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李家传承、张鸦九兵器谱(1 / 1)

来人确实就是李树国。

李家世代替人销器为生。

到了他爷爷那一辈开始,李家渐渐发迹。

据说是因为他一己之力改善了火绳枪的击结构,在剿灭太平军的战场上,发挥出了堪称惊人的水平。

受到朝廷封赏。

进入武备院的造物局。

自此过后,李家销器名动天下。

只不过,随着王朝覆灭,李家也就此落寞,却没有到落魄的地步。

李树国父亲带着一家老小一路南下。

最终在沅江南岸的玉华山落脚。

他性格豪放,兼之出手阔脚,结交笼络了不少江湖人士。

也是因为如此,他才能以一介外人的身份,在玉华山开山立宗。

短短一二十年时间里。

销器儿李,蜂窝山之名,在消失多年后,再度声名鹊起,在江湖上闯出偌大名声。

甚至得以跻身七十二行。

他其实早就听闻过湘阴陈家。

毕竟同在湘西地界上。

只不过,两边一个销器为生,一个倒斗起家。

向来井水不犯河水。

即便只隔着一条沅江,两家之间也从来没什么交集。

但……

这一次,陈家掌柜忽然派人出现在玉华山,说是请他下山帮忙炼器。

说实话。

李树国第一念头就是拒绝。

陈家说好听点,勉强也算名门大户。

但湘阴谁不知道,那就是个贼巢匪窝。

手底下常胜山之辈,有一个算一个,全是寻金盗骨的狠人。

来人虽然表现的客客气气。

但李树国好歹也在江湖上混迹了这么久,深知这年头,最不能得罪的便是军阀和土匪。

这陈家是两样全占。

陈玉楼统领一十六省绿林响马。

他亲自下令,派人来请,要是堕了他的面子,恐怕就不是他一人身死,而是牵连一家老小,以及徒弟,匠人了。

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不外如是。

想明白这一点,李树国决定独自前往。

下山前,他将三个徒弟叫到跟前。

告诉他们,若是自己这一去不回,大师兄便是下一代蜂窝山山主,剩下两人也当尽心尽力帮着师兄。

这哪是说话,分明就是交代后事。

三人跪在地上,泣不成声。

但这世道就是如此。

蜂窝山不过是一帮手艺人,说句难听的,那就是下九流中的下九流。

早就没了前朝时的辉煌。

而常胜山呢,即便是在三十六大山里,也是实力最靠前的几家。

胳膊怎么能拗得过大腿?

只是。

从玉华山下山以来。

李树国却发现,自己并未如想象中苛刻相待。

上山的几个陈家伙计也是性情之辈。

对自己以掌柜、师傅,甚至先生相称。

一路上更是被好酒好菜的招待着。

还说来时他家总把头特地交代过,对他一定要恭敬相请,绝不能让李师傅受了委屈。

以至于。

李树国对那位陈把头,竟是有些看不透了。

他也曾旁侧敲击的打听过。

在那些伙计口中,陈玉楼虽是做的倒斗营生,但为人温和,有容人之量,身手见识皆是过人,做事从来也都是身先士卒。

这下,李树国更是吃不准。

好在从玉华山到陈家庄,也就一天不到的路程。

从昨天傍晚下山,乘船沿着沅江一路往北,然后过湘江,在湘阴城码头停靠,之后换乘马匹,这才刚过晌午,就已经进了陈家庄。

一路所见。

陈家庄内外水泄不通。

来人必须层层通报,方才能够进入。

也让李树国见识到了陈家的势力。

更让他惊叹的是进了内城后,处处繁华之景,竟是有种走不动道的感觉。

要知道,李家祖上也曾阔过。

剿太平军,战捻子军,入武备院,受朝廷俸禄,也能得手下人称呼一声大人。

那时李家何等辉煌?

住的是两进宅院。

来往结识的都是大人物。

李树国那时年纪小,对儿时的记忆不深,大多数都是从父亲的闲聊中听到。

所以,在他印象当中,天下繁城,莫过于京城。

但今日进了陈家内城,他才知道自己坐井观天。

亭台楼阁、假山流水,大湖碧波,这是何等气象?

这样的大院,放在苏杭富庶之地也是一等一的毫奢。

此刻,站在院里,望着远处那座少说五六层高的大楼,李树国心中更是震撼莫名,恍然有种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的感觉。

带自己进来的那几个兄弟。

也没了先前的嬉笑怒骂,放荡不羁。

一个个身姿挺拔,目不斜视,垂手而立。

说是军中精锐都不为过。

但从来时的闲聊中,李树国却得知了他们的身份,不过是陈家再普通不过的庄丁。

管中窥豹。

由此,他对那位陈把头也就更为叹服和憧憬。

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才能做到这一步?

等了片刻,李树国心神渐渐放松了些,开始四下打量起来。

一行二八年华的少女。

正乘舟缓缓划向大湖深处,挽着袖子,认真的采莲。

阳光倾洒而下,湖面上仿佛揉碎了无数的金玉。

玉华山上哪能见到这一幕。

最多能见到的,便是满山烧炭炼钢的炉子。

一帮赤着上身的糙莽汉子握着铁锤,拼命敲打着刚出炉的铁路。

丁丁当铛的声音。

能传到山下去。

哪有陈家庄这等闲情雅致。

“李掌柜。”

李树国还在失神。

远处,忽然传来一道温和的笑声。

他下意识从那片大湖上收回视线,转身望去。

只见一个二十来岁,一身长衫,清朗出尘的青年,正信步而来。

“陈把头?”

李树国有些难以置信。

本以为,统领天下绿林,又是此代卸岭魁首的陈玉楼,怎么也该是个身高八尺,龙骧虎步中的凶人。

他哪想的到。

眼下来的,竟是个翩翩富家公子。

即便隔着数十步,陈玉楼身上那种贵气,几乎都掩饰不住。

“李师傅,那就是我家掌柜的。”

见他怔怔站在原地。

身后一个伙计,忍不住压低声音提醒道。

李树国这下才回过神来,赶紧收起心思,无论如何,此行面对的也是卸岭群盗的总把头。

哪敢失了分寸?

当即快步迎了上去,抱着双拳拜下。

“蜂窝山李树国,见过陈掌柜。”

见他年纪和自己相仿,甚至可能还要小上几岁。

加上身上那股落地生风的气势。

陈玉楼对他天然有种好感。

说起来,原著中,他们这一代人里,能够活到后世中的,也就他与李树国两人。

至于其他江湖人物,不是死在了兵荒马乱的年月中。

就是颠沛流离,隐姓埋名,不知所踪。

纵然强如鹧鸪哨。

也落了个远赴重洋的下场。

而且,这一位及时避开那场战祸,入川过后,不仅相安无事,甚至过得还算舒坦。

如今见到年轻时候的李掌柜,他眼神里不禁闪过一丝异样。

“李掌柜太客气了。”

陈玉楼伸手一托。

甚至都没有如何用力。

李树国却感觉如有千钧,自己根本无法反抗。

要知道,他自小便跟着老爹习武,打磨熬练一身筋骨气血。

又在山上打了十多年的铁。

一身气力根本是常人难以想象。

虽然这趟为了表示重视,他甚至将过年时才会穿上的长衫翻了出来,但衣服下虬结隆起的肌肉根本遮挡不住。

只是站在那,便给人一种横眉怒目,凶神恶煞的感觉。

仿佛,他才是常胜山的总瓢把子。

但……

越是如此。

李树国便表现的越是恭敬。

他对自己的气力,有着无比的认知。

不敢说生撕虎豹之力。

山上炼铁的炉子,一口少说三五百斤,他能一口气抱着走个来回。

但在陈玉楼跟前,竟然连拜下去都做不到。

此人武功该是修炼到了何等恐怖的地步?

“应该的,应该的。”

李树国心里惊涛骇浪,起伏不定,脸上却不敢有半点表露,只是连连摇头。

见此情形,陈玉楼也不好再劝。

直接开门见山的道。

“李掌柜可知道,陈某请你来是为何事?”

这话一出。

李树国心里反而是骤然松了口气。

他就怕这位陈把头和他玩心思城府。

他一介粗人,又是白身,如今更是深陷龙潭虎穴,哪是他的对手。

“在下也不清楚,还请陈掌柜示下。”

“不知李掌柜,这辈子最为得意之作是什么?”

“最为得意?”

李树国一下愣住。

完全猜不到陈玉楼的心思。

但他又不敢迟疑,稍稍思忖了片刻,这才开口道。

“我李家世代销器出身,李某不才,生平最为得意之作,该当是玄火洞。”

玄火洞?

陈玉楼眉头一挑。

这东西他其实也有所耳闻。

是十多年前,才流传在南方的一种防盗机关。

甚至被人用于墓中。

以葫芦、亦或是瓷瓶、陶罐、铁器之物,中置玄火,一旦触碰,火龙喷发,威力惊人。

没想到竟然是出自李树国之手。

不过。

这却不是他想要的答案。

陈玉楼笑着摇摇头,“李掌柜,可曾打造过兵兵器?”

“兵器?!”

李树国更是诧异。

他来时,特地思索过陈玉楼此行请他下山的目的。

陈把头说到底,最大的身份,还是当代卸岭力士的魁首。

而卸岭之辈,移山平丘,最是擅长于器械之物。

所以刚才他特地说了一样玄火洞,也算是投其所好,没想到,陈把头问的竟然是兵器。

他犹豫了下,还是忍不住问道。

“陈掌柜可是要打造火器?”

这年头长枪火炮无数,谁手里有枪谁就是王。

他家祖上,倒是打造过虎蹲炮、红衣大炮一类攻城守城的火炮,也造过火绳枪、燧发枪一类的火枪。

但那都是多少年前的老黄历了。

如今早就过时。

大家手里用的不是盒子炮就是三块铁。

一水的外国货。

比起火枪土铳不知道强出多少倍。

“冷兵器!”

看着他那张疑惑地脸。

陈玉楼缓缓吐出三个字。

冷……冷兵器?

李树国这下彻底懵了。

都什么年头了,除了那些江湖人,谁还用冷兵器?

毕竟武功练得再高,也躲不过火药大炮。

按理说,陈家底蕴如此之深,这一路所见,他都看在眼里。

就是那些庄丁,腰里都别着盒子炮,他应当比谁都清楚冷兵器绝不是火器的对手。

为何反其道而行之?

李树国皱着眉头,打死想不明白。

直到眼角余光,看到陈玉楼那双笑意浮动的眼眸,他才如坠冰窟,一下回过神来。

“当然,机关销器,兵刃火枪,在下都能打造。”

“不知道陈掌柜需要一把什么样的兵器?”

不知道为何。

陈玉楼越是温和平静。

他心里就越是发憷。

但面对他的问题,陈玉楼却并未回答,反而是伸手指了指远处的大湖意有所指的道。

“李掌柜,一起走走?”

“……好。”

李树国知道他的弦外之意。

哪敢拒绝。

当即追了上去。

沿着湖边长堤,漫步而行,漫天水气随风吹来,一身暑气顿时消散一空。

但李树国心情却始终七上八下,忐忑难安。

亦步亦趋的跟在身后,脑子里胡乱的琢磨着。

等到走了半刻。

身外再无旁人了。

陈玉楼这才停下脚步。

李树国则是下意识看了眼四周,眼睛一下瞪大,这才发现,不知不觉间,他们竟是沿着木桥一路走到了湖心亭中。

入眼所及,是一片烟波浩渺的水域。

他心头一沉。

不知道陈玉楼将他叫来此处,究竟是想要是说什么。

“李掌柜大可放心,陈某既然请你来,就绝不会坑害于你。”

“何况,我也不是嗜杀之辈。”

见他心神忐忑的,陈玉楼忍不住摇头一笑。

“这……”

被戳破心思,李树国忍不住老脸一红。

倒不是他生性胆小。

实在是眼前这位恶名在外,眼下又摸不准他的心思。

不过,眼下说开了,他反倒没了那么多顾虑。

“李掌柜可曾听过山妖?”

李树国眉头一皱,“这自然是有所耳闻。”

这世上关于黄妖、狐精、社鼠、蛇女食人阳气,害人性命的传闻数不胜数。

他都能一口说出十来个版本。

“若是……陈某想请李掌柜你用一头山妖的大筋,为我打造一把兵器,李掌柜可能做得到?”

“什,什么?!”

李树国原本都已经渐渐缓和的思绪。

一下被再次震住。

他下意识以为陈玉楼在说笑,但偷偷打量了眼,那双眼睛深邃清澈,静如古井。

没有半点开玩笑的意思。

“这……不敢欺瞒陈掌柜,在下从未试过。”

李树国咬着牙。

他虽然已经将炼器做到了极致。

但材料终究都是些寻常之物,无非就是金银铜铁。

这山妖大筋,他闻所未闻。

但不知道为何,李树国心里却有种强烈的冲动,仿佛有无数道声音在耳边告诉他。

这极有可能是此生唯一的机会。

要是不尝试一次,到死的时候可能都会后悔。

“不过。”

想到这,李树国一咬牙。

“不过在下愿意一试。”

“哦?”

他天人交战的神情,都被陈玉楼看在眼里。

说实话,要是连李树国都做不到的话,那天底下也再找不到第二个人了。

李家炼器的本事,无出其右者。

他甚至想过,若是李树国知难而退,那六翅蜈蚣的妖筋,只能暂时存放起来。

等他学到了一手炼器术再做打算。

但看他意思,似乎倒是颇为愿意。

“只是,陈掌柜,能不能让我先看看,也好有个底。”

见陈玉楼只是负手笑着看向自己,李树国也顾不上许多了,将自己的想法合盘相告。

“还有,不瞒陈掌柜,我李家有一本炼器谱,据说乃是铸剑大师张鸦九传下,其中就记载着为道人炼妖兵之事。”

“说实话,以往在下一直都是当做志怪小说来看。”

“如今,说不定真可以一试。”

“炼器谱、张鸦九?”

这件事,陈玉楼还是第一次听闻。

要知道张鸦九可是唐朝第一炼器师。

亲手铸造的鸦九剑,被誉为自干将莫邪,又一把绝世名剑。

不过,如是真事,那么李家有如此惊人的销器本事,似乎也就都能解释得通了。

“既然李掌柜有这样的手段。”

“当然可以。”

陈玉楼本来在琢磨亲自上手了。

没想到,峰回路转,李树国竟然还藏了这么一手。

只是,比起他的惊讶。

此刻的李树国心中早已是激荡万分。

若是真能够用妖筋,打造出一把妖兵,那么他的成就便能够超越李家历代先祖。

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更何况。

打了一辈子的刀枪剑戟。

他何尝不想,亲手打制出一把足以震古烁今,甚至青史留名的武器。

“李掌柜,这边请。”

当即,陈玉楼也不敢耽误。

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将他一路带进了观云楼内,让他坐下后。

他才又亲自到地下室跑了一趟,将放着妖筋的玉盒给搬了上去。

那条妖筋,从六翅蜈蚣体内取出,前后算下来差不多已经有半个月时间。

但有青木灵气封存。

当玉盒打开的一刹那。

李树国整个人只觉得一股无比骇人的妖气扑面而来。

恍然间。

仿佛看到了一道黑影腾云驾雾。

用力揉了几下眼睛。

等到幻觉散尽,他才看到,一条足够七八米长,犹如白蛇缠绕的大筋,正静静躺在盒底深处。

“这……这就是山妖大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