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 / 1)

第29章29

夕阳西斜,群鸟还巢。

漏刻中的昼刻走到尽头,长安各坊市终于迎来六百响“闭门鼓”。魏征着一身旧官袍,走在回家的小道上。他双手捧着那条略显棘手的番薯藤,只肖垂眸瞧一限,便抖着胡子忍不住笑起来。陛下当时的脸,比他家用了二十年的锅底还黑,可即便如此,还是顺了女儿的意,将这条藤交给他保管。

晋阳公主…实在是个妙人呐。

老魏心头卸下件大事,顿时轻松许多。进了家门,就跟老妻笑着要侄一碗油泼辣子酸汤汤饼。红油汤饼酸辣入味,再配上两瓣蒜下肚,对魏征来说简直就是神仙日子了。

若是有生之年,他还能得见天下子民都能在家中小院,吃得起这样一碗热乎乎的汤饼,便是死也瞑目了!

黄河水的桃花汛来得快,去得也快。

约莫小半月之后,沿河两岸二十八州洪涝已尽数褪去,河水冲刷过后,残留的大量泥沙堆积在原先的农田里,变成了沙壤土。这种沙壤土保水性很差,通气却良好,往年若遇上了,农户们多半只能在上头种些豆子、芝麻之类的作物,今年可好,朝廷随同赈灾粮一道拨下来的,竞还有适宜种在沙壤土的粮食。

那些被洪水闹得流离失所,预备逃荒的百姓们一下子就心定了。说真的,他们不怕在田垄间风吹日晒雨淋,也不怕吃苦受累。农民的收成和饥饱,就藏在这一日日挥洒的汗水里头。他们只怕天灾无情,人事无果,一年种不成,再二再三还不成。到那时候,谁还会一直给他们托底呢?

幸好,当今天子忧民之所忧,既给他们送来了鱼,也送来了最好的钓竿。这根钓竿要送好也不容易。

此番遭难的涉及各道二十八州,要保证这些州县百姓的最低温饱水平,番薯的需求量可不小。然而,兕子能拿出来的番薯藤却是有限的。因此,即便番薯的亩产量可以达到五千斤,要保证二十八个州县,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搞定春番薯苗供应的任务,落在了司农寺卿薛常头上。为了广种番薯,还不能伤害或是浪费现有的番薯藤,薛常和同僚们讨论出了许多法子,一一写在奏疏上,打算呈禀陛下之后,再一一小心尝试。光是这份奏疏,就熬得薛寺卿顶了俩熊猫眼。兕子悄悄观察好几日,急得终于看不下去了,哒哒哒找上他:“老薛啊,你这样不行呀。”

薛常看到兕子,简直像是看到了农神转世,眼头发亮,连连拱手作揖请晋阳公主指点一二。

兕子本就是来解决问题的嘛。

闻言也不藏私,将万界庄园学来的扦插法注意事项都一字不落地转述给了薛常。

扦插而定苗,早在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中,便已经详细记载了这种无性繁殖培育果树的好处。

而相比起果树,红薯通过这种方法,还能最快收获数量最多的春苗,可算是一本万利的法子。

“要知道,仅一条番薯藤,就能剪下百二十根枝叶呢!”兕子叉着腰说完,就叫松萝寻来一些麻袋,袋子里装满加了蛋壳碎的营养士壤。

这时候,只需取用一条红薯藤,从上头剪下无数碎枝叶插到麻袋里头,注意保持其中水分就可以啦。

等这些作物苗分批运送到二十八州之后,育苗期也差不多过去,便可以直接下地定植了。

兕子连时间差都算好了呢!

她拍干净手上的泥士,不无感慨地对着薛常叹了口气,语重心长道:“老薛啊,您得多多努力,还需要进步啊。”

薛常下意识拱手,弯身答:“……公主说的极是,薛常受教了。”不知怎么的,他已经接受了这副七岁稚童指点江山的画面,公主若是哪回不点名批评两句,他全身上下还怪不自在的。老实的薛寺卿摇了摇头,觉得自己真是中了邪。相比起春苗问题的顺利解决,李二陛下这头却为一桩事犯了难。长安的赈灾银与各处粮仓均已准备妥帖,唯一还没落定的,便是此番外派赈灾的人选。

这些银、粮不是一笔小数目,外加又有新作物的春苗混在其间,李二陛下十分看重,因而只愿意派个信得过的人前去把关。这个人最好年轻一些,是他看好的小辈,如此,赈灾还朝之后,他也能趁势给人升个官,岂不皆大欢喜。

立政殿内,帝王沉思许久,手中的棋子都未能落定在棋盘上。长孙皇后只抬眸瞧了对面的人一样,便笑着递了新泡的春茶过去,问:“陛下有烦心之事?”

李世民从不避讳与发妻谈起政事,当即将心中思虑一一告知,又无奈摇头笑道:“今日散朝后,承乾自请前往二十八州赈灾,言辞恳切,但……朕顾念着他的腿疾,实在不忍心叫他连日奔波劳累,加重病情,便拒绝了。”长孙皇后眼中露出一抹了然。

“陛下是担心承乾这孩子未能如愿,再度犯了轴,因此才仔细斟酌人选,既要避开诸王兄弟们,又得排除与其交好的朝臣之子,这才犯了难吧?”李世民扬起唇角,与妻子相视一笑:“天上地下,唯有观音婢最懂我。”长孙皇后摇摇头,有些怜惜地望着李世民:“予与陛下自成婚以来,一路风风雨雨相伴二十四年,如何能不知陛下是何等重情重义之人呢。只是予总想着,陛下惦念着天下百姓,国之重事,还得兼顾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中的平衡,总也没有个喘息的时候,身体可是要吃不消的。”“承乾既已行冠礼,便是长大成人了。他该学着体谅体谅阿耶的难处,帮着分担一些了。”

长孙皇后的眼波如同一汪才化的春水,温柔且平和地看向李世民。“陛下,便就此松快些吧。”

李二陛下向来听不得这些直白的内心剖析。因为他共情能力实在太强了,好几次都在翻阅古籍时,跟一帮老臣感慨着抱头痛哭,互相抹眼泪。

这会子,听到爱妻如此关切真挚的话语,李二陛下理所当然地又湿润了眼眶。

他牵起长孙皇后的手,泪眼朦胧,才准备发表感慨。炕榻里侧的兕子骨碌碌碌滚出来,一路滚到李二陛下腿边,翘起小脚丫捧着一张脸,乐呵呵接茬道:“就是就是,阿娘说的可太对了。耶耶,太操心容易老得快,你答应过兕子,要慢慢变老的!”长孙皇后"扑哧”一声笑出来。

李二陛下的感动再度荡然无存。他一忍再忍,还是没忍住:“你这丫头不是午睡了么?竟敢偷听朕与你阿娘说话。”兕子做个鬼脸,倒打一耙:“才不是呢。耶耶说话声音太大,把兕子吵醒啦!”

李二陛下气笑了,却也只是咬牙切齿地捏了捏小萝莉肉乎乎的脸颊。手感甚好,看来闺女冬日里又吃得圆润了一些。兕子手脚并用爬起来,盘盘腿坐在李二陛下身侧,又是捶腿又是捏肩的出起了主意:“耶耶打算派谁去赈灾呢?”

李世民敲她脑门:“小小小年岁,还议起朝政了。”“我才懒得管嘞。"小萝莉双手抱胸,气呼呼道,“因为仙家给的番薯藤统共就这么多,兕子只给自己留了二分地的苗,其余全都给耶耶派发各地了。若是运送路上出点岔子,或是种植没成活,阿耶能赔给我新的吗?”李世民自然是不能的。

他仔细想了想,小心探问道:“这些作物若是种不活,仙家就不给你新的了?”

兕子想到那两千五百点好感值,露出一副肉疼的表情:“倒也不是不给,就是……”

耶耶的臣子实在太抠门了,要想兑换新一批番薯苗,怕是得明年才能种下了。

这些话,兕子都没有说出口。

李世民看着女儿变幻莫测的丰富小表情,也聪明的不再追问下去。对于通灵之事,他一向是默默看着,不多插手,唯恐惊扰了仙家乘风离去,不再眷顾大唐分毫。

如今看来,不多干预兕子的种田事务,该是他做的最为正确的决定。李世民思索之间,心中已经有了人选:“朕打算叫许国公(高士廉)辛苦走一趟。也无需他亲自下到底下各州县,只要坐镇洛阳,派戴道国与各地仓储协调开仓赈粮之事便是。”

兕子板着一张小脸,跟着她阿耶的思路连连点头。嗯嗯,外太舅父出任吏部尚书许久,看人的眼光毒辣得很,凡他举荐的官员,从来没有任何劣迹,是个可靠的大人呐。长孙皇后看着不懂装懂的女儿,忍不住掩唇笑道:“这些年外放的地方官员中,受到舅父(高士廉)照顾提点者不计其数,有他前往坐镇,想来定能事半功倍。”

李世民叹道:“只是,要难为他来回奔波一趟了。许国公到底上了年纪,许多事情在外需要人留神照顾,朕会再派两个相熟的小辈跟去,也好叫朕放心止匕〃

兕子一听这话,顿时有了鬼主意。

她扯了扯阿耶的袖子,凑上去贼兮兮道:“阿耶,跟外太舅父最熟的,不就是舅父一家吗?我听舅父和大姊姊说,近日驸马可闲了,不如就叫他陪着外太舅父吧?”

李世民下意识地觉着,闺女没打什么好主意。但不知怎么的,他脑海中电光石火之间,想起了长乐年前回宫时的样子。粉脂朱唇,华服美饰,都不足以遮掩长女眉眼之间的一点疲惫忧愁。长乐不愿提起,做阿耶的便只好装作不知。但每每忙完政务空闲下来,李世民总能想到那个独自坐在雪天之间,愣神发呆的长乐。或许,叫长孙冲出去历练历练,也是一件好事。长孙冲就这么一脸懵的被李二陛下派出长安了。他的任务不重也不多,一是照看好高士廉;二是每日帮着高士廉查看一番麻袋里的番薯,免得路途中就出了岔子。

番薯的生命力真是惊人的旺盛。

它们扎根在小小一只麻袋里,经过一个月左右的颠簸,却依旧苍翠欲滴,昂扬向上。

四月中旬的天,黄河两岸已经彻底回暖。

农户们提前半月就整地起垄,将这肥沃的沙壤土高高堆起,以便加强排水透气。

这时候,甘薯苗已经顺着麻袋四出的空隙疯狂生长,大了一圈。农户们按照朝廷官差的教导,将每只插穗从顶端保留四片叶子左右,小心插入挖好的穴中,或横或纵,任其根须生长。

南山这头,兕子也在种番薯。

虽说只有二分地的番薯苗,小萝莉也依然严谨,要宋管事寻了些红紫苏的苗,来跟番薯栽种在同一垄上,间株成行。南山的地力足够肥沃,因而适合这种混栽方式。甘薯的叶、蔓天然具有固氮作用,在肥料养分充足的土壤中,容易引起蔓徒长,地下块根不膨大的问题。

而红紫苏吸肥能力较强,且能驱除金龟甲这种为害地下根块的害虫,使其不来产卵。因而,在肥沃土壤里将两者混栽,到时候得产量是一定会远远高于黄河沿岸的。

哼。

兕子要叫耶耶刮目相看!

小萝莉满脸的嚣张跋扈,看庄户们将番薯苗和红紫苏苗扦插定植好,还特意按照她说的,将番薯苗总插下去,这样就可以得到又大又圆又甜的块根。不到一个时辰,二分地的农活儿就忙完了。庄户们彼此面面相觑,还真没给皇家种过这么少的地。兕子蹲在地头,歪着脑袋思考片刻。

番薯是不需要追肥的。

只是在秋收之前,须得注意一件事。番薯蔓在生长过程中,每一节都有可能在与地面接触中生根。蔓顶端的养分无法流向基部,块根就无法膨大,也就结不出好番薯。

因而,长蔓的过程中,要时时留意反蔓。

兕子将这件事叮嘱了宋管事,便起身拍拍手,打算去瞧瞧去年冬日里堆的高碳肥料。

经过三个月不间断的干草叉翻动,高碳肥从满满一箱,已经缩至一半。宋管事:“堆肥逐步升温后,到今春已经缩小成一团。奴按照公主的吩咐,每五日给通气翻动,其中气味也的确越来越轻了。公主,这是不是……就算成了?”

宋英成问的小心翼翼,兕子却长出一口气,露出萌化人心的笑容:“嗯嗯,成啦!”

高碳肥的成功给了小萝莉自信心,她决定一鼓作气,将高氮堆肥也弄出来。宋管事开春之后就早有准备,连忙派人将收集的蔬果残渣、绿草绿植、庄内牛羊兔子等食草动物产生的粪便都搬来,按照去岁那样的方式,在堆肥箱内耙起来。

与高碳肥不同,氮肥材料气味要更重一些。等那些天然材料都在堆肥箱内按序耙好,兕子已经承受不住,默默从松萝手中接过棉布条,将两个鼻孔都堵上了。

见宋管事看过来,兕子梗着脑袋解释:“我才不是娇贵。阿娘说了,小孩子的嗅觉就是比大人敏锐好多的!”

所以,他们觉得很臭的时候;

那兕子就快要臭死啦!

宋管事看着小公主生动鲜活的模样,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是奴先前疏忽了,公主。不若今日就先回宫去吧,剩余的差事奴已经心中有数,定会办好的。”

被宋英成一提醒,兕子才想起已经出来了大半日。她忍不住伸着懒腰打了个哈欠。

“过段日子天热起来了,我要邀请大姊姊来庄子上散心。宋管事,帮阿姊留一座清静的小院收拾出来。”

五月末,长安的行道树庇荫成片,风中都带着花果清香。李二陛下收到数筐珠崖(海南)进贡的越王头(椰子),因实在不好这一口,都打包塞到了立政殿,送到了兕子手里。兕子得了满满五大筐椰子,简直要开心得飞上天了。且不说椰果椰汁,就是这椰子壳打磨过后的椰糠就十分有用,可以拿去庄子上做成营养土,配合堆肥成功的氮肥更有奇效呢。小萝莉跃跃欲试,都有些等不及了。

三日之后便是芒种,到了兕子与长乐公主相约的日子。小萝莉起了个大早,引着城阳、高阳一道出宫。才到南山庄子大门前,她就眼尖地瞧见了长乐公主的车驾。

兕子一跃跳下车驾,提着裙摆奔过去:“大姊姊!”长乐才站定,瞧见妹妹自由撒丫子奔跑的模样,不自觉上扬了唇角,伸臂将人搂在怀中:“你啊,也不怕跳下来摔着了。”“不怕,摔倒了再爬起来就是。“兕子灿笑着,回头向高阳和城阳招招手,催促道,“你们快点啊,大姊姊等的花儿都谢了。”她说完才扭过头,就看到领头的车驾上也钻下来一个小老头儿。看那身材体型,不是老程又是谁!

兕子捂着脑袋:“老程怎么也来啦?他都快把我吃穷了。”长乐忍不住笑了,小声道:“前日,阿耶封建功臣,程将军已被改封为卢国公,食邑七百户,可不差你这一口吃的。”兕子皱皱鼻子:“老程来寻我,还能有什么事儿。”姐妹俩正说着,程咬金已经豪迈不羁地踱步过来,大笑着见礼道:“晋阳公主,俺老程厚着脸皮,又来向你讨几罐橄榄果酱。”“那辣椒酱是真他娘的香!”

“对对对,夫人对香皂也甚是喜欢,嘿嘿黑…”长乐扶额:…”

程公还真是一如既往的爽直风格。

兕子可就没有阿姊这般客气了。

听程咬金道明来意后,她一边叉着腰向前引路,一边凶巴巴道:“我看庄子上今年种的苌楚(猕猴桃)最适合老程你了。”程咬金挠挠头,想不明白:“为啥?”

兕子脆生生答:“因为老程你的脸皮就像苌楚,又糙又厚,还长得一般黑呢。”

跟房玄龄的王母桃,正好凑成一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