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 / 1)

第54章54

仲秋时节,职方郎中陈大德出使高丽(高氏高丽)归来。李二陛下拉着陈大德促膝长谈,详细地问询高丽城邑状况,百姓富庶程度,乃至于一国军力等问题。

陈大德恭谨作答,又补了一句:“听闻高昌被我大唐覆灭,高丽王甚为恐惧。”

李二陛下浅笑:“从前,高丽不过是汉武帝所置四郡罢了,我大唐如若水陆并取,攻下高丽并不难办。只不过,太行以东各州县疲软,朕才一直没有行动。陈大德心中剧震,伏地道:“微臣听闻,陛下有意东封泰山,莫不是为了…李世民赞许地瞅一眼陈大德,摆摆手叫他起身。不错,他的确有借着东封,攻下高丽之意。只可惜,先前东宫犯错者众多,得了个“不治宫室,妨害农功”之罪。太史令薛颐便借此阐明:

“陛下,星孛于太微,未可东封呐。”

东封之事就这么被搁置了,李世民虽然还惦记着高丽,到底也只能暂且放下。

今年能叫他欢喜的事情不多,几乎都与兕子有关。水稻大丰收之后,相继又迎来各地玉米、土豆和番薯的收获,长安斗粟竞因此一路直降,只需三、四钱;

此乃帝王一喜。

因陇右道等地屯兵屯粮,近年愈发强盛,北边那些个手下败将也还乖顺,边境一整年都平安无虞。

此乃帝王二喜。

唯一叫李世民有些忧虑的,便只是京中一些现象的预兆。治下安然无虞,时日久了,则骄侈易生。

这一两年间,他去拜访李靖,亦或是去兕子的南山皇庄,总能在路上看到些不一样的变化。

小商小贩手头富裕了,愿意舍得花钱置办采买,丰衣足食,这是叫人欣慰的好事;

可与之相伴而来的,还有富户、朝廷要员逐渐奢靡成风的恶习。骄奢则危亡立至。

这是亘古不变的王朝更迭之理。

李二陛下听魏征说起这些,听得耳朵都快要起茧子了。可回过头来,他私心里其实深以为然。

恶俗的风气要正一正,才能叫大唐真正迎来盛世,走得更长久。那头,帝王忙着肃清;

这头,兕子也忙着核算到手的积分。

【叮。】

【白羽鸡养殖任务已完成,获得500点生命值积分。】【附加任务1:八千只白羽鸡已成功推广,获得三千点生命值积分。】【附加任务2:唐太宗亲养一只鸡已完成,获得三千点生命值积分。】【水稻种植任务已完成,获得三千点生命值积分。】【宿主当前生命值积分:9500点。】

【请问,是否要立即进行赠予,或自身使用?)兕子等了这么久,终于能一口气给阿耶延续寿数了,哪里还敢耽搁,十足大方地挥挥手:“快,给我阿耶添满先!”她自己还有二十五六年呢,不着急。

【叮。】

【两千四百点生命值赠予唐太宗,延寿7200天,唐太宗剩余总寿元:二十七年八个月。(已达上限)】

兕子没想到竞是这么短的年限,加起来,阿耶也不过七十二岁。她想让阿耶长命百岁啊!

小女娘怔了一瞬,恼怒质问:“你不是说凭功绩定寿元上限吗?我阿耶一身功劳苦劳,怎么会只有二十年!”

【唐太宗文治武功,凭功德功绩,本可以支配的生命值可达四千八百点,延寿可达四十年。然而,在赠予生命值的过程中,因太宗愿与国运共进退之心,生命值中的一半已自动流转向大唐国运。)【很抱歉,这是唐太宗作为帝王的选择,系统无法干预。】兕子闻言,垂落双眸沉默了。

阿耶不只是她的阿耶,还是大唐的皇帝,是天下子民的君主。他要对万民负责,做这大唐的好君王;

自然,也就不能只一心成为陪着他们的阿耶了。兕子生在深宫,长在朝堂与田野之间,也就早早就看明白了为人君主的艰难困苦。

站的越高,承担的自然越多。

她的阿耶想做一个好帝王,她……自不能拖后腿。兕子难得露出严肃之态,问:“我的寿元还能加多少?”【鉴于宿主在农业养殖上的功绩巨大,且历史上早夭,年岁甚小,因而在已经延寿过三千余点的前提下,目前还可延寿两千点。】【随着宿主进一步完成万界庄园剩余几项任务,寿元上限应当还可以增加。】

兕子认真算了算,她还剩下二十六年出头的寿元,加上这两千点生命值,就还有……

【宿主,是四十三年整。】

“马上就是贞观十六年了,我也可以按十二岁来算。"兕子沉心静气,缓缓道,“能不能……将阿耶的寿数还回去,拿我的寿数与国运共享?”阿耶分了国运二十年;,

那她便以二十一年来抵。

【宿主,只有帝王之运,或左右一朝的大能才与一国国运相连接。宿主有大能之象,只是……还需成长。】

这话意思,就是不能代替了。

兕子看起来有些失落,却还是咬咬牙打起精神,用两千点生命值为自己兑换了寿元。

系统不是说,她有大能的潜力吗?

若无法改变阿耶死于七十二岁,那她愿意同阿耶那般,为大唐国运做出一样的选择。

这日午后,兕子独个在夕阳下坐了很久,也想了很久。直到天边云霞将暗,侍候的宫娥们预备掌灯时,长孙皇后悄悄从身后给兕子披了件外袍。

兕子回神,唤:“阿娘。”

长孙皇后跨过廊庑边的栏杆,坐在她身侧:“想什么呢,这般出神?”“我在想,"兕子指着天边彩云,“阿耶若是一朵云,那该是什么形状的?”长孙皇后怔了怔,便知这孩子的心事与陛下有关。她也不说破,温和摸了摸兕子的脑袋:“你阿耶啊,从前到如今数十年过去了,都没怎么变,前段日子竞还琢磨着亲征高丽之事,好歹是被太史局借由天象,暂且摁下去了。不过一一”

她笑着看向兕子的眼睛:“以他那性子,亲征高丽可以延期,却绝无可能就此作罢。”

在这一点上,这对父女真是十足相像。

当年兕子才半人高一点儿,硬是咬牙坚持数年,往返南山与宫中,为大唐种出了各式粮食蔬果,更将羊肉为主的食肉模式都改变了。“所以啊,在阿娘看来,你阿耶就是头犯了轴劲儿的黄牛,他那一身使不完的牛劲儿,就是为大唐百姓过好日子生的。”长孙皇后仰头,将千言万语都隐在一笑之间。“姑且埋头做事,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说。”贞观十六年在一片喜气中翩然而至。

正月出去后,魏王李泰就要前往封地赴任了,晋王李治此番也被趁机封了并州大都督,暂且遥领便是。

青雀的确长大了不少,临去前,不仅给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亲手抄写《金刚经》,还学着从前李承乾的模样,笨手笨脚在西市买了一堆小玩意儿,送给克子几个弟妹。

兕子她们都是十几岁的女娘,早就不爱玩那些了。但因为青雀这份心意难得,一个个都装作欢喜的样子,将东西好好珍藏起来。

兕子还打趣儿:“这可是青雀头一回大方,我可得叫松萝给它裱起来!'李泰闻言红着耳朵,想趁帝后不备,弹兕子个脑瓜崩。兕子却灵巧躲开,笑嘻嘻藏在城阳身后,探出头道:“阿兄,一路小心。青雀当即愣在原地。

长这么大,这还是兕子头一次叫他“阿兄”。紧跟着,几个小的嘻嘻哈哈都叫唤起来:

“阿兄,到了记得多给我们写信呐!”

“阿兄,你现在刚好,别再胖啦!”

“听说相州烧鸡天下一绝,反正河南道与长安相距不远,阿兄下次回来,能不能带几只啊!”

这还没走呢,已经惦记着回来捎带吃食了。李二陛下哭笑不得,借势掩住眉目间的担忧不舍,伸手拍了拍青雀的肩头。“看顾好自己,阿耶相信,你能做好这个魏王。”青雀就这般离了京。

因他走得早了一两个月,便没能看到凌烟阁内二十五功臣的画像,以及兕子同等身的“守成者"玉雕像。

这二十五功臣画像,照旧是交给了阎立本去做;兕子的玉雕却是李二陛下秘密进行的。

因而,此番春三月里,凌烟阁一经落成,群臣跟随帝后到访,都被惊呆了。凌烟阁地处三清殿边,只是小小一座三层阁楼。为了安置好这二十五副画像,自然要排出个先后顺序来。

最外一层,李二陛下搁置了靠后的其余功臣画像;中间一层,则为功高王侯之臣;

最内一层,便是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

叫群臣大惊失色的第一件事,便是最内层排第一位的画像,赫然便是平阳昭公主身穿战甲,手持宝剑居于马的英姿。平阳昭公主,一位已逝的公主,一个女子,竟然功封凌烟阁?若是与驸马柴绍夫妻合像,那倒也罢了,可陛下竞……竞将平阳昭公主的画像排在了第一位?!

真是闻所未闻。

然而,这还不算完。

三层楼,二十五幅画像,均面北而立。

此刻,众人逐渐回神,将目光从画像上移开,才发现最内层的北面立着一座玉雕。

看身形,是个年岁尚小的女子。背对他们,头戴斗笠,扛着一杆锄头正望向凌烟阁外。

魏征、房玄龄等人几乎一眼就认出来,那玉雕当是兕子。“今有贞观盛世,少不得凌烟阁内二十五功臣帷幄之谋,熊罴之力,与朕协德同心,方有今朝。”

“尤其,若无胞姊一一平阳昭公主带领娘子军,绝无今日大唐。阿姊之功,堪当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