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37章 分级
一直忙了快一个小时,冯美华的菜才算是全部都收好了。她进了屋子里给桑瑜泡了一大碗的米花糖水端了出来,不太好意思的坐在了她的身边说:“哎呦,真的是让你等久了,今天还让你看这个大个热闹真是太不好意思了。”
桑瑜:"你真的辛苦了,收菜都收到这个时候,还没有吃饭。”冯美华完全不在意的摆摆手:“乡下人哪有你们那么讲究,饿了就对付一点就行了。”
桑瑜:“我看你刚刚跟吵架,那是亲戚吧。”“嗯,他的隔房二叔,"冯美华朝着正在整整齐齐的摆菜的许二青努了努嘴:“一开始送的菜还是可以的,现在也不行了,一天天的净拿些撇(注:差的,不好的)的过来,我今天要是不发脾气,那些人都会跟到学。”确实,做事情的时候,杀鸡儆猴是最简单方便的方法。“那你现在会不会得罪太多的人?”
“我的性格就是这样的,要做事就不要怕得罪人,要是怕得罪人的话,那就老老实实的种地,别人欺负到头上也不开腔,那就不会得罪人了。我现在不在开头的时候把他们的规矩定好,等到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之后,再想改那时候得罪的人就更多了。”
桑瑜实在是对于冯美华刮目相看,她认识中的冯美华其实已经是很多年后的中年人了,那个时候的她就风风火火,做事颇有条理,现在看起来,可不是中年之后的冯美华变成了那个样子,而是她一直这么棒。“说得好,我们做事情就是要这样。"桑瑜发自内心的给了她一个大拇指,反倒是把冯美华给羞红了脸。
她连忙扯开了话题:“小瑜,你今天这个时候来是有什么事情?”桑瑜就把又有几个人想要从她这里进菜的事情跟冯美华说了,她问:“如果现在再加上几家的话,你觉得你的菜能收得上来不?”冯美华微微皱着眉头算了一下,才谨慎的说:“最近一个多月倒是还可以,但是以后就不好说了。”
桑瑜没吭气,冯美华看她不说话,又开口:“要不是这样,你先批给他们几个,先跟他们说好,一个多月之后,就没有他们的份了,可以不?”可以不?
当然不可以。
做买卖就跟开火车,只要起了步,就不可能随随便便的拉闸。现在跟人家说得再好,可是真的到了那一天的话,你要停了别人的菜,别人能干吗?
钱,谁都想挣,那么人家必定不会干,不会干的话,他就会想办法。还是那句话,做买卖得做没有人替代的那一个才行,现在她卖菜肯定是达不到不能替代的地步的。
到时候人家从自己这里进不到菜了,就会去别人那里进,说不定还会跑到四平乡里买,如此一来,她不但赶走了一个自己的零售商,还会给自己竖一个,或者几个敌人。
这种做法是最下等的办法,不可取。
与其这样,倒不如从源头上想办法。
桑瑜摇摇头,冯美华又说:“要不是我再去周边的村子跑一下,看看从他们那里收?”
这是一个办法,但是却不是最好的办法。
这一刻,桑瑜的眼前一直浮现的都是刚刚被冯美华筛选完的那些菜。她在想,如果按照刚刚冯美华的提议,先同意一批人卖菜,一个半月后又不再批菜给他们的话,他们会去哪里进菜呢?又进什么样的菜呢?最大的可能是来四平乡,而他们能进到的菜就是这些被冯美华淘汰的这些菜。
菜又漂亮又好确实是能让人喜欢,也能卖出更好的价格,如果在四十年后,这样的菜显然会更受欢迎。
可是在八十年代,这却并不见得是最好的选择。八十年的人还处于温饱的状态,他们的收入远远还没有达到四十年后,现在的人追求的还是便宜大碗,而不是品质。反而是这些被淘汰的菜更有市场,如果被人捡了这个先机,就等于把自己把自己的路走死了。
是品质,还是便宜大碗?
只有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什么都要。
桑瑜打定了主意才开了口:“我有个想法,你看看行不行。”冯美华听着桑瑜说完了话,她的眼睛瞪得比谁都大,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是说,我们村子里面的菜全部都要?你不挑了?”桑瑜摇摇头,又给冯美华解释了一下:“不是不挑了,而是分等级。“她看冯美华还是懵懵懂懂的,就说得更加详细了一些。“现在我们收的菜其实就是挑最好的出来,达不到这个水平的菜就不要了,对不对?”
“对。”
“以后我们我们所有的菜都要,但不是所有的菜都是一个价格。我们可以把菜分成三个种类,最好的一个价格,次一等的一个价格,最差的又是一个价格。”
“你在收菜的时候,就把菜按照等级划分出来,按照等级给他们钱,而我也是按照等级来收菜,按照等级付钱。”
桑瑜说着笑起来:“这样子,以后你也不用跟其他人吵架了,我们也可以把剩下的菜多分给几个人卖了。”
冯美华听得那是相当心动的。
她也是农民,她自己也知道那些被她淘汰的菜其实一点毛病都没有,无非就是不好看而已,可是吃起来都是一样的。大家辛辛苦苦的摘了,挑过来,却没有能够收走,那可多浪费啊,那都是菜啊,都是钱啊,现在大家都还没有完全吃饱呢,这么浪费是真的要遭天谴的!可是她还是犹豫:“这样可以吗?”
“怎么不可以?”
“你们那里可是有菜站的,我去看过的,我觉得…”“你觉得怎么?”
“我就是觉得他们里面的菜挺多了。“冯美华拍了拍裤子,有点不太自在的点评,没敢深说,毕竞那是国营菜站,她一个农民可说不得。桑瑜乐得嘎嘎笑:“是不是他们的菜也挺不咋地的,有的还是烂的?”冯美华嘿嘿的默认,还是有些犹豫:“厂子里面的人能接受我们的菜还有不好的吗?”
毕竞她不是城里人,她也不知道城里人到底在想些什么,在她印象中,城里人其实都不太好相处,是看不起他们乡下人的,对他们的东西也是挑挑拣拣,能遇见桑瑜这样的城里人真的是天上掉馅饼,还落在了嘴里了。桑瑜也不好跟冯美华说城里人也是人,城里人也是喜欢便宜货,很多人愿意去菜站买菜,也是因为菜站里面有些烂掉的菜,可以便宜买。看看,木材厂里不少人连烂掉的菜都能接受,那么长得难看的又有什么接受不了的呢?
这些话桑瑜没有说,她只是抿着嘴笑了笑:“我们试试呗。”第二天是礼拜天,桑瑜一大早先来拉了菜。这一批就是昨天冯美华收得最好的菜,桑瑜照例是送到了东区大食堂里面。其实菜品分等级的事情桑瑜是想从东区大食堂入手的,可是想了想她还是放弃了。
大食堂不光光是收入极为的稳定,更因为这里是赵婶子的关系,她不能让赵婶子难做,更重要的是,前几天东区大食堂菜因为她是“女英雄”的事情,而在她这里每天多进了一百斤的菜,现在要是一下子就分级,可能大食堂也接受不了所以,最后桑瑜决定的还是在小广场上实验自己的菜品的分级。在去拉菜的路上,刘玉城听得了桑瑜的决定,眼睛都瞪得老大了,他一边抓头发一边感叹:“小桑姐,你的这个脑袋里装得是什么啊?”“当然是脑子了,不然能是什么?”
“要是你的脑袋里面装得是脑子,那我这个脖子上面顶着的肯定都是豆腐渣,要不然这种办法我怎么想不到。”
桑瑜笑:“你觉得我这个办法怎么样?”
刘玉城疯狂的点头,不要钱的彩虹屁一串一串的往桑瑜的身上砸,砸得桑瑜都有点飘飘然了。
现在刘玉城卖菜也有半个月了,他已经从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废人,迅速成长为了一个对于所有的蔬菜、肉类优劣极为熟悉的成熟菜贩子了。不用说别的,刘玉城现在只要看一眼这菜的叶子,就能知道它摘下来有多久了。
所以桑瑜的这个问题刘玉城是很有资格回答的:“我觉得可以,反正我妈做饭是不会买我们那种那么好的菜的。当然也跟她不去东区小广场买菜有关系,他们都去菜站,菜站里像是我们那么好的菜可比我们卖得贵多了,她去买都是买那种中不溜,蔫吧的菜,那些便宜。”
“你看,我们家过得不算差了吧,我们家都能接受那些不太好的菜,这木材厂里面不如我家的人家多了去了,肯定能行的。”说到这里刘玉城又把自己最近观察到了情况跟桑瑜说了一下:“我还发现,现在到小广场里面买菜的人越来越多了。”“是吗?”
桑瑜原来还在卖菜的时候,来小广场的人不算太多,不过在她上班之前,她就已经发现人流开始多了,要不然,她每天那么多菜也不会卖得空空的了。“对,特别是我把菜批发给那几个大姨之后,我就发现,经常会有好多熟人来找她们卖菜,再后来,也不光是他们的熟人来,就不少人都来。”“要不是也不会一下子多了那么几个人来问我批发了。“刘玉城不愧是上一世的销冠,他的销售敏锐度是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具备了。“而且这几个来找我批发的人,我仔细看过了,他们之中只有三个是原本就在小广场上卖菜的人,剩下的,都是职工家属,她们原来可没有来卖过菜,就是看见这里生意好,也想过了凑热闹的人。”也就是说,小广场的人流在增加了,原本的零售商不够了,已经有新的零售商可是加入这个行列了。
因为最近被市公安局送锦旗的事情,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透明也成了木材厂的名人,还经常到厂长、书记那里打转,混了个脸熟,自然而然的,她也就知道了不少原本她作为小透明的时候不知道的事情。就比如这小广场,其实并不是几年后才建成菜市场的,而是在这两年,其实厂子里面就已经有打算了,只不过这个事情还是只是一个想法,没有正式的提出来而已。
桑瑜想着以后这小广场变成菜市场的规模,心里实在是痒,想着以后能不能在这个菜市场上有自己的一个摊位就好了。虽然这个菜市场只是在厂子里面的一个构想,可是对于桑瑜来说,这就是自己未来需要去努力的方向了。
怎么才能尽快的促成厂子里面在这里建设菜市场呢?那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这里的人太多了,会造成脏乱差的秩序了,那么厂子里面才会来建设。如果这是唯一的办法,那么桑瑜愿意为了这目标添把火。早上和刘玉城过来拉得菜还是昨天冯美华挑的那一批,不过,一会儿到了小广场之后,桑瑜会跟所有的来批发的大妈们说明白这件事,试探一下他们接受的程度,然后再让刘玉城来转告冯美华。
冯美华得到了准信儿之后,会在今天晚上的收菜中,公布这个新的规则。论起来,桑瑜已经很久没有来小广场了。
她早上给大食堂送菜的时候,小广场还没有人呢,白天她不在,中午她又在西厂区食堂吃饭,一直要到下午下班来才回来,那个时候,小广场的菜几乎者都收摊了。
以至于等到桑瑜跟着刘玉城抵达小广场的时候,她看着将近十个人一起涌到她面前的时候,她人都傻了。
她怎么记得原来只有四个大姨啊,现在一下子多了这么多。这些天,刘玉城每天交给她的钱,是一天比一天多,她因为那“女英雄”事件,天天都在厂子里或者厂办忙,根本就没有仔细细想为什么钱会涨得这么快。还是那天问了一嘴才知道,现在的刘玉城可不是一天拉一车菜批发,他是一天两次,而且有时候还有三次。
这也就能够解释了,为什么现在一下子就多了这么多的零售商。桑瑜看了刘玉城一眼,“你小子可以啊。”刘玉城嘿嘿的笑得开心的很,他从小到大没有被他父母表扬过几次,倒是在桑瑜这里见天的被表扬,这极大的增加了他的自信。这些大姨大妈们围过来就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抢了起来。“玉城啊!我今天要四十斤菜!”
“你后面排队去!哪有那么多给你的!玉城,我要三十斤!”“我这边要三十斤!”
桑瑜看着刘玉城脖子上挎着一个军用书包,脚下放着一把称,手里拿着笔记本,耳朵后面别着一只圆珠笔,双手一挥,大喊一句:“都排好了,再挤就没有菜了!”
说来也奇怪,那些个成天吵闹的大姨大妈们,此时此刻听话得不得了,立刻就按着刘玉城的指挥站成了两拍,安静下来,听话得很。刘玉城又说:“今天除了拿菜之外,我还有个事儿要跟你们说。”说着,他看了一眼桑瑜,桑瑜则冲他点点头,这才开了口:“各位大姨们,现在来买菜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的买卖做得怎么样?”这话一问,在场的大姨们那脸上都是喜气盈盈的,虽然他们彼此不告诉自己挣了多少钱,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她们的生意那都是相当不错的。桑瑜见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之后,又说:“大家生意好就好,那你们想不想生意更好?”
这还用问吗?那肯定是希望更好的,大家一边七嘴八舌的回答,一边用一种极度期待的眼神看着桑瑜。
桑瑜:“我相信大家都发现了,玉城拿给大家的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小广场里面卖的菜也都是一样的,那么来的顾客,在谁那里面买都是一样的,大家都想早点把菜卖出去,所以都让熟人来自己这里买,对不对?”最近就是这么一个情况,大姨大妈们不免都有一些不好意思。桑瑜又说:“可是我们想一想,我们都是在一个厂子里面,你的熟人,也可能是我的熟人,她觉得去你那里买了,就得罪我了,来我这里买就得罪你了,是不是?为了不得罪我们两个,久而久之,她就不来了。”确实是这个道理。
大姨们一听也着急:“那怎么办?”
桑瑜见大家都因为这个问题着急,才不慌不忙的说:“从明天开始,我们这里不再批发同样的菜,我们将批发不同等级的菜。不同等级的菜价格也不一样。”
桑瑜说着从筐里面拿出了三个不同的番茄放在了大家的面前,指着其中最大最好,没有任何瑕疵的那一个说:“这个是一级菜,它的价格要比现在的批发价贵三分。”
又指着一个比这个番茄略小的,也挺红,就是长得难看一点的番茄说:“这个样子的是二级菜,比现在的价格便宜两分。”最后又指着一种个头小,虽然红,表面却磕磕巴巴,长得不匀称的番茄说:“这个样子的是三级菜,比现在的菜价格便宜七分。”桑瑜:“以后的菜都是以这个标准来划分,你们可以按照你的想法来选择不同等级菜,至于卖多少钱,那是你们自己说了算。”桑瑜的话音一落,就像是在油锅里面滴进去了几滴的水,面前的大妈大姨们全部都炸开了。
她们叽叽呱呱的讨论了起来,一个个争得面红耳赤,看得出来,桑瑜的这个决定对于大姨大妈们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她们不少人是接受不了这个变化的。
其实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打破大锅饭,走入市场经济的过程。原来卖一样的菜,买一样的价格,来买菜的人其实都是一样的,大家互相你争我抢,不过是在抢同一个盘子里面的蛋糕而已。可是一旦打破这个盘子,让更多的选择流入进来,势必就会带来更多的客流,客流多了,也就会有更多的收益,她的生意就算是被盘活了。这个改变一旦形成,那么就等于桑瑜可以一口一口的吞下四平乡所有的蔬菜,成为这里不可以取代的批发商。
只要做到这一点,以后,就算是有人再想从四平乡开辟一条新的进货线,也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
桑瑜相信,自己想要成为那个不能被取代的批发商,冯美华也一定会为了自己成为那个不会取代的源头商而努力。
大妈们争得面红耳赤,却没有办法达成统一的看法,最后只有几个大姨说:“小桑,我们相信你,我们愿意试一试。”桑瑜一看这几个大妈正是那个最先跟自己一起在小广场里面买菜的,也是自己在卖秋衣秋裤的时候,她们去拉得最初的客源,每个人都挣了那五套秋衣秒裤。
其中那个个子最高的玉米大妈说:“我认识小桑也好长时间了,我认这个人,她做事稳当,而且跟着她我不会亏,看秋衣秋裤那次就知道了。”另外几个大妈也纷纷点头。
还有一个豆腐大妈跟其他那几个打退堂鼓的说:“那我们就说好了,既然你们不想干,那明天的菜来了,你们一个都不要跟我们抢。”另外那一群人看这几个大妈说得如此坚定,又开始动摇。于是她们又问桑瑜:“那我们要是卖不出的话,你们负责不负责退啊?”桑瑜都没有来得及回答,刘玉城就毫不客气的冷笑起来:“卖出去的东西,你寻摸了一圈,不喜欢了拿回我这里退,你怎么不说,让我直接把菜送给你?从古至今哪有这个道理的!”
“自己什么能力自己掂量一下就行了,还让我给你退?大姨你家里的床上有枕头,你怎么不回家躺床上睡一觉,梦里面什么都有!”这段时间刘玉城俨然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头头,他一张嘴,立刻就把问话的大妈给说了一个大红脸。
犹犹豫豫,摇摇摆摆,最后只有六位大姨大妈决定明天继续在桑瑜这里分级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