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遭遇火灾(1 / 1)

第64章六十四、遭遇火灾

牌子刚挂上不到半个小时,一位路过的中年顾客看到,停下来好奇地问:“这是什么意思?”

王芳燕拿出一本剪报,跟顾客解释:“我们摊子被报纸报道过好几次呢。接着,她指着剪报跟顾客一一解释,报纸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事情报道的。中年顾客听完,称赞不绝,而后看看玻璃柜台里面的翡翠,又赞好看,不过,最后还是空手走了。

之后,又有几个人问,王芳燕依然热情解释,有一个问了价,但是最终都没买。

询问牌匾的顾客没成交,倒是看到有人好奇凑过来的顾客成交了一位。王芳燕很受鼓舞,不知疲倦地跟询问的人解释,一个早上下来,喝了好几杯灵芝茶。

王淑芬笑她:“小燕啊,你悠着点,严老板的茶都不够你喝了!”严如玉说:“没事,茶管够!”

王芳燕两眼亮晶晶,呵呵傻笑:"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顾客是报纸报道后的第三天开始多起来的,有直接购买挂件,也有人询问他家摆个什么翡翠比较好。

对挂件感兴趣的顾客,严如玉都交由王芳燕接待。想要买摆件的客人,严如玉亲自出马,询问客人的需求,尽量说服他们做定制,如说服不了,只想简单要个摆件,让王芳燕带着去专做摆件的摊子,帮忙挑选。几日下来,严臻翡翠的柜台空了大半,即使吴晓峰从报纸报道的那一日开始加班加点,也没能补上那些空位。

连卖摆件的摊子都成交了两单,摊主过来把佣金给严如玉时,笑得合不拢嘴。

这一天,来了一位顾客,直截了当说老板家里想重新装修,想请严如玉帮忙去设计设计。

“我们老板对严老板的眼光赞不绝口,很希望能请严老板帮个忙。"来人说。严如玉不由得仔细打量这位客人,见他一身西装,看起来像是正经人,面相也颇为周正,眼神却闪烁,心底暗生警惕。严如玉微笑着和这位自称姓李的客人约好了上门时间。王芳燕很兴奋,客人走后几乎想跳起来:“姐,是个大客户!”兼做设计的订单,收费比单单售卖翡翠高,用严姐的话说一一设计很值钱的!

严如玉扯扯嘴唇:“是个大客户。”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鸿门宴?

严如玉垂着眼皮思忖片刻,对王芳燕说:“你看下摊,我去打个电话。两日后的上午,严如玉和王芳燕如约来到喊卯边寨。李先生早早等在路边,见到她们笑容满面地迎了上来。喊卯边寨离勐卯镇不远,约三四公里的距离,是个傣族聚居的寨子。寨子里还保存着完好的傣族风格建筑,茅草做屋顶的竹楼比比皆是,远远望去,还能隐约看到寨子中有座金碧辉煌的尖顶佛塔。严如玉上辈子来过喊卯边寨,那时候喊卯边寨已经是个景点,佛塔比现在更金碧辉煌,寨子的布局倒是和现在大差不差。严如玉推着自行车跟在李先生身后,边走边打量喊卯边寨,仿佛从来没来过一样。

严如玉问:“李先生,你也住这里吗?”

李先生笑着点头:“我也住这里。”

寻常人一般会继续往下说,至少指着某个方向说自己家在哪里,但他没有。严如玉微微侧目,冲王芳燕使个眼神。

王芳燕微微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

严如玉伸手打个呵欠,问道:“我昨晚想了很多种方案,就是不知道你家老板会喜欢什么样的,你家老板是什么样的人?平常穿西装还是普通衣服?”李先生说:“我老板平常和普通人一样。”那就是穿普通的衣服了,但有些人对衣着不讲究,对别的讲究。严如玉再探:“老板家里的装修是西式还是中式的?我只做过一次这种活,心里还没底,不知道能不能让老板满意。”李先生对严如玉东问西问的很不耐烦,但还是耐着性子说:“就是普通人家的样子。”

严如玉连问两个问题,都没得到准确的答案,心头越发笃定。但她不再烦李先生,而是和王芳燕讨论起喊卯边寨来:“这种小竹楼你见过吗?”

“我老家那边也有像这样的吊脚楼。"王芳燕说,“不过是用木头做的。”贵州吊脚楼的形制和傣族竹楼倒是有点类似。严如玉点点头:“那肯定也很漂亮。”

现在很多人嫌弃这样的竹楼老气,不时尚,难得听到有人夸竹楼漂亮,李先生的语气明显温和起来:“严老板也觉得竹楼漂亮?这竹楼冬暖夏凉,多好,真不懂那些年轻人为什么嫌它老土?这哪里老土,多好看啊,是不是?”“对呢。"严如玉附和道,“这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怎么会土呢?″

一番闲聊,李先生对严如玉的态度熟络许多,也透露了点他老板的信息。“我们老板也喜欢竹楼,他家是我们寨子最大的竹楼。"李先生抬手指着前面一座大竹楼道。

严如玉抬眼望去,只见这竹楼如一座塔楼,粗略一数,二楼起码有五个房间,外头还围着一圈齐人高的竹篱笆。

严如玉惊叹:“这是我见过的最大的竹楼。”李先生面露得意:“这个竹楼,我也帮着做了。”这会儿,三人已经走到竹楼面前,李先生上前开了门,带着她们往里走。王芳燕悄悄拉住严如玉的手,严如玉回握了握,抬脚跨过了竹门。院子很空,竹楼一楼本应该用来养家禽的地方堆放着几堆稻草,李先生走到楼梯口,做个请的手势,让严如玉她们先走。严如玉当先上了楼,走上露台后停了下来,回头笑着问:“李先生,这里看起来还很新,你老板家还没搬过来吗?”李先生微微一怔,随后神色恢复如常,点头道:“对,老板住在另外一个地方,打算收拾好再搬过来。”

在李先生讲话的时候,王芳燕悄悄走到了他身后。李先生走到一个门前,推开门,请严如玉先进。严如玉笑笑,走了进去。

李先生侧身,想让王芳燕先进,王芳燕笑着说:“李老板,你先请。”李先生还让,王芳燕不动,坚持让他先进。两人僵持片刻,李先生举步先进了屋。

屋内几乎是空的,严如玉环顾屋内,问:“不知道你们老板想在哪里摆放翡翠?″

李先生随手指了离门不远的地方:“这里。”“老板呢?“严如玉问,“要了解客人的喜好和想法,沟通各种细节,才能做出客人满意的作品。”

“刚刚还在的,可能去哪里了。"李先生笑笑,“我这就去找找。”李先生给她们倒了两杯水,转身走了出去。严如玉朝王芳燕丢个眼色,王芳燕追上李先生:“我想上个洗手间,请问在哪里?”

李先生顿了顿,指指外边:“在楼下。”

屋里只剩下严如玉,严如玉快速在屋内走了一圈,屋子里的家具很少,似乎是真的没住人。

严如玉正打量着,听到外面响起一声大喝:“干什么?”紧接着几缕黑烟从窗外飘过,严如玉探头出去看了看,发现是从一楼的草堆冒出来的。

“起火了!”

严如玉叫喊一声,从窗户翻下去,四处找了一下,没找到水,于是返回来,观察一下火势,挑个位置开始把稻草搬开,打算用隔离火源的方式灭火。王芳燕闻声而来,大喊几声着火了,然后跟着搬挪稻草。李先生不见人影,这时候正是村民们外出干活的时候,这座竹楼外围圈下的地不小,两个姑娘的不是大嗓门大,一时半会居然没有人出来灭火。火势慢慢变大,严如玉抱着稻草边跑边喊:“李先生去哪里了?”王芳燕愧疚:“我跟丢了。”

她跟着李先生转过四个竹楼,就不见了李先生的身影,正在着急找人的时候,看见这边冒黑烟,忙过来查看,还没走进就听到了严如玉的喊声,于是跑回来了。

严如玉忍不住啧了一声。

她早察觉这个李先生不太正常,没想到这帮人居然想牺牲一座大竹楼烧死她!

严如玉不用去检查都能知道,现在请她进去的那间屋子房门肯定是锁着的。不小心失火死个她,是一个很正常的意外。秋高气爽,稻草干燥易燃,小火很快变成大火。严如玉和王芳燕两人往返数趟搬动稻草,隔绝出一条四五十公分的隔离带。但大概是为了确保能烧死她,稻草堆得特别高,几乎是直接顶到了一楼顶,不把稻草堆散平或把火灭掉,二楼依然会被烧到。二楼被烧,整栋竹楼逃不了被烧毁的厄运。而附近都是竹楼,一点火星飘过去,都有可能引起更大的损失真是丧心病狂!

严如玉暗骂一声,喊道:“小燕,出去喊人!”得把火灭掉!

王芳燕犹豫片刻,咬咬牙跑出去。

严如玉快速环视一圈四周,几步过去,两脚把竹制的大门瑞翻,再猛踩几下,抽出一根竹条,回到楼下捅着火的稻草堆。稻草堆得紧时,火没那么旺,一被捅散,火苗接触到的氧气变多,蹭地一下窜得很高。

一股热浪袭来,严如玉感觉脸、手、胳膊上的皮肤,像炭火上的猪皮,一下子变紧绷绷的,心里又暗骂一声。

杨江州这死人呢,死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