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28章
“知道了,站长,你放心,我肯定会努力学,不给咱们部门拖后腿的。”这话听着还算像样!陆站长点点头,接着说:“你刚进铁路局,先以熟悉工作内容为主,等下半个月,我再安排人带你跑路线,到时候,一离家可能就是四五天。
这事儿,你得提前跟家里人说清楚,安顿好大后方,才能更好地投身工作嘛。
另外,提到跑路线,我就捎带着跟你说了吧,咱们出差是有补贴的,但补贴也是跟你的工资级别挂钩着的。
你是实习列车员,出差的话,省内是每天三毛钱,省外是每天五毛钱,而且,列车上还管饭呢。
总归,就是一句话,只要勤快点儿,肯学能吃苦,就凭这份儿列车员的工作,养家糊口是绝对没问题的。”
人活一世,谁不是为了柴米油盐在奔波?陆站长张嘴就是扯大旗不假,可他也知道,不提工资,不提福利待遇,只用一套空话糊弄人,那是行不通的。所以,关于补贴的事儿,他才特意多说了两句。就算杨鹏飞可能也跟梁万说过了,但是,各论各的嘛,陆站长觉得,这又不冲突。
给梁万大致介绍过铁路局的情况和车务部门的工作内容后,陆站长就领着他,来到了隔壁这间办公室。
列车员出差的时候居多,这间办公室,绝大多数时候,都是被当成摆设的。这不,陆站长随便给梁万指了张桌子,又顺手摸了把桌面,随后就发现,一手都是灰。
他讪讪道:“这办公室是有一阵儿没用了啊,小梁,那你下午没事儿的时候,简单打扫下,这几张桌子,你随便坐吧!等会儿,你再去档案室要点儿资料,就是关于咱们铁路局什么时候成立的、这些年遇到了哪些坎儿、又是怎么迈过来的。还有,单位这些年有哪些优秀的同志,要了解他们的故事,最起码,如果有其他单位的人问起来的时候,你得能说出个一二三四五来。反正,这几天你的任务就是看这些资料,时间你自己安排,我只负责验收,但是,也别急于求成,该吃饭的时候,还是要去吃饭的。我跟你说啊,咱们铁路局的食堂,那可是名声在外的,等会儿你去食堂打一次饭就知道了!”
得!说来说去的,又拐到“吃"上了!陆站长一拍脑门儿,只觉得再说下去,他就要在新来的同志面前"暴露真实面目"了!于是,把梁万扔在办公室,陆站长拍拍屁股就走人了。只不过,兴许是梁万的错觉,他总觉得,陆站长这着急忙慌的样子,倒像是身后有什么东西在撵着他似的,又或者,站长着急去食堂抢饭?靠打扫卫生消磨了一个多小时,梁万及时来到食堂,打眼一看,好嘛,是他想多了,领导们吃的也是“大锅饭",抢饭什么的,那自然是不存在的!铁路局的食堂面积不小,林林总总,摆了快三十张桌子,但是,由于单位和职工工作的特殊性,来食堂吃饭的人并不多,一眼看过去,连一半儿桌子都没占满。
手里拿着刚发的铝饭盒,轮到梁万的时候,他把一张饭票和两张菜票递过去,顺带着扫了一眼今天的菜色。
冬天还没彻底过去,至少,还有很多人家,最近正“疯狂处理”家里地窖窝着的白菜萝卜呢。
铁路局食堂虽然是公家的,采购物资的时候也是公对公、走大批量的,可这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一个道理。
没那么多东西,大师傅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发挥不出来啊!所以,像现代那种十元两荤一素的快餐店一样、摆满十来种菜品、任你挑选的好事儿,就别想了。
总共就三个菜,爱吃不吃,不吃的话,嘿,正好省下一口,这不就归食堂的人分了吗?
当然,来到六十年代这么长时间,梁万早已从生理上、心理上接受了这个年代的饮食习惯。
“来道肉沫茄子,再来个醋溜土豆丝儿!”食堂炒的这道肉沫茄子,用的其实是茄子干,倒水泡软后、攥干水分、再跟肉沫一块儿炒。
可茄子本身是吸油的,尽管大师傅倒油的时候收敛了很多,但最后的成品,这道肉沫茄子看上去依然像是裹了一层油,瞧着就让人忍不住想咽唾沫。梁万同样不嫌油大,虽说他做不到像一些十分节省的人那样、吃完肉沫茄子、不洗饭盒、晚上带回家、还能用饭盒里的油再炒两顿菜,但这年头儿,谁肚子里不缺油水啊?
嫌油大?信不信这话一说出来,立刻就得挨顿揍?韩家人也关心着梁万第一天来铁路局的情况。晚上,一家人坐在火炕上、磕着瓜子儿的时候,韩菁就问到了这事儿。刚进家门那会儿,梁万就跟老丈人汇报过一遍了,但关心嘛,他肯定是不嫌多的。
“我觉得挺好的,我们站长是个有话直说的人,不难相处,其他同事,我现在还没见过,但想想也知道,要是有那种成天挑事儿的刺头,站长他肯定早就把人调走了。
所以,不用担心,我肯定能很快适应的。”说着,梁万又重点强调了下铁路局的福利待遇有多好,以及食堂的伙食有多么丰盛。
食品厂有几千名职工,要是每天都弄肉菜,哪怕是肉沫,一天也得杀上一头猪吧,厂子就算愿意掏钱,也找不到那么多头猪啊!食品厂的大锅饭跟铁路局肯定没法儿比,但韩学礼是在小食堂吃饭的,招待的时候就不说了,平时那也是每顿至少一个肉菜的,他自然不会羡慕铁路局的伙食。
向英和韩菁母女俩,单位的伙食没这么好,但她们俩吃习惯了,倒也不觉得有什么。
反而是奶奶余秀芳老同志,眼睛里都盛满了“羡慕"两个字儿。这一段时间,因着梁万在厨艺上展露出了些许天赋,中午那顿,都是他来做的。
余秀芳是个十分优秀的食客,该鼓励的时候鼓励,该反馈意见的时候也不会藏着掖着。
好不容易,她的口味和孙女婿的手艺磨合得差不多了,结果,咯噔,孙女婿去上班了,她又得靠着老头子那万年不变的两手、“委屈"自个儿的胃了!老太太心里叹口气,却不好拦着孙女婿奔前程,再怎么说,有个正式工作,这是比什么都要紧的。
然而,祖孙俩这段时间建立起来的交情,又岂是作假的?观察到奶奶的神色,梁万若有所思起来。
经过两天的仔细观察,以及他找陆站长的“旁敲侧击”,这天,回到家,“哗啦"一声,梁万从兜里掏出一把票,给了家里人一个小小的惊喜。“奶,我都跟人打听过了,我们列车员出差的时候,管的一日三餐,那就跟补贴一样,都属于出差隐形福利。
但是,铁路局每个月发的这些饭票和菜票,都是只能当月使用的,没用完的话,到了下个月就自动作废了。
所以,为了不浪费这些票,有的列车员出差的时候,就把票留给了家里人,让他们去食堂打饭。
这样,既没有浪费或吃亏,也帮着家里改善了伙食,算是一举两得。我得到下半个月才能被安排出差了,所以,我就跟人换了些票。以后,你们中午要是不想做饭,又吃够了附近的国营饭店,那就来铁路局食堂吧!
反正,公交车站就在家门口,你们也不用赶时间,权当遛趟弯儿呗!这两天,我再去公交二公司一趟,给你们办个月票,到时候,来铁路局吃午饭,就更简单了!”
说实话,梁万骨子里是有点儿"尊老"的。尽管这年头儿,像韩老爷子这么大岁数的人,生活在农村的话,还能照样下地干活儿领工分呢,可梁万是按照现代的思维方式来看的。在现代,像韩老爷子这样退休了的人,就该没事儿去公园逛逛、散散步、养养花鸟虫鱼什么的,总之,进厨房做饭,是绝对不在退休人员每日事项清单表里的。
这不,正巧从家门口到铁路局十分方便,梁万琢磨半天,就想出了这么个办法来。
不得不说,梁万,你可真是个天才啊!
梁万心里的小人正在叉腰大笑,而对比鲜明的则是韩学礼,他正灰头土脸地挨骂呢。
“你瞧瞧,什么叫有心?这就叫有心!我孙女婿才进单位几天啊,自个儿都还没站稳脚跟呢,就先操心着我们老两口的午饭怎么解决了。再瞅瞅你,还是副厂长呢,结果,就这!就这?”有的人,别看是副厂长,别看已经是当老丈人的中年男人了,其实,在家里挨骂的时候,依然只能像小时候那样、低头乖乖听着。“那之前我让你们来厂里食堂吃,不是你们不愿意来,嫌被人围着、像猴子似的吗?”
等老太太的阴阳怪气暂时告一段落,总算找到插嘴时机的韩学礼连忙“小声嘟囔"着。
老爹是从食品厂退休的,他又是领导,老两口不方便去小食堂吃,在大食堂,碰见的熟人多了,可不就容易被人围着了?韩学礼觉得,这锅也不能完全算他的,老爹至少得分一半儿“功劳"吧!余秀芳面色一滞,十分流畅自然地切换了话题:“小万,这些票是你跟人换的,经常用的话,不会给你惹麻烦吧?”梁万一下子就明白了老太太的言外之意:“放心吧,奶,这种都是单位内部印发的票,不牵扯什么的。
而且,真要说起来,谁没有跟人换过啊?要是借着这由头找茬儿,那不就相当于跟大半个单位的人开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