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46章
韩菁嗤笑一声,开玩笑?她可是一点都不觉得好笑呢。“林耀光同志,你也是工作多年的老同志了,说话该怎么讲究分寸,难道到现在都不懂吗?况且,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用开玩笑三个字糊弄过去的。”林耀光的脸青了,什么叫工作多年的老同志?他才三十出头,怎么被韩菁这么一说,倒像是他半个身子都入土了呢?
“那我都已经道过歉了,是我用词不够严谨,你还想怎么样?”这话说得,好像都成了韩菁的错一样!
好在,早就知道跟这种自成一套逻辑的人,是讲不通道理的,韩菁平复了下情绪,不紧不慢地道:
“首先,我和小徐之间清清白白,只有单纯的工作关系,捕风捉影、听信谣言的人是你,我和小徐要一封道歉信,贴在楼下的公告栏那里,至少三天,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其次,我知道,最近单位里有一些关于我的谣言,我也知道,像林耀光同志这样、没有自己的分辨能力、只知道人云亦云的人不是一个两个。人心里怎么想,我管不着,但最好不要说出来、让我听到,不然,即便是同事,我也不会客气的。”
“最后一点,这种谣言到底是谁最先传出来的,这人的目的是什么,我不想查,也没那个精力去查。”
“我韩菁,做事光明磊落,像这种只会躲在暗处使绊子的小人,就该像老鼠一样,一辈子活在下水井道里,这句话大家可以传开,是我说的,做了亏心事的人,自己对号入座去吧!”
没精力去查是真,但不想查,那就是假话了。韩菁心心想,单位就这么大点儿地方,平时谁家有个什么事儿,用不了半天,就能传到绝大多数人的耳朵里。
这一回,她把林耀光的脸面都撕下来了,这么大的乐子,大家应该不会错过吧?
没能如预想中那样达成目的,那个人一定很失望,这就对了!不管他想要挑拨林耀光做些什么,还是又想出了新的手段,总归,有动作,肯定比彻底掩藏起来,更容易让人查到蛛丝马迹的!
韩菁带着小徐离开了"案发现场",只剩下林耀光在那儿站着,脸色青一阵儿白一阵儿的。
虽说他在蔬菜公司待的时间不算长,可是,按着工龄,他怎么说也是韩菁的前辈啊!
韩菁居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不给他留面子,往后,他还怎么在蔬菜公司待下去?
何况,也用不着等往后了,就这会儿,林耀光已经听见,旁边围观的人在小声地跟刚赶到的人说起方才发生的事情了。想着以后走到哪儿都会被人在背后蛐蛐,好像这一切都是个循环、他仿佛又回到了在街道办的时候,林耀光不由得眼前一黑。事实上,正如韩菁所想,这件事没用半个小时,就在单位里传遍了。毕竞,国人讲究个面子情,除非是生死大敌,要不然,背地里再是看不上,迎面撞上的时候,也是要打声招呼的。蔬菜公司不算典型的“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的单位,可这么多人呢,总不会个个都亲如一家、从来没闹出过半点儿矛盾。然而,大家都清楚,谁和谁互相看不上眼,谁和谁是刚进单位的时候还好好的、后来却突然闹翻了,但是,像韩菁这样,二话不说,直接捅破这层窗户纸的,大家还是头一次见。
这样一来,便又为这件事情加了一把火!
常经理刚从市里开完会回来,这次,由他们蔬菜公司和食品厂合作争取到的蔬菜罐头重点项目,是省上点头拨给他们的,市里对这个项目也是相当重视。刚到那儿的时候,常怀远就看见了代表食品厂来开会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韩学礼!
就算常怀远觉得韩菁遇到的这事儿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哪里比得上正事重要,可是,人总不能真把自己的心也给骗过去。说到底,见了人家亲爹,他也不是不心虚的。谁成想,刚开完会回来,连口水都没喝上呢,就听秘书说了这件事,常怀远立刻就恼了:
“又是林耀光!什么叫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可算是见识到了!韩菁说的没错,他也是老同志了,就算能力不足,也总该长点儿脑子、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了吧!”
常怀远再再再次后悔,当时怎么就被老友糊弄着、喝了几口酒、晕晕乎乎的、点头同意让林耀光来他们蔬菜公司了呢。这人刚来的时候,他还想着,老友的话就算有点儿夸张成分,至少也得有三四成是真的吧?只要林耀光能当个劳力用,算了,接下这个包袱,就接下了吧可谁知道,他这一回,可真是让老友给坑惨了!老于那个家伙,就跟不靠谱的媒婆似的,嘴里没一句实话,林耀光调过来以后,没看见干了多少正事儿,反倒是经常听说他和谁谁谁又闹矛盾了。
今儿更绝,说闲话,直接说到人家面前去了!常怀远是真觉得心累,也没打算给林耀光留脸面,直接跟秘书说:“韩菁去食品厂之前,不是说了她的要求吗?她是苦主,一切就按她说的办!”
“等会儿你去趟生产部,让林耀光赶在明天上班前,把道歉信贴出来,他要是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多写两三份儿,我也不介意,防着刮风下雨嘛!”“另外,再去财务部说一声,扣掉林耀光未来三个月的补贴,等天气热起来,给韩菁他们办公室的人买两箱汽水、留着慢慢喝!我倒要看看,还有谁不长脑子、整天不干正事儿、就会说三道四!”蔬菜公司是国营单位,冬天有取暖费,夏天有降温福利和补贴,福利且先不说,每年都是老三样儿一一绿豆、干菊花、酸梅粉,但补贴可不少。依着林耀光的工资级别,三个月下来,也有二十来块钱了。常怀远不能开这道口子,把林耀光的补贴直接加到韩菁的工资里去,但是,给韩菁他们办公室的人多点儿福利,还是不成问题的。秘书应了一声,前段时间,蔬菜公司争取到了重点项目,常经理这个一把手也变得忙碌起来,他也不年轻了,整天东奔西跑的,身体确实有点儿吃不消。于是,常经理接受了大家的建议,在单位里没寻摸到合适的,他就通过招工,给自己找了个秘书。
李佳颖之前是在化工厂车间干活儿的工人,虽然比不上坐办公室体面,但能有一份儿工作、不用下乡,她已经很知足了。只是,时间一长,看着自己明显变得粗糙起来的双手,李佳颖有时候也会怀疑自己的选择。
她现在的工作,可以说,只要是个智商正常的成年人,经过师傅教导,都能干得了,这跟有没有念过书、念过多少书无关,毕竟,她们的工作,就是简单的体力劳动罢了。
可是,难道说,爸妈辛苦供她读了十年书,就是为了让她在车间里当一辈子的工人吗?
正是抱着这样不甘心、却又不得不屈从于现实的想法,即使已经毕业,李佳颖也依旧坚持着每天晚上读半个小时书的好习惯。除了课本,她还会在周末的时候去回收站、找一找别人扔掉的书,只要花上几毛钱,她就可以得到足够啃一周的精神食粮了。事实证明,幸运的确会眷顾有准备的人,又一次去回收站的路上,李佳颖看到了蔬菜公司短暂张贴出来的招工消息,刚领到报名表,她就看到那张招工通知被撕了下来。
深知这个机会有多么难得,李佳颖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自己的父母,只是默默准备着,直到经过考试、站在常经理的面前、强撑着侃侃而谈、最后成为那唯一的“幸运儿"时,她心里紧绷着的那根弦才松弛下来。同为女性,李佳颖完全能够理解韩菁的感受,再者,她深知,她是个女秘书,却有一位男领导,如果不是常经理的年纪比她爸还要大,或许,韩菁遇到的事情,用不了多久,也会发生在她的身上。正因为如此,来到生产部以后,李佳颖压根儿没有把林耀光叫出来、给他留点儿面子、单独说的打算,而是当着众人的面儿,复述了一遍常经理的原话,包括那几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评价。林耀光顿时如遭雷击,同一间办公室的同事也都用一种幸灾乐祸的眼神看着他。
二十来块钱虽然叫人心疼,但扣降温补贴倒是其次,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常怀远是蔬菜公司的一把手啊,显而易见,他还会在蔬菜公司待很长一段时间,说不定,会待到退休呢。
一把手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以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八个字就会成为贴在他身上的标签。
有着这样的标签,哪个领导还敢用他?相不相信他的能力是一回事,关键,跟一把手对着干,这是想做什么?卷铺盖回家吗?再说,以林耀光的过往“战绩"来看,他也不是个有能力的人、足以让赏识他的“伯乐"冒这么大的风险啊!
看样子,这冷板凳,林耀光是得一直坐下去了!除非他像上次那样、再次想办法、调去别的单位!
只是,非正常升迁、频繁调动,傻子都能看出来,这其中有猫腻了!像常经理这样的“傻子",有一个就已经很难得了,还想再找到第二个冤大头?想得美