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怎么跟想的不一样?!(1 / 1)

廖建华在心里算了笔账。

三弟两次获得拆迁补偿款。

第一次一万,第二次一万两千五,加一起就是两万两千五百块钱。

买解放路铺子花了1500。

买那三座院子又花了一万五。

如此算下来,三弟手里目前最少还应该剩下五六千块钱!

就算三弟要把那院子改成旅店,肯定要花费不少成本,但也绝对用不了五六千块钱这么多。

所以……三弟根本就没有必要,把剩下这些钱都留在自己手里。

他反而应该像其他人一样,至少把这笔收入的一半交给公中!

只有这么大笔钱进了公中,父母才不会像以前那样节俭着过日子,她才能真正从中占到便宜。

一半,那就是三千块钱!

三千啊!

廖建华根本想象不到,整整三千块钱堆在一起,将会是多么壮观的一个场面。

只是……

为什么让三弟给公中交钱这件事儿,全家根本就没有人提?

廖建华心里抓心挠肝的,她眼巴巴的望着廖家其他人,希望有人能为这事出头。

可她太失望了,感觉等了好久好久,依旧没有人提起此事。

不但如此,廖家其他人似乎依旧陷入赚钱的喜悦中,根本无法自拔。

他们甚至还对廖永明大肆夸赞,夸他有眼光、夸他聪明有头脑、夸他点子多……

啊啊啊啊!!!!

廖建华是真的有些抓狂,可她却也不敢直接提出这个问题。

毕竟家里其他人都不说,只有她自己提的话,岂不是显得她太过算计。

不提不甘心,提了显得算计,这事儿可太难办了!

廖建华开始疯狂转动脑筋,非得逼着自己一定要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诶?

有了!

廖建华觉得自己不愧是廖家最聪明的人,主意总算是被她想到了。

既然有些话她不能正面说,但这并不代表着她不能侧面提醒。

或许家中的其他人,也并非不想让三弟掏钱给公中。

他们只是一时因为铺子赚钱的事儿被冲昏了头脑,这才没顾得上其他。

廖建华觉得只要自己做出了提醒,想必其他人也会意识到这个问题,那么下一步就用不着她继续出头了。

“嗯嗯。”

廖家人正说笑呢,廖建华却突然很刻意的清了清嗓子。

见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自己,廖建华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道:

“嗯,爸妈,咱家铺子半个月就能挣这么多钱,我真为大家感到高兴。

而且大嫂二嫂和四妹也辛苦了,你们天天起早贪黑的,还把赚到的一半交给公中,这让我真有点自惭形秽。

作为家中的一份子,我觉得我也有义务给家里做些贡献。

爸妈,你们也知道我除了会做衣服,其他的什么都不在行。

可尽管我做衣服赚不了太多,但我也想把我赚到的一半交给公中。”

廖建华说完就立即起身回屋,不一会儿就拿出了1块3毛5分钱。

“爸妈,你们也知道我能力有限,这是我这个月挣到的一半。

妈,这钱给您。”

廖建华笑眯眯的,就将这1块3毛5分钱放到廖母手中。

“那个……”

廖母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被廖建华直接打断。

“妈,这钱您务必要收下。

毕竟我们这些还没结婚的孩子,平时的吃穿用度都是公中的,您和爸操持这个家也不容易。

所以我们这些孩子赚到的钱,理应交出一半给您二老。”

廖建华脸上挂着超级温柔的笑,总算把她要说的话全部说完。

对于上面那几句话,廖建华自认为表现的完美极了。

无论是表情、态度、动作,还是这说话用词的水平,绝对是比她之前进步了好大一截。

这段日子也算她跟三弟没白学,就算她还没学到精髓,那廖建华也觉得,她刚刚的表现也足以打个80分。

接下来,廖建华就打算不再做任何表态。

她就想站在一边静静的看着,她倒是要看看这件事情最终会如何发酵。

她就不信了,让三弟将一半的收益交给公中这事儿,始终会没人提。

可……

此时的廖家院子,好静啊!

廖建华依旧站在廖母面前,微笑着等待其他人的反应。

可她脸上的笑都快维持不住了,却自始至终没有一个人发声。

这是怎么回事?

家里人一个个的到底这是怎么了?

她明明已经把梯子给大伙搭好了,怎么就没有人顺着她的话往下说呢?

廖建华甚至发现,家里所有人看她的眼神,突然变得有些不对劲。

“呵!”

不知过了多久,廖英华首先发声,却也仅仅就是一个充满异样情绪的“呵”而已。

但这一声“呵”,也算是关掉了廖家的暂停键。

二嫂率先起身,就要拉着大嫂一起,去给他们两家的宝贝儿子们洗澡。

二哥廖永强也转头看向廖永明,告诉他最晚后天就能先来几个战友,到时候他们先清理出一个院子和几间房,好方便战友们先住下来。

等周末的时候,廖永明需要的人就全都能到齐,清理三座院子的活也一定很快就能干完。

二姐与二姐夫则跟廖父廖母表示,明日他们就要回省城了,毕竟两日没见自家孩子,总归是不放心。

廖家人是各忙各的、各说各话,完全将廖建华晾在了原地。

尴尬两个字,开始在廖建华的脸上蔓延。

她是真的怎么也想不明白,她已经把话说的那么漂亮了,怎么事情的发展还会与她想象的截然不同?

她到底是哪一步做错了?是哪句话说的不到位?

此刻,廖建华是彻底笑不出来了,就连装她都无法装个样子。

气愤、埋怨、懊恼……

各种情绪在廖建华心中交织,她死死咬着牙、攥着拳头,这才没让自己爆发。

她一直默默在心中告诫自己,冷静,必须要冷静!

她坚信以自己的聪明,早晚有一天她一定能从三弟身上抠到好处!

“对了,二姐夫,你们在省城上班,是不是更容易弄到工业券和自行车票啥的?”

廖永明忽然开口问了这么一句。

没办法,以后廖永明要开旅店,距离黄家村就更远了。

他要是没几辆自行车和三轮车,不光回家费劲,就连每日的吃喝都够他麻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