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迎着朝阳,周异骑上自行车一路奔赴农田,
废土时代的瓜要略小一点,但光滑的表面上依旧长着绿色斑纹,遍布于田间,看着就有一种丰收的喜庆。
田边,农业顾问郑陶和农机兄弟正检查着地里的瓜。他眉头紧锁,似乎遇到了不顺的地方。
周异停下车:「老郑,怎麽了?」
「董事长。」
郑陶看到他后不由笑了:「昨天我就看到您回来了,不过看您在忙,就没去打扰——」
「地里的晚熟瓜都到了可以采摘的时候。今年甜红瓜的品质很好,可口解乏,就是遇到了一个比较特别的问题。」
他找到旁边的一个瓜,从兜里摸出一把小刀,将其熟练地一分为二,于是亮红色的瓜就展露出来。
里面瓜籽寥寥无几,瓜肉光滑饱满,堪称梦中情瓜!
就是皮略厚。
周异接过郑陶递来的瓜,啃了一口,甘甜清脆时隔多年再次吃到瓜,让他不由闭上眼好好品味。
周异一边吃瓜一边问:「什麽特别的问题?」
「品质过于好了。」
郑陶露出有些尴尬的神色:「我们都不知道,到底是怎麽培育出这种品级的甜红瓜。」
「种子只是普通的良种,土壤虽然适宜,但也绝没有达到优质。正常情况下,甜红瓜本身甜度不会这麽高,口感也会软一点。但这里第一年种出来的瓜果,就已经抵得上市面上最好的那几类品种了。」
周异不懂:「这样不好吗?」
「董事长,如果不能弄清楚其中原因,我们培育的瓜品质可能就会出现很大波动。因为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在第一代就培养出这种品级的瓜果的。」
郑陶一脸严肃地说:「对于公司出口的形象,这很重要。如果公司在这个夏天出口的都是这种品级的瓜,下一个夏天却是涩口瓜,那麽肯定会被认为是故意选择了次品。」
铁马也用扬声器发声:「我们已经仔细检查了这片土地,从土壤到水源,再到里面的昆虫,尼莫带着沙鼠们也给了我们很多帮助。最终我们将干扰因素缩小,发现也许和两个东西有关。」
「第一个是火山灰,这里沉积多年的火山灰作为天然肥料,其中的碎片能够很好地锁住水分,
也含有较为丰富的矿质元素。」
「第二个是爪粪便,我们投入了一部分爪粪便。这个成分非常复杂,可能和爪内部的肠道结构生态有关,也可能和寄生虫有关,甚至是和它们狩猎的北方森林羊有关.」
「或许得找来农机专家丶地质专家与野外生物专家,才能得出其中具体原因。」
周异听得心里古怪。
他忍不住说:「具体原理我不懂,但这个问题并不难处理。」
「根据不同瓜的品质,我们制作不同的品牌和价位不就行了吗?比如说这一季优质,就叫它火山瓜,代表火山培育出的优质甜红瓜。下一季如果品质略差,就叫它沙地瓜,便宜点卖就行。归根结底,我们不是只做甜红瓜一个品种的,结什麽样的瓜,我们就怎麽卖。」
郑陶呆了一下,然后一拍脑门:「,真是年纪大了。我居然钻了死胡同。对啊,重要的是价位,只要价格合适,不论什麽品质的瓜都能卖掉。」
铁马依旧坚持技术路线:「但本地甜红瓜的品质真的很好,要力争能复现这一品种。」
周异和他们又聊了聊,这才搞懂。
关键是期望不同。
郑陶和农机兄弟,因为看到了高品质瓜的诞生,很想发展高端水果。这样一来就得确保品质够高够稳定,对于公司农业领域的要求也会更高。
自己的想法却只是先种个能吃的普通瓜,让公司员工们有的吃,沙港地区的新人类能吃上便宜瓜。
所以才有了这一番视角错位。
转换思路后,郑陶顿时变得松弛了下来:「董事长,现在已经进入夏天,我们的500亩瓜地已经都可以收获了。除去正常损耗,我们能摘取的甜红瓜是7.5万个。」
周异说:「那就摘瓜,先作为福利给每一个员工发一个。不过分批次发放,免得浪费。」
「是。」
「剩下的瓜,还是按照之前计划,送到沙港进行售卖。不过也保留一部分我们自用。」
「是。」
铁马又说:「董事长,这几个月我们试着栽种了一些豆类,发现荚豆在这里长势是最好的。」
它一路行驶到旁边的一片试验田,展示豆类成果。
荚豆其实就是毛豆,也就是大豆。它们在根茎上成串生长着,不过豆子本身还不够饱满。
「荚豆生长时间很长,通常需要3到4个月。如果现在播种,在秋季就能收获。它们的作用很广泛,具有固氮作用,是很好的自然氮肥,还能产出口感不错的豆类果实。最重要的是,它们和禾本植物能进行轮作。」
「有了荚豆改良土壤,小麦就有了播种基础。」
小麦!
面条,饼,包子,油条!
周异赶紧问:「我们这里能种小麦吗?」
「能。」
铁马斩钉截铁地说:「小麦对环境有不低的要求,本地有大面积的沙土,结构不良的土壤会造成减产严重,并且可能导致病变,但大量的肥力能够弥补这一点。火山灰和粪便能够提供足够的有机质肥力,荚豆提供氮肥。」
「经过沙鼠们的努力改良,地下水道已经打通,绿洲带的土壤在逐步恢复。那边的各项数值,
我都已经检测过,不论酸硷度丶土层丶磷钾等达到了可种植小麦的基准线。『
「我记得您很早就说过,想要小麦。但当时条件不成熟,所以我拒绝了。」
「现在所有条件都已经达成,我们可以种小麦了。」
周异一时有些五味陈杂。
谁能想到,种一片麦田会比干掉一个领海主还难。
周异深吸一口气:「那就种起来。」
「是。」
铁马又讲道:「不过沙港地区没有麦种,我想和铜牛去一趟农业专精的机电城市「农务市」,
它们有培养匹配各种环境的改良种。」
「如果要在这里第一次种下小麦,种子质量本身最好高一点。就是那边的种子,要比普通的贵一到两倍。」
周异说:「这不是问题。去那边安全吗?」
「很安全,农务市在东北方向,距离翡翠城大约是1300千米。我们能快速通过海底,避免长期陷入死海辐射,就能安全抵达那边。」铁马道。
周异拨给它一笔200光种的小麦专项经费。
农机兄弟顿时启动引擎,朝北方驶去。
目送农机远去,郑陶又说:「董事长,养殖平台那边也有了一点小小成果,不知道您现在有没有时间?」
「走。」
周异为了节约时间,再次召唤猎海过来,直接飞到了湛江湾一号。
如今这一水上平台变得井然有序。前侧六个养殖区边拴着一条条绳子,里面饲养贝类,后侧六个养殖区是渔区,能看到骨鱼在里面游来游去。
与上次不同在于,没有看到人类养殖工,全都是黑手菇在忙碌。
周异不由好奇:「人类这麽不行吗?」
郑陶苦笑:「之前在这的都是贝壳市的养贝人,他们技术是有的,但沟通上问题很大,他们各有各的想法和操作,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在贝壳市的时候,技术流程本身没有经过统一,养殖工都是凭藉经验和口述在劳作。」
周异立即连接百里公。
对这一点,百里公也有话说:「我调整改革了很多次,但人类总是最初执行得还不错,很快就又会重蹈覆辙,争论不停,工序偷懒。所以我更相信养殖平台,不信人,所以最好他们都没有技术最好,这样随时可以更换。」
它是故意不做统一标准。
郑陶和孙重来针对这一点做出了调整,直接全部更换为黑手菇作业。因为黑手菇们沟通迅速,
并且有着天然的优秀协作能力。
「为此我们也稍微改良了一下环境。」
郑陶指着甲板说:「董事长你看。」
周异上船时就注意到,甲板上铺了层土壤,养殖区的井口被木板围了起来,到处长满了地毯菌。这等于是将蘑菇林的环境复刻到了这边。
「这是孙重来的主意。通过地毯菌,黑手菇们能时刻听到这一养殖平台各处的情况,让它们能快速做出反应,而且这样的环境也让黑手们更加舒适和放松,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
「不过,最大的成果还是这边。」
郑陶一路走到后面的渔区,忽然神秘一笑:「董事长,您觉得,骨鱼经过饲养之后,应该是往什麽方向生长?」
周异想了想:「没有天敌和食物危机,加上有投喂骨头,它们会越来越大,没有什麽攻击性吧?」
「没错。」
郑陶走到其中一个养殖区,用旁边的木杆子敲了敲井口,发出眶眶金属声。
然后一条骨鱼蹭地高高跳起,落在地面的地毯菌上。
它的躯体主干是骨头组成的宽大外壳,体表有清晰的刀刻纹。
家养骨鱼用脑袋靠在郑陶的小腿上,如同一头大甲鱼。
郑陶摸了摸它的脑袋:「董事长,这就是我们养的骨鱼「健将」,到现在差不多三个月大。」
这叫三个月?
周异眼皮跳了跳。
眼前生物已经是一头成年黄牛的块头。
「它的性格非常温顺,骨鱼也是一种能迅速适应各种环境的光纳种。」
「比如说。」
郑陶抬起木杆:「起立。」
骨鱼支起身体,用尾巴固定在地面,以白骨鱼鳍平衡身体,做人立状。
郑陶挥舞了一下杆子:「卧倒。」
骨鱼立即趴在地上,鱼鳍张开。
「蜷缩。」
骨鱼收缩成体,变成了一个大骨球。
「就是这样,它经过我们的喂养,对我们很依赖,而且稍微训练就能做出很多动作。」
周异:
...
我让你们养鱼,你们给整成宠物了是吧?
他本想怒斥郑陶的错误路线,不过郑陶只用一句话就让周异的火气消退。
「董事长,我们人工饲养的骨鱼,可以作为载具使用。「
「您看。」
郑陶走到一旁的平台边沿,用木杆敲了敲地面,骨鱼一路鱼鳍划拉着过来,张开血盆大口。接着郑陶往里塞进了一块石板,然后指向前方。
「去。」
骨鱼一个鱼跃扎入死海,没了踪影。
20分钟后,它沿着边缘的石台一路爬回平台。
骨鱼张开口,嘴里没了石板,取而代之是一把干蘑菇。
郑陶拍了拍骨鱼,递给它一桶鸡骨,然后骨鱼就闷头开吃起来。
「董事长,健将背上的石板被翡翠城大坝那边的袁通取下来,换成了蘑菇,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做的实验。」
他讲道:「健将在死海中的速度能保持40千米/小时,它可以运送各种货品。稍加训练,它就能送往特定目的地。只要将物品放在它们嘴里,它们就能将其保护好,不会被死光毁坏,直到抵达目标地。」
「它们不吃野外的骨头,这也是养成的饮食习惯使然。比起野外骨鱼,它们的生理素质要优秀得多,虽然不擅长打斗,但速度和力量已经足够让它们规避很多危险。」
「其中的秘诀就是·—我们在它们的鸡骨里加入了一些贤者菇碎末,利用野性消退的时候训练它们,效果显着,它们能记得很牢固。」
周异听得脸色微变。
万万没想到,骨鱼没有发展成渔业,倒是搞成了工作鱼种。
他试着将手贴在骨鱼身上。
能量输入成功。
意识同频,那边毫无反应。
和普通骨鱼一样,依旧是处于无法沟通的原始状态。
周异略有遗憾。
等等。
他忽然意识到一件事。
这不是说.骨鱼可以发展成死海快递员?
废土世界普遍货运缓慢,运费昂贵。如果骨鱼能从死海送货到各个港口和码头,这种快速的精准送货,绝对是大有可为。
周异向郑陶讲了自己的思路,
对方则是听得眼晴发亮:「妙啊,妙啊,可以,可以做到的。董事长,可行,可行呀!!这将会是公司的一个全新产业,而且充满了强大的竞争力!」
「目前我们已有「健将」丶「大力士」丶「快脚」和「大嘴」四名骨鱼。它们都已经经过训练,能很好地执行任务,完成了点对点往返200千米的测试,能携带80公斤到180公斤的重物。」
「只要在特定港口标记它们的一块骨头,它们就能记住路线。最好不要太复杂,每一条鱼记住一个路线是最好的。」」
周异把红隼也拉入讨论:「递归市不是缺少运货载具吗?我想承包一部分这种业务,就是将递归市的货物先从那边运送到翡翠城这边,然后再送往目的地。这样有没有可行性?」
「程序上毫无问题。」
无人机说:「像是信号收发器丶摄像头丶感光器和转向器等小件货物,递归市一向是拒绝运送的。因为单程成本高昂,而且大多买主都在不同城市。」
「沿途航路倒是都早已打通,只要骨鱼能够按照城市港口逐个前进就行。」
「最大的问题是安全隐患,因为我们货运载具是骨鱼,很可能受到其他方面的攻击。」
周异说却认为这完全不是问题。
「只要进入海底航行就成,海底是骨鱼们的活动区,高级光纳种不会进入那边。」
红隼当即发出申请。
十几分钟后,递归市传来回复。
它们对这一项合作很有兴趣,希望能就具体细节进行商,并要确认货运骨鱼的情况,以及其基本工作能力。
红隼说:「那麽我就控制海神号,带郑陶和骨鱼先过去。」
「快去快回,注意安全。」
周异信心十足。
即使这次没通过,骨鱼送货也必然会在不久后铺开,并得到机电城市的认可。
机电生命在时效性上的要求很高。
它们最需要快递服务。
周异看向雾茫茫的死海,脑子里已经浮现出骨鱼快递员到处送货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