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自荐送菜(1 / 1)

第20章第20章 自荐送菜

“是,我最近是在卖菜。"这件事桑瑜没打算隐瞒,也隐瞒不了。她能作的不过是见人就宣传,但是如果有人问起,她就承认。赵婶子的眉头深深的皱了起来:“你咋去卖菜呢?那是什么人干的活儿?连我们家老小子在家闲着都看不上这个活儿,你一个大姑娘怎么想的?”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了。

八十年代初,刚刚才提出改革开放没几年,居民其实还没自由贸易的习惯,毕竞就在前几年,做点小买卖还叫做投机倒把罪呢,要是黑市的人被碰到了,那可是被撵得跟野狗一样。

虽然已经八三年了,大家的思想其实并没有转变回来,特别是工厂里面的工人,一向自诩自己是吃公家饭的,特别看不上做买卖的人。不过从四十年后回来的桑瑜丝毫不觉得卖菜是什么上不得台面的事情,只要是能靠自己双手挣来的钱,那就是极好的,人生在世,自己痛快了舒服了最重要,别人的看法一点都不重要。

特别是,卖菜的收入可要比在工厂里拿那点死工资多多了,她是傻了才会觉得做工人好。

不过这些话她不能跟赵婶子说,时代的鸿沟是无法跨越的,她只知道赵婶子这么问肯定是为了她好就行了。

“我就是这几天休息,闲着难受,所以就弄点事儿做做。"桑瑜笑眯眯的回答。

赵婶子一听桑瑜这几天是在请假,又确认了一下她的假期结束会回去上班的,就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露出了一副放心的表情。“那就好,你可千万不要像是我儿媳妇那个远房的表哥一样,从好好的汽修厂子里面跑出去了…”

说着絮絮叨叨的说了一下自己家的事情,简单来说就是儿媳妇的表哥不要工作,现在啥也没有,简直是整个家族赤|裸裸的反面教材。桑瑜听着这个话,恍恍惚惚的想起了一点当年的事情,不过她暂时没有细想,只是顺着赵婶子的话把话题从自己的身上绕开了。“婶子,你来存钱啊?"因为现在两个人就在储蓄所的外面不远处,桑瑜自然而然的问。

赵婶子却摇摇头:“不是,我来给食堂买菜,今天早上买的菜少了,而且好多菜都是烂的,这个菜站真是越来越对付我们了!价格还贵,我们买这么多的菜居然跟普通职工买菜的价格一样。”

用四十年后的话说,赵婶子就是一个典型的E人,只要打开一个话匣子,那就没有结束了,相当的外向。

不过,听着赵婶子这七零八碎抱怨的话,桑瑜的心心却不免的动了动。她是卖菜的,就算是为了了解对手也好,或者是调查市场也罢,桑瑜其实每天都会来菜站看看当天卖菜的种类以及价格,她自然是知道菜站是个什么情况品类虽然多,可是菜站的菜都是大车从市里面运来的,挤压、轻微腐败的情况简直太常见了,而且菜价也不算是便宜,至少它同种类的菜价要比小广场上菜价贵上五分到一毛。

要不是,桑瑜的菜也不会那么好卖。

不过就算是她的菜好卖,她那点菜比起木材厂职工对于菜品的需求,实在是杯水车薪,这也是菜站的站长明知道小广场上有人在卖菜但是根本不想干预的主要原因。

桑瑜是清楚的知道的,卖菜这个事情根本没有任何的技术含量,现在她之所以能够把这点小买卖做得风生水起,不过是她有两个不算优点的优点。第一是她有一辆自行车,而且,她有空。

第二那是因为木材厂和附近的农民似乎有次元壁,农民们是不会来这边来摆摊的,他们自己的菜只有自己吃,或者在五天一个赶集日的时候拿出去卖,要不然就是用来喂鸡喂猪,而桑瑜穿越了这个无形的壁。不过这两个优点几乎不值得一提,只要有人有心,这两个优点很快也能变成别人的优点,而她也就能被人取代。

在上一世,桑瑜打了那么多年的小短工,学到的最大的一个经验就是,要做别人不能取代的人。

居安思危。

她也不想做一个随时能被人取代的蔬菜零售工,那么,现在她能不能往前面跨一步。

其实这对于桑瑜来说挺难的,她上一辈子就是个比较怂的人,哪怕这一世对待王自力一家她硬气了,可是在其他的事情上,她还是胆小。只是,机会转瞬即逝,如果不抓住,只怕就再也没有了。赵婶子在那边还在抱怨,这边桑瑜已经心思百转,想了又想,念头定了又定,终于,她鼓起了全部勇气,对着赵婶子说:“婶子,你要买什么菜?”“哎呀,什么都看看,主要是番茄土豆茄子和黄瓜,你不知道上午那个番茄啊,我买了五十斤,烂了起码一半!!”“婶子,你要多少番茄,我一会儿给你送过来?或者也可以加点别的菜。桑瑜咽了一口口水,笑眯眯的开口说。

“啊?你给我送?"赵婶子一下子就愣住了,她似乎完全没有往这方面想。桑瑜也不知道赵婶子是什么想法,不过她还是又接着大着胆子说:“对,我给你送,现在菜站的番茄是四毛五一斤,我给你四毛。”说到这里,桑瑜顿了一顿,又说:“只要是你要的菜,我都比菜站里面的便宜五分钱。”

其实这个价格就跟现在桑瑜零售的价格差不多,就算是有一些菜便宜了,可是也便宜不了几分。

如果能说通赵婶子在她这里买菜的话,便宜的那几分钱就根本不算什么了。毕竟零售和批发,这个之间的利润可不是能相提并论的。“四毛?“赵婶子的眼睛一下子就瞪大了,别看只便宜五分钱,可是他们食堂里面要的菜多啊,一个菜品便宜五分钱,一天两天的便宜不了几个钱,可是一个月呢?一年呢?

这算下来可是便宜不老少的。

厂子里面给每个家属区的食堂里面拨下来的买菜钱是有定数的,买超了厂子里面不给添,但是你要是节约下来了,厂子里面也不来收。当然,这个节约可不是指让大食堂里面克扣职工的口粮,而是要在保证每顿四菜一汤,并且是一荤、两串荤、一素的基础上节约。如果能节约下来的钱,不管多少,到了年底的时候,就是食堂自己单位里面发福利了。

这个要求可是不低,既要质量好,数量多,还不能敷衍了事,那么能够省下来的钱就非常有限了。

平时赵婶子都是在菜站里面买菜,价格什么的根本不可能讲,直接是别人定多少那就是多少,而且菜抢手的很,去得晚了就没有了。更可恶的是,菜站里面是不接受预定的,反正,到点你就得去守着,去晚了就没有。

赵婶子好几年前就有一次去得晚了,菜没买够,导致那天的大食堂的菜不够吃,她还写了检讨呢,这件事可以说是赵婶子心中的一根刺,说起来就对菜站一肚子的气。

现在听到了桑瑜说菜品便宜的话,赵婶子说不心动那肯定是假的,不过她立刻就想起了当年自己菜买少的事情,立刻就冷静了下来。她不动声色的打量了一下桑瑜推着的自行车,以及后面的大筐说:“小桑,给我们大食堂送菜可不是小打小闹,你这个车送不了。”桑瑜并不愿意失去这次机会,积极的又询问:“婶子,你们一顿饭要多少菜?”

赵婶子和桑瑜关系好,自然不会在这件事上说假话敷衍她,于是老老实实的说:“我们一般是早上九点前菜就要到了,每天的菜加起来起码要五六百斤,你如果只靠这个车,可是供不上。”

桑瑜算了算,自己这个车子现在已经加了最大的两个背筐了,拉得冒尖了,也只能一次性拉一百二十斤,就算前面可以再加两个筐,那么最多也就是一次拉二百斤,很可能她还拉不到这个数量。从东家属区到四平乡一个来回,再加上上菜的时间,怎么也得一个半小时,就算她这边能不怕辛苦跑两次,许二青家却不见得能准备那么多的菜。可是这样好的机会,桑瑜是不想放过的,她几乎当下就做出了适当退步的决定。

“婶子,我当然拉不了那么多菜了,而且我哪有这个本事啊,跟人家菜站抢买卖,我就是这么想的,您看啊,菜站的菜不是运输的过程中容易坏吗,那么这部分的菜你在我这里进怎么样?”

“就比如番茄啊、黄瓜啊、各种豆子啊、还有绿叶子青菜什么的当下娇责的蔬菜您在我这里拿,我可以保证当天摘下来就给您送过来,又新鲜,又不会坏。”

“像是什么大白菜、萝卜、土豆、红薯、南瓜这些不容易坏的菜您还是在菜站里面拿怎么样?”

赵婶子明显是心动了。

毕竟这些娇贵的菜不折损的话,就算是跟菜站一个价格,他们食堂都能省下一大笔钱,更何况,桑瑜这里还能给一斤便宜五分。只是她还是有点犹豫:“你不是过两天就要上班了吗?”“您放心,我就算是上班了,不在小广场上卖菜了,您要的菜也一定能给您保证了。”

桑瑜见赵婶子还是下不了决心,便又主动的提了一个方案:“要不您看这样,婶子,两个小时之后,我给您送一次菜来,您看看我的菜的品质,也看看我能一次给您送过来多少,您在做决定如何?”赵婶子也觉得这个主意好,于是两个人说定了两点半的时候,在大食堂的后门见面,在那里验收菜品,是合适的话,就去食堂出纳员那里结账。一直到和赵婶子告别,桑瑜骑着车往四平乡狂奔的时候,她那颗高高悬起来的心缓缓的落了下来,直到这个时候桑瑜才发现自己捏着车把的手已经满是汗水了。

她把手心的汗在裤子上擦了一把,任凭夏季热乎乎的风把自己身上最后的那一丝紧张彻底给吹散了,笑容才浮现在了脸上。她越发用力的蹬着自行车,就连那空气里面令人烦躁的知了叫声此时此刻听起来也便的跟天籁一样的动听。

其实那看起来很难的事情,只要真正的往前走,其实也不难嘛!这件事儿无疑给桑瑜打了一针强心针,让她觉得明天的道路光明又平坦。在改变的不只是桑瑜,就连许二青家两口子也在改变。许二青家两口子一直在村子里面是透明又边缘的存在,主要的原因就是许二青跟家里面的关系不好,早早的就被赶出了家门,而且他又个结巴还老实,在村子里就更没有存在感了。

冯美华倒是要强,不过,她嫁的男人在村子里是透明,自然而然的,她也在村子里面跟其他的女人没什么太多的交流。不过自从桑瑜在许二青家里拿菜之后,才将近十天的时间,就已经把他们家里的菜给卖完了,这实在是一件稀罕事儿。要知道,村子里面人种的菜其实都不值钱,也就够自己吃一点,还有就是赶集的时候拿出去卖一点,剩下的就是喂鸡喂猪。现在才七月份呢,许二青家才熟得第一茬的菜就已经没有了,附近的邻居一打听,居然是有木材厂里面的一个人来收的。木材厂哎!

那是城里人呆的地方,他们轻易都不敢去的地方!居然城里人来跟许二青家收菜!

这个像是小道消息一样的事实,就以一种极为隐秘的方式在小范围内流传开了。

特别是跟许二青家关系还不错的几个农户,明里暗里的来打听,说是他们家的菜完了,能不能把城里人介绍给他们,也收收他们家的菜。许二青是个嘴笨的回答不了,冯美华心里是不怎么乐意的,可是又不好拒绝这些邻居,更重要的是,她不知道桑瑜是怎么想的,也不能随便帮桑瑜回答。到了最后只能说帮问问桑瑜的意见。

前一天的时候,冯美华两口子终于就把这件事问了桑瑜。不过他们问是问了,心里也不免忐忑,既怕桑瑜去了别人家就不跟他们买菜了,又怕桑瑜不去,以后都不要村子里面的菜。桑瑜知道了这件事儿之后,乐得直拍腿,她越发觉得这个时代的人真的是异常的淳朴,而且意识也十分的落后,她只是笑眯眯的说:“我就跟你家拿菜。许二青两口子的心一下子就放到肚子里面了,不过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我家这一茬的菜已经快没了……”

桑瑜还是笑:“那你们可以去其他家想想办法嘛,反正我只在你家拿菜,你家的菜新鲜,又脆嫩。”

冯美华在这话之中仿佛一下被人拍开了灵窍一般,她立刻就笑了起来:“好,那就在我家拿菜,我保证给你的菜还跟原来的一样,新鲜脆嫩!”许二青还没有反应过来,抓着头,但是他看着自己媳妇和桑瑜两个人相视而笑,也跟着笑了起来。

虽然不知道她们笑什么,但是,伸手不打笑脸人,跟着笑总是没有错的。今天桑瑜抵达许二青家的时候,冯美华刚刚把关系好的几家人的菜收过来,价格要比桑瑜的拿货价便宜个三分五分的。不过,就算这个价格看起了很便宜,这几家人还是争先抢后的送过来了,生怕冯美华变卦不要了。

毕竟这些菜如果冯美华不收,也就只能喂猪了,那多可惜,所以多少都是钱,都高兴着呢。

这一下子就收多了。

冯美华正恼火着,现在的天气那么热,现在收了,晚上桑瑜要不完话,等到明天桑瑜又过来拿的话,这菜就不鲜亮了,肯定不要了。难道自己这第一次收菜,就要全部砸在手里面?她正烦恼着,那边桑瑜的自行车已经骑到了许二青家院子里,她一看见那堆在院子里鲜灵灵还带着露水的菜,眼睛都亮了!桑瑜昨天就知道了冯美华今天在收菜,不过也挺忐忑的,如果收得不够的话,她还要得着急,也不知道能不能弄得够小二百斤。而现在许二青家的院子里面堆放得这些菜,一看就有二百四五十斤,等她送了食堂的,还能够下午去小广场的。

冯美华看见了桑瑜来,脸上挤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可是嘴里还是依旧十分的热情和爽利。

“幺妹,你来了?我这里才刚刚把菜给收上来,就是收得有一点多了。“说到这里她顿了一下,又飞快的说:“你今天下午要不完吧?不过没有没关系,这些菜我绝对不会留到明天压给你的……

越是这么说,冯美华脸上的表情就越是悲伤,看得出来,这第一次做生意,实在是给她上了一次印象深刻的教训。桑瑜却说:“不用,这些菜你都称一下,一共有多少,我看看我能不能全部要完?”

冯美华听着话都已经傻了,她看着桑瑜一副不敢置信的表情,她连连说:“幺妹,我这是一次收菜搞砸了,是我自己没有打算好,你可不要为了帮我把菜给进回去,这菜隔了一|夜就不新鲜了,可就不好卖了。”“我知道。”

虽然桑瑜说自己知道了,可是冯美华还是不放心,她生怕自己表达的不清楚又说了一次。

“这是我自己弄多了,你可千万不要可怜我,我做错了,这就是让我长教训呢。我下次就好了。”

这一次连桑瑜都忍不住笑了起来,上一世她就因为冯美华心眼好,所以跟她处得好;再来一次,她依旧觉得自己的眼光不错,冯美华就是一个值得深交的人,为人诚心脑子又灵活,更重要的是这个人特别有责任感,跟这样的人做买卖,不用担心自己转身的时候被背刺。

“我知道,美华姐,我也没有那么多的钱给你兜底啊,我说全部要,那就一定是全部要。”

得了桑瑜的确认,冯美华那悬吊吊的心才终于是落了下来,她脸上那发苦的笑容中的苦涩也终于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她连忙帮着桑瑜称菜,在这个过程中,她得知桑瑜是又找了一个买家,高兴的比自己喝了蜜都甜。

“那你以后是只做这个大买家的事吗?“冯美华关心的问。说起这个桑瑜心里也没底。

她是了解赵婶子这个人的,很正直,热情,没有什么弯弯绕绕的心眼,她虽然和桑瑜关系好,可是也不会因为这个关系就个桑瑜打开绿灯,更不会中饱私囊。

所以,以后能不能做食堂的这个生意,她得等把菜给赵婶子送去了之后才能知道。

不过这些事情就不用冯美华两口子知道得那么清楚了,“我下午过来拿散菜的时候再跟你说。"桑瑜如此说。

冯美华点点头,心里也在盘算着,如果明天还要这么多菜的话,她要找多少家的菜,如果不用那么菜的话,她又要准备多少。桑瑜也没忘记把自己明天的打算跟冯美华说一下,避免她多准备菜:“我明天要出门一趟,所以散卖的菜就不拿了,不过这个大户的菜拿不拿的,等我下午过来的时候再确定。”

“行,我知道了。”

桑瑜现在的车子最多只能带一百二十斤的菜,她就在许二青那里又挑了两个比现在这个竹筐稍小一点的筐,请许二青给固定在车前面。固定好之后,她上去骑着试了一圈,确定不会影响她骑车之后才和冯美华两口子开始装菜。

越是装菜,她就越是想念几十年后那种三轮人力车,要是现在能买到这么一辆车的话,她以后菜也能送得更多了。

最后,桑瑜总共装了一百八十斤的菜,再加上她才八十多斤的体重,这一辆二八大杠总共负担了二百六十斤的重量。就这样,桑瑜骑上去,车子也只是微微吃重,上坡的时候有点吃力,别的一点事儿都没有,不得不让她感叹,八十年代这个时候的车子质量就是好………由于重量多了几十斤,桑瑜一路蹬过来就格外的小心,还好她的力气大,腿上也有劲,这么多的菜也没有降低多少的速度,最后压着时间送到了东区家属区食堂的后门。

赵婶子早就已经在那里等着桑瑜了。

对于一直在菜站买菜的赵婶子来说,现在换了一部分在桑瑜这里买菜,她也是心里不踏实的很。

又怕桑瑜没有准时送到,又怕桑瑜送不了这么多的菜,还怕菜的质量不好,这么多个问题在她的心里绕啊绕,让她十分的不踏实。最后赵婶子连午觉也没睡,早早的就到食堂后门等着桑瑜了。两点半的时候,她远远的看见几个大筐好像在自己走,仔细一看,居然是桑瑜骑着个车,车上挂着几个大筐,一路朝着她来了。赵婶子连忙迎上去,帮着桑瑜把车子推到了食堂里面的台秤边上,又把菜卸了下了。

这还是赵婶子第一次看到桑瑜的菜,只是一眼,这一个在厨房干了三十年的老大姐眼睛就亮了。

红色的番茄,红得可爱,皮薄得似乎一碰就破;绿色的黄瓜,顶上还开着黄黄的小花,身上更是还竖着扎手的小嫩刺,各种绿叶子的蔬菜上更是还沾着水汽,就连根部的泥土都还翻着潮气…

这些菜一看就是刚刚从地里面摘下来的。

赵婶子心里这个高兴啊,这些菜不要说食堂里喜欢,就连她自己都恨不得买一些回家自己吃。

她忍不住抓着桑瑜的手,拍着她的手背,连连说:“好啊!这个菜好!小桑,你可真让我放心啊!”

看着赵婶子那灿烂的笑脸,桑瑜只觉得心里的那块大石头也终于落了下来桑瑜和赵婶子往地上下菜的时候,有几个食堂里面的职工也陆陆续续的到了,也都来帮忙,在看到这个菜的时候,大家伙都纷纷的称赞。“哎呦,这个菜可真好,又鲜嫩又水灵。”“这看起来是刚刚摘下来的吧,菜站今天的菜那么好呢?”赵婶子立刻就跟几个同事介绍了,这个菜能够这么好,完全是因为在桑瑜这里买的,而且这个菜每一斤比菜站的便宜五分钱。一听到这个话,几乎各个职工的眼睛都亮了。便宜,就代表花钱少,花钱少就代表他们年底有福利。顿时大家对于桑瑜就更加的热情了。

很快,菜的重量就称出来了,总共是一百八十二斤。赵婶子要给桑瑜写个条子,让她拿着条子去食堂出纳那里拿钱,写的时候,桑瑜把零头抹了,只算了一百八十斤,这个举动更是让食堂里面的职工称赞桑瑜买菜仁义又大方。

最后是赵婶子带着桑瑜拿着条子去找出纳小陈去拿钱的。一般情况下,大食堂跟菜站结算菜钱是一个月结算一次,不过,小陈一听说桑瑜的菜好又便宜,也不含糊,立刻就给桑瑜按照赵婶子的条子上给结了。末了小陈还跟桑瑜说:“你以后来结账的话拿着条子自己来就行了,我这里一天可以给你结一次。”

桑瑜忙不迭的感谢。

要得菜多,要求不算太高,还是日结,完全不压账,用四十年后的话说,那就是这种神仙甲方爸爸上哪去找?

一百八十斤菜,总共结了六十三块钱。

这可是比平时在小广场上买要多,而且没有耽搁时间,并且一天只需要送一次,实在是太划算的买卖。

桑瑜捏着钱走出了大食堂的出纳室,那从中午开始就一直上上下下跌跌宕宕的心终于落回了实处。

复盘了一下自己今天所有的举动,桑瑜实在是万幸,自己在中午的时候勇敢的向赵婶子开了口自荐。

更加庆幸的是,自己没有贪婪,做出了正确的退让和调整,终于拿下了这笔买卖。

跟菜站那样可以供给整个木材厂用菜的庞然大物相比,桑瑜不过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微尘,想要从它的手下抢生意,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所以桑瑜能够撬这么一点点墙角就已经十分的满足了。更重要的是,她争取来得这一部分菜都是不能长途运输的鲜菜,相对得价格更高,这可比那些土豆萝卜南瓜红薯要卖得起价格多了。虽然兴奋,不过桑瑜并没有多少时间回味这个事情,而是直接把钱往胸口前面的军用书包里面,骑着自行车一溜烟的朝着四平乡去拉剩下的菜了。收剩下的菜的时候,桑瑜还发现冯美华收了一百五十个鸡蛋,她直接也全部都承包了,不过她这些鸡蛋她没有在小广场上,而是留下了五十个。这五十个鸡蛋她要给赵婶子家送三十个,剩下的二十个自己留着吃,现在的桑瑜实在是太瘦了,一米六三的个子,只有八十来斤,两条腿就跟柴火棍子一样,要是再不给自己补一补,桑瑜真怕自己又像是上一世一样被一场感冒给送走了。

至于剩下的一百个鸡蛋,桑瑜打算明天早上去市里面时候卖掉,顺便看看市里面的菜价和鸡蛋的价格,如果市里面的价格好,她以后的想想办法往市里面发展。

木材厂就算有个五六万人,比起整个滨江市还是太少了。下午卖菜的时候,桑瑜就跟经常过来买菜的主顾说了自己明天不过来卖菜的事情,原本只是想打个招呼,免得这些老客户明天等着自己,却没有想到,他们一听桑瑜明天不过来卖菜,一个个都多买了不少备下。桑瑜那七八十斤的菜不但因为她今天稍微晚到了而晚收摊,反而早早的就卖完了。

趁着现在还没有到木材厂的下班时间,桑瑜就直奔太新镇上的供销社。太新镇是依赖着木材厂才热火起来的,所以这里的供销社里面供应的东西主要以木材厂职工需要的东西为主。

像是一般镇子上很难买到的蜂窝煤炉这里就能十分的常见。桑瑜今天的目的就是添置家里面需要的各种必须用品,比如蜂窝煤炉子、还有锅碗瓢盆等等煮饭的必须用品。

现在是夏令时,供销社一般是下午六点下班,不过这个时候因为都是国营企业,无论哪个单位管理都比较松散,特别是这种镇子上,管理更加不严格。说是六点下班,其实五点半就关门的时候比比皆是。桑瑜赶到供销社的时候,已经五点过了十几分了,虽然还没有关门,但是明显在这里买东西的已经没有什么人了。

坐在木质售货台后面的有两个售货员,两个人的年纪都很年轻,她们各自坐在各自负责的柜台后面。

一个跟桑瑜一样梳着两条辫子,二十四五岁的年纪,穿着一件的确良衬衣,正拿着一支笔在一张纸上写写画画,看起来挺专心的。另外一个看起来要比她大个一两岁,烫了一个齐耳的卷发,穿着一件幸子衫,一张脸抹得白白的,描着细细的眉,嘴唇上涂着鲜红的颜色,看起来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时髦精",她手里抱着一件织了一半的毛衣,正在飞针走线。桑瑜走进来之后,两个人都抬起头看向了她,不同得是那个麻花辫姑娘她立刻就放下了笔直起了身体,询问道:“同志,想要买什么?”至于另外一个“时髦精"则愣了一下,目光就定定的看着桑瑜,好感度并不高,特别是当她听到了麻花辫姑娘的话之后,立刻把白眼甩到了桑瑜的身上,甚至还毫无顾忌的轻嗤了一声:“德行!”

桑瑜和麻花辫姑娘听到这一声轻蔑的话之后都回头看了那"时髦精”,不过对方已经重新低下头去打毛线了麻花辫姑娘不知道怎么想的,没吭气,桑瑜则以为"时髦精"说得是麻花辫姑娘,也不好开口。不过,这个“时髦精"倒是让桑瑜忍不住的多看了两眼,她总觉得这个人自己好像在记忆里面认识,可是,时间太久,她已经忘记了。在脑子里转了两圈,桑瑜还是没有想起这个人是谁来。既然想不起来,就不想了,毕竞对于桑瑜来说,今天最重要的事情是来买各种厨房用品的。

桑瑜今天的目标就是来买蜂窝煤炉子和几口锅的,这些东西她早就看好了,就直接跟麻花辫姑娘说了。

一个单眼的蜂窝煤炉子,三块。接着是一口家用的小号铁锅,也是三块,还有两口铝锅,大一点的那个主要是用来煮汤的,小的这个,就是用来煮饭的总共五块钱。

这个时候虽然也已经有电饭锅了,不过价格可不是桑瑜能够承受得起的,所以,她煮饭首选还是铝锅。

其实一般人家里不会买这么多锅,一口铁锅那是又煮饭又炒菜又煮汤,只是桑瑜重生回来,还带着不少原来的习惯。现在她的手里有一点钱,没有必要抠这一块两块的,一切以自己舒服为主,所以在买锅碗瓢盆的时候,手就松了一点。买了锅和炉子之后,桑瑜又陆陆续续的要了不少的东西,麻花辫姑娘是一趟一趟的给她拿,而且因为她买得太多了,麻花辫姑娘还破天荒的让她自己可以挑选。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售货员可是极为吃香的工作,她们眼睛更是长在了脑袋上,买东西别说挑了,多让她走两趟,她都能摔摔打打的把顾客骂一顿。最后,桑瑜买了一口铁锅,两口铝锅,两个搪瓷小盆,还有大碗四个,小碗八个,盘子五个,以及一把筷子、一个烧水的提壶和一个菜板。看起来好像东西不多,但是这就已经二十多块了。“呦,一次性买这么多东西,你可真是有钱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时髦精"已经没有再织毛衣了,她歪着身子靠着柜台站着,手里磕着瓜子,那拉得长长的语调里毫不掩饰得阴阳怪气。

桑瑜正在把这么多的东西一趟一趟的往外面的自行车上搬,听到这话,她抬起头看向“时髦精",这一次,她敢肯定,这个女人明显对自己有着极为强烈的恶意。

虽然桑瑜还是想不起来她是谁,不过,既然“时髦精"敢针对自己,她就就绝对不惯着她这个毛病:“哎呀,钱不钱的都是小事儿,主要是心态好,不像有些人,酸得不开醋厂都可惜了。”

“你说谁酸……”“时髦精”一下子就跳了起来了。不过桑瑜可不搭理她,她大部分的东西已经装在车上了,现在她拿得是最后的提壶和铁锅,才不管这个"时髦精"说什么,直接提着东西就去骑车了。“时髦精"显然是个掐尖要强不吃亏的,这会儿功夫已经从柜台后面冲到门囗了。

不过这个时候,桑瑜已经跨上自行车了,她听到“时髦精"在自己的后面发出了激动而愤怒的尖叫:“你居然还敢骑自行车!你这种人早就该没有男人要了!”

桑瑜实在不知道这个时髦精恶狠狠的瞪着自己的自行车是几个意思,特别是她骂人的话更是对于桑瑜来说不痛不痒。她只是扫了“时髦精”一眼,云清风淡的笑:“你那么在意我有没有男人要,是不是因为你没人要了才这么敏|感啊?”“你才没人要!你不要脸!”

大概桑瑜的话实在让"时髦精”愤怒,直到桑瑜已经一蹬地,骑着车出去了老远了,她还听到“时髦精"的大骂。

桑瑜则奇怪,这个“时髦精"是不是跟自己有仇啊,她上一世怎么不记得了,她回头又看了那还在供销社大骂的女人,才发现,她的肚子还挺大。一个跟自己有仇的孕妇?她真的不记得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