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跟黎和泰说说学校的事情吗?”无奈,顾星阑直达小孩的目的。
“你叫黎和泰?”
小孩半分精力都没分出来,拉近了椅子,面色红扑扑,一眨不眨地看着黎和泰,见对方吃得快,便糯声道:“吃得饱吗?我可以分一点……”
结果黎和泰直接拿过对方的盘子,半点都不留给旁边的人。
“黎和泰。”顾星阑反对道。
“没事,我已经吃过早餐,让和泰吃吧。”
小孩的眼里只有崇拜,匆匆忙忙,看了他一眼又专注地移向某人。
见到这副模样,脑海瞬间浮出一张姓俞的面孔。
似乎黎和泰就招这样阳光开朗的同龄人。
“你的学校在哪里。”黎和泰吃完才出口。
“幸福小学,那里可漂亮了,有很多很多树,里面有很多很多人!”
“很多人?小朋友,你能说说你的班有几个人吗?”顾星阑接问道。
他现在要把黎和泰送进芜水东面唯一一所小学。
实际上,黎和泰明年就该从小学部毕业了……谁能想象这人是小学生。
他定着神看过去。
桌旁的两个小孩离得极近。
体型、肤色,相差很大。
有了对比,才发现黎和泰不管是外表和内里,几乎不像这个年纪该有的情况。
阅历是堆积心理年龄的一个重要途径,有的人即使毕业出来工作还尚纯真、不谙世事,但有的人看似青春年少却因丰富的阅历沉淀出远超实际年龄的成熟心智,身体和心理的年龄,实际上需要分开来看。
人不可貌相。
思绪渐行渐远,顾星阑晃了晃脑袋,唤道:
“小朋友?”
小孩入神了……
“你的班,有几个人。”黎和泰复述。
“三十六个。”梁小丹比着手势,又合掌放在桌面上,俏皮地笑道:“你来我的学校吧,我们可以做同桌,你长得这么好看……”
“砰”地一声。
黎和泰吃完面包把盘子重重地放在桌面。
“小朋友,都是这么多人吗?”顾星阑两眼放光。
他有去亲自去看过,那所专供外城人的学校,下课的时间几乎人潮涌动,尤其中午温度上来时,从外面看里面,只一眼便觉得呼吸困难。
可现在一个班只有三十多个人?
听到这,梁小丹立马坐直起来,骄傲道:“我的班是最最最厉害的,明年至少有四个!能去市中心读书!”
升学压力到处都有,在这个外城人集聚的地方尤为明显。
芜水的学校更多是私人机构,但城中村这个学校是例外,更像一种带孩子的地方,为的就是让那些务工的人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到生产的地方去……
“其他的,大概一百多个人?”小孩作思考状。
喝豆浆的顾星阑呛了一口。
*
学校外。
顾星阑看着钱包空空,两眼一抹黑。
现金在昨晚花光了。
想到副导演那句警告,他拿出手机看余额。
屏幕适时地跳出信息。
[六万,你记着,算你头上(黑脸)]
是原主老板发过来的信息。
这个节目是孟关赫主要负责,那些额外的费用,如果不想拖延进度,只能算在公司上面。
顾星阑背过镜头查看原主的余额。
见后面跟着几个零,心顿时安下来。
这就是钞能力吗?
顾星阑带着黎和泰,一路走上校长室。
还没到门口,耳边就传来阵阵义正言辞的语气。
“校长,无论如何!这个孩子进来,一定会拖累我班的升学率,我明年就要升上去,这是学校的荣誉!您难道想眼睁睁地放过这次机会吗?”
“小辉老师,你这是说的什么话,我恭喜都来不及,怎么会害你……”
“可以是爱读书好孩子、努力的孩子,但不能是这种喜欢欺负同龄人又不学无术的孩子!”
“……”
校长室传来的对话,被顾星阑收尽耳里。
他就趴在门口侧耳倾听。
而黎和泰和摄影师就站在不远处,他朝着两个人竖起大拇指。
凭黎和泰的能力,入学这事,十拿九稳。
结果“吱”地一声。
门从里面打开。
黑压压的通道、脱落的墙皮,还有张陌生的脸支着耳朵在半空中,阴影吞噬了脖子下面,看着就像地狱关里悬浮起来的白面鬼。
开门的女人放大瞳孔,心脏处像被敲打了一下,很快“嗬”了声,眼球迅速往后翻,直直往泥砖地上倒。
*
办公室。
穿着女士西装的人扶着眼镜,右手不断顺着心脏处,颤颤巍巍地吞咽着保温杯里的水。
“入学考试,体能考核,我就需要这两样。”
喝完,老师抬起眼皮往小孩看了一眼。
“芜水本地人?”
“是,这小孩九岁,会说一门外语呢,很厉害的小孩。”
顾星阑摸了一下黎和泰的后脑勺。
“班里正在开会,我先回去。”
老师收回视线就匆匆起身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