博望山、青林山等地大败宋军后,攻入丹阳,辅公柘弃城东逃,最终被俘杀。至此,江南地区亦囊括入大唐版图,来年三月待洛阳事宜俱走上正轨后,莫媚请旨下江南。
阳春三月,辞别通济渠边十里相送的妇孺们,莫媚同长孙无忌、女官和稳娘们,一道坐上了从洛阳至扬州的官船。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她拉着长孙无忌立于船头,瞧着同她们一道顺流而下的艘艘帆船,抬首接住了春风吹落后,翩跹至河中央的桃花。
“好诗!好诗!"一书生打扮的男子出言夸赞道,手中还扶着个大肚儿妇人。朝两人淡笑颔首,她正将手中的桃瓣塞入荷包中,就觉腰被身旁人揽住。“醋坛子。”
呷了他一眼,瞧见他瞳色愈深,她勾着的唇角扬高了些,拉着他正欲回屋,就闻那男子问道:“敢问娘子,此诗为何人所作,许某心仪神往!”话音刚落,腰间的手微微收紧,许郎则被他娘子猛捶了一下,拧着耳朵教训道:“属实冒犯,就不能是人娘子自个儿作的?!”听及此,正摩挲着长孙无忌下颌安抚的莫媚,指微顿,心头愈发尴尬,懊恼自己在他身旁愈发放肆,以他人诗、抒己情,还念叨出来被旁人听了去。转念想到李太白还未出生,又理直气壮道:“无妨,确不是我。是青莲居士,李太白所作。”
“好一个青莲居士,敢问他年方几何?家住何处?师承何人……”许郎激动起来,喋喋不休地问。
莫媚呆了半响,觉有唾沫星子飞来时,忙躲在长孙无忌身后,一面挡脸,一面推着他飞快地跑了。
“诶,小娘子,你别走啊……夫人,你拽我作何……我听话!"身后传来男子的认错求饶声,莫娴笑眯眯地轻拽了下长孙无忌的耳垂。瞧着他泛红的耳根,她心头的尴尬骤散,只是回屋就轮到她身染红霞,耳根、脖颈、琵琶骨、玉峰……连脚踝都印着红痕。再醒来时,已是余霞成绮。
侍弄她梳洗时,他又要了回水,水光涌动,脆响奏起,约莫过了大半个时辰,他们方收拾妥当,一道用了晚膳。
忽而,舱室门被敲响。
“莫大人,船上有产妇发动了!“船娘虽嚷得高声,但心头并不恐慌。莫大人的威名她早有耳闻,更何况这艘船上,有这般多怀有身子的官家娘子,均是因她们特意打听了莫大人赴任之日,专挑了日子与她同乘。众娘子的小心思,莫媚早就得了消息,不过这船一坐就是月余,多几台接生,兴许时间还能过得更快些。
谁知,这第一台来得这般快。
“别等我,早些歇息!”
嘱咐完长孙无忌后,在他心疼的目光中,她飞速用完膳,拎着接产箱,招呼上稳娘,行至船舱上的产房。
船老大颇有头脑,在得知她要坐这班船,同行的大肚儿妇人繁多后,他竟打着公家的名号,拾掇出间空屋,摆上莲子、贴上催生符,摇身一变成了产房,使一次还要收半吊钱。
待她匆匆进了产房,发动的娘子早已躺在榻上,竞是早先在船头遇上的许家夫人。
许夫人也认出了她,面色肉眼可见的松泛了些,莫媚也未曾让她失望,带着高阶稳娘灵芸,于皓月高挂时,顺利接生出了一七斤男婴。正收拾接产箱欲离去时,就见许夫人扶着榻延坐起,顿了几息后竟晃晃悠悠起身。
“你要干甚?"灵芸忙丢了手中单布,冲过去扶住她,想将她按回床上,却见她拼命摇头,挣扎着往屋外走。
莫碉忙同灵芸一道,按她的意思将其扶至屋门前。打开房门,她们瞧见他丈夫微微松了口气,下一瞬却见许夫人将许郎扯入了产房内。
“产房污秽………灵芸话还未说完,就被莫媚恨了一眼,方觉自个儿说错了话,颔首反思自己何时也变得守旧。
“阿一一”
蓦地,闻及一声惨烈痛呼,她忙抬起头,就见许郎竞躺上了产床,面露痛苦,不停呻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