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徐浩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齐博彻底哑口无言。
他深吸口气,只得苦笑着点点头道。
“既然徐院士觉得这方案可行,那咱们就采取吧。”
“不过……”
“我觉得咱们还是可以询问一下几位教授、专家们的意见。”
“集思广益之下,或许有更好的方案也说不定?”
齐博倒不是不相信徐浩的判断。
只是他多年的科研工作经验在这里好像起不到什么作用。
徐浩觉得可行,他却难以断定。
一时之间也不好直接下结论。
稳妥起见,还是询问一下项目内几位资深教授、专家们的意见为好。
毕竟倘若真的采取这样分组作业的模式。
他们要担负起带领小组进行模块工作的责任。
于情于理都应该提前知会一声,好安排后续的具体事项。
而且抛开这些成分来说。
这样以科研工作作为考核项目来进行选拔测试的情况。
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可以说是极为少见的。
甚至有可能开了一个先河……
面对这样特殊的情景,以齐博这位老教授的经验来看。
最好的办法还是稳扎稳打,不要贸然做决策。
听到齐博的话语声,徐浩转过头来看他一眼。
微微一笑,点点头应声道。
“是这个道理,毕竟最后贯彻实施的还是教授、专家们。”
“咱们可以多听听他们设身处地的意见!”
其实徐浩选择分组工作的原因还有一点。
就是这样的工作效率更高、项目进展更快。
而且以徐浩当过这么多次项目总工程师的经验来看。
他最熟悉的还是分组进行作业的模式。
也最不容易出现不可控的情况。
敲定主意后。
徐浩没有耽搁,立刻吩咐下属通知第一项目组内几位资深教授、专家们前来。
在这期间他也没有闲着。
按照之前的初步构想深入研究了一下。
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分组工作的各个相关事项。
不久,组内各个专家教授们赶了过来。
眼见人都到齐,徐浩开门见山的说道。
“这次紧急召开小会,是想让大家过来讨论一下咱们后续工作安排的相关事宜。”
“按照我的意见,是打算采取分组的工作模式。”
“由你们每个人带领一个小组分模块进行作业,小组成员大致上是科研人员与参选人员四六分。”
“主要是要让参选人员尽早适应咱们的项目工作,并协助科研人员进行‘智能航天舱’技术的研究。”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案,或是对分组模式有什么建议,都可以直接提出来!”
语毕,徐浩缓缓吐出一口气。
目光扫视一圈,只见众多专家教授们纷纷蹙起眉头,但神情各异。
或疑惑或茫然,还有不少人若有所思。
但是。
许久过去,都没有任何一人开口。
看着眼前这一幕,坐在一旁的齐博嘴角微微上扬,有些忍俊不禁。
同为航天院的专家教授,在场众人中许多都是他的同事。
甚至有几位是他的学生。
因此,齐博对他们算是比较了解的。
其中不少人平日里都有着些许傲气,倒也不是故意而为,只是无意识的流露。
齐博还记得。
当初几人刚刚得知徐浩这个明面上的“门外汉”是第一项目组的总工程师时。
虽然嘴上不说,其实心里都颇有些不以为然。
觉得徐浩就算在其他领域的成就很卓越,但在航天技术上恐怕只是略懂皮毛。
可当日徐浩一手设计的智能航天舱设计方案一经展示。
所有人都被惊掉了下巴,大跌眼镜!
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几人就彻底没有了傲气。
转而变得心服口服。
以至于现在。
齐博分明瞧出许多人面带怀疑,却迟疑着不太敢直接出声询问。
顿时让他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徐浩这么一个年纪轻轻性格随和的总工程师,还能吃了他们不成?
有意见都不敢说,怂包!
半晌,有人察觉办公室内气氛有些不对。
咬咬牙,只得迟疑着出声问道。
“徐院士,我觉得这样还是有些不够妥当吧?”
“咱们项目中参选人员占据大多数,若是统一管理还好说。”
“分组的话……我担心以我们的能力,在工作进展上恐怕会产生负增长。”
话音刚落,眼见有人出头。
几位专家教授们就要是突然打开了开关一般。
纷纷开始出言附和,甚至有人直接表达了不太看好的言论。
认为徐浩的决定太过草率。
听着众人七嘴八舌的意见,徐浩面色如常,只是扫视一周。
发现几乎有一半的人提出了反对意见。
而剩下那些也并不是全都同意,只是尚且摇摆不定,还在思考罢了。
见状,徐浩微微蹙起眉头。
倒是没想到,居然会有这么多人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