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新型车床成功(1 / 1)

一周后,王泽的面板顺利生成了德语技能。

而英语技能由于有上辈子的基础,也顺利生成。

并且技能出现没两天只靠上辈子记忆就将英语技能升级到了2级。

如今德语是1级38点经验值。

只需要在等几天就能升级到2级了。

因为有梁老师一直在教他德语,经验值自然增长速度就不慢,再加上面板经验值增加,估计五天就可以两级。

到时候他的德语将有巨大的提升。

2级,代表着能够日常交流书写。

这是之前俄语升级带给他的经验。

一个月后,梁思庄已经开始教他法语。

王泽在这一个月,慢慢展露自己德语水平。

后面甚至都已经能和梁老师用德语对话。

如今梁思庄对王泽的学习进度已经有些麻木,王泽总是会超出她的计划。

她怎么也没想到,德语才学习一个月,就能熟练对话书写了。

这种语言天赋她完全不能理解。

所以,她比较熟练的法语便提上日程。

又过了快一个月,梁思庄开始教英语。

却发现王泽学英语速度更快,不过她却隐隐感觉王泽似乎会英语。

在学习德语和法语的时候,王泽刚开始学的时候,也会犯很多常见的错误。

但在英语上面,王泽犯错的地方显得有些刻意。

也就她对于语言学很熟悉才能发现这一点。

只是想到王泽的资料,他觉得王泽不可能是特务,谁会傻到将这种天才派去当特务啊?

她也只能算作王泽看书自学的了。

年前,王泽提着大包小包的吃去了梁老师家中。

“梁老师,谢谢你这两个月的教导,对我的帮助非常大。”王泽进到房间,将东西放在一边说道。

梁思庄复杂的眼神看着王泽,强忍着劝王泽换发展路线的冲动,拉着王泽坐下说道:“你们机械厂的改装机床清华机械系做了讨论,非常认可你们的改装,刘仙洲教授他们希望见见你。”

王泽并不知道刘仙洲是谁,谁让他虽然机械技术厉害,可都是面板带来的知识,本身没有经历过系统教育学习。

不过既然在清华是教授,那一定很厉害。

“见我?图纸不是给他们了吗?”王泽语气透着不愿意。

梁思庄笑了笑,说:“你那就是个总图,其他图纸可没有,这段时间那些教授可是围绕着你这个图纸议论纷纷呢。”

“这...”王泽沉默了一会,他知道,自己改进的机床对于国内工业促进会有多大。

虽说他没想着保密,可如果只是给出图纸,想要成功量产也需要不短的时间。

但是他要是帮助一下,量产的进度会极大增加。

“好,您看我什么时候过去?”王泽问道。

梁思庄看出王泽刚开始有顾虑,所以也没有催促,而是让他自己考虑。

听到王泽同意,顿时笑道:“就现在。”

清华大学机械系,随着王泽和梁思庄的到来,陆陆续续赶来了不少人。

梁思庄和他们都很熟悉,她在图书馆工作,对国内外的书籍期刊非常熟悉,这些教授要找什么资料,只需要给她说一下,她就能帮着找出来。

所以日常接触还是很频繁的。

等人到齐,这不大的办公室内,已经聚集了十多个人。

这些人年龄一看都至少四十岁以上,很多都五六十岁。

刘仙洲拿出王泽给的图纸,将图纸挂在墙上,接着又拿出了一沓图纸。

“你看看,这是我们根据你的总图设计的内部机械图。”

王泽上前看了一下,心中对这些大佬们佩服不已。

虽然有问题,可是这才两个月时间啊,这些大佬们基本已经还原了他的设计。

细节有差距,但总体思路是正确的。

站在挂着图纸的墙边,王泽开始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制造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些难点可以怎么解决。

这一步步细致的讲解让办公室内坐着的教授们听得如痴如醉。

这一刻,他们已经不再因为年龄怀疑王泽,毕竟此刻的讲解教学,如果没有真本事,是做不到的。

三天时间,王泽每天都会来到清华,而梁思庄第一天带着他过来,后面则回到了她最爱的图书馆工作。

第三天,在清华机械系的实操教室,王泽带着教授和学生开始加工零件。

和王先超他们不一样的是,这些人的知识储备非常丰富。

就连动手能力都比王先超他们强几个档次。

之后的一个多月,新的设备被制造出来,因为清华这里的各种机械电器齐全。

王泽还对图纸做了修改。

可以说已经完全脱离了C620-1车床设计语言,走出了新的道路。

这台新车床不但运转效率大增,还增加了二极管控制模块。

通过这个设计,一些简单的切削加工都可以机器自动完成。

将人工失误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精度也再次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