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不自误(1 / 1)

若有机会,她实不愿北静王妃过早亡于北静王的算计之中。

待北静王妃知晓北静王的盘算,彼时方才有好戏看。

黛玉觉得北静王妃与北静王般配的紧,永不分离,方为上策。

林黛玉想通后,便不愿再与北静王妃多费口舌。

起身径直朝外走去,对身后北静王妃的冷言冷语仿若未闻。

出了北静王府正院,便差人去告知林景晏和苏昀之此间情形。

寥寥数语。

与北静王妃无关,再查便是。

林景宴和苏昀之闻得回话,对着蓦然怔住的北静王微微一笑。

“想来是王爷小觑了王妃,姐姐既言与王妃无关,想必便是真的无关了。”

“王爷这下倒是无需忧心了。”

又对着下方跪着的异邦人冷哼一声,官兵们领命。

“既是如此,王爷,我等先将此人带回审讯一番,若有所获,怕是届时还要叨扰北静王爷了。”

北静王闻得后院林黛玉所言,微愣须臾,旋即回过神来。

瑶光县主之聪慧,远超其所料。

无妨,既是她所言,那他多费些心神亦是心甘。

北静王面上重又浮现出那熟悉的笑意。

向着林景晏轻点颔首。

“林公子但请自便,届时我北静王府必当全力配合。”

又叹息一声。

“瑶光县主果真是女中豪杰,即便在江南时与王妃母家多有龃龉,此刻仍愿为王妃开脱,水溶实是自惭形秽。”

“若后面寻得机会,水溶想登林府的门,与林大人讨教一番。何以能教养出如此出色的子女。”

林景晏并未答话。

登门拜访?这北静王究竟是何居心。

苏昀之似笑非笑地看了北静王一眼。

展开手中折扇。应道。

“言传身教,为人父母者若能身正,家中子女潜移默化,自然皆是良善的。”

“这道理,北静王爷想来短时间都不会懂的。”

闻得此言,北静王止住了话头。

苏昀之和李彦卿与他素不相合。

李彦卿的缘由,他自是知晓。

他们二人性格迥异,难以相处,倒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苏昀之这么多年,他始终不明所以。这厌恶仿若天生。

可分明他觉得他们二人的性情颇为相似。

无论心中作何感想,北静王此刻也只能继续面带微笑。

事已至此,他在世人面前苦心经营的形象便是温文尔雅、彬彬有礼。面对苏昀之略显唐突的言辞,也唯有忍耐。

“苏公子言重了。”

苏昀之侧过头去,并未再言语,随即便与林景晏一同带人离去。

北静王府并未发生任何冲突,这着实出乎了林景晏和苏昀之的意料。

两人愈发坚信,此前的刺杀定是北静王蓄意设下的一个陷阱。

其目的便是堂而皇之地除掉北静王妃。

待到与林黛玉会合时,听闻黛玉所述北静王妃的状况,两人便基本可以确定了。

先是给自己的王妃下药,扰乱北静王妃的心神,倘若他们的推测无误,那么在他们回京之前,北静王府必定会有诸多关于王妃的流言蜚语传出。

而后再趁他们回京之际动手,将自己撇得一干二净,说不定还能落得一个受害者的美名。

好一个北静王!

如今他们进一步促使北静王的阴谋得逞,为他自证清白铺平了道路。

如今他们无需详查也能料到,无论最终如何追查,定然都会查到北静王妃身上。

届时北静王只需来一个大义灭亲,以示忠心,再加上他们府中事先散播出去的言论,说不定还能博得不少同情。

退一步!退一步!张老管家岂不是白白受伤了!

无论怎样选择,都是吃亏。

林黛玉三人需得深思熟虑,先让官兵将那个异邦之人押回天牢严加看管。

至于此人,日后还有用处。

他们三人则先返回了林家。

三人回到林家,首要之事便是去探望早已被抬回养伤的张老管家。

他在自己的庭院中,这是林黛玉和林景晏特意为他安排的。

进入屋内时,他仍在昏睡。张忠在旁侍奉着。

他们到来时,他的眼眶泛红,显然是哭过。

林黛玉和林景晏听闻张老管家尚在沉睡,便未打扰。

只言待他醒来,务必前来唤他们。

言罢,便离去了。

张忠回想着这一年京城中的诸事,又忆起适才张老管家中途醒来对他的嘱托,唤来一名小厮照看,自己也悄然出了房间。

林黛玉和林景晏已有许久未曾在京城家中的亭中品茶论事了,此刻端坐于此,望着园中的熟悉景致,心绪亦平复不少。

苏昀之却是首次如此。

苏昀之上次来此,还是林如海为黛玉庆贺获封县主之时。

彼时他们在前院,至此赏景尚属首次。

苏昀之坐在林景晏身侧,林黛玉则在对面。

前去打探消息的人尚未归来,林如海也已入宫。三人遂闲聊起来。

苏昀之稍稍侧头,不自觉地流露出一抹浅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